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蘆笙

苗族蘆笙

蘆笙,是少數民族特別喜愛的一種古老樂器之一,是民族節日中必備的樂器。而蘆笙更是苗族傳統的簧管樂器,在苗族地區廣為流傳。蘆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種象徵,苗族蘆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詞、曲、舞三者融為一體,保持了苗族歷史文化藝術的原始性、古樸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族蘆笙
  • 流傳地區:苗族地區
  • 歷史:3000多年
  • 組成: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鳴管
節日必備樂器,製作技藝,笙斗,簧片,共鳴管,演奏方法,類別特色,傳承意義,

節日必備樂器

少數民族的樂器
中國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蘆笙。在貴州各地少數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蘆笙之鄉"的稱譽。蘆笙,是少數民族特別喜愛的一種古老樂器之一,逢年過節,他們都要舉行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蘆笙會,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自己的民族節日。
苗族樂器淵源
蘆笙是苗族傳統的簧管樂器,在苗族地區廣為流傳。據文獻記載,蘆笙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宮廷就有了蘆笙的演奏。當時蘆笙被稱為"瓢笙"。清人陸次雲在《峒溪纖志》一書中,對蘆笙的形制和苗族男女"跳月"時演奏蘆笙的情景作了具體的描繪:"(男)執蘆笙。笙六管,作二尺。……笙節參差,吹且歌,手則翔矣,足則揚矣,睞轉肢回,旋神盪矣。初則欲接還離,少且酣飛揚舞,交馳迅速逐矣。"由此可以看到清代時,苗族的蘆笙吹奏技巧和蘆笙舞蹈動作極其精彩,以及蘆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苗族歌舞-蘆笙舞&amp苗族歌舞-蘆笙舞&amp

製作技藝

苗族蘆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鳴管構成。

笙斗

又稱氣箱,多用杉木、松木或梧桐木製作,以杉木最佳,紋理順直、質地鬆軟、少疤節,外觀呈紡槌形,長46厘米~56厘米、寬4厘米~9厘米、高3.5厘米~8厘米,細端再接一根長15厘米左右、外徑1.8厘米左右的竹管為吹口。製作時,將整塊毛坯料從中破為兩半,分別挖掏出內膛,待裝入笙管後再用膠粘合,外部用細篾箍五至七圈而成。笙斗呈淡黃色,外部塗飾桐油,木紋清晰,外表美觀,故有"金蘆笙"譽稱。
在笙斗中,呈75°~90角°縱向插入兩排笙管,多為六管,也有四管或八管者。每管入斗處裝有一個呈長方形梯形菱形或三角形的銅製簧片,每管近斗處開有一個圓形按音孔,笙管上端管口通透,下端管口堵塞不通。笙管多用白竹製作,白竹的竹徑細、竹節長、粗細勻、竹壁薄,通常在直徑1.2厘米左右、每節長40厘米~50厘米,是製作笙管的良材,要選生長三年以上、冬至到立春前砍伐的為佳,這時的竹管竹質堅韌、表面光亮、不易蟲蛀。各種音高不同的苗族六管蘆笙,笙管的高度也不盡相同,最高音笙(民間稱五滴水)高7.2厘米~14.5厘米(不包括笙腳,下同),高音笙(四滴水)高14.5厘米~30厘米,中音笙(三滴水)高30厘米~58厘米,低音笙(二滴水)高58厘米~105厘米,倍低音笙(一滴水)高105厘米~210厘米。以c、c1、c2三音為例,笙管高度分別為97厘米、49厘米、25厘米,加上笙腳後為128厘米、60厘米、34厘米,余者類推。

簧片

多用響銅製作,《尾蕉叢談》一書載有"長管之上冒以匏,短管之中置以簧,用響銅為之,恆用火炙,亦古制也。"尺寸依音高而定,以c、c1、c2三音為例,長度分別為4厘米、3.5厘米、2.5厘米,寬度分別為0.25厘米、0.2厘米、0.15厘米,余者類推。簧料下好後,劃出簧舌輪廓線,用小鑿子鑿透,銼削掉毛刺,放入爐火中加熱,待到微紅時,用鉗子將簧框略微夾攏一些,使舌與框之間縫隙縮小,然後放入水中蘸火定型,這種經過"火炙"的簧片,吹奏時省力。簧片也可用黃銅製作,但不及響銅製的發音脆亮。

