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原理,原理簡介,色彩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冷暖對比,色彩視覺,識別性,形象色,象徵色,色彩功能,知覺性,整體性,商品性,特異性,色彩調和,原理簡介,同一構成,類似構成,秩序構成,互補色構成,主面積構成,色調確定,概述,色調類型,色調方法,設計套用,色彩裝飾美化,色彩心理,
簡介
色彩設計的工作,就是負責決定在動畫中出現的人物或是物品所顯示在畫面上的顏色。而且為了配合畫面中的劇情發展,該顏色在不同環境下(例如:清晨、正午、傍晚)的預期明暗變化都必須先被色彩設計所指定。如此一來,上色人員才能明確知道所負責的原畫稿必須選用哪些
顏色。因為畫面的色彩基調將會深深影響該動畫作品給觀眾的印象,所以色彩設計在作品的企劃初期即占有一定的重要性。指定顏色的工作以往都由美術監督來負責,但來由於動畫業界分工變細,所以這個職位便應運而生。
原理
原理簡介
色彩由光引起,而光又有其物理屬性。
三原色(紅、黃、藍)是色彩構成的基本要素,將三原色以適當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各種不同的色彩。
色相、明度、
純度稱為色彩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是色彩最基本的屬性,是研究色彩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概念。它們是研究色彩的基礎。
兩個鮮艷的色塊放在一起產生強烈的刺激感,兩個柔和的色塊放在一起產生
和諧的美感。不同的色塊組合帶給人千差萬別的視覺感受,通過科學的系列的訓練方法,理解色彩組合的概念,掌握色彩搭配的規律,就可以用直觀有效的色彩設計作品表達平面設計的主題。
色彩對視覺有刺激作用,在
視覺傳達設計中常常具有先聲奪人的力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設計的視覺衝擊力的主要體現吧。“遠看色彩近看花”、“七分顏色三分花”正說明色彩極易引起人的情感反應與變化。人的視覺對於色彩的特殊敏感性,決定了色彩設計在包裝視覺傳達中的重要價值。
色彩對比
色彩對比是指兩個以上的色彩,以空間或時間關係相比較,能比較出明確的差別時稱為色彩對比關係。色彩對比主要掌握的關鍵是色彩三要素的對比既:
色相對比、
明度對比、
純度對比,同時色彩的冷暖對比亦至關重要。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名稱,是區分色彩的主要依據,也是色彩特徵的主體因素。以色相為主的配色,一般以
色相環為依據,按照色彩在色相環上的位置所成的角度,可分為:
①同種色5度,如單色相紅加黑、白、灰為膚色、土紅、暗紅等各單色相的配色;
②鄰近色30度,如紅、紅紫、紫、藍紫、藍、藍綠、綠、黃綠、黃、黃橙、橙、紅橙相鄰兩色之間的配色;
③類似色60度,紅、橙、黃、綠、藍、紫的兩色之間的秩序配色;
④中差色90度,紅、黃橙、綠、藍紫兩色間的秩序配色;
⑤對比色120度紅、黃、藍的配色,橙、綠、紫的配色;
⑥互補色180度紅、綠配色,藍、橙配色,黃、紫配色。總之兩色所成角度愈小,色彩的共性愈大,反之兩色所成角度愈大,色彩的對比性愈強,調和性愈弱。
註:
①單色相:無有色相差別,主要應突出明度對比,配色時要拉大明度色階;
②鄰近色:色相差別很小,對比微弱,統一性極高,但易顯單調,配色時要拉大明度色階;
③類似色:色相差別較明顯,對比顯著,色相間又含有共同色素,活潑而富有朝氣,統一柔和明確,配色時也要拉大明度色階;
