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茂名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由茂名市人民政府於2015年3月31日公布。

名錄項目,項目簡介,

名錄項目

茂名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表
序號
項目類別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
備註
1
(Ⅲ)傳統舞蹈
高州市
擴展項目
2
(Ⅵ)傳統體育、
遊藝與雜技
化州市
新增項目
3
(Ⅷ)傳統技藝
電白區
新增項目
4
(Ⅷ)傳統技藝
化州市
新增項目
5
(Ⅷ)傳統技藝
化州市
擴展項目
6
(Ⅹ)民俗
信宜市
新增項目
7
(Ⅹ)民俗
信宜市
新增項目
8
(Ⅹ)民俗
高州市
新增項目

項目簡介

一、傳統舞蹈(Ⅲ)
馬貴土牛舞(所在地區:高州市)
是流傳於高州茂北的一種民間舞蹈,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馬貴土牛舞起源於南北朝冼夫人管治時期,最早在俚人山洞寨中盛行,尤其俚族少數民族將銅鼓作為至高無尚的器具拜祭,每遇祭鼓都有“馬貴土牛舞”前來助興。隨著社會發展,服務範圍擴展到每遇節慶、祝壽、賀年。古時的“土牛舞”是由巫師引領,由鼓樂在前面開導,土牛躍出作各種農事的動作,例如耕田、翻犁,再加上翻滾、擺尾、搖頭無所不能。農夫將可愛的牛,從牛頭至牛尾部位都摸一遍,從牛頭、牛腹、牛尾等各部位都包含許多詼諧動作,使之表演得更精彩。其主要表演程式都是環繞農夫日出而作的勞動過程,利用土牛來展示主題,老農一人牽牛,農夫二人扶犁,六名牧童騎在牛背對唱著《耕耤歌》,邊走邊唱,邊唱邊舞。
“馬貴土牛舞”是高州市民間流傳最古老的傳統民間舞蹈,具有可觀性、欣賞性、娛樂性,深具歷史價值。
二、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Ⅵ)
王家南拳(所在地區:化州市)
王家南拳又稱王家拳,由宋朝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所創、廣東下四府黃四龍所承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悠久歷史,它與廣東洪、劉、蔡、李、莫等五大名拳並齊,已形成一種獨具風格的流派,備受海內外廣大武術愛好者的青睞與矚目的武術拳種。
傳承人王武忠,在清光緒十年,已得黃四龍真傳。王武忠的三個兒子王序熙、王序泰、王序明受父輩影響,亦拜於黃四龍門下,被黃四龍收為“關門弟子”,並全得秘不外傳的“王家拳法”絕學,幾百年來薪火相傳,蓬勃發展。
王家南拳屬中華武術的一種,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隱藏於民間的武術奇葩,既是研究當時當地社會情況和生產力發展狀況的一個重要歷史物證,也是研究社會文化、民俗文化的寶貴資料,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彌足珍貴。
三、傳統技藝(Ⅷ)
1.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所在地區:電白區)
電城炒米餅古稱‘乾糧’,歷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便流行於粵西(古稱高涼郡)一帶,其發源地在冼夫人的故里——電白電城鎮。
一千多年前,南越大地連年發生叛亂,冼夫人率部與叛軍常年作戰,用大米炒熟磨粉後做成餅團再以柴火或木炭火烤乾備用,將士出征時隨於身上。由於大米經過炒香加工後具有豐富的營養,香脆可口。將士們食後精力充沛,勇猛殺敵,打得叛軍一敗塗地。從此,嶺南各地民族團結、百姓安居樂業。為了紀念這偉大勝利,人們將“炒米餅”(乾糧餅)譽為[吉祥之品]。後人傳承了這一制餅技藝,子嗣相傳。到了明清時期,炒米餅用於婚嫁喜慶、豐收慶典、臘月新年探親訪友的手信。此俗盛行至今,具有濃厚的團結樂鄰的氣息,通過千年餅藝,讓世界華人和愛好和平的人們了解、敬仰和弘揚冼太夫人團結、愛民精神。
2.橘州田艾籺製作技藝(所在地區:化州市)
明朝《本草綱目》中記載,田艾叫清明菜,又叫寒食草,具有消膩、開胃、祛濕、清腸的功效。橘州田艾籺始創於清光緒13年(即公元1884年)。當時化州良光一位名為黃海芸的亞姨和她的丈夫張廷棟在良光圩開辦了一間小吃攤檔,名為“良光田艾籺”,本著藥食同源的傳統,化州地區的人們把田艾融入到田艾籺食品當中去,既可充飢,又能祛病,發展到後來更把田艾籺當作平時祈福辟邪的供品,不管是拜祭祈禱,還是紅白宴席,都少不了田艾籺的身影。
