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歷經18個月,在良渚遺址區內發現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面積和北京
頤和園差不多),相當於400個足球場那么大,其意義絕不亞於
殷墟的發現。同時,因為這一發現,使杭州建城史又向前推進了近3000年。
專程趕來的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嚴文明這樣評價古城:這是目前中國所發現同時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稱得上是“中華第一城”;它改變了原本以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認識,標誌著良渚文化其實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是繼上世紀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之後,中國考古界的又一重大發現,將極大推動中國文明史研究進程和考古學發展。
良渚文化以及遼西地區的
紅山文化相繼衰落之後,中原文化崛起。史前文化自此開始了以中原為中心的運作趨勢。中原地區小國林立,戰爭頻繁出現,聚落衝突劇烈。按照地理區域,史前文化發展中南方與北方兩種模式的不同:南方資源豐富,環境較好,社會分化明顯,數量最多的是中間階級,社會相對比較安定。在這種穩定狀態下,史前時期的稻作農業充分發展,手工業發展迅速。北方因資源有限,社會分化並不那么明顯。
古城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東西長1500-1700米,南北長1800-1900米,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城牆底部普遍鋪墊石塊作為基礎,寬度40-60米,石頭基礎以上用較純淨的黃土堆築,部分地段地表還殘留4米多高城牆。西城牆全長約1000米,寬約40—60米,南連鳳山,北接
東苕溪;接下來,南城牆、北城牆和東城牆依次被發現,同樣是底部鋪墊石頭、大量黃土夯築;城牆環繞著中間的莫角山遺址。考古人員推測,這些痕跡說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牆,等到建其他三面城牆,經驗更豐富了。
先秦古籍記載
良渚古城對應的
良渚古國,很可能就是先秦古籍《
鶡冠子》講的“成鳩氏之國”。按照宋代著名學者
陸佃的注釋,“成鳩氏”(
新石器時期)就是
天皇氏(
舊石器時期)。《鶡冠子》講的“成鳩氏之國”,位於楚國的領土上,而
吳越之地,在戰國晚期已經是楚國領土的一部分。《鶡冠子》講到“成鳩氏”手握“
王鈇”。“王鈇”就是斧鉞。而良渚古城內的反山墓地12號大墓主人左手邊確實有一件舉世無雙的
玉鉞。《鶡冠子》還提到成鳩氏之族“兵強,世不可奪”。而
田野考古學結果顯示,從公元前3000年到2500年這500年裡,良渚文化集團進行了“
北征”,即大規模對黃河下游地區用兵。另據《
說文解字》介紹,吳越之地的古代民族以蛇為族屬標誌。《
路史》記載:“
粵有天皇,是曰天靈,
望獲強尊。”天皇氏“鱗身”。“鱗身”就是蛇身。可見,古文獻里的天皇氏從族屬標誌來看,應該是
吳越之地的人氏。從天文考古學角度看,吳越之地是木星十二次之首“星紀”對應的土地,而星紀之次乃木星12年一周天巡天之旅的起程之地。文獻記述說“
天皇氏以木德王天下”。《
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日月
五緯俱起牽牛。天皇出焉,號曰‘防五’,兄弟十三人……乘風雨,夾日月以行。”從引文我們看到,前面講到
日月五星,包括木星,都啟程於牽牛星宿,後面講到木德之人天皇和他的諸多兄弟“夾日月以行”,那么這段引文實際上告訴我們天皇氏是從“
牽牛星”(也就是“星紀之次”)對應的吳越之地啟程,開始治理國家的。所以說,良渚古城很可能就是成鳩氏之國,天皇氏之都。
中國第一古國
良渚古城的發現,有人認為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
夏、
商、
周,改成
良渚。這個問題,嚴文明教授說,需要留待考古進一步證明。但他也認為,良渚文化沒有消亡,而是在歷史的過程中,逐漸發展繼承下來了,並且明顯影響著以後的夏、商、周時代,像商周的青銅器上有一些良渚玉器上的花紋。
“國”字外圍有個框,說明能稱為“國”的,外圍都有城牆。城牆,是氏族社會和文明社會區別的一個重要標誌。所以,找到了圍繞著莫角山的城牆,也可以說是期盼已久的事。
良渚文明距今約5300~4300年,大體與
古埃及文明、
蘇美爾文明、
哈拉帕文明同處一個時代。然而在輝煌了1300年後,“
良渚文明”卻神秘消失,就連歷朝歷代的歷史文獻都難覓痕跡,大量的歷史遺存
和珍貴文物就此被掩埋於時光和塵土之中。這個時代,中國大地上發現的古城約有60多座,小的只有10多平方米,大的為280萬平方米,面積達290萬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是最大的。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餘杭良渚這裡,還有嘉興南、上海東、蘇州、常州、南京一帶;再往外,還有擴張區,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蘇北部,接近山東,曾經良渚人為了占領這裡,還打了一仗;再往外,還有影響區,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帶。
可以看出,當時“良渚”勢力占據了半箇中國,如果沒有較高的經濟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有這些勢力,源頭在餘杭的莫角山,這裡住著統治整個良渚時期的“王”;我們又發現了外面的古城,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你說,這個發現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