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奉鑫,男,1968年10月26日出生,漢族,1989年大學畢業,博士,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奉鑫
- 性別:男
- 出生日期:1968年10月26日
- 民族:漢族
人物經歷,從事工作,
人物經歷
1989年畢業於青島海洋大學海洋地質系海洋套用地球物理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2年中科院海洋所碩士畢業,畢業後留所工作。
2004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畢業。
2004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畢業。
1995年聘任為助理研究員;2000年晉升為副研究員。
2001年至今,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
1993年4月-7月作為訪問學者赴加拿大Bedford海洋研究所大西洋地學中心短期工作。
從事工作
海底地形地貌與淺地層構造、海洋工程地質與災害地質、海洋沉積、淺層物探資料採集和處理以及計算機自動成圖等方面的工作,發表論文和撰寫研究報告五十篇余。主持或參加過十餘項研究課題。作為主要項目完成人,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兩次。經過多年的工作和鑽研, 在淺層物探(主要包括淺地層剖面、側掃聲納和多波束測深等)方面, 不僅具有較深的理論造詣,而且具有豐富的野外資料採集和室內資料處理和解譯經驗。
在海洋災害地質研究中,引用模糊數學的方法和思想進行災害性評價,使災害地質評價更客觀。已將這種方法套用於生產實踐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完成的“渤海南部石油開發區區域性工程地質調查與評價”報告對該區油氣開發工作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早已被有關石油公司採用;在對東海大陸架的調查研究中,首次發現在陸架邊緣殘留沉積層下有大規模三角洲沉積結構,提出在晚更新世低海面時東海陸架可能為以長江為主的河流沖積平原的觀點;通過對沖繩海槽海底火山的研究,提出山角溝的存在是海底火山的標誌,為以海底地形及變化為基礎、區劃不同地質體提供了新方法;
首次利用多波束全覆蓋測量技術開展對海底活動沙脊的研究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海底活動地質過程的動態地質觀測與研究工作。此外在東海溝弧盆體系演化研究方面也作出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首次利用多波束全覆蓋測量技術開展對海底活動沙脊的研究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海底活動地質過程的動態地質觀測與研究工作。此外在東海溝弧盆體系演化研究方面也作出了許多有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