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書院(英語:King's College, Hong Kong)是一家位於香港西半山般鹹道的著名男校。書院是香港的傳統名校之一,位於般鹹道的校舍以紅磚建成,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立書院校舍,目前除新翼外的整座英皇書院般鹹道校舍已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法定古蹟。校舍建築屬於愛德華時代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英式學校建築。英皇書院為香港英文中學之一,教學語言為英語。
該校是戰後香港首家全日制中學。前身為政府於1857年興辦的西角官學堂(英語:West Point School)及後來於1879年興辦的西營盤官學堂(英語:Saiyingpun School),西營盤官學堂後來於1926年升格為今天的英皇書院,承傳了中央書院的學制,涵煦近百年。成立之初,民間以「新書院」逕稱之,以將其與當時位於上環的皇仁書院作區別。
英皇書院的成立最早可追溯至1857年。1850年代學校教育模式已初步成形。香港的學校主要由鄉鎮自辦的書館、政府資助的皇家書館和基督教及天主教會所辦的書院所組成。皇家書館通常是由比較開明的本地書館所提升,才能得到政府資助。主持人須接受新事物和以新學科教授學童,其數目亦日漸增加,由1854年的5所遞增至1859年的19所。西角官學堂(英語:West Point School)是當時其中一所皇家書館,為西營盤官學堂及英皇書院的前身,於1857年建校於西角。西角官學堂後來發展成為英皇書院,英皇書院承傳了她前身的遺韻,使其成為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辨學校(英語:Government School),至今共160年歷史。西角官學堂校址位於當時的西角,是由政府所設之庠序(英語:Free Village School),得政府資金支持運作,列作官辦學校,或稱作殖民地時期的皇家書館(英語:Government Schools)。同年《皇家書館則例》(英語: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Government Schools)頒布,由皇家書館監督學院羅傳列牧師(英語:Rev. W. Lobscheid)制訂,香港總督寶寧爵士(英語:Sir John Bowring)批准。1861年,該校就讀人數為52人。創校時共開設4個班級。西角官學堂首任校長是李鏡州先生(英語:Mr. Li King-chau),自1857年開始擔任校長一職,於1870年逝世。車綸閣先生在創校時擔任教師,而 Chu Atuk 先生則於1859年獲委任為英文老師,同時任教太平山學校。學校於1866年分為兩部分,分別是為本地部及客家部。1870年李校長去世後,分別由 Lau Hiu Tung 和 Ip Cheung Shin 接任本地部及客家部校長。1878年,Chan Fong 獲委任為另一位本地部校長。1879年,馮扶先生獲委任為另一位本地部校長,而他亦為官立西營盤書院首任校長。
西角官學堂初期只有男生就讀,1859年男生數目為62人,可分為4班,本地部及客家部分別在1868年及1872年才首次招收女生。本地部女生數目由1876年至1878年大幅增加,本地部總學生數目於1876年達100人。根據1857年至1859年香港轅門報(現稱香港政府憲報)及香港政府藍皮書,西角官學堂總學生數目於最後幾年遞增至200名。上課時間為上午6時至8時、上午9時至中午12時以及下午1時至4時半。本地部在眾庠序中,排列最有效率第二名。 西角官學堂教師主要教授英語、中文基本書、經典書及地理,又提供本地及外國著名經典給學生閱覽,包括新約聖經(英語:New Testament)、幼學、神聖的歷史(英語:Sacred History)、三字經、千字文、十誡(英語:Ten Commandments)、四書、五經、繆爾黑德地理學(英語:Muirhead's Geography)、英格蘭史(英語:Do. History of England)及 Trimetrical Classic ,又有 Serious of Lessons 、Morrison's Chinese-English Grammar、Circle of Knowledge 及地理學等英文書籍。
