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戰爭(英語:Hundred Years' War;法語:Guerre de Cent Ans),英、法兩國在1337年至1453年的百餘年間斷續進行的戰爭。
戰爭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英軍在克勒西(1346年)、普瓦提埃(1356年)戰役中大敗法軍,俘法王約翰。法國因戰敗而加重人民負擔,法國的王子查理無視人民正當權利,導致巴黎市民起義(1356年)和北部農民起義(1358年)。起義被鎮壓後,1360年兩國簽訂和約,法國失去大片領土。第二階段:1369年後,法國進行改革,轉敗為勝,屢挫英軍,收復大片失地。但不久封建主發生內訌,部分貴族與英國勾結,英軍遂在阿金庫爾大敗法軍,占領以巴黎為中心的法國北部,並圍攻通向南方的奧爾良城(1418年)。愛國女青年貞德率眾擊退英軍,保衛南部國土,並收復北方許多城市。貞德犧牲後,法國人民繼續抗擊英軍,取得最後勝利,收復除加來港外英國在法國境內的全部領土。
百年戰爭使法國本土遭到了嚴重的損失。但在戰後,法國經濟逐漸復興,戰爭加速了法蘭西民族意識的高漲,對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基本介紹
原因,政治,經濟,社會關係,國際關係,背景,導火索,經過,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結果,影響,戰爭體制,戰術思想,武器裝備,評價,
原因
百年戰爭(the Hundred Years' War)產生的原因錯綜複雜,包含國家間政治、經濟、社會、國際關係等各種因素。儘管通常認為百年戰爭始於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蘭西和英格蘭早已累積多年恩怨。
政治
政治使王朝繼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腓力決定繼續皇室的擴張政策並繼續加強中央集權。此次集權行動的特別之處在於,腓力想把王權控制的地區擴展到阿奎丹(Aquitaine)地區,而這一地區卻是愛德華在法蘭西的主要領地。愛德華作為阿基坦公爵和腓力六世治下的王侯,享有既持有公爵領地,又不受制於法王的獨立地位。
腓力和愛德華都沒考慮過向對方妥協,事實上,作為真正的中世紀騎士,他們都有打一場騎士戰爭的想法。
1337年,腓力向愛德華提出收回阿基坦領土的要求,從此觸發持續一個多世紀的英法戰爭。對腓力的領土要求,愛德華斷然拒絕,並對腓力展開咄咄逼人的攻勢。
1340年,愛德華宣告鑒於與美男子腓力的血緣關係,自己才是正牌的法蘭西國王。此後的400年裡,只要是公開的禮儀場合,英格蘭王室都會反覆重申愛德華的這項聲明。
經濟
不過也許更為重要的是,經濟問題才是兩國交惡的罪魁禍首。
英格蘭的經濟命脈和皇家國庫的正常運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羊毛貿易。中世紀後期,佛蘭德斯(Flanders)是羊毛貿易中心。生產羊毛的英格蘭人在這裡賣羊毛,而大部分由這些羊毛製成的商品(呢絨)則取原道返回英格蘭。由於羊毛原料出口商和毛呢製成品進口商都要向英王繳稅,因此佛蘭德斯的羊毛製品廠商和經銷商順理成章地都願意支持英格蘭利益。
然而,佛蘭德斯伯爵卻是一位法蘭西王侯,佛蘭德斯貴族也認同自己為法王一脈。對他們來說,法蘭西王侯自然希望獨享佛蘭德斯的財富,同時也可以一舉兩得地損害他們的老對手英格蘭人的經濟利益。
社會關係
英格蘭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早在12 世紀便在法蘭西擁有大量土地和財產。由於金雀花家族在法蘭西擁有土地,他們據此自認為屬法王諸侯,但法王則並不信任他們的這些英格蘭表兄弟。相反他們認為英格蘭人的存在使他們無法獲得英格蘭人所占領的土地,進而無法進行領土擴張以及有效地進行中央集權統治。
