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斷限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專家們實際探討古埃及文化的時間範圍,是公元前3100年埃及南、北王國的首次聯合,到公元前30年羅馬帝國屋大維攻占埃及,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自殺,托勒密王朝覆滅,埃及併入羅馬帝國。亦即通常所說的歷史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古埃及文化是人類四大文明發祥地之一,也是阿拉伯文化的源頭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埃及文明
  • 外文名稱:Ancient Egypt civilization
  • 所屬地區:北非
  • 地理位置:尼羅河周圍的狹長地帶
  • 面積:105萬平方公里
  • 人口:500萬以上(鼎盛時期
  • 方言古埃及語
  • 歷史年表:共三十一王朝
  • 文字:表意符號、表音符號和限定符號
  • 代表遺產金字塔 獅身人面像
簡介,歷史年表,歷史時期,文字,宗教,1.古埃及的神,2.神與人的關係,3.創世說,4.來世說,度量衡,文明傳播,木乃伊,金字塔,神的文化,阿努比斯,荷魯斯,哈托爾,托特,索貝克,

簡介

歷史年表

第一王朝:公元前3200年~2850年,從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獅身人面像獅身人面像
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從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老
古王國或孟斐斯帝國(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從納特里克特-吉塞(Neteriknet-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國王。焦瑟統治時代是權力和勝利的開始,此時出現了以沙卡拉的階梯金字塔建築群為代表的恢宏壯觀的石頭建築。該建築群的設計師、作家兼學者的伊姆荷泰普成為史書上首批出現的偉人之一。這一時代是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君主製得以發展的時期,君主坐於孟斐斯,分派各省總督統治全國。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從斯內夫盧(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老。從金字塔的雄偉程度來判斷,斯奈夫魯、胡夫和哈爾夫的統治時期為這個時代的頂峰。在達夏爾,梅頓和基薩修築的金字塔顯示出王朝的治國有方、經濟繁榮。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2345年。從烏斯卡夫(Ouser)到烏納斯(Ounas),共有九位法老。最著名的是薩胡蕾(Sahoure)和吉德卡雷-伊塞西(Djedkare-Isesi)。
在第五王朝,“太陽崇拜意識”迅速發展,在沙卡拉的烏尼斯金字塔牆上刻著著名的金字塔銘文。
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從泰蒂(Teti)一世到女王尼托克里斯(Nitocris),共七位國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歲的佩比(Pepi)二世。
古埃及法老的黃金棺古埃及法老的黃金棺
雖然第六王朝文治武攻顯赫一時,曾組織過遠至非洲南端的軍商遠征,但一些省督不斷膨脹的權利使中央集權的孟斐斯備受威脅,而引發了內亂。
第一過渡時期(公元前2181~1991年)
第七王朝:只統治了七十天。
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未知。
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凱蒂。
第十一王朝: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
蒙圖荷泰普二世在公元前2050年統一全國,從此第十一王朝的底比斯君主統治了整個埃及。這雖然使他們的故鄉底比斯城地位越來越重要,但仍然不足以取代孟斐斯。底比斯的統治者適時尚須來回旅行,並在十二王朝時在通往法尤姆的入口處修建了行宮,和諸如伊蒂-塔維的小城。王朝在不放棄底比斯的同時向北轉移權力中心,顯示出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逐漸恢復。
中王國或底比斯第一帝國(公元前1991~1786年)
第十一王朝末期:公元前2060~2000年。三位蒙圖霍特普法老,第一位在公元前約2040年統一埃及。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1786年。七位法老名阿門埃瑪特(Amenhemat)或塞索斯特里斯,最後一位統治者是女王塞貝克內菲盧雷(Sebekneferoure)。
如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穩定總是和動亂是互相交替。各省分權勢力和其他歷史上至今仍然不明的勢力,毀滅了從第十二王朝傳續下來的底比斯政權,埃及分裂成許多的諸侯國。
第二過渡時期(公元前1786~1567年)
第十三到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86~1674年。約有四十位法老,其中有幾位名叫塞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時在法老的北部、中部、南部統治。從公元前1730年開始,這些國王只不過是西克索法老的封臣。
第十五到第十六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第十六王朝被稱為“小西索克”王朝,只存於三角洲東部。“大西索克”王朝有五位法老,包括一位基安(Khyan)和兩位阿拉比(Apopi)。
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十位法老統治底比斯及周圍地區。他們是西索克的封臣。最後三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Kamosis),開始和北方的西索克人鬥爭。
新王國或底比斯第二王國(公元前1567~1085年)
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1320年。從阿赫莫西斯(Ahmosis)到霍朗赫布,共有十四位君主,其中有四點陣圖特摩斯,四位阿門諾菲斯。王后阿謝普蘇、阿肯納吞(Akhenaton)和圖坦卡蒙,都屬於本王朝。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包括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塞緹一世、二世。
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00~1086年。十位君主,除了第一位名叫賽特納克特(Sethnakht)之外,其餘都叫拉美西斯。
第三過渡時期(公元前1086~715年)
第二十一王朝:公元前1085~945年。在塔尼斯統治的有斯門代斯(Smendes),普蘇賽奈斯一世和二世。在底比斯統治的有埃里霍斯(Herihor)和皮納傑姆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斷限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