一八九一年,六間英文書院合併為三間,官立西營盤書院學生人數增加至一佰四十六人,第三街校舍不敷套用,於是在教育司學校監督督學歐德理博士的提議下遷往高街一百一十九號校舍,以容納官立西營盤書院全部學生。一九零三年,校長改由威廉士先生(Mr W H Williams)接任,但在兩年後就被調往港島維多利亞英童學校(Victoria British School),當年學生人數為九十五人,西營盤書院於一九零五年,由莫禮仕先生(Mr Alfred Morris)接任,當年的學生人數為四十四人。至一九零六年官立西營盤學校收生人數上升,校舍不敷套用。一九二二年的香港政府行政報告記錄了官立西營盤書院的學科課程,包括歷史、英語、中英文寫作、數學、地理、地圖運用、書寫及美術。當年官立西營盤書院學生曾為(Swatow Relief Fund)籌募了八佰大元,官立西營盤書院的童軍幫助Charitable Association 在街上募捐了合共一萬一千元。莫禮士在任校長期間,將冬令上課時間提早至與夏令時間相同,西營盤書院學生曾獲聖約翰救傷隊Ralphs盾牌。至一九零九年,學生人數增至四零三人,高街校舍再次不敷套用,要再搬遷。當時港督司徒拔相當注重香港的英文教育,在其任內多番提議創建英皇書院(King's College),作為香港一所高等英校,提供全英式的教育、並綜合華文課程。一九二二年,西營盤書院升格為「英皇書院」。一九二六年,官立西營盤書院結校,部份學生與教職員在莫禮仕主持下遷往般含道現址,莫禮仕亦有參與圖則設計,與當時的工務局長漆鹹(Chatham)一同規劃新般含道校舍。一九二六年三月,新校舍建成,第七班和第八班首先遷校,至九月官立西營盤書院其他學生相繼進入新成立之英皇書院。由於英皇書院加設了的成立,當時官立西營盤書院第四班學生於考獲國中畢業試資格後,便可於英皇書院升讀第三班。
英皇書院時期(1926年至今)
背景
當時般含道地段的使用權是屬於羅馬天主教教會擁有,地盤地段曾經是羅馬天主教教堂聖安多尼堂及其前身聖心小堂的所在地,土地註冊名稱為"Inland lot 755",屬於羅馬天主教教庭的物業。"Inland lot 755"的另一部分是一所由聖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成立的一間寄宿學校,名為The First House,由嘉諾撒修女們託管。由於政府規劃在該地興建英皇書院般含道校舍,便和羅馬天主教教會交換地皮。一九二零年六月二十五日,政府刊憲與天主教會交換"Inland Lot 755"地皮的一部份,即聖安多尼堂的所在地,讓政府建築校舍,而"Inland Lot 755"的另一部份則保留給孤兒院。聖安多尼堂在政府收地後遷至薄扶林道。
成立與戰前時期
書院般鹹道校舍於一九二三年舉行奠基典禮,同年由富隆公司進行地盤平整工程、地基工程及擋土牆修築工程;上層建築則於一九二四年由建利公司興建,至一九二六年竣工。書院般含道校舍的建築屬於傳統英式校舍建築,擁有底層庭院、拱門迴廊及於門口的麻石圓柱,磚砌迴廊配合紅磚建成的大樓建築。這座新古典主義的紅磚校舍在本港同類的學校建築中甚為罕有。校舍落成時建有南翼及東北兩翼,戰前位於般鹹道和西邊街交界正門建築上,放置有鐘樓。戰前校舍和現時格局不同,當時全校共設有二十九間教室、兩間高級實驗室、禮堂和畫廊,以及北翼大樓的一座圖書館,收藏館,另外設有地理室、沖曬房、美術室及健身室各一間。康樂設施方面,除了用作體育場的中央方庭外,更設有戲院及泳池,是香港最早期的校舍泳池。校舍內的拱形柱廊、飾有石柱的外廊、粗琢隅石、模製檐楣、圍繞窗戶的古典風格石砌緣飾等,都可見到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特色。當年的香港政府行政報告形容英皇書院般鹹道校舍為「最優良、最新式的校舍之一」。.一九二八年三月六日的德臣西報(The China Mail),以「超級學校」(A Super School)來形容英皇書院。
祈惠霖先生於一九三四年六月成為英皇書院校長。英皇書院同學會後來由數十名校友創立,成立典禮於一九三五年七月五日在英皇書院般鹹道校舍舉行,由代理校長韓德璽(Mr. W. L. Handyside)主禮。從成立開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英皇書院在香港教育中有著最主要的地位,《St. John's Review》以“英國的牛津與劍橋、美國的耶魯與哈佛”來評價英皇書院在香港的名氣。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珍珠港事件令香港被牽涉入太平洋戰爭中。由於英皇書院首任校長莫禮仕先生曾在校內設定聖約翰救傷隊所用的設施,因此英皇書院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便用作救護站。期間,東翼校舍被日軍空投的炸彈擊中,瓦頂被摧毀,東翼校舍磚檣及用作支撐的柱廊倖存。因區內居民缺乏燃料,校舍的木製品及支撐結構的木製橫樑、窗框、欄桿、和地板均被居民及日軍先後盜用或作柴薪使用,其中包括一批名貴書桌,使其建築物結構受到破壞。