④中差色:色相差別明顯,對比明快、活潑、熱情、飽滿的特色,配色時要注意明度、純度的變化;
⑤對比色:色相差十分明顯,對比效果鮮明、強烈,具有飽和、華麗、歡樂、活躍的特點,但也易產生不協調感,配色時要注意純度變化;
⑥互補色:一種
原色與其餘兩種原色的間色對比關係,色相差別極大,對比效果強烈刺激,易產生眩目、喧鬧與戲劇性的效果,配色時要注意純度及面積的變化。
明度對比
明度是色彩的明暗差別,只有適度的明度對比才會帶來調和感。配色中的明度感可從高、中、低調子、明度差及綜合因素來考慮。這是對12
色相環的補充。
多元化的色彩設計
在色相環的基礎上,將明度系列分為9個級,最深為1,最亮為9,並劃分為三個明度基調:
1—3級暗色組成低明度基調,具有沉靜、厚重、鈍悶的感覺;
4—6級中明色組成中明度基調,具有柔和、穩定、高雅的感覺;
7—9級亮色組成高明度基調,具有明快、華麗、清朗的感覺。明度對比的強弱決定於
色彩明度差別跨度的大小。
短調:相差3級以內的明度弱對比,具有含蓄、朦朧、微妙的感覺。
中調:相差4—5級的明度中對比,具有明確、爽快、清晰的感覺。
長調:相差7級以上的明度強對比,具有強烈、刺激、跳躍的感覺。
運用75%以上為主面積,可構成低短調、低中調、低長調,中短調、中中調、中長調,高短調、高中調、高長調,最長調等許許多多明度對比調子。就
色相環上的各種純色而言,具有各不相同的高、低明度,如黃色明度最高,高明度色加大量的黑後才能達到低明度。紫色明度最低,中低明度純色加相當多的白後才能達到高明度。明度對比配色的優劣決定著包裝設計色彩的黑白對比的視覺效果。
純度對比
純度指各色彩鮮艷程度。純度在配色上具有強調主題、製造多種效果的作用,根據兩色之間的彩度差異所產生的配色方式與明度對比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
色相環的基礎上,將一個純色與同明度的無彩灰色的相等差按比例混合,可建立一個12等級純度色系,1為灰,12為最純。純度對比的強弱決定於純度差。純度對比的作用不如明度對比明顯,一般認為,一個階段差明度對比的清晰度等於三個階段差的純度對比。
高純度基調——相差8個色階以上構成高純度強對比,產生強烈、鮮艷、明麗的感覺。
中純度基調——相差5—7個色階構成高中純度中對比,產生
溫和、柔軟、沉靜的感覺;
低純度基調——相差4個色階以下構成低純度對比,產生髒濁,含混無力的感覺;
純度對比可構成鮮強、鮮中、鮮弱、中中、中弱、灰強、灰中、灰弱等多種對比基調。
純度高的顏色強烈刺激,使人印象深刻,也容易生產厭倦,與低純度顏色的配合才能細膩、含蓄、耐著持久。高純度色容易引起注意的特點,決定了其使用於包裝畫面中最主要的位置,還應考慮到因視覺距離的
遠與近所帶來的強與弱的變化。純度對比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
商品包裝的特性。
冷暖對比
從色彩本身的功能來看,紅、橙、
黃能使人產生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使人產生熱的感覺。而藍、藍紫、藍綠能使人血壓降低,心跳減慢產生冷的感覺。橙色為暖極色;紅色、黃色為暖色;紅紫色、黃綠色為中性微暖色;藍色為冷極色;藍綠色、藍紫色為冷色;紫色、綠色為中性微冷色,從對比的角度來分,凡是離暖極色越近的色越暖。凡是離冷極色越近的色越冷。
冷暖極色對比為冷暖最強對比;冷極與暖色、暖極與冷色對比為冷暖的強對比;暖極色、暖色與中性微冷色,冷極色冷色與中性微暖色的對比為中等對比;極與暖色、冷極與冷色、暖色與中性微暖色、冷色與中性微冷色、中性微暖色與中性微冷的對比為冷暖的弱對比。冷暖對比決定商品包裝的屬性,應認真對待。
