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劉兵變(苗劉之變)

苗劉兵變

苗劉之變一般指本詞條

苗劉兵變,又稱劉苗之變明受之變,是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由苗傅劉正彥發動,誅殺宋高宗趙構寵幸的權臣及宦官以清君側,並逼迫趙構將皇位禪讓給三歲的皇太子趙旉的兵變。

兵變訊息傳出後,苗、劉二人沒有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各地將領紛紛採取勤王平亂的立場,出兵鎮壓,苗傅和劉正彥見局勢失去控制,連忙奉趙構復辟,最後兩人被打敗,在建康鬧市被處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劉兵變,又稱劉苗之變、明受之變
  • 時間: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 主要人物:趙構、韓世忠、苗傅、劉正彥
  • 結果:苗傅、劉正彥失敗被殺
背景,過程,發動兵變,趙構禪位,平定兵變,趙構復位,後續,影響,藝術作品,文學作品,影視作品,

背景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宋徽宗第九子趙構回響國家抗金情緒,即位於宋金前線的“南京”應天府(今商丘),是為宋高宗
趙構即位以來,在投降派的建議和支持下,放棄中原,準備南逃。由於李綱等人的反對,只好先送隆祐太后南渡。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八月,李綱罷相,十月,南宋小朝廷由應天府全部逃往揚州。宋趙構又寵幸內侍省押班康履宦官,他們驕奢作亂,引起許多人的不滿。王淵趙構寵幸,因與宦官勾結而節節高升,當上御營都統制及樞密使,王淵聚斂錢財,搜刮民脂民膏,當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兵進攻時,他慌忙建議從應天府逃到揚州再到鎮江趙構逃到杭州(名義上是巡視),他本人負責斷後,卻把戰船拿來運送自己的財寶,致使數萬宋兵及戰馬失陷敵營,當時老百姓便耳語相傳“船上的財寶都是王淵在平定陳通時,濫殺人民搜刮而來的”。而行軍過程中,康履等宦官也作威作福,強占民宅。隨軍的苗傅憤恨不平的說:“皇上顛沛流離至此,那些人居然還敢如此。”手下張逵也激怒軍士:“若能殺死王淵及那群宦官,則大家都可以過好日子,朝廷又怎么會加罪於我們呢?”
宋高宗南逃宋高宗南逃
這時只有苗傅的軍隊護衛在杭州的趙構,韓世忠張俊楊沂中劉光世等都分守其他要害,為兵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王淵的過錯本應受到嚴厲處罰,但因他交結宦官,趙構只免了他樞密使的職位,改任同簽書樞密院事,而沒有作其他嚴厲的處分,激起許多軍官及士大夫的不滿。1129年3月25日趙構又下詔:“新除同簽書樞密院事王淵、免進呈書押本院公事。”即允許王淵掌管樞密院事務時,可不必呈書報奏皇帝。扈從統制苗傅自負其家族功勞很大,不滿王淵的扶搖直上,憤恨地說:“汝輩使天下顛沛至此,猶敢爾耶”。威州刺史劉正彥雖是王淵提拔的,卻也不滿王淵徵召他的士兵,加上兩人都不滿王淵和宦官的作威作福,便在軍中散播不滿的情緒,由於軍中大多是華北人,也厭惡宦官,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回響。苗傅與幕僚王世修及王鈞甫、張逵、馬柔吉率領的“赤心軍”議定,先殺了王淵,再除去宦官。於是他們告知王淵臨安縣境有盜賊,希望王淵同意他出動部隊。
這時,宦官康履的侍從得到密報,有一張疑似欲兵變造反的文書,上頭有“統制官田押,統制官金押”的簽名字眼,“田”就是“苗”,“金”就是“劉”的代號,康履密報趙構,趙構要他找來宰相朱勝非,並使他通知王淵,康履表示,苗傅等人近來聚集在天竺寺附近,現在終於知道了他們的企圖,並告知王淵苗、劉所謂“郊外有賊”是要藉口讓士兵出外,於是當晚王淵埋伏了五百精兵在天竺寺外,城中驚慌,居民皆閉門不敢出入。