歷史時期

公元前三世紀的曼涅托,將從美尼斯開始至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止的埃及歷史分為三十個(或三十一個)王朝,學者又在此基礎上將上古埃及史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前王朝時期(金石並用時期,約公元前4500—3100年)
2.早王朝時期(1—2王朝,約公元前3100—2686年)
3.古王國時期(3—6王朝,約公元前2686—2181年,又被稱為金字塔時期)
4.第一中間期(7—10王朝,約公元前2181—2040年)
5.中王國時期(11—14王朝,約公元前2040—1786年)
6.第二中間期(15—17王朝,約公元前1786—1567年)
7.新王國時期(18—20王朝,約公元前1567—1085年)
8.第三中間期(21—25王朝,約公元前1085—664年)
9.後王朝時期(26—31王朝,約公元前664—332年)
10.馬其頓希臘人和羅馬人統治時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從第1到第4時期,是奴隸制國家形成和統一王朝出現的時期,第5至第7時期是統一王國重建和帝國時期,第8至第10時期是埃及奴隸制國家衰落和陷於外族統治下的時期。[2]
【註解】
專家們實際探討古埃及文化的時間範圍,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國的首次聯合,到公元332年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占領埃及,亦即通常所說的歷時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

文字

古埃及文字是古埃及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她的載體。今人對這一文化寶庫的開啟,是通過破譯她的象形文字實現的。
古埃及文字分為:
聖書體:成型於公元前3000年,一種複雜的且極其規範的文字形式,雕刻在神廟和墓穴中,用於正式和神聖場合。
僧侶體:成型於公元前3000年,書寫在莎草紙和一些簡便載體上,用於一般場合記錄。
世俗體:成型於公元前650-400年,外族占據埃及建立政權後埃及逐漸形成的更加簡便的文字形式。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象形文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最早它用鳥獸等的象形符號表示地名以及國王的名字,它是類似漢字那樣的方塊字,一個字可以由很多偏旁組成,一個字代表一個意思。今天我們看到最多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大多刻畫在墓穴和廟宇中,這是著名的聖書體,這種書寫格式一直維持到古埃及文明滅亡,主要用於神聖的場合。另一種簡化的書寫格式是僧侶體,多用於書寫於紙草上,相當於漢字的行書或草書。希臘人占領埃及後,外來人在埃及逐漸增多,古埃及文字發展出更為簡便的世俗體。古埃及文字影響了後來的諸多文字,如:腓尼基文字、阿拉伯文字等,有意思的是一些古埃及文字如“日、月、山、水”和漢字古體極其相似,而且古埃及文字書寫格式和古代中文類似是從右到左從上到下書寫。
公元一世紀科普特人逐漸占據埃及,他們用科普特字母(一種類似希臘字母的文字)從作為補充到逐漸代替了古埃及文世俗體。據記載,直到公元四世紀改信基督教的羅馬皇帝下令關閉所有非基督教的神廟後,能閱讀古埃及文字的祭司從此就消失了,古埃及文字從此無人能閱讀。直到19世紀,商博良根據羅塞塔石碑上記載的古埃及文字和希臘文對譯重新破譯了古埃及文字。

