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侗鄉

苗寨侗鄉

黔東南州的苗寨侗鄉,以其南部地區最為集中且最具代表性,沿“榕江、從江、黎平”線,可體味最富特色的苗寨侗鄉風情。遊客通常把這三地合稱為“黎從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苗寨侗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黔東南州
  • 地理位置:黔東南州
榕江,從江,黎平,

榕江

榕江是侗苗文化的發源地,因江邊成排的榕樹而得名,至今縣城裡還有40餘棵百年上下的榕樹。榕江共有15個少數民族,其中侗、苗、水、瑤四大主體少數民族占據總人口的84.4%,構築了榕江獨具地域色彩的民族文化。
這裡的民族風情分布相對集中,以三寶千戶侗寨、宰盪侗族大歌、七十二侗寨、龍塘奇觀為主要風情景區。

從江

這裡有被人譽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的岜沙。
岜沙苗寨位於九萬大山的支脈月亮山腹地,都柳江邊,距從江縣城7公里,由五個自然村寨組成,共四百二十二戶。
據說岜沙苗族的祖先是大遷徙時的先頭部隊,千百年來,這裡的男子保留著長發束辮的習俗,並常年腰掛鳥槍彈葫蘆、牛角、砍刀和肩扛火藥槍;女人則綰偏髻、插木梳,身著苗王方印圖形三角裙。

黎平

黎平是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廣西盆地的過渡地帶。這裡最著名的是八州河風景區和肇興侗鄉景區。
肇興舊稱“肇洞”,寨內吊腳樓鱗次櫛比,戲樓、歌坪點綴其間。五座鼓樓在目前的侗寨鼓樓中是最為集中的,鼓樓內部裝飾充滿侗家情趣,翼角檐邊滿載著動物花紋、人物故事。鼓樓和花橋、沿河的吊腳樓樓底相通,與風雨橋連成一片,即使在雨天也能安然而過,毫髮不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