共鳴管

是套在笙管上端的一截竹管,可使音量明顯增大,多使用毛竹製作,依音高不同而異,以c、c1、c2三音為例,管長分別為60厘米、30厘米、15厘米,余者類推。以上所述為黔東南地區的苗族蘆笙;在黔中、黔南和黔西北,則流行著另一種形制的蘆笙,笙管用白竹或筍殼竹製作,下端管口不堵塞。上端用兩道竹篾箍緊,笙斗製作時中間不剖開,而是從粗端挖起,直通細端吹口部位,然後用圓木塞把粗端開口堵嚴,再用數道化篙皮箍住。

演奏方法

演奏時,笙管豎置,雙手捧持笙斗下部,拇指、食指、中指分別按左右兩排笙管音孔,嘴含吹口,吹吸均可發音,站、坐、走、跳均可吹奏,形式活潑多樣。
蘆笙的笙管上端出音孔處,套有稍大的竹管、筍殼、銅筒或用竹篾片摺成三角形的小喇叭,可起到良好的音響共鳴作用,使音量擴大、音響洪亮、音色優美動聽而豐富多變。笙管穿過笙斗,有一截外露笙斗之下。
整套苗族六管蘆笙,從倍低音到最高音共有大小五種規格,音列五聲音階排列,發音每種規格為一個八度,音域A1-a3,共有五個八度。由於流行地域和民族支系的不同,民間有多種蘆笙類型:六管六音、六管七音(第六管裝兩簧)、八管八音、六管五音(一管不裝簧)、六管四音(兩管無簧)、四管三音(一管無簧)和四管二音(兩管無簧)等等。每個類型每種音列的蘆笙,又都有高、中、低音三種規格,它們的音高分別在三個八度上。

類別特色

苗族蘆笙因流行地區的不同,而在大小、音色、音量和調式上有所差別,黔東南黃平、丹寨和榕江一帶的蘆笙高亢粗獷;黔西畢節、水城一帶的柔和抒情;而黔南的蘆笙則雄渾健朗。
雷山苗族蘆笙
貴州省雷山縣苗族居住區村村有蘆笙,是蘆笙的重要產地。蘆笙製作工匠分別居住在雷山縣丹江鎮的排卡村、方祥鄉的平祥村和雀鳥村桃江鄉的桃梁村和年寫村,這些村寨都位於大山之中,交通極不方便。
製作蘆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樂理知識外,還要具備物理知識,了解力學原理。蘆笙種類較多,音質各有區別,形體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合乎需要的蘆笙,首先要求製作工匠有長期的製作經驗。苗族傳承蘆笙製作技藝的師傅只用風箱、錘子、黃銅、斧子、鑿子、鋸子、鑽子、苦竹、桐油和石灰(有的已改用乳膠)就能製作出精美實用的各式蘆笙。雷山地區製作的蘆笙音質純正,外表光潔美觀,極負盛名。
大關苗族蘆笙
雲南省昭通市大關苗族蘆笙製作技藝主要存在於雲南苗族聚居區的昭通市大關縣天星鎮。天星鎮蘆笙以苦竹、樺槁樹皮、杉木、銅片為料,使用刀、鋸、刨、鑿、鑽、錘、剪刀、煉爐等工具製作。蘆笙通常由笙管、笙斗和簧片三部分構成,常見的蘆笙發音管一般為六根,大關縣蘆笙製作傳人王傑鋒在繼承祖傳秘技的基礎上作了創新,將發音管改成八根或十根,又在高溫冶煉黃銅笙簧片時加入一定比例的鉛,增強了蘆笙簧片的彈性及韌性,這樣製成的蘆笙發音更加響亮悅耳,傳承百餘年的天星"王蘆笙"就此揚聲滇黔交界的苗族村寨,為大關天星蘆笙增添了光彩。但像王傑鋒這樣能熟練製作蘆笙的藝人已越來越少,精湛技藝後繼乏人,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保護。

傳承意義

苗家不可缺之物
自古以來,蘆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邊吹邊舞。不過根據各地區習俗的不同,蘆笙的演奏也有所差異。這些不同風俗的蘆笙技藝,匯聚成一束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奇葩,代代相傳,永不衰退。
蘆笙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民族樂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戀愛生活中的重要"媒介"。因此,蘆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聖的,珍貴的,家家離不開它。
蘆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種象徵,苗族蘆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詞、曲、舞三者融為一體,保持了苗族歷史文化藝術的原始性、古樸性。蘆笙製作技藝歷來都由師傅親手教授,無文字資料留存,且技藝考究,傳承比較困難。能熟練製作蘆笙的藝人已越來越少,精湛技藝後繼乏人,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保護。
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苗族蘆笙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貴州省雷山縣的莫厭學和雲南省大關縣的王傑鋒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