宗教

古埃及是人類最先產生宗教崇拜的地區之一。宗教是古埃及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了整個古埃及歷史。古埃及最重要的宗教中心有四個:赫利奧波利斯、孟菲斯、赫爾摩波利斯和底比斯。

1.古埃及的神

人身獸頭的神有幾個,以下為所有的埃及神靈
阿蒙(Amon)神是古埃及史上最重要的神之一。他是新王國時期的國神。他還能和其他神組合,形成阿蒙--拉、敏--阿蒙等。阿蒙與穆特、洪蘇一起成為底比斯的三神體。阿蒙在古埃及語裡是“隱形”的意思。他最初是風神或空氣神,通常呈人形,頭戴帶羽王冠,有時也以公羊或鵝的形像出現。從公元前2000年前到公元前1360年,他在諸神中一直占有顯赫的地位,集創始神和保護神於一身。
--------------------------------------------------------------------------------
阿努比斯(Anubis)
人身狗頭的阿努比斯(Anubis)是墓地之神,還負責把屍體製成木乃伊,他在陰間的“審判庭”上擔任重要角色。
--------------------------------------------------------------------------------
太陽神
太陽神在古埃及宗教里有好幾個形體和名字。太陽神在呈人形,頭上戴著上下埃及的白紅兩王冠時叫“阿圖姆”(Atoum);在呈聖甲蟲形狀時,名為“赫普里”。太陽神最常採取的是隼頭人身形,頭頂太陽圓盤和眼鏡蛇,這時人們叫他“拉”。在赫利奧波利斯,阿圖姆神共有八個子孫。
--------------------------------------------------------------------------------
哈托爾(Hathor)
哈托爾(Hathor)是天之女神。在古埃及語中,哈托爾的意思是“荷拉斯的屋子”。她常為母牛形,有時也呈人形,但長有母牛的耳朵和角。哈托爾女神主管愛情、舞蹈、酒以及遙遠的土地。在丹達賴、哈托爾是荷拉斯的妻子;在底比斯,她還掌管來世。她除母牛和人形外,還以母獅、蛇等形式出現。
--------------------------------------------------------------------------------
荷拉斯(Horus)
荷拉斯(Horus)神頭部呈隼形,雙眼分別代表太陽和月亮。他是勇敢和年少有為的象徵。伊西斯懷抱著荷拉斯的形象,被認為是後來基督教中聖母瑪利亞懷抱耶穌形象的雛形
伊西斯(Isis)
伊西斯(Isis)是歐西里斯的妻子,荷拉斯的母親,藉助廣泛傳播的俄賽利斯的傳說而獲得名聲。她象徵忠貞的妻子和盡職的母親。她擅長惡術,擁有廣泛的崇拜者
--------------------------------------------------------------------------------
凱普里(Khperi)
神凱普里(Khperi)神,代表太陽在天上周行一日的路徑,也是代表旭日初生的太陽神。外形為聖甲蟲推動太陽,或身體為人、頭為聖甲蟲。
--------------------------------------------------------------------------------
瑪奧特(Maat)
瑪奧特(Maat),真理、正義與法律的女神,頭佩帶羽毛。死者的心臟在冥府稱重時,她或她的羽毛置於秤的另一端。
--------------------------------------------------------------------------------
俄賽利斯(Osiris)
俄賽利斯(Osiris)神為赫利奧波利斯九神會的一員。他與伊西斯、荷拉斯一起組成一個家庭。俄賽利斯是永恆的生命的象徵。俄賽利斯以人形出現,但兩腿不分明。他手裡拿著連枷和彎鉤。他作為亡靈的保護者,與尼羅河谷肥沃的土地有密切的聯繫。
--------------------------------------------------------------------------------
普塔(Ptah)
普塔(Ptah)是孟菲斯的地方神,各種技藝和工匠的保護神,也是孟菲斯神學中的創世神。他用詞語創造了世界和人。普塔經常與薩赫瑪特、納發頓結合在一起。他呈人形,與俄賽利斯一樣,兩腿不分明
拉(Re)
拉(Re)神是赫拉奧波利斯的太陽神。很早就同阿圖姆神聯合,成為拉--阿圖姆。拉神是天地之神,主管宇宙的秩序和時間的“瑪奧特”。在作為宇宙神時,拉神具有人形。但與荷拉斯相結合,又改為隼頭人身。拉神的象徵是方尖塔。拉神常乘船,白晝在天上巡遊,夜晚在陰間巡遊。
--------------------------------------------------------------------------------
索貝克(Sobek)
索貝克(Sobek),法尤姆地方呈鱷魚形的水神,鱷魚與法老的守護神。
--------------------------------------------------------------------------------
騷特(Thot)
騷特(Thot)是月亮神,以靈鳥和狒狒的形象出現。他是諸神的信使,並掌管書寫。他還是荷拉斯和塞特衝突的調停者。
--------------------------------------------------------------------------------
荷努姆(Khnoum)
荷努姆(Khnoum),瀑布地區的神,與冥府深淵有關,陶工之神。外形為人身羊首。
--------------------------------------------------------------------------------
塞特(Seth)
塞特(Seth)神兇猛,具有雙重性格,是合力奧波利斯九神會的一員。他的名字與沙漠、異域聯繫在一起。由於殺害了俄賽利斯,被埃及人視作邪惡和災難的化身。
娜美提斯女神是塞特神的妻子。
--------------------------------------------------------------------------------
阿頓神(Aton)
阿頓神(Aton)只是到了新王國才受到崇拜。他被阿赫那頓(國王)奉為絕對的,唯一的神,由太陽圓盤表示。從圓盤上射出的光普降到人的手上。阿頓神無處不在,給萬事萬物帶來生機。
--------------------------------------------------------------------------------
穆特(Mout)
穆特(Mout),底比斯的女神,阿蒙之妻,威能強大的神母。
--------------------------------------------------------------------------------
敏(Min)
敏(Min),生長與收穫之神,道路與沙漠旅行者的守護神。
--------------------------------------------------------------------------------
孔蘇(Khonsou)
孔蘇(Khonsou),月神、醫療之神。阿蒙與穆特的養子。有王室髮辮,頭頂月盤和新月。

