茅山元符宮,位於江蘇省鎮江茅山積金峰南腰的綠林翠浪之中。初名潛神庵,後易名元符觀,今稱元符宮,全稱元符萬寧宮,簡稱印宮。該處,幽洞密集,風光迷人,是福地之中的福地,敕賜元符觀為元符萬寧宮。宮內大部分建築多次慘遭兵火焚毀。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茅山道院的道教活動日益得以恢復,元符宮亦得以重新修建,於1988年11月間正式對外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茅山元符宮
- 所屬宗教:道教
- 所在國家:中國
- 所在城市:江蘇
- 建造時間:公元502年
- 建築風格:古代建築
- 供奉神: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大事記
建築風貌
睹星門,亦稱石碑坊,原是宮內道士觀星望氣之處。始建於宋代,重修於元未,毀於清代,現存建築為1987年重建。高7.5米,寬21.8米,石質建造,分左中右三門,正門橫額上刻“睹星門”3個紅色大字,門之四根青石雲頭盤龍柱,其中兩根為宋代原雕,兩根是元代石雕,門左右石壁上刻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八個藍色正楷大字,第字大約1米見方,蒼勁有力,為清代書法家王澎(康熙進士,吏部員外郎,書法獨步一時)於雍正六年(1728年)五月所書,具有極高的書法價值,是茅山道教歷史文物。
過睹星門,拾階而上為靈官殿,殿額石上刻“敕賜元符萬寧宮”7字,門前兩側各置石獅一尊,左雌右雄,已殘缺不全,極古樸自然;此殿面寬5間,進深3間,正中供奉王靈官塑像;王靈官塑像東西分別供奉南斗星君與北斗星君塑像;近殿門左右祀青龍、白虎兩神塑像;殿之四周供奉道教所信奉的60星宿神塑像,像高2米多,均為坐式,有文、有武、有喜、有怒、有觀、有望、有思、有想,尊尊形態不同,個個神情各異,皆生動活潑,栩栩如生,每位神像手中均持一物,或刀、或槍、或劍、或琴、或鏡、或寶、或筆這些法物都是第位本命星宿神的歷史地位及其法力的象徵。出靈官殿後門,上越20餘級台階即至碑亭,此亭為鋼筋水泥仿古建築,飛檐翹角,古樸典雅,小巧玲瓏,內立各方善男信女樂助修建元符宮款額與姓名功德碑,故又稱功德碑亭。
碑亭後為萬壽台,古稱彰台。台以青石砌築而成,分上中下三層,中路未設上下台階,因原為宋元時專為帝王和太后啟建“金篆道場”拜章上表之聖地,故中路不設台階,意即中路只有皇帝才能行走,其他臣民只能從兩側行走。台上正中建造石坊一座,日三天門,門高6米多,寬2米,門頭以上共有4層石雕,一層為二龍戲珠,二層為石刻三天門橫額,三層為5隻姿態各異的仙鶴浮雕,四層為梁、沿、脊俱全的石雕門頂。兩旁石柱高達6.5米,共分5級,一級門柱,高3.4米;二級立體盤龍柱,高1.5米;三級立體八節石墩,高0.4米、左右相對而視的雄雌石獅坐獅。門之正面橫額上刻“三天門”三字,兩側石柱鐫刻對聯云:“仙樂徹九霄,祝一個之有慶;天香招五鶴,祈四海之同春。”門之背面橫額刻“萬壽台”三字,整個台坊建築渾然一體,雕工精細,古樸大方,是茅山歷史上重要的道教建築之一。據出土石碑資料記載,其創建於南宋理宗時期,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與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及乾隆十七年(1752年)均有重修;抗日戰爭及十年浩動期間皆有不同程度的破壞;現存建築為1992年間茅道院在馬來西亞茅山教五館總壇李天師等海外茅山派弟子的捐助下重新修建。
下三天門越30餘級石階為太元寶殿,殿額嵌石,石白如玉,石上刻有“太元寶殿”4個梅花篆刻;此殿面寬4間,進深3間,內奉三茅真君香樟木雕像,像高2米,雕工精良,殿內兩側各隔一牆,均為道舍。
元符宮左為勉齋道院,院內建有黃鶴樓、東嶽樓、齋堂、伙房、道舍、庫房等。東嶽樓為1991年新建,上下兩層,上層寬5間,深3間,中奉東嶽大帝金身塑像,下層寬5間,深3間,現為香客與宮內道士進餐齋堂,樓西側存放有茅山道院近十餘年收集的茅山道教碑刻20餘通。黃鶴樓古色古香,基本保持原有風貌,樓分上下兩層,寬深均3間,下層為元符宮辦公與接待室,上層是宮內庫房。元符宮原有13房道院,後經天災人禍,12間道院及宮內殿堂先後被毀,而唯有勉齋道院歷經數百年的人事滄桑至今基本保持原有建築與規模,其中奧妙傳說同道院門樓的建築奇特與門前地面以青磚小瓦構築而成的圖案有關。道院門樓兩邊院牆挺立,走向為東南向,按常規道院門樓應朝西方,然而該門樓卻向西南偏斜,且門額嵌有磚刻坎卦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