中世紀後期,長子繼承權意味著一切。
1314年被譽為美男子的法王腓力(Philip the Fair)逝世,由此觸發嚴重的危機。根據王位繼承規則,王位應由腓力的三個兒子繼承,後來腓力的三個兒子也死了,沒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至此,也就是1328年,始於987年的法蘭西卡佩(Capet)王朝王室男性子嗣滅絕。
按理說,法王王冠應該落在腓力的外孫頭上,因為其母是腓力的女兒伊莎貝拉;不巧的是這位外孫是英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法蘭西貴族一致反對將法王王冠授予英格蘭國王,為此他們專門推舉腓力的侄子、瓦盧瓦王朝領袖為新法王。
1328年,腓力的侄子加冕,稱腓力六世(Philip VI)。愛德華很不情願地接受了這個結果。
國際關係
此外,戰爭的緣起還有其他一系列別的原因。首先,多年來法蘭西一直為蘇格蘭提供援助,為此蘇格蘭人始終不願臣服於英格蘭並經常越境偷襲,這使英格蘭人很頭疼。
背景
1214年,英國的盎格魯—諾曼統治者失去了對諾曼第的控制。
1215年,英國爆發了大憲章運動。《大憲章》把王許可權制在了法律之下,確立了私有財產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隨意侵犯的原則,這使得大量的法國人渴望加入英國。於是,在12世紀中,英格蘭金雀花王朝在法蘭西占有廣闊領地。
12~13世紀,法蘭西國王逐漸奪回部分被英王占領的土地。
當時英法兩國因為貿易利益的關係,均對佛蘭德斯作出爭奪,使它們之間的衝突加深。
導火索
經過
第一階段
(1337—1360)
英法主要爭奪佛蘭德斯和基恩。
1337年11月英王愛德華三世率軍進攻法蘭西,戰爭開始。
1340年,英軍在斯魯伊斯海戰中打敗法軍,英格蘭控制了英吉利海峽,奪得制海權,防止法軍渡海入侵。
1346年8月,英軍先於陸上的克雷西會戰大勝,英軍又取得了陸上的優勢。再圍攻法蘭西海防要塞加來港,11個月後成功占領。
1348年,黑死病橫掃整個歐洲,兩國停戰十年。
1356年,英格蘭再度進攻,奪取法蘭西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
1356年9月,普瓦捷會戰,法軍大敗,法王約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眾臣被俘,英藉此向法蘭西索取巨額贖金。英格蘭人無限度地徵收苛捐雜稅和法蘭西內部經濟陷於完全破壞的狀態,從而導致了法蘭西人民的起義——馬賽領導的巴黎起義(1357—1358年)和扎克雷起義(1358年)。法蘭西王室則承受英軍橫徵暴斂、國家經濟崩潰、平民起義反抗等內外煎熬,情勢非常不利。
第二階段
(1369-1380)
1364年,法蘭西王子查理繼位,稱查理五世(1364~1380在位),為了奪回失地, 改編軍隊,整頓稅制,緊張備戰。查理五世用僱傭步兵取代部分騎士民團,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新的艦隊。
1369年起法軍連續發動攻勢,欲奪回被侵占的領土。查理五世任命貝特朗·杜·蓋克蘭統領軍隊,以突襲和游擊戰術攻擊英軍,在蒙鐵爾戰役等多場戰役大敗英軍。
1372年,恩里克二世麾下將領貝克列內格拉(安布羅西奧-波卡涅拉)所率西班牙一法蘭西聯合艦隊在拉羅謝爾之戰大破英格蘭海軍,隨後拉羅謝爾向法蘭西投降。阿基坦境內的大部分堡壘,也因這一系列的失敗而陸續失守。
1380年,英軍已退守沿海區域。英王擔心丟失全部領地。
1396年雙方締結二十年停戰協定,僅保留波爾多、巴約納、布雷斯特、瑟堡、加萊五個海港,和波爾多與巴約納間的部分地區。
第三階段
(1415—1424)
1415年—1429年之間,法蘭西勃根第、阿曼雅克兩派發生內訌,農民市民也起義反抗,英格蘭藉機重啟戰端。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在位)即位後法蘭西統治階級發生內訌之機,領兵進攻法蘭西,英軍攻陷哈弗勒爾(哈弗勒爾攻城戰),於阿金庫爾戰役大敗法軍。10月,與勃艮第公爵結盟。