對比產生差異,包裝色彩設計中沒有對比便無精神而言,對比過份則使人眼花繚亂,所以在色彩對比的同時兼顧色彩調和的處理顯得更加重要。
色彩視覺
識別性
色彩計畫實施應配合
企業識別系統或品牌識別系統的色彩計畫,成為決定競爭品牌彼此差異性的重要因素,如使消費者提高色彩識別能力與鞏固記憶力。在世界名牌膠捲中,
柯達的黃色、
富士的綠色、柯尼卡的藍色、
三菱的紅色等,均是利用色彩來擴大彼此的差異,增進了各自獨特的視覺作用。塑造強烈的誘目性與辨認性,利用色彩的識別性,進行明確差異化的包裝設計,可強化產品特性。
形象色
對於某些商品,幾乎是一看到包裝的色彩,便知道是什麼產品,這是因為使用了形象色作為包裝的主色調。形象色主要用於食品和飲料一類的包裝中,如桔子汁、咖啡茶等的包裝,有較強的直觀性,便於選購商品。包裝色彩與商品內容及品質性格有著相互依存的內在聯繫,各類產品都在消費者心目中產生根深蒂固的“概念色”、“慣用色”與“想像色”,色彩的形象化就直接影響到消費者對商品內容的判定。因此,貫徹形象色戰略是十分重要的。如日本可爾比斯公司的果汁包裝設計,明確以紫色代表葡萄汁,黃色代表鳳梨汁,綠色代表芭樂汁或檸檬汁,明確的說明了商品內容。如市場所見的咖啡包裝設計的色彩效果,集中於色彩形象尺度表“溫暖、強烈”象徵的紅、茶、褐、黑等色。而女性用品中,高明度的柔和色是慣用的“固有色”,以“柔和、淡雅”的格調迎合溫婉輕柔的特性。同時為了強化差異性,也採用色彩強烈的配色。
所謂
商品形象色,一是泛指不同商品在人們印象中的固有色;二是泛指不同大類之商品的包裝上,所慣常使用,能促進銷售和便利使用的色彩或色調。有些色彩,會給人以甜、酸、苦、辣不同的味覺感,以致不同的嗅覺感受。如深
咖啡色、奶油色、點綴少量的黃綠色比較甜蜜,是引起食慾的顏色。因而食品類的包裝普遍採用暖色系的配色,如果硬要“標新立異”用灰藍色調設計餅乾的包裝,用銀灰色設計午餐肉的罐貼,勢必使人初看之下發生誤解,細看之後產生減退食慾的惡感。美國一家無人售貨商店發現肉類的銷售量下降,是因為店裡新安裝了一扇藍色的窗子,藍色與肉的暖色相混合,使肉類看起來有腐爛變質的感覺,可見色彩對包裝設計的促銷所起的重要作用。
象徵色
色彩的個性與產品及企業的特點能夠相通,並藉助人們的觀念、認識和共同的心理聯想所能理解的顏色,運用包裝和企業形象(標誌)的設計,這類顏色稱為象徵色。特殊的商品需以特定的色彩加以標識,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並起著保護商品、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功能。
如以不同的色區別不同種類產品系列包裝:洗髮膏的中性、濃性、淡性分別以粉紫、粉紅、粉綠三色區別化學成分或功效,護膚品有適用於中性、油性、乾性皮膚的差異,也套用不同色彩作相應標示色,但在面積形狀位置上應加以規範化。
如紅色用於藥物包裝,暗示是滋補性藥物,而藍色和綠色的則暗示是消炎、清熱藥物。又如象徵冷暖的藍紅二色,可用於象徵電風扇廠、製冷設備廠的企業形象,可作為企業的標準色。在國際上流行的某一企業或公司的標準色及標準系,大都是用象徵色。企業的標準色有單色、
雙色和三色以至更多,單色標準色,容易產生明確 而強烈的印象,彩度應飽和。如可口可樂的標誌只用了一套紅色。兩色標準色個性較強,運用得好,明視度最佳。如
百事可樂標誌用了藍、紅二色。三色標準色是最有調合作用的標準色,能滿足視覺要求。如“