2.神與人的關係

古埃及人和神之間的關係,可以概括為:諸神告誡人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世上出現罪惡,是因為人們違背了神氏的意願;造孽的人終將遭報應,行善的人必會獲得獎賞。古埃及人認為,神氏的引導是經由舌和心實現的。因為,心是作出決定,制定計畫器官,舌則將決定和計畫公諸於眾。這兩個器官對人的行為起決定性的作用。神氏是這兩個器官的嚮導,因而是人生的舵手。

3.創世說

古埃及人相信,世界有始無終,世界原是一片混沌,經創世神的創造和整頓,世界才開始存在。古埃及人堅信,萬事萬物都循環往復,世界永恆不變。古埃及人的時間觀,自然偏重未來,因為無盡的世界正等著他們去享受。

4.來世說

古埃及人的觀念,人生在世,主要依靠兩大要素:一是看得見的人體,二是看不見的靈魂。靈魂“巴”形狀是長著人頭,人手的鳥。人死後,“巴”可以自由飛離屍體。但屍體仍是“巴”依存的基礎。為此,要為亡者舉行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複雜儀式,使他的各個器官重新發揮作用,使木乃伊能夠復活,繼續在來世生活。亡者在來世生活,需要有堅固的居住地。古王國時的金字塔和中王國、新王國時期在山坡挖掘的墓室,都是亡靈永久生活的住地。古埃及人認為,現世是短暫的,來世才是永恆的。

