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菜(中藥)

芝麻菜(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芝麻菜,中藥名。為十字花科芝麻菜屬植物芝麻菜Eruca sativa Mill.的種子。植物芝麻菜,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以及江蘇、四川、雲南等地。具有下氣行水,祛痰定喘之功效。主治痰壅喘咳,水腫,腹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芝麻菜
  • 別稱:金堂葶藶《中藥志》,葶藶子、苦葶藶《四川中藥志》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罌粟目
  • :十字花科
  • :芝麻菜屬
  • :芝麻菜
  • 分布區域:我國東北、華北、西北以及江蘇、四川、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4-6月種子成熟時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鑑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種子。

性味

味辛、苦,性寒。

歸經

入肺、膀胱經。

功效

下氣行水,祛痰定喘。

主治

痰壅喘咳,水腫,腹水。

相關配伍

治牛馬肺水腫,芝麻菜種子、桑白皮各30-40g,抱莖獐芽菜、並頭草各50-100g。煎水服。(《青海省獸醫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若入丸、散時酌減。

使用注意

肺虛喘咳,脾腎陽虛水腫禁服。

炮製

採集加工:4-6月種子成熟時,割起全株,曬乾,打出種子,揚淨果殼、灰渣。

鑑別

藥材性狀:種子近球形或卵圓形,直徑1.5-2毫米。表面黃棕色,微有光澤,具細密的紋理和2條縱列的淺槽,除去種皮可見肥厚的子葉2片,具油性。氣微,味微辛、苦。

形態特徵

芝麻菜,別名臭芥子《東北油脂及油脂成分測定》,臭蘿蔔(四川),香油罐(黑龍江),臭菜(遼寧),芸芥(西北),芝麻黃(新疆),瓢兒菜(青海)。一年生草本,植株高20-90厘米。莖直立,上部常分枝,疏生白色硬糙毛或近無毛。葉柄長2-4厘米;葉片肉質,葉形多變化,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大頭羽狀分裂、羽狀全裂或不裂,長5-12厘米,寬2-7厘米,大頭羽裂的頂裂片近長橢圓形或卵形,具鈍齒,側裂片卵形、三角狀卵形或長方形,全緣,葉上面光滑無毛,僅下面脈上疏生柔毛,上部葉無柄,葉片近長橢圓形,長4-6厘米,寬1.5-2厘米,下部具1-3對裂片,莖頂部葉寬橢圓形或長卵形,常為羽狀深裂。總狀花序生於枝頂,花大,有臭味,花梗長2毫米,具長柔毛;萼片4,長圓形或寬披針形,棕紫色或黃綠色,外面有蛛絲狀長柔毛;花瓣4,黃色、乳黃色或漸轉為白色,瓣片倒圓形,長1.5-2厘米,並具有紫褐色的脈紋,基部具漸狹形長爪;雄蕊6,近等長;雌蕊1,子房細柱形,長約9毫米,花柱不明顯,柱頭頭狀。長角果圓柱形,長2-3厘米,果瓣無毛,或具白色扁刺狀毛,中肋明顯,角果先端具有扁平劍形的喙,喙長7-9毫米;果熟時果瓣開裂。種子每室2行,近球形或卵形,黃棕色。花期3-4月,果期4-6月。

生長環境

栽培或生長於海拔3100米以下的向陽斜坡、草地、路邊、麥田中、水溝邊。

相關論述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瀉肺定喘,利水消腫。”

附註

據文獻記載,四川等地將本品種子作“葶藶子”入藥,認為其作用較正品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