1417年,亨利五世再次對法蘭西發動進攻,取得卡昂圍城戰勝利,又攻克瑟堡和法萊斯,1418年8月亨利控制了整個下諾曼第,1419年元月諾曼第首府魯昂彈盡糧絕投降。亨利五世占領法蘭西北部,法王查理六世無力抵抗。
1420年5月21日英、法在特魯瓦簽訂幾乎亡國的特魯瓦條約。英王亨利五世成為法蘭西攝政王,有權承繼查理六世死後的法蘭西王位。法蘭西已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1421年,博熱之戰爆發。法軍與巴肯伯爵約翰·斯圖亞特率領的蘇格蘭援軍聯手,對英軍取得勝利。他們殺死了亨利五世的弟弟,王位繼承人克拉倫斯公爵。
1422年,英法的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同年去世,兩方新王亨利六世和查理七世為爭奪法蘭西王位,再度交火。由於爭奪王位鬥爭(1422—1423年)加劇,法蘭西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處境十分困難。捐、稅和賠款沉重地壓在英占區的居民的身上。
1424年,貝德福德公爵派索爾茲伯里伯爵托馬斯·蒙塔古打敗圍攻克拉旺的法蘭西-蘇格蘭聯軍,隨後,貝德福德公爵指揮英格蘭-勃艮第聯軍在韋爾訥伊會戰中擊敗法蘭西-蘇格蘭聯軍,巴肯伯爵、道格拉斯伯爵等蘇格蘭貴族均戰死沙場,蘇格蘭援軍全軍覆沒。
1428年10月,英軍圍攻通往法蘭西南方的要塞奧爾良城,形勢危急。法蘭西人民組成抗英游擊隊,襲擊敵人。因此,對法蘭西來說,爭奪王位的戰爭已轉變為民族解放戰爭。
第四階段
(1424—1453)
1428年10月,英軍和勃艮地派包圍了奧爾良,法軍嚴重不利。
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貞德以“戰爭總指揮”的頭銜。她全身甲冑,腰懸寶劍,捧著一面大旗,上面繡著“耶穌馬利亞”字樣,跨上戰馬,率領3000—4000人,向奧爾良進發。奧爾良已被英軍包圍達半年之久。貞德先從英軍圍城的薄弱環節發動猛烈進攻,英軍難以抵擋,四散逃竄。4月29日晚8時,貞德騎著一匹白馬,在錦旗的前導下進入了奧爾良,全城軍民燃著火炬來歡迎她。貞德率領士氣高昂的法軍,迅速攻克了聖羅普要塞、奧古斯丁要塞、托里斯要塞。5月8日,被英軍包圍209天的奧爾良終於解了圍。
奧爾良戰役的勝利,扭轉了法蘭西在整個戰爭中的危難局面,從此戰爭朝著有利於法蘭西的方向發展。此後,法蘭西人民抗英運動繼續高漲,英軍節節敗退。
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蘭斯加冕,稱查理七世。1430年在康邊城附近的戰鬥中,當貞德及其部隊被英軍所逼、撤退回城時,這些封建主把她關在城外,最後竟以4萬法郎將她賣給了英格蘭人。貞德寧死不屈,她說:“為了法蘭西,我視死如歸。”1431年5月29日上午,貞德備受酷刑之後在盧昂城下被活活燒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納河中。死時,貞德還不滿20歲。
貞德之死激起法蘭西的民族義憤。同時由於勃艮第背棄英王,重新與法聯合(1435年),促使法軍轉入大反攻。
1437年,法軍光復首都巴黎。1441年,收復香檳地區。1450年,法蘭西和布列塔尼聯軍在庫米尼戰役中大敗英軍,整個曼恩和諾曼第地區迅速落入法蘭西手中。
1450年,法軍解放諾曼第,並在巴約勒之戰中重創英軍。
1453年7月17日,法軍在卡斯蒂永戰役中殲滅加斯科尼的英軍主力;7月,在卡斯蒂永之戰中再次打敗英軍;10月19日波爾多英軍投降,法蘭西奪回吉耶訥,法蘭西收復加萊除外的全部領土。
1558年,法軍攻陷加萊,英格蘭失去在歐洲大陸最後一個城市,百年戰爭至此全部結束。
結果