度量衡

古埃及最重要的長度單位是欽定的腕尺,長度是從肘至中指尖的長,約合20.62英寸。在象形文字中用前臂和手表示,讀作邁赫(meh)。腕尺又被分成7掌或28指,每掌等於4指。邊長為一腕尺的正方形,它對角線(長29.16英寸)的一半,叫做雷曼(remen),可分成20指,是第二個長度單位,也是丈量土地的主要單位。還有一種腕尺,只有17.72英寸,分為6掌。腕尺乘以100的積,叫哈特(khat),是丈量土地的基本單位。這一長度的平方,即10000平方腕尺,也是一個耕地面積的單位。
古埃及人主要的容量單位是哈努(henu),合29.0±0.3立方英寸,10哈努為一哈加特(heqet)。以此為基礎再進行各種倍加,形成更大的穀物容量單位。另一容量單位是哈爾(khar),等於一立方腕尺的2/3,或相當於一個直徑為9掌,深為一腕尺的容器容量。容量與水存在某種近似關係,因為一哈努的水重5德本(deben)。看來,容量單位乃源於水的重量單位。德本是一種同名的踝飾的重量,它的1/10叫加德特(qedet),即戒指的重量。

文明傳播

埃及文明的對外傳播的原因
1.地理上的原因
埃及位於非洲的東北部,以尼羅河為中心,其東西為乾旱的沙漠,南北瀕臨地中海和尼羅河的幾處大瀑布。這樣一種相對閉塞的環境,對於外來民族來說,幾乎是形成一種天然的屏障。所以,埃及很少像兩河流域那樣,經常遭到遊牧的和某些文明民族的侵犯和便於進行相互的文化交流。但是,事實上,這種地理上的天然的屏障並沒有限制埃及與近東和地中海世界,以及非洲內地的交往。從遠古時代起,埃及人通過紅海海峽和蘇伊士海峽與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發生了交往在南方可以通過幾個瀑布,經常與衣索比亞人發生密切聯繫。特別是從新王國時代以後埃及越來越多的陷入對外軍事和商貿活動中。在埃及人的不斷對外戰爭中,埃及帝國成為近東歷史上第一個軍事霸國,地理環境對它的限制和影響也就越來越少,因而,所謂閉塞和保守性也就越來越被對外的軍事活動和政治文化上的交往所削弱。
2.文化上的原因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從公元前4000年代後半葉開始出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紀末,大約流行了三四千年之久。雖然,在這幾千年中,象形文字的語法和辭彙變化相當大,特別是在羅馬統治時期的埃及語言,較之法老時期,很少相似之外,但是,象形文字的傳統卻得以保存下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通過西奈銘文,最後影響了腓尼基字母文字的發明。象形文字最初使用起來不甚方便。所以,在古王國末期,由象形文字演變出來一種便於書寫的行書體,通常稱為僧侶體。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在僧侶體的基礎上又發明了更簡便的草書形式,即世俗體。古埃及人儘管發明了3種書寫形式不同的文字,但都是象形文字的演化。象形文字及其不同的書寫體,維持了古埃及文字的固有傳統。有了文字這個載體,埃及的文明就張上了翅膀,它不再局限於在尼羅河地區的影響,開始向近東地區和非洲以及地中海沿岸傳播。一個文明要是沒有自己的文字,是很難生存下來的,在古代中東地區有許多興起的文明,正是因為沒有文字或是文字沒有搶得的生存能力和適應性,很快的就衰落了。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不但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且,還有很大適應性它不斷的改變自己,使得它能把埃及文明勝利的承載、傳播、流傳下來。所以到了近代象形文字雖然失傳,但是法國的商博良最終還釋讀成功。更加說明象形文字是有生命力的。
3.技術上的原因
公元前3000 年左右,古埃及人發明了莎草紙,它與傳統材料相比具有很多優點,如質輕、便宜、易造,耐用,可卷折和便於運輸等。於是得以大批量生產,作為壟斷產品向地中海國家出口,在近 4000 年的時間內,是最受歡迎的書寫材料。古代,埃及是生產莎草紙的唯一國家。由於埃及氣候乾燥,檔案不易腐爛,有的至今還能在沙漠裡找到。近 100 年來發現的莎草紙中有前 2700~公元 900 年用十幾種文字書寫的檔案,其中有希臘文、阿拉伯文、埃及文、科普特文、拉丁文、阿拉米文和希伯來文等。埃及是我們今天了解的記載最豐富的古代文明,這要歸功於莎草紙,它不僅傳下來了埃及文明本身,而且保持了其他文明。傳播文明不能靠口口相傳,所以作為介質的紙就成為文明傳播過程中重要的媒介。因為埃及的莎草紙有著上述的特點,它很容易就扮演了埃及文明向外傳播的重要角色。就像中國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一樣,埃及的造紙術在早期文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正是埃及文明能夠對外傳播的一個重要條件。
4.軍事上的原因
古埃及時期由於地理上的封閉,埃及與外界交往不便,受到敵國入侵也很少,但是隨著人類文明交往的範圍的擴大,埃及也開始受到了外敵的威脅。喜克索斯人就在埃及建立過15、16王朝,統治過大半個埃及。即便是當周圍國家較為弱小時埃及也會必不可免的去入侵其他國家。在埃及與外界的軍事對抗交往中,敵國為了戰爭的需要當然要了解和研究埃及的社會文化情況。雙方發生的戰爭也不斷的有各自的俘虜,而俘虜也會帶去埃及文明的許多影響。而如果是埃及入侵了別國更是自然的把自己的文化主動地向那裡傳播,來消除當地文化,同化被入侵過的人民。在這樣的情況下埃及的文明自然隨著軍事活動向外傳播。
5.交通上的原因
古埃及文化和思想是通過腓尼基人傳遍東地中海沿岸各國和島嶼的。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對世界文化的影響顯而易見。要是沒有腓尼基人先進的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以及向未知世界探索的勇氣。那么埃及文明的影響自然會大打折扣,會被局限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也不會對西方文明留下烙印。