富士膠捲”的標誌用紅、綠、黑三色,並以綠為主色調。同一企業(公司)的產品繁多時,需制定一套標準色,用系列產品的包裝設計。運用企業的標準色和標準色系,可以區別於同類產品,以提高傳遞產品信息的速度,有時只要見到那幾種色,便知道是什麼商品,這是由於顏色的識別性一般比圖形和文字的強,這樣可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促進產品的推銷。
色彩功能
知覺性
色彩必須依據色彩學規律及各種調查資料,求取符合明視性、誘目性、易讀性、嗜好性、趣味性等生理知覺條件的色彩。具有獨特性、差異性的色彩效果使包裝在品牌競爭與多樣化的展示中脫穎而出,以嚴謹的色彩設計,區別不同內容的產品。如利用包裝圖案的同時並列,製造波浪形的連續圖案,以達到強烈的視覺效果。如罐裝碳酸飲料的色彩設計,從形象尺度表中可發現偏向於柔和的配色居多,尤其以青、綠、藍的涼爽色調更易將飲料清涼解渴的特性顯現出來,而採用紅、橙等暖色系的包裝,主要作用就在於強調視覺的差異性。又如罐裝啤酒的包裝在色彩形象尺度表小,可以分析出兩極化的色彩計畫:強調傳統風味、保持廠牌特徵的採用濃烈的黑色、茶褐色、
藏青色、墨綠色;強調創新生活形態,針對新消費青年的則將採用大紅、金黃、
粉綠、鵝黃等色,以迎合消費者的色彩習性和心理,增強視覺衝擊力,促進購買力。
關係元素進行構成,與圖案設計中的連續紋樣極為相似,重複的構成方式產生單純的統一感,效果平穩、莊重,可以給視覺留下反覆深刻的印象。
整體性
包裝設計效果的好壞,最終是由色彩來體現的。首先要處理好單個包裝的整體關係,應注意四個乃至六個面的連續展示效果,以及遠近距離上的視覺效果。還要考慮“商品的貨架衝擊力”“造成與眾不同”印象。
用色要儘可能做到明快、簡潔;純色相比混色,其對比較強,顯得有衝擊力,套色少比套色多更醒目,以減少造成視覺混合的不良後果;能用二色時則無須用三色,這樣的用色決不意味著單調和貧乏,而是更經深思熟慮、深刻提煉,能做到言簡意深,百看不厭,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商品性
在人們的印象中,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色彩形象,這一點,在色彩名稱中即有典型性的反映,如:
以水果命名的——桔子色,柑桔色,李子紫,桃紅,蘋果綠,
葡萄紫,檸檬黃等。
以植物命名的——咖啡色,茶色,豆沙色,柳綠色,嫩草色,玫瑰紅,鬱金色,花青等。
以禽獸命名的——鸚鵡色,黃鶯色、銀鼠色、鼠灰色等。
以
金屬礦物命名的——
鐵鏽紅,銀灰,煤黑,金黃,紫銅色,青銅色,銅綠色,
寶石藍,石綠,石青,鈷藍等。
其他——天藍,海藍,膚色等。
商品的習慣用色,是由兩個方面決定的:
第一,體現商品本身的性能、用途和色彩;
第二,買家對商品的使用考慮與色彩感受;
商品的色彩傾向性,就是這兩者的恰當綜合——即符合商品本身的性能,色調,更能促進社會對商品的好感與認識。這就是要求設計家要在熟悉產品與消費的基礎上,認真研究色彩的感情,從中找出恰當的色彩語言。習慣色還只是“共性色”一定要在同中求異,突出具體某一商品的個性,還需找到最為適合的“個性色”與個性化的色調。
特異性
從資訊理論的角度講,色彩的套用,一是要迅速傳遞產品信息,二是要防止市場上的信息干擾。為此,在設計中,有時為了貨架衝擊力可運用不合常理的特異手法,以期待成為競爭的優勝者。如有人將
烏龍茶的包裝盒改用黑色,打入國際市場後,收到良好效果。這主要是在充滿深綠和褐色的茶葉包裝中突然出現一種黑色包裝,自然成了視覺中心,從而引起了消費者的好奇心,並得以排除其它信息擾。
色彩調和
原理簡介
