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的歷史悠久,相傳其起源與“嶺南聖母”冼夫人有關,炒米餅被認為曾經是作為冼夫人軍中的軍糧。如今,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在當地的流傳廣泛,並與當地民俗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地有兒歌:“凼凼轉,菊花圓,炒米餅,糯米糰,阿媽叫我睇龍船。”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主要形成於電城鎮,並廣泛流傳到粵西各地、佛山、中山、江門、肇慶和海南、廣西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
- 流傳地區:粵西各地、佛山、中山、江門、肇慶和海南、廣西等
- 主要原料:花生、綠豆粉、紅糖、花生油、芝麻、杏仁、黑米、淮山、茯苓、苡米、紅棗等
歷史背景,工藝特徵,工藝流程,社會影響,
歷史背景
電城炒米餅古稱‘乾糧’,歷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便流行於粵西(古稱高涼郡)一帶,其發源地在冼夫人的故里——電白電城鎮。
一千多年前,南越大地連年發生叛亂,冼夫人率部與叛軍常年作戰,用大米炒熟磨粉後做成餅團再以柴火或木炭火烤乾備用,將士出征時隨於身上。由於大米經過炒香加工後具有豐富的營養,香脆可口。將士們食後精力充沛,勇猛殺敵,打得叛軍一敗塗地。從此,嶺南各地民族團結、百姓安居樂業。為了紀念這偉大勝利,人們將“炒米餅”(乾糧餅)譽為[吉祥之品]。後人傳承了這一制餅技藝,子嗣相傳。到了明清時期,炒米餅用於婚嫁喜慶、豐收慶典、臘月新年探親訪友的手信。此俗盛行至今,具有濃厚的團結樂鄰的氣息,通過千年餅藝,讓世界華人和愛好和平的人們了解、敬仰和弘揚冼太夫人團結、愛民精神。
工藝特徵
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以花生、綠豆粉、紅糖、花生油、芝麻、杏仁、黑米、淮山、茯苓、苡米、紅棗等為主要原料,其原材料的主要製作包括:將優質大米浸泡淘洗晾乾,並放進燒熱的鐵鍋中用文武火交替不停翻炒,炒至米色金黃;將炒好的米用石磨磨成粉,存放陰涼處2—3個月後使用最佳;把黃糖按一定比例加水武火煮開,再文火燉煮5至7小時成糖漿後出鍋裝入容器里,存放於陰涼處3個月後方可用之。同時,花生、芝麻、綠豆和豬肉等餡料的挑選和製作也有一定講究。選粒子粗圓入口無渣的花生,將花生倒入鐵鍋武火爆炒後用文火柔炒至淺金色;洗淨粒粗圓滿芝麻淘砂入鍋,中火快速翻炒至色嗅其香;將色鮮綠粒粗滿的綠豆浸泡至皮軟,放進竹箕里用手將豆皮擦脫,淘淨豆皮入鍋用武火文火交替翻炒至香脆出鍋,用木槌撞成幼粒狀即可;精選家豬之肥肉洗淨切成條狀煮熟切成約3毫米厚的薄片,盛於容器用糖粉鋪蓋在每塊豬肉上放陰涼處存放約3個月。
工藝流程
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過程:取米粉(按比例)加入適量糖漿放進瓦盆中,用小木棍不停攪拌,直至米粉與糖漿均勻混合;將和好的米粉平鋪到用木雕刻成的餅模(餅印)上,然後放上花生、糖豬肉塊等餡料,再放上第二層米粉蓋上,用貝殼研壓印面使米粉夯實後,用小木棍敲打餅模讓餅松模而出;將脫模的餅整齊平鋪於竹篩子上面;用荔枝木炭烘焙,烘烤時要將餅身翻轉換面,讓其受熱均勻,直至餅色金黃口感酥鬆香脆。炒米餅的餅印雕刻也具有嶺南文化特色,圖以錦鯉、小豬、麒麟、獅子、龍鳳等為主;另有“雙喜”“狀元”“吉祥”“如意”等吉祥文字和店鋪字號等。
社會影響
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承傳冼夫人的千年文化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凹”形的印模的雕刻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炒米餅是婚嫁喜慶、豐收慶典、臘月新年探親訪友的手信,有營養價值高等特點。電城炒米餅製作技藝受市場經濟、做工複雜等因素的影響,面臨瀕危和消亡,急需保護、弘揚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