木乃伊

木乃伊是經過特殊處理而完好保存下來的屍體。前後三千多年期內,古埃及人將屍體製成木乃伊的方法有不少改變。不過多數學者專家認為防腐方法在公元前十世紀左右發展至巔峰,當時一位第一流的防腐師大致依下敘述步驟製成木乃伊:首先用燧石刀在屍體腹部左側開個十厘米長的切口,從切口把心臟(防腐師和他的主顧都認為心臟是感情的根源)以外所有其他內臟掏出來,逐一用酒和含有沒藥、桂皮的香料加以清洗。防腐師還用香柏油沖洗屍體腹腔,把餘下的柔軟組織分解,接著準備取腦,他用一種帶鉤的工具從死者鼻孔穿入頭顱,鉤出裡面的腦髓,然後灌入香柏油和香料,衝出腦殼中的殘餘組織。
屍體全身每部分都徹底清洗後,防腐師把所有器官和屍身埋進泡鹼(碳酸鈉和碳氫鈉混合劑)粉末堆中,抽乾水分。屍身、器官大概要埋在泡鹼粉里約一個月,拿出來後把每一部分再用香液和香料洗滌。屍體防腐工作自始至終的每一個步聚,防腐師必認真從事,比如開始時便把屍體每個指頭包好,以免指甲損壞或脫落失去。
跟著,防腐師把乾透的內臟逐一以麻布包好,放回腹腔(或者個別放置於陶罐或石膏罐里)用鋸屑、麻布、焦油或泥巴之類的填料填好腹腔。填放完畢,隨即將切口縫合。因為泡鹼已損壞一些頭髮,所以必須補一些假髮,與未脫的真發編結一起;眼眶裡面也需要裝入假眼。這時剩下來的工作是使屍體外觀復原,也是最費工夫的,因為要把乾癟的屍身恢復生前模樣實在不容易。防腐師進行這項古代整形外科手術,要在屍身各處小心地割開很多微小切口,從皮膚里填入依身體輪廓模造的麻布填料,就如二十世紀的整容師注射矽劑替活人整容一樣。甚至屍體面部和頸部也整得像生前一般,嘴裡塞以麻布使雙頰飽滿。最後防腐師還要充當化妝師,用稱為赭石的有色泥土替死者面部以至全身染色(男死者染紅色,女死者黃色)。染色完畢屍體即可包裹。防腐師將屍體四肢分別以抹過松香的麻布一層一層地密實包裹,然後包裹頭部和軀幹,最後全身裹起來。這項包裹工作做起來緩慢費時,有幾個木乃伊已被人解開,裹布的長度加起來竟然超過二公里!防腐師包好屍體,做成一具木乃伊,前後約共花七十天時間。跟著防腐師把木乃伊送還喪主,喪主此時大概已另外備好人形棺木來裝木乃伊,並且已築好墳墓。
製作木乃伊的全過程費用昂貴,除需要各種藥品、香料、辟邪物、護身符等外,僅包裹一個屍體,有時就要用1000多米的優質亞麻布。因此,只有國王、王親國戚、貴族富豪才花銷得起,窮人只能從簡,甚至草草了事。希羅多德談到過另外兩種比較便宜的木乃伊製作方法,雖很難保證屍體的完好,但多少可以給窮人以心靈上的安慰,而且,也許正是由於這些便宜的製作方法,製作木乃伊的傳統才得以傳播和延續。直到基督教在埃及占據主導地位的公元4世紀以後,製作木乃伊的習俗才被廢止。
古埃及專門有一批人以製作木乃伊為職業,他們掌握技術,代代相傳。在古埃及,製作木乃伊,生產與此有關的必需品,無疑形成了相當重要,規模又頗大的行業系統。這一行業的存在,表明古埃及人已掌握了物理、化學、醫學等方面的科學知識。他們用作乾燥劑的氧化鈉,經現代科學分析,乃是碳酸鈉碳酸氫鈉、鹽和硫化鈉的混合物,可見這些物質的化學作用,當時已為人所知。

