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本草綱目》中記載,田艾叫清明菜,又叫寒食草,具有消膩、開胃、祛濕、清腸的功效。橘州田艾籺始創於清光緒13年(即公元1884年)。當時化州良光一位名為黃海芸的亞姨和她的丈夫張廷棟在良光圩開辦了一間小吃攤檔,名為“良光田艾籺”,本著藥食同源的傳統,化州地區的人們把田艾融入到田艾籺食品當中去,既可充飢,又能祛病,發展到後來更把田艾籺當作平時祈福辟邪的供品,不管是拜祭祈禱,還是紅白宴席,都少不了田艾籺的身影。
橘州田艾籺,歷經百年蒼桑,現已發展成為化州乃至廣東地區家喻戶曉的一道美食。橘州田艾籺製作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價值,既是化州飲食文化的重要標誌,又是研究粵西地域文化、烹飪技藝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