在色彩的組合與配置中,對比與調和是普遍現象,兩者之間存在著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的關係。在配色構成的色相、明度、純度三個因素中,凡是有兩個因素類似與接近,就可得到調和的效果;凡是一個因素類似與接近,而其他兩個因素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則可得到有一定變化的調和;如三個因素都缺少共性,那么配色是很難取得調和的。應利用色彩三要素間的強弱變化關係,自然而巧妙地取得色彩的調和。在色彩關係中增強共性因素,可使配色趨向調和。
同一構成
①在強烈刺激的對比雙方或多方(包括色相、明度、純度過分刺激)都混入黑、或白、或灰色使之明度、純度有所變化,減弱對比,混入越多調和感越強;②在強烈刺激的對比雙方或多方都混入同一原色或同一間色使色彩之間產生內在的聯繫,達到調和;
③在強烈刺激的對比雙方互混,使雙方的色彩互相靠攏也可達到調和,但在互混中要防止過灰過髒;
④在強烈刺激的對比雙方共同點綴同一色彩或者雙方互為點綴,增加共性,取得調和;
⑤在強烈刺激的對比雙方或多方不調和或色彩含混不清時,用五彩色黑、白、灰或光澤色金銀及同一色線加以勾勒,使之既互相連貫又互相隔離而達到統一。
色彩設計
類似構成
①明度、或色相、或純度類似調和;②明度與色相類似調和;
③明度與純度類似調和;
④色相與純度類似調和;
⑤明度與色相與純度均類似調和;
⑥凡是在此色環上相距只有2—3階段的色彩組合,如5—30—60度配色,其明度、色相、純度還是含白量、含黑量、含色量的均能類似調和;
⑦明度對比中的高短調、中間短調、低短調,純度對比中的灰弱對比、鮮弱對比、中弱對比,在色相對比中類似色的配色均能構成類似調和。
秩序構成
①明度秩序調和,純色加白或加黑,可構成以明度的漸變,等級越多調和感越強;
②色相秩序調和,紅、橙、黃、綠、藍、紫所構成的色相秩序,無論高、中、低純度秩序均能獲得以色相為主的秩序調和;③純度秩序調和,同色相同明度的純度秩序調和,同色相不同明度的純度秩序調和,即選一純色再調一與之明度相同或不同的灰互混,同樣可達到調和;
④補色、對比色秩序調和,補色、對比色互混、補色對分別加白、分別加灰、分別加黑使之形成秩序調和,所分的等級越多調和感越強;
互補色構成
①在強烈刺激的補色對比雙方擴大其中一色的面積,以占有80%優勢的量以獲得調和;
②用分離補色的配色方法使之調和;
③互補的雙方改變其中一色的明度、純度取得調和;
④互補色雙方漸變、互混、間隔都可達到調和。
色彩設計
主面積構成
主面積達到75%,畫面會構成以主面積為基礎的
主色調,可以達到調和的效果。
①色彩明度平衡調和面積如下:
黃:橙=3:4,黃:紅=3:6,黃:綠=3:6,黃:藍=3:8
黃:紫=3:9,橙:藍=4:6,紅:綠=6:6,
黃:紅:藍=3:6:8,橙:綠:紫=4:6:9。
②補色明度平衡調和面積如下:
紅:綠=1:1,橙:藍=1:2,黃:紫=1:3
眼睛需要全色相,七色光、三原色、黑、白、灰、互補色都是全色相,互補色調和如果處理好了,其他色彩之間的調和關係就會迎刃而解了。
色調確定
概述
色調在設計色彩學中是指一個色彩整體構成傾向的總概念,即一件包裝設計作品中全部色彩所組成的總的色彩效果,是一個色彩組合與其他色彩組合相區別的體現。構成一幅主色調的畫面一般主導色約占75%,襯托色約占20%,點綴色約占5%。
色調類型
色調形成是由色相、明度、純度、令暖、面積等多種因素構成的,其中主要因素起主導作用,就可稱為某種色調。鮮明色調:華麗、鮮艷,多用於運動用品、玩具、食品包裝;
強烈色調:較鮮明色調,略帶濁味,用於多種包裝;
黑色調:堅硬、沉深,具有沉穩感,可用於多種包裝設計;
深色調:較強烈色調深暗、濃重、厚實,適用於多種包裝;
暗灰色調:接近黑色,但具嚴肅、細密感,在包裝設計中應慎用;