法蘭西取得戰爭的勝利,戰爭勝利使法蘭西完成民族統一,更為日後在歐洲大陸擴張打下基礎。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蘭西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
影響
戰爭體制
戰爭開始時,兩國主要以西歐原來的貴族兵源制,由各領主募集軍隊,有服役時間考量。這對跨海遠征的英格蘭很不利,於是轉而招募更多來自下層人民的僱傭兵,並配合以有名的長弓兵戰術。法蘭西則迫於初期戰局失利,必須擴張王室統治權力以抵擋外敵。因此在戰爭結束時,雙方都已走上中央集權的道路。
英格蘭在數次戰役得勝,嚴重挑戰了西歐貴族騎兵的軍事壟斷地位。戰後,勝利的法蘭西仍保留許多重騎兵傳統,但步兵能夠打敗騎兵的思想已經流傳四方,步兵的重要性從此不斷提升,騎兵最終則消失了。
戰術思想
戰爭初期,法蘭西在各次大會戰都使用重騎兵正面衝擊,到了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已模仿對手讓部分騎兵下馬徒步戰鬥,這說明騎兵步兵的戰場角色已大幅改變。法蘭西藉由平民出身的聖女貞德鼓舞士氣取得最後勝利,更突顯騎士貴族為主的法軍於戰爭中屢屢失敗,標識出貴族騎士階層的衰退和民族戰爭特性的興起。
武器裝備
百年戰爭中,雙方的武器裝備也經歷了改良和演化,14世紀開戰時,當時最好的盔甲仍然為鎖鏈甲,這和之前數個世紀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進化和改善,而15世紀戰爭中後期時,新形態的板甲已經成為了貴族騎士們的普遍裝備。在連續不斷的圍攻戰中,雙方也重視攻城武器的設計和套用,在後期,法軍開始大規模使用火藥及火炮作為武器而取得勝利,並在這些新型武器上具有科技領先地位,即由此促使了新形態的戰爭方式。
評價
百年戰爭,不論對英格蘭或法蘭西人民來說都是一場災難,當時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時代,在戰爭和疫病的雙重打擊下,英法兩國的經濟大受創傷,民不聊生。
西方歷史學家指出:“百年戰爭是一場持續百年的屠殺遊戲。當兩國的皇族及貴族為了自己所奪得的利益而慶祝的時候,那些痛失家園及親人的無辜平民卻只能在無聲地痛哭。戰爭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
一場戰爭從一種性質轉變到另一種性質,即一場戰爭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各有兩種性質,這在戰爭史上並不多見。公元1337—1453年,英法兩國先為王位繼承問題展開爭權奪利,爾後演變為英格蘭對法蘭西的入侵,法蘭西則被迫進行反入侵,戰爭性質從封建王朝混戰變化到侵略與反侵略,其結果可謂完全違背了英法王朝統治者的預料。
百年戰爭從1337—1453年,持續了116年,給法蘭西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促進了法蘭西民族意識的覺醒。國王聯姻不僅不能解決長治久安問題,反而容易引起王位繼承權爭奪和戰爭。民族女英雄貞德姑娘勇敢地捍衛民族利益,為了民族解放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喚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識,振奮了民族精神。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不僅使法蘭西擺脫了侵略者的統治,而且還使法蘭西人民團結起來,民族感情迅速增強了,國王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由此封建君主政體演變成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王權進一步加強了。戰後的英格蘭,在經歷了一段內部的政治紛爭後,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