過程

發動兵變

3月26日,是宋神宗忌日,百官行香祭祀。事後,百官入朝聽朝廷任命劉光世為檢校太尉、殿前都指揮例的宣制。苗傅和劉正彥命令王世修在城北橋下埋伏兵士,等王淵退朝,將其拖下馬,宣稱他交結宦官謀反,劉正彥將其親手殺死,隨後包圍了康履的住處,大肆捕殺宦官,並掛著王淵的首級,率軍進圍皇宮,兵臨城下,這時趙構也漸漸得到叛亂的訊息,守宮門的中軍統制吳湛和叛軍私通,引導苗傅的手下進城,高喊“苗傅不負國,只為天下除害。”
苗劉兵變苗劉兵變
杭州知州康允之帶著百官,請宋趙構到城樓上安定軍民,否則無法制止叛亂。趙構登上城樓,憑欄問苗傅帶兵造反的原因,苗傅見了趙構,仍然山呼下拜,隨即厲聲指責趙構說道:“陛下信任宦官,結交宦官就可獲得高位,汪伯彥黃潛善昏庸誤國卻尚未流放,王淵遇敵時不能有效抵抗,卻因結交康履而得到樞密的高位,自己立功不少,卻只在偏遠的郡擔任團練,並表示已經殺了王淵,並捕殺了在外的宦官,脅迫趙構殺了康履、藍圭、曾擇三個最親近的宦官以謝三軍。”趙構回答:“若宦官有過錯可將他們流放海島,請將軍們趕快回營。”
希望政變就此平息。但是叛軍並未退去,苗傅說道:“今天的事情都是臣一人所為,於其他人沒有關係,希望陛下以天下蒼生為重,殺掉那些危害的宦官,如果不殺掉他們,我們絕不會去。“趙構說道:“我知道將軍們忠義,我現在就任命苗傅為承宣使及御營都統制,劉正彥為觀察使及御營副都統制。其他軍士一律無罪。“苗傅還高喊:“如果他只想升官,只要連絡宦官就好了,何必來此?”趙構詢問身邊近臣的意見,浙西安撫司主管時希孟說災禍是由宦官造成的,若不把宦官全殺了就無法平息,趙構下不了手,軍器監葉宗諤說:“陛下何必珍惜康履?” 趙構只好用竹籃將康履垂吊下城交給叛軍,馬上遭到叛軍腰斬。
苗、劉等又在城下喊道:“陛下的帝位來路不正,以後如果二帝歸來,將何以自處?”
趙構派宰相朱勝非下城和叛軍談判,苗傅等請求隆祐太后來垂簾聽政以及與金國議和,趙構只好答應,下詔請隆祐太后垂簾聽政,苗、劉二人聽詔竟拒絕下拜,進一步要求趙構退位,策立年僅三歲的皇太子趙旉為帝,張逵說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望陛下今日之事應以社稷百姓為重,況且已有宋徽宗的先例。”群臣議論紛紛,有的支持趙構接受退位的條件,有的大力斥責叛軍,當時天氣寒冷,趙構坐在城樓的沒有被褥竹椅上,派人去請太后時,就楹立一側而不就坐,百官請他上坐,他則表示“我已經不配坐這個座位了”。
不久,隆祐太后前來,不願登樓,希望直接出城安撫叛軍,百官皆認為此舉危險,擔心叛軍挾持太后,朱勝非獨力排眾議,說明叛軍必不敢如此,反而可藉此看出他們的企圖。於是太后乘轎出城,苗、劉下拜說:“百姓無辜,生靈塗炭,希望太后出來穩定局面。”太后緩頰:“徽宗皇帝任用奸臣,隨意更改祖宗法度,又妄圖與金聯合滅遼國,才造成了今日的局面,當今皇帝神聖孝明,只是被奸臣汪伯彥、黃潛善所貽誤,現在兩人也都被放逐了,你們難道不知道嗎?”苗傅說:“我們已經討論好了,不可猶豫。”太后說:“既然如此,那我和當今皇上一同執政。”苗傅卻堅持要廢掉趙構,策立趙旉,太后表示就算是承平之時,以一婦人和幼子也難以執政,更何況當時正值與金國的戰爭,苗傅等則軟硬兼施,先是說如果太后不從,他們要當場解衣就戮,後來又威脅三軍可能生變,並要求在場的宰相朱勝非表達意見,朱勝非無法回答,正好趙構派顏岐前來,奏太后說:“皇上已經同意了叛軍的條件,請太后下詔。”太后仍不願意,苗傅等則更加倉狂,脅迫太后趕緊決定,且言語更加不客氣。