中灰色調:中性、穩定、枯萎、含混,具有端莊感,在包裝設計中應慎用;
灰色調:含蓄、細膩,可為多種包裝設計採用;
淺灰色調:較粉色調稍暗、樸素、單純,多用於工業產品包裝;
淺色調:間於粉、明色調之間,朦朧微妙,多用於化妝品、食品包裝;
粉色調:含有較多的粉色,柔和、纖細,多用於兒童用品、
內衣、衛生用品包裝;
白色調:清朗、透明,具有現代感,幾乎可用於任何包裝設計;
色調方法
色調的構成應從諸色塊的構成關係角度出發,抓住色彩
節奏與韻律,巧妙有機地調度,各種色彩,按照一定的層次與比例,有秩序有節奏地彼此相互連結、相互依存、相互呼應,從而構成和諧的色彩整體,而多樣與統一仍是色塊處理、色調構成的基本法則。
1、色彩面積
色彩之間在數量上的多與少、大與小的比例差別決定了色調的傾向,突出任何—種明度或純度因素的色相面積就無疑是強調了與之相聯繫的色調傾向。同一種色彩,面積大則光量、色量亦增強,易見性高,穩定性大;面積小則光量、色量亦減弱,易見性低穩定性小。尤其是許多對比色、補色本身並不調和,但改變面積比例後則十分協調。面積對比還體現在色塊的分割運用上,如把等大的補色分割成許多小條、小塊、小點再作交叉排列,其色彩效果與大面積並置就截然不同。
一般認為,較強的色可縮小面積,較弱的色可擴大面積,如在構成中使用了與調和比例不同的面積關係。有意識地將一種色彩占支配地位,那么將取得各種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
2、色彩均衡呼應
不同形狀的色相、明度、純度的色塊處於不同位置,給人的“重量感”是不盡相同的,深暗、鮮艷對比強烈,暖感的色塊感覺較重,淺淡、模糊、對比軟弱;
冷感的色塊感覺較輕,前者應處於基準中心後者可距基準中心稍遠,在構成中應注意它們之間疏密關係的力的平衡與穩定。
任何色塊在構成中部不應是孤立出現的,它需要同種或同類色塊的上下、前後、左右諸方向彼此互相呼應。並以點、線、面的形式作出疏密、
虛實、大小的豐富變化。
3、色彩主次
色調構成應根據內容、圖形、效果,分色彩的主次關係,即主導色、襯托色、點綴色。
①主導色、占畫面面積75%左右。高純度的色相十分搶眼,視覺誘惑力強易成為主導色;面積大的色塊充滿空間,視覺效應性大易成為主導色;主體形象的色彩有視覺的特殊吸引力,易成為主導色;中心位置的色彩影響整個色彩的構成,也易成為主導色。②襯托色、占畫面面積20%左右。色彩的襯托主要依賴於各種形式的對比,主要形式有:明暗襯托——用較大面積的亮色(或暗色)與較小部分的暗色(或亮色)進行對比;冷暖襯托——用較大面積的冷色(或暖色)與較小部分的暖色(或冷色)進行對比;灰艷襯托——用較大面積的灰色(或艷色)與較小部分的艷色(或灰色)進行對比;繁簡襯托——用較繁雜的色(或簡潔的色)與簡潔的色(或繁雜的色)進行對比。
③點綴色、占畫面面積5%左右。點綴色具有醒目、活躍、生動的特點,在構成中“平中求奇”、“錦上添花”,應注意其位置與面積關係,可在暗色(或明色)中點綴明色(或暗色);冷色(或暖色)中點綴暖色(或冷色);灰色(或艷色)中點綴艷色(或灰色)。
主導色、襯托色、點綴色是互相對比與依賴而出現的,它們與面積的關係是靈活與豐富多變的,有十分微妙的轉換性,與神奇的動態過程。
4、色彩漸變
多元化的色彩設計
漸變是指一種色按一定比例有規律地逐漸轉變到另一種色的連續過程。色彩漸變在構成中能使對比色趨於緩和,表現光感、層次、距離,並突出重點。漸變的種類有色相漸變——鄰近色、類似色、中差色、對比色、互補色相的漸變;明度漸變——無彩色黑、白、灰漸變,同種色的明暗漸變;純度漸變——純色至灰色的漸變、補色互混漸變等。
設計套用
色彩裝飾美化