書院中外藉教師都要入參加香港義勇軍(H.K. Volunteer Defence Corps.),李斯上尉(Mr. G. F. Rees, Captain)被編入防衛軍第一連為司令官,物理教師麥羅倫中尉(Mr. McLellan Lieutenant)亦為該連副司令,駐於港島南面赤柱及鶴咀(Cape D'Aguilar),化學教師高詩雅上尉(Mr. D. J. Crozier, Captain)被編入防衛軍第二連為司令官,防守大潭路段,西史教師(Mr. G. P. Ferguson)及衛路比先生(M.Wilby)二人為中尉(Lieuteuant)。書院的學生及教師均參與抗戰,不少更於該埸戰爭中戰死,畢道校長(Mr. Herbert Howell Beddow)於十二月十七日,在禮頓山被日軍榴彈擊中,不幸陣亡,華靈頓校長亦在同地中彈受傷,而派士老師在黃竹坑附近被殺,李斯在赤柱於日軍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港島南面進攻時受傷。書院不少華籍學生加入了中國空軍自願軍,其中一批更被編入美國空軍任聯絡官。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香港淪陷,英皇書院校舍被日軍占用為飼養軍用騾馬的馬廄。英皇書院的兩位教師郭士熙先生(Mr. G.S. Coxhead)和費格遜先生(Mr. J.J. Ferguson)被監禁到深水涉戰俘營,後來二人更被移往日本的廣島縣因島市(Inno Shima)船塢做苦工監。校長華靈頓先生(Mr. H.G. Wallington)、Jill Beavis、McGuffog E. GRAY 及代校長安士棣牧師(Rev. George E.S.Upsdell)則被監禁到赤柱監獄,梁鳳岐老師則逃亡至澳門避難。戰爭期間,校內重要的戰前校史及校友紀錄幾乎全數遺失。
沙治臣出任校長期間,書院學生於理學見長,自始之後,書院便被外界冠以“科學家搖籃”的美名。般鹹道校舍第一階段擴展工程於一九五三年完竣,加設了兩個實驗室、一個預備室、一個演講室、一個美術室和五間課室。收生人數上升至七百五十人。一九五四年,英皇書院舊生梁鳯岐先生(Mr. F.K. Leung)繼任校長一職。成為英皇書院首位華人校長,他同時是前校長莫禮仕的學生。一九五五年見證戰後首批畢業生進入大學。由於該校需要進一步擴展,因此於後來啟動了第二階段擴展工程,工程期間,書院國中學生需要短暫在英皇書院灣仔分校(King's College Wan Chai Branch School)校舍上課。一九五九年十二月,第二階段擴展工程完竣,校舍在南翼與東翼各新建一層,而健身室上兩層亦重建完畢,禮堂側東翼上又再額外新建一層,成為後來的圖書館。書院成為戰後第一家全日制學校,收生人數首次恢復到了戰前的規模,達九百二十人,全校共設有二十六個課室、十個特別室和七個實驗室,內部裝修工程亦於往後幾個月續漸完工。
英皇書院歷史以來作為了中西學術文化交流的橋樑,校友對於世界多種文化的發展都有很大貢獻,不少校友在近半世紀的中國文化震湯中更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一九九八年在新任校長何汝淳先生(Mr. Ho Yue Shun)繼任後,英皇書院申請成為資訊科技先進教育計畫學校,引入價值六百萬的器材及設立學校網頁,這些器材在資訊科技開放日後全面啟用。另外書院分別於一九九八及二千年首次於大會堂主辦公開音樂會。二千年,該校校舍拆去西翼舊建築,加建一幢新的西翼大樓,內設多個設備完善的課室和實驗室。二零零二年學校泳池於裝修後重開。該年五月九日邀請到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柯爾赴書院演講。二零零三年學校圖書館、演講室、實驗室重建。該年十月二十九日,法國化學家、一九八七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讓-馬里·萊恩(Jean-Marie Lehn)應邀赴英皇書院演講。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八日英皇書院被確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
二零一零年代
二零一零年九月,陳胡美好女士(Mrs. Chan Woo Mei-hou)接任成為英皇書院首位女校長。其丈夫是英皇書院舊生。二零一一年,除新建之西翼以外,整座英皇書院般鹹道校舍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法定古蹟。學生繼續屢獲殊榮,包括多個國際科學大賽,耶魯書獎(Yale Book Award),以及哈佛書獎(Harvard Book Prize),二零一三年,書院口琴隊更於世界口琴節(World Harmonica Festival)榮獲世界冠軍。二零一四年,成立英皇書院教育基金。同年,首次舉辦與課程相關的內地學習考察團。二零一五年,香港郵政署於英皇書院九十周年校慶訂造限量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