趙構禪位

趙構知道事已無法挽回,只好同意禪讓君位,朱勝非在一旁哭泣,說自己身為宰相應下樓大罵叛軍,以死謝罪,趙構退卻左右說:“且看事情如何發展,如果失敗再死也不遲”。於是命令朱勝非向苗傅宣布讓位的條件,一是要像對禪位的宋徽宗一樣對待讓位的趙構,供奉需豐厚;二是讓位之後事情要聽太后及即位的幼君處置;三是下詔完畢後就和部隊回到營區;四是約束軍士,不可搶掠縱火、騷擾百姓。
趙構趙構
苗傅答應,趙構隨即下詔遜位,令兵部侍郎李邴起草詔書,表示:“自即位以來,強敵欺凌都是因為自己而來,不忍生靈塗炭,宣布退位,希望敵國能休兵和好。”趙構派朱勝非下城宣讀詔書,苗傅手下王鈞甫對朱勝非說:“苗劉二人忠心有餘而學問不足”。宣詔完畢,叛軍即退去,喧鬧於市集並大叫“天下太平了!”杭州知州恐怕叛軍乘勢屠殺百姓,出城慰撫。
當天趙構就前往顯忠寺。隔天太后垂簾聽政,大赦,尊遜位的趙構為“睿聖仁孝皇帝”,並將顯忠寺改名為睿聖宮,只保留宦官十五人,其餘都編遣解散,苗傅等還派人前往探查,擔心趙構多留內侍。

平定兵變

苗傅和劉正彥當政後,想要改元遷都金陵,太后和朱勝非擔心若兩件事都不答應會惹惱苗傅,只好答應改年號明受,並以金陵靠近江北難以防禦金兵為由婉拒遷都。朱勝非知道苗、劉見識短淺、不難對付,便周旋於叛軍和太后之間,迷惑苗傅,使自己取得了單獨面見太后的權利,又企圖策反苗傅的手下王世修、王鈞甫等。苗傅掌權後不久,貶宦官曾擇、藍圭到嶺南,並派殺手在半路上追而斬殺曾擇。又企圖以所部士兵代替禁軍守衛睿聖宮,甚至想邀趙構遊覽南方,都被朱勝非技巧性的阻止。
平定兵變的劉光世平定兵變的劉光世
幾天后,駐防平江張浚接到大赦的命令,知道情勢有變並通知駐守吳江的張俊起兵會合。駐防江寧呂頤浩也得到訊息,和部屬討論後確定為兵變,當即決定討伐,一方面派遣使者回杭州安撫叛軍,一方面寫信通知張浚和劉光世政變訊息。
張浚當即在平江起兵,約劉光世和呂頤浩率兵到此會合,同時派馮轓到杭州勸苗、劉讓趙構復位,迷惑叛軍,也派遣從杭州逃出來的保義郎甄援到劉光世、韓世忠軍中宣傳起兵的訊息。韓世忠和劉光世也先後率兵至平江,聽候張浚調遣。張浚得到部屬要斷吳江橋反叛的密報,派韓世忠率部進至秀州阻止。苗傅得到訊息後,打算扣押韓世忠的妻子梁氏及兒子為人質,朱勝非表示只要派這兩人到平江安撫韓世忠,事情就可解決,苗傅答應了他的建議。
馮轓回到平江後,張浚再度派他到杭州和苗、劉等聲明大義,苗傅曾聽說張浚已經集結重兵,但不相信,這時才驚覺已經遭到討伐,詔貶張浚為黃州團練副使、郴州安置,御史中丞鄭瑴上書為張浚開脫,又遣人密報張浚放慢行軍速度,使叛軍自行垮台。
叛軍派苗瑀和馬柔吉率赤心軍及王淵舊部駐紮臨平抵擋勤王軍,馮轓也入城內和苗傅商議,苗傅要拘留他,張浚得知後便偽造了一封書信給馮轓,內容是表述苗、劉忠於朝廷的,且故意被苗傅攔結下來,苗傅看了張浚給馮轓的信後,信以為真,便放了馮轓。
隔天,張浚得到了被貶的訊息,隨即和劉光世、張俊、韓世忠聯名傳檄天下勤王,從平江大舉出發聲討苗劉。

