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弗朗西斯·布魯克

艾倫·弗朗西斯·布魯克

阿蘭·布魯克子爵(Alanbrooke of Brookeborough, Alan Francis Brooke, 1st Viscount,1883年7月23日—1963年6月17日),出生於法國巴涅爾德比戈爾(Bagnères-de-Bigorre),二戰中英國陸軍元帥、帝國總參謀長。他最大的功績就是協調了英美盟軍的戰略,阻止了溫斯頓·邱吉爾的瞎指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倫·弗朗西斯·布魯克
  • 外文名:Alan Francis Brooke
  • 國籍英國
  • 出生日期:1883年7月23日
  • 逝世日期:1963年6月17日
  • 畢業院校:伍利奇皇家軍事學院
  • 職業:帝國總參謀長
  • 主要成就:協調了英美盟軍的戰略
  • 出生地巴涅爾德比戈爾
  • 軍銜:陸軍元帥
戰地指揮官,帝國總參謀長,戰後生涯,

戰地指揮官

艾倫·弗朗西斯·布魯克,英國陸軍元帥,英帝國總參謀長(1941-1946),生於法國巴涅爾德比戈爾一個著名的北愛爾蘭家庭,並在法國接受教育,他在那兒度過他的大部分童年時光,1902年回到英國,後來在英國皇家軍事學院就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炮兵部隊入伍服役,指揮加拿大和印度部隊,戰爭結束時是一名中校。1919年、1923-1927年兩度在康貝里參謀學院(Camberley Staff College)任教,1927年、1932-1934年在帝國國防學院任教官,那裡他與大多第二次世界大戰間主導英國的官員在一起共事。1936~1937年擔任陸軍部軍訓局局長,他也是個射擊專家。1937-1940年擔任防空司令和南方軍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法國擔任英國第二遠征軍司令(蒙哥馬利就是他手下的師長),1940年5~6月負責掩護敦克爾克大撤退,表現了卓越的指揮才能。1940年 7月他被任命為英國本土軍隊的指揮官,預防德國登入,但德國人沒有來。
艾倫·弗朗西斯·布魯克
阿蘭·布魯克子爵

帝國總參謀長

1941年12月接替約翰·格瑞爾·迪爾出任英帝國軍隊總參謀長,參與了大多數有關戰爭的重大決策。是他推薦圓滑的哈羅德·亞歷山大組織緬甸的撤退。是他在托布魯克大潰敗後趕赴埃及查明原因,他認為奧金萊克還是很有能力的,潰敗只是缺乏優秀的二級指揮官造成的,他抱怨一戰把英國優秀的軍官都殺的差不多了,只剩一批完全不能領會意圖的人了。當他想把老部下蒙哥馬利調來當第8集團軍司令時,邱吉爾卻想讓威廉·亨利·戈特將軍來指揮第8集團軍。結果第二天戈特就在飛機上陣亡了。他評價這悲慘事件時只說了一句話:“這是上帝的選擇。”
艾倫·弗朗西斯·布魯克
1944年布魯克與邱吉爾和蒙哥馬利合照
1942年美國參戰後,他依靠淵博的學識,隨機應變的才幹和機敏的思維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努力在各種場合維護英國的利益。他的戰略是確保地中海航運,對軸心國南翼施加壓力。他甚至考慮拉攏土耳其陸軍來實施大反攻。這種外圍進攻的方法和美國直接摧毀德國的戰略發生了很大的衝突。隨著美軍參謀部的成長,雙方的分歧越來越大,美國參謀軍官敬重他的能力,但對他待人接物方面的傲慢冷酷難以接受。1943年他在德黑蘭會議上和史達林結下了友誼,還贏得了邱吉爾和羅斯福的尊敬。布魯克渴望掌握戰場的指揮權,邱吉爾也曾許諾為他爭取盟軍最高司令一職,但美英力量對比的迅速傾斜,使他的這一願望化為泡影。最後是美國一個無名的將領艾森豪獲得了這一職務。儘管他在霸王行動中指揮盟軍登入諾曼第的願望沒能實現,但他還是努力完成自己的職責。1944年晉升陸軍元帥。他反對邱吉爾在進軍德國的過程中要求分兵希臘的請求,作為一個軍人,他不明白邱吉爾分散兵力進行政治投機是為了什麼。在最後的對日反攻中,他和邱吉爾的矛盾爆發的極點,他不同意邱吉爾的以印度為基地的反攻方針,否決邱吉爾的蘇門答臘登入計畫,按照他的想法,以澳大利亞為基地的反攻路線要簡潔明快的多。
艾倫·弗朗西斯·布魯克
布魯克銅像

戰後生涯

戰爭勝利後,他獲得了一連串的勳章和榮譽。1946年辭去總參謀長職務,封子爵。1953年還兼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王室內務總管。退休後,在諸如英伊石油公司、美聯銀行、國家貼現銀行、貝爾法斯特銀行公司、哈德遜灣公司任董事。1963年6月17日死於漢普郡家中。他死後發表的日記顯示了他對英國的戰爭的洞察入微和他對溫斯頓·邱吉爾瞎指揮直率的批評。1994年,他的雕像樹立在英國國防部門口,左右兩邊是二戰的另外兩名將領的胸像(斯利姆和蒙哥馬利)。
艾倫·弗朗西斯·布魯克
艾倫·弗朗西斯·布魯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