橘州田艾籺,歷經百年蒼桑,現已發展成為化州乃至廣東地區家喻戶曉的一道美食。橘州田艾籺製作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價值,既是化州飲食文化的重要標誌,又是研究粵西地域文化、烹飪技藝的寶貴資料。
3.化州大月餅製作技藝(所在地區:化州市)
據明清時期出版的《高州府志》和張氏族譜記載:“廣之月”大月餅源於我國南朝的梁、陳時代。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它自古以來就是化州乃至廣東粵西地區的著名小吃,是化州人民引以為豪的地道特產。
化州大月餅色香味美,乃化州所獨有。從外觀上說,其色澤金黃,形似明月;從口感上講,其皮脆餡香,味美無比。1400多年來,以其傳統的製作技藝和獨特的口感風味而飲譽廣東,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了月餅行業赫赫有名的著名品牌,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和讚譽。大月餅製作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有相當高的民俗學研究價值,既是化州飲食文化的重要標誌,又是研究粵西地域文化、烹飪技藝的寶貴資料。
四、民俗(Ⅹ)
1.信宜六雙花燈(所在地區:信宜市)
六雙花燈流傳於信宜市鎮隆鎮六雙村,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最初只是通過花燈展示生兒育女,繁衍生息的喜慶形式,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至今已發展成形式豐富的花燈大巡遊。
每年正月十七日鬧花燈成為六雙村重要的民俗活動。夜幕降臨,花燈遊行正式開始。6公里多的花燈陣,熱鬧而壯觀,在夜色襯托下,如舞動著的又時時變幻莫測的銀龍,圍繞全村游一圈,所用時間2個多小時,引得四面八方的人們蜂擁觀賞,嘆為觀止,目不暇接。
六雙花燈是我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民俗文化產物,有其獨特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教育價值和經濟價值。它以愛家、愛國為主要題材,潛移默化教育民眾,表達了人民民眾追求幸福的心愿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也是村民凝聚力的具體表現。
2.楊筠松文化(所在地區:信宜市)
據史料記載楊筠松(世稱楊救貧),廣東竇州(今信宜市鎮隆鎮)人。唐僖宗朝任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
楊筠松文化核心精髓是:“地理五訣”。“地理五訣”是指“尋龍”、“察砂”、“觀水”、“點穴”、“定向”,實質上是把自然環境要素歸納五個方面,根據這五個方面本身的條件及其相互關係來決定人居的選址、規劃、設計和布局。
楊筠松在地理堪輿學上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撰寫和留存下來的著作《撼龍經》、《疑龍經》、《青囊奧語》等,收錄於《四庫全書》,流傳至今,影響深遠。現在全世界的華裔人居地理文化學者都奉楊筠松為祖師。“楊筠松文化”流傳海內外,在廣大民眾的思想和生活中產生強大而深遠的影響。其中由楊筠松及徒裔親手勘測、布局,或經歷代文化人士、府衙官員,秉承“楊公文化”理念造就而成的有竇州古都(今信宜市鎮隆),宋城博物館贛州古城等,這些建築群體是構築理想人居生活環境的典型示範。
3.高州楊筠松堪輿文化(所在地區:高州市)
起源於唐朝,其精要部分是研究自然環境與人之間相關規律,找出居住環境對人造成吉凶的影響,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結合起來,形成獨特的地理文化。
唐朝潘州府(今高州市)高涼郡竇州的唐朝中國堪輿文化鼻祖楊筠松(名益,字叔茂,別號楊救貧,民間尊稱楊公)。他被推崇為堪輿學“形勢派大師”。其研究自然環境與人之間相關規律,找出居住環境對人造成吉凶的影響,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結合起來,形成獨特的地理文化。
歷代,“高州楊筠松堪輿文化”在民間引起重視和關注,從唐朝開始乃至清朝就有許多有關“高州楊筠松堪輿文化”的記載,特別是楊筠松立足於高州本土,紮根高州,弘揚國學。其堪輿文化亦影響到其他地方包括湖南、海南、江西、江蘇等地,在當時有廣泛的民眾。“高州楊筠松堪輿文化”對研究嶺南和高州地理髮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人口居住社區史和建設新文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