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餃

艾青餃

艾青餃,浙江傳統的地方名點,清明節食俗。寧波地區一帶的人們,有個傳統習慣,在清明節前後歡喜到野外挖馬蘭、薺菜、草子(苜蓿)、艾青等野菜調調口味。相傳開春季節的野菜對人的眼目有好處,故而就叫做“亮眼馬蘭”、“亮眼薺菜”……其實這些野菜,不僅能清目,而且具有健胃利脾解毒之功效,尤其是艾青,用來退火消毒,熏殺害蟲,民間常作中草藥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青餃
  • 別稱:青餃
  • 主要原料:馬蘭,薺菜,草子(苜蓿),艾青
  • 地區:寧波地區
  • 時間:清明節前後
  • 傳說:目蓮
出現的地區,艾青餃的來歷,介紹與製作,

出現的地區

艾青生長在野外的田坎、河塘岸、溪灘和山坑邊,生命力極強。不論是肥沃的土壤里,還是砂石土中,只要有它的宿根存在,就會在春季里抽芽生長。艾青分“真艾”、“野艾”。野艾,又叫烏鵲艾,桿高葉細小,散發臭味,不能食用;真艾,葉呈橢圓形,色濃綠,植株矮壯,有香味。它往往宿根連宿根,一叢接一叢,要是找到生長在腐殖質豐富的地段,挖一竹籃艾青花費的時間並不多。由於它與雜草生長在一起,挖回家後,要細心地剔除雜草和其他雜物。搡艾青糰子、艾青餃之前,先用清水把艾青煮熟,並用淘籮把它們的苦汁過濾掉,然後把艾青與熟粳米粉(用蒸籠蒸熟)拌和,放在石臼中搡。
搡艾青糰子、艾青餃的熱烈場面不亞於過年做年糕,只不過數量要比做年糕少。人們先抬來石臼、石碓,放在公用堂前,用熱水洗刷乾淨。搡時按先後順序,先照顧家中缺少男勞力的,照顧為不耽誤白天干活且家庭子女多的。要搡艾青糰子、艾青餃這陣子,大都家庭主婦五更便起床,煮艾青、蒸米粉、炒餡子了。餡子花色品種多:甜的芝麻餡、豆沙餡;鹹的鹽雪裡蕻菜炒瘦肉筍片、馬蘭或薺菜炒香乾冬粉等等。灶間裡切、刨、搗、燒各種聲響驚醒了孩子們,他們睡眼惺忪地急急起了床,也樂意幫父母幹這乾那,還嘗嘗餡子甜不甜?鹹不鹹?鮮不鮮?喜形於色。天一放明,公用堂前沸騰了:碓起碓落搡動的“叭叭”聲,掌碓人用力的吆喝聲,呼兒喚女聲與說笑聲混雜成一片。有先搡好艾青糕團的,急急端到家裡,趁熱裹糰子、裹餃子。孩子們也懂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也包起歪七扭八的糰子、餃子。餡子放多了,皮子撐破了,慌忙往嘴裡塞,反正人體有個大皮子(肚皮),不會漏到什麼地方去。那些巧婦,各顯身手,把艾青糰子、艾青餃,裹得十分精緻,尤其艾青餃,特意捏上精美的花紋邊。由於皮子揉得細膩,餡子放得適中,包得光滑,因而看著這些綠色食品,綠瑩瑩,亮晶晶,玲瓏剔透,仿佛一件件翡翠寶石雕塑的工藝品。各家各戶把自家手藝成品,分給鄰居嘗味道,送給親友當點心,還用來孝敬父母、長輩,共同享受勞動成果。
僑居海外的寧波籍鄉親,每逢清明時節,一定會想起艾青糰子、艾青餃和它那清香可口的味道來。

艾青餃的來歷

相傳,目蓮母親被打入地獄受罪,目蓮送食物去給母親吃,但惡鬼似餓狼,送去的食品全被惡返銷搶去吃光,目蓮眼看母親被餓得皮包骨頭,奄奄一息,目蓮心頭滴血,設法拯救母親,給母親弄點吃的。那年清明節前後,目蓮上山采野菜給母親充飢,偶爾發現清香撲鼻的艾蒿青,拿回家中用米粉和青蒸成青團送去給母親吃,目蓮擔心青團要被惡鬼吃去,幸虧蒸熟後的青團顏色里里外外都是深青色的,看上去好像是豬糞那樣,惡鬼見了青團不屑一頓,目蓮母親方吃到青團,保全了生命。
從此人們視目蓮為孝子。每逢清明節,家家戶戶采來艾青做成青餃、青餅掃墓祭祖。目蓮救母的傳說還編成了目蓮戲演出。

介紹與製作

清明時節,越鄉人素有吃青餃、青團青餅的風俗,並十分盛行。青,書稱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分細葉和粗葉兩種,葉子有香氣,不僅可食用,還有止血藥用價值。青大致可分板青、棉花青、艾蒿清,板青形似盤菜,葉細味香是做青餃的好東西。
艾青餃艾青餃
三月清明,桃紅柳綠,百花吐艷,青也抽出了新綠,在踏青、掃墓的人群里,還夾雜著采青的人們,她們一手拎著小菜籃、一手拿著小刀,來到郊外的山坡上、田野里采青,約半天時間準能採到二三斤板青。
做青餃先將青沖洗乾淨,煮熟搗爛、拌進糯米粉,包成餃子狀,青餃內餡可分甜鹹兩種,甜的用食糖和豇豆製作成豆沙;感的用醃製的九心菜炒肉絲青筍,或用肉絲和醃九心菜炒香乾絲,青餃包成後放進竹製的蒸籠里蒸熟,青餃出籠時青香撲鼻滿屋飄香,頓叫你食慾大開,吃起來回味無窮。
民間將青做成"青餃"外,還做成"青團"、"青餅"。青餃不僅是清明時節的祭祖供品,而且是越鄉民間的時令美食,不論城鎮和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做青餃嘗嘗時鮮,而今在街頭巷尾都能買到清香飄溢的青餃,可見,青餃在越鄉民間已流傳很古很廣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