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苧麻黃蛺蝶
- 拉丁學名:Acracaissorie(Hubner)
- 別稱:苧麻斑蛺蝶、麻毛蟲、麻辣蟲
- 二名法:ParebavestaFabricius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昆蟲綱 Insecta
- 目:鱗翅目
- 科:蛺蝶科
- 分布區域:浙江、安徽、福建、雲南、廣東、海南、西藏、台灣等
形態特徵,成蟲,卵,幼蟲,蛹,生活習性,發生與環境的關係,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20~26毫米,翅展56~70毫米,前後翅土黃色。前翅楔形紋褐色,前緣和外緣黑褐色,外緣黑褐色部分內有土黃色斑8~9個;後翅近外緣黑褐色部分內有土黃色斑8個。
卵
近圓柱形,豎立葉背,長0.9~1.0毫米,寬0.6~0.7毫米,卵殼有縱隆起線,初產時鮮黃色,後轉棕黃色,孵前呈灰褐色。
幼蟲
雄蟲9齡,雌蟲10齡。末齡幼蟲體長30~35毫米,頭部赤黃色,前胸背板和腹部臀板黑褐色,其餘各節蛋黃色,背線、亞背線、氣門線、基線絳紫色,胸、腹部背面生有枝刺,基部蠟黃色,其餘紫黑色。幼蟲老熟後,吐絲葉背主脈上,用臀足勾住,倒懸株間。一天后化蛹。
蛹
體長20~25毫米,蛋黃或肉色。
生活習性
各地一般一年發生二代,以幼蟲在麻地周圍數米至上百米遠的草叢、灌木叢及避風向陽的土坡裂縫內群集越冬。次年3月中旬、下旬遷回麻地,危害頭麻筍芽和嫩頭,5月上、中旬化蛹,5月下旬變蛾產卵。第一代幼蟲於6月上旬盛孵,危害三麻幼苗,直至三麻收穫後,於11月上、中旬五、六齡幼蟲才陸續遷出地越冬。
成蟲白天活動,但飛翔能力較弱,中午溫度高時較為活躍,夜間棲於麻葉背面。卵成塊產於葉背,一頭雌蛾科產卵400-780粒,一葉常有200-300粒卵。卵經6-9天孵化。初孵幼蟲群集在葉背取食葉肉,使葉片枯焦,早晚且喜聚於麻桿頂部背陽一面危害。食完一葉後,再轉移危害另一葉。三齡後分散危害,七、八齡幼蟲食量最大,危害最烈。老熟後即在麻葉背面主脈上吐絲化蛹。第一、二代蛹期分別為8-9天和11-13天。
發生與環境的關係
早春氣溫回升情況對越冬幼蟲向麻地遷移的遲早影響很大,當日平均氣溫升達17度以上時,越冬幼蟲便遷入麻地危害頭麻。夏季氣溫、雨濕狀況與第二代蟲口的發生數量關係密切。8月份若氣溫超過29度,降雨量低於100毫米,則蛹的死亡率高,成蟲產卵少,卵的孵化率低,反之,若8月份氣溫在28度左右一,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則蟲口數量較多。第二代產卵期和幼蟲盛孵期正值頭麻、二麻收穫之際,適時在亂期收穫,並在陽光下暴曬,能使葉片乾枯,卵粒脫落死亡,蟲口下降;若收穫過遲,卵已孵化,則大量幼蟲將遷移危害二、三麻幼苗。
此外,苧麻黃蛺蝶存在不少天敵,如肉食蟎能吸食其卵汁,麻雀啄食幼蟲,蛹期病菌寄生等,對黃蛺蝶的發生都有一定影響。
發生規律
防治方法
(1)草把誘殺幼蟲利用幼蟲群聚和趨暖越冬習性,於三麻收穫前2、3天幼蟲向越冬場所轉移前,每667㎡插置草把50—60個,可誘到90%以上幼蟲,集中燒毀。
(2)在冬春之交清潔麻地時,注意剷除雜草和清除殘枝落葉,做到廂面、廂溝、地邊三光。
(3)3月中旬越冬幼蟲向麻地遷移之前,根據氣溫回升情況,選擇晴天在麻地四周噴1m寬藥帶。
(4)留腳麻誘殺收穫頭麻、二麻時,每莢麻留下腳麻1一2根,可把幼蟲誘到腳麻上為害,翌晨人工捕殺。
(5)於成蟲發生盛期發動民眾捕捉成蟲、摘除蟲蛹和著卵葉,簡便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