趙構復位

苗劉聞訊大為驚恐,被迫接受朱勝非和馮轓的提議,率百官奏請趙構復辟。1129年4月20日,“太后下詔還政,皇帝復大位。”趙構還宮後,詔尊太后為隆祐皇太后,恢復苗傅策立的幼君趙敷為太子,且故意任命苗傅為淮西制置使,劉正彥為淮西制置副使,將他們引出朝廷,隔天下詔恢復年號建炎。
苗、劉二人要求趙構賜予免死的鐵券,準予免於追究他們政變的責任,趙構知道兩人學識不豐,在鐵券上寫著“除大逆外,余皆不論”,苗劉不察,以為安全了。當天,勤王軍到達叛軍駐紮的臨平,陳思恭(這時的陳思恭軍應是受張俊節制。被說成是韓世忠部的先鋒。可能是因為韓世忠部以勇猛著稱,以韓部之名率先發兵召告天下更有利。)率軍力戰,大破叛軍苗翊與馬柔吉,挺進北關。苗、劉二人率精銳兩千人,拿著趙構所敕賜鐵券逃出杭州,同時命令手下縱火,但天降大雨,火不能起。

後續

勤王軍劉光世張浚韓世忠張俊呂頤浩等入城,趙構握住韓世忠的手痛哭,並請求他除掉私通叛軍,看守宮門的吳湛,韓世忠隨即上前,裝作要和吳湛談話,折其中指將他逮捕,詔斬於市。趙構也下詔表示只追究苗傅劉正彥、王鈞甫、馬柔吉、張逵等的責任,其他軍官士兵皆不追究,於是赤心軍背叛苗傅,王鈞甫想率軍投降,但其部下張翼等人斬了王鈞甫、馬柔吉投降。王世修則是接受審判後斬於市。
苗傅、劉正彥兩人率軍逃亡,侵犯許多郡縣。劉正彥在浦城乘勝追擊官軍時被韓世忠擒獲,苗翊為部下所擒來獻,張逵率殘兵敗降遁入崇安,也被韓世忠派軍追而殺之。
苗傅則變更姓名,在逃亡建陽時被發現,押送至韓世忠處。於是韓世忠宣布班師,俘苗傅、劉正彥、苗翊三人以獻,兩人在建康被磔棄市。劉正彥在行刑時還大罵苗傅不用自己的計策,因而失敗。
趙構封賞平亂功臣。升呂頤浩為尚書右僕射;升李邴尚書右丞;封韓世忠少保、武勝、昭慶兩鎮節度使,御書“忠勇”讚揚其忠心,另外封其夫人梁氏為護國夫人。一人兼兩鎮節度使及功臣之妻受封賞皆始於此。張浚則自請前往一帶防守,被封為宣撫處置使。
另外,趙構追贈王淵開府儀同三司,追康履“榮節”諡號。韓世忠因在卑微時曾受王淵賞識,此時知恩圖報安葬了王淵。

影響

這次兵變,是南宋抗金鬥爭的一個轉折點。兵變打擊了主張和支持皇帝南逃的投降派勢力。它表明妥協逃跑不得人心,標誌著人民抗金力量的興起。
兵變促使南宋政權進行政治整頓。趙構後來就著手整頓、制訂一些必要的制度和措施。首先,糾正北宋遺留下來的問題,重定賞罰標準,以解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並廢除宋徽宗時打擊反對王安石變法的朝廷重臣的政策。其次,減輕人民的經濟負擔,緩和階級矛盾。第三,限制宦官的權力。第四,調整部分官制,合併了一些機構,以適應抗金戰爭的需要。
苗、劉之變是構成趙構最終收繳兵權、向金人妥協求和的一個因素。
趙構本來就懼怕地方武力和將領擁兵坐大,這次的政變更成了趙構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也加強了他這番心理,使趙構終其一生都不再信任武將,且頻繁調度將領,達到“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目的,從而使南宋重文輕武的情形加劇。甚至因為苗傅拿徽欽二帝仍在北方來質疑趙構皇位的正統性,並以此為主要理由要求趙構退位,更加深了趙構對此事的耿耿於懷,對於他往後排斥北伐、傾向與女真和議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被苗劉扶上皇位的太子趙旉在兵變中受盡顛連,不久後就一病不起,不幸夭折,趙構本人也因故失去了生育能力,自此絕嗣。宋太宗一脈的趙宋皇室都在靖康之變中被金國俘虜,因此,趙構身邊已經沒有了立儲的人選,一旦宋欽宗回朝,趙構的皇位更加難保,皇位繼承人問題成了他的心腹之患。

藝術作品

文學作品

《兩宋風雲》,袁騰飛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影視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