色彩在人們的社會生活、生產勞動以及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現代的科學研究資料表明,一個正常人從外界接受的信息百分之九十是以上是由視覺器官輸入大腦的,來自外界的一切視覺形象,如物體的形狀、空間、位置的界限和區別都是通過色彩區別和明暗關係得到反映的,而視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對色彩的感覺。對色彩的興趣導致了人們的色彩審美意識,成為人們學會員能夠色彩裝飾美化生活的前提因素,正如馬克思所說“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
色彩心理
色彩心理是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不同波長的光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而產生色感時,必然導致人產生某種帶有情感的
心理活動。事實上,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過程是同時交叉進行的,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制約。在有一定的生理變化時,就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活動;在有一定的心理活動時,也會產生一定的生理變化。比如,紅色能使人生理上脈搏加快,血壓升高,心理上具有溫暖的感覺。長時間紅光的刺激,會使人心理上產生煩躁不安,在生理上欲求相應的綠色來補充平衡。因此色彩的美感與生理上的滿足和心理上的快感有關。
1.色彩心理與年齡有關 根據實驗心理學的研究,人隨著年齡上的變化,生理結構也發生變化,色彩所產生的心理影響隨之有別。有人作過統計:兒童大多喜愛極鮮艷的顏色。嬰兒
喜愛紅色和黃色,4~9歲兒童最喜愛紅色,9歲的兒童又喜愛綠色,7~15歲的小學生中男生的色彩愛好次序是綠、紅、青、黃、白、黑;女生的愛好次序是綠、紅、白、青、黃、黑。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色彩喜好逐漸向複色過渡,向黑色靠近。也就是說,年齡愈近成熟,所喜愛色彩愈傾向成熟。這是因為兒童剛走入這個大千世界,腦子思維一片空白,什麼都是新鮮的,需要簡單的、新鮮的、強烈刺激的色彩,他們神經細胞產生得快,補充得快,對一切都有新鮮感。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也增長,腦神經記憶庫已經被其他刺激占去了許多,
色彩感覺相應就成熟和柔和些。
2.娛樂場所採用華麗、興奮的色彩能增強歡樂、愉快、熱烈的氣氛。學校、醫院採用明潔的配色能為學生、病員創造安靜、清潔、衛生、幽靜的環境。夏天服色採用冷色,冬天服色採用暖色,可以調節冷暖感覺。兒童服色採用強烈、跳躍、閃爍、明快的配色更能表現兒童的活潑感,以逗人喜愛。美麗嬌艷的眼飾色調可使婦女顯得年輕、奔放、活潑、富有朝氣。樸素、大方、沉靜的服飾色調可以襯托青年男子穩重、自信、成熟的性格。倘若是大紅大綠的花哨衣著被青年男子穿著就能使人產生輕佻、不穩重的感覺。因為把精力全部投入事業的人是沒精力放在尋求色彩刺激上的。在醫學上,淡藍色能夠使人退燒,血壓降低;赭石色能使病人血壓升高,增強新陳代謝;藍色有利於外傷病人克制衝動和煩躁;利用藍色螢光燈照射患有黃疸病的嬰兒有一定治療效果,綠色有利於病人休息,紅、橙色可以增強食慾,紫色可以使孕婦安定,減輕分娩的痛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