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連陽,男,漢族,1967年12月生,湖南祁陽人,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中共黨員。
現任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兼),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柏連陽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祁陽
- 出生日期:1967年12月
- 畢業院校:湖南農業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人物履歷,社會兼職,人物榮譽,研究方向,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個人作品,主要獎項,
人物履歷
1988.07-1992.09 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從事農業科學研究工作
1992.09-1994.10 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
1994.10-1995.09 湖南農業大學植保系任教
1995.09-1997.01 湖南農業大學植保系主任助理
1997.01-2000.05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任教
2000.05-2001.06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院長(期間1997.09-2000.12,湖南農業大學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在職研究生學習,獲農學博士學位)
2001.06-2003.01 湖南農業大學校辦產業處處長
2003.01-2003.12 湖南農業大學校長助理、校辦產業處處長兼黨總支書記
2003.12-2009.04 湖南農業大學副校長、黨委委員
2009.04-2010.08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2010.08-2013.07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黨委書記
2013.07-2017.11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2017.11-2018.10湖南省農業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兼),湖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2018.10-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兼),湖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社會兼職
人物榮譽
湖南青年五四獎章標兵,湖南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湖南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青年骨幹教師。
2013年1月,柏連陽領銜的《水田雜草安全高效防控技術與套用》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研究方向
農藥加工與套用,生物農藥,農藥毒理學,除草劑與安全劑。
科研項目
先後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醯胺類水田除草劑的植物性安全劑資源篩選與機理研究”等國家級項目3次,主持承擔湖南省科技計畫重點項目“植物性和微生物新農藥產品研發與套用技術研究”和湖南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植物誘抗劑的研究”等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
已取得“一種緩解乙草胺對水稻傷害的方法”等國家發明專利3項,主持完成的“芽前水田除草劑混用對水稻安全性的聯合作用與機理研究”等6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其中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其申報的《醯胺類水田除草劑的植物性安全劑研究與套用》榮獲第三屆中國植保學會科技獎一等獎。
主持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前胡誘導水稻抗稻瘟病活性成分作用機理及結構最佳化,C110412 ,2007,主持。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醯胺類水田除草劑的植物性安全劑資源篩選及機理研究,30070506,2003-2005,主持。
3. 湖南省科技計畫重點項目,植物性和微生物新農藥的研究與推廣套用,2007NK2005,2007-2010,主持。
4. 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項目,植物誘抗劑的活性成分及其誘抗機理研究,05JJ10005,2005-2008。
5. 湖南省自然科技基金,芽前水田除草劑混用對水稻安全性聯合作用與機理研究,1999-2000,主持。
6. 國家“十五”科技攻關子項目,中南地區蔬菜無公害化生產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範,2003-2005,子項目主持。
7. 湖南省教育廳重點科技項目,醯胺類除草劑的植物安全劑活性成分及作用機理研究, 2006-2008,主持。
8. 湖南省教育廳青年基金, 芽前水田除草劑相互解毒混用組合發掘及機理研究, 2000-2002,主持。
9. 長沙市重點科技項目,植物誘抗劑的精製加工及中試示範,2004-2007,主持。
10. 湖南省財政廳資助項目,長殘效農藥生物修復劑研究,2006-2009,主持。
科研成果
1、在雜草化學防除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建樹
針對除草劑不合理混用(混配)給作物造成藥害,尤其是隱性藥害,開展了“芽前水田除草劑混用對水稻安全性的聯合作用與機理研究”,提出“芽前水田除草劑混用對水稻安全性聯合作用的類型及其評價體系”,並揭示形成機理,同時還開發出一批具解毒效應的組合,該項成果為除草劑混用(混配)的科學研究與套用方面奠定了理論基礎,具有重要意義和實用價值,同行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並於2002年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
2、在化學農藥科學混配的研究和套用領域成績卓著
主持開發混配農藥新產品6個:35%丙·苄可濕性粉劑,23%異丙·苄可濕性粉劑,15%乙苄可濕性粉劑,25%毒·唑磷乳油,40%二氯·苄可濕性粉劑和30%毒·滅乳油,均已獲得農業部批准登記,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累計推廣五千多萬畝,產生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對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oct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chioride,簡稱1831)在防治柑桔矢尖蚧、十字花科作物小菜蛾和水稻稻瘟病等多種作物病蟲害進行了研究,並形成了穩定可行的防治技術,其製劑已得到國家農業部的農藥登記(登記證號:LS20051418);將氨基甲酸酯類的滅多威與有機磷類的毒死蜱科學配伍,成功開發出35%毒·滅乳油,該產品已在棉區大面積推廣套用。
3、在植物源農藥的研究方面有重要發現
“醯胺類水田除草劑的植物性安全劑資源篩選及機理研究”於2002年得到國家自然科技基金的資助,篩選出分別對乙草胺和異丙甲草胺具有強解毒效應的3種植物材料,已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前胡誘導水稻抗稻瘟病活性成分作用機理及結構最佳化”於2007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正在對植物源誘抗劑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機理進行研究,確定活性成分的化學結構和理化參數以及分析方法,並形成植物源誘抗劑的精製加工工藝,儘快產業化。
4、在麻類病蟲害防治方面主要工作積累
2004年開始,與湖南農業大學苧麻研究所合作開展“苧麻低位分枝扦插高效繁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主要負責新植苧麻田間雜草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研究。成果擬於2009年進行鑑定,為第四完成人。
2002-2004年對苧麻大田除草劑的套用技術進行了研究,已篩選出適於苧麻大田套用的高效除草劑“蓋草能”、“精禾草克”、“豐山蓋草靈”和配套套用技術,有效解決了苧麻大田生產中草害問題。
2003-2007年,在湖南祁陽縣進行“南方紅壤區冬季亞麻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主要負責亞麻田間雜草發生規律與新型除草劑的研發,以及亞麻專用化控防倒劑(殺雄劑)的研發與推廣,成果於2005年通過湖南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鑑定,達國內外領先水平。2007年開始,在湖南省安鄉縣、新邵縣等地,與湖南農業大學苧麻研究所和湖南安成沅麻業有限公司等合作,開展“亞麻生育後期打頂抑芽防倒技術研究與示範”(正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本人為第三發明人),負責亞麻抑芽劑篩選和套用技術研究。
結合在研項目深入苧麻產區進行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導:指導洞庭湖苧麻產區農民科學防治白蟻發生,減少了白蟻發生的危害;指導苧麻產區農民科學用藥防治苧麻根腐線蟲、苧麻夜蛾、苧麻黃蛺蝶、苧麻天牛、金龜子等重要病蟲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個人作品
在《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植物保護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Binding of Three Cry1A Toxin in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Strains of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等學術論文40多篇,出版專著6部。
主要獎項
1. 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芽前水田除草劑混用對水稻安全性的聯合作用與機理研究,2002.10,排名第1;
2. 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水稻二化螟大田評價及25%毒·唑磷乳油的研究與套用,2004.10,排名第1;
3. 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甜菜夜蛾發生規律及化學防治技術研究,2001.12,排名第1;
4. 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新型高效水田除草劑系列產品及套用研究,2000.12,排名第1;
5. 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誘抗劑誘導水稻抗寒抗病效果及其機理研究,2000.11,排名第4;
6. 農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敵草強及複合劑型的研製,1998.12,排名第7;
7. 1999.07,湖南省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二等獎,經濟高校直播稻田化學除草技術研究,排名第1;
8. 湖南農業大學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水稻二化螟化防大田評價及25%·唑磷乳油的開發與套用,2002.12,排名第1;
9.2013年1月,柏連陽領銜的《水田雜草安全高效防控技術與套用》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