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隸社會的方錐形帝王陵墓,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數量眾多,分布廣泛。開羅西南尼羅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帶最為集中。吉薩南郊8公里處利比亞沙漠中的3座尤為著名,稱吉薩金字塔。其中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建於公元前二十七世紀,高146.5米相當於40層高的摩天大廈,底邊各長230米,由230萬塊重約2.5噸的大石塊疊成,占地53,900平方米。塔內有走廊、階梯、廳室及各種貴重裝飾品。全部工程歷時30餘年。塔東南有巨大的獅身人面像(哈佛啦國王的陵墓前)。埃及胡夫金字塔(規模最為龐大)最有名,是法老(古埃及的國王)的陵墓。法老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
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如今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文字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
以前,埃及的法老是準備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後的永久性住所的。後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
“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
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拉”的標誌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破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稜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後來古代埃及人對方尖碑的崇拜也有這樣意義,因為方尖碑也表示太陽的光芒。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隸制國王的陵寢。這些統治者在歷史上稱之為“法老”。法老們不僅活著時統治人間,而且幻想死後成神,主宰陰界,因此,“法老”死後,便取出內臟,浸以防腐劑,填入香料,將屍體長久保存,稱作“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寢。如今,埃及境內保存至今的金字塔共 96 座,大部分位於尼羅河西岸可耕谷地以西的沙漠邊沿。
大型的金字塔一般建於古王國時期的三至六王朝(約公元前 2664~前 2180 年),在古埃及之都孟菲斯之北不遠的吉薩、塞加拉、拉蘇爾,梅杜姆以及阿布西爾等地都有大量的遺址。
在眾多金字塔中,最為著名的是吉薩大金字塔,它位於開羅西南約 13公里的吉薩地區。這組金字塔共有 3 座,分別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胡夫(第二代法老)、卡夫勒(第四代法老)和孟考勒(第六代法老)所建。
胡夫金字塔,又稱齊阿普斯金字塔,興建於公元前 2760 年,是歷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也是世界上的人造奇蹟之一,被列為世界 7 大奇觀的首位。該塔原高 146.5 米,由於幾千年的風雨侵蝕,現高 138 米。原四周底邊各長230 米,現長 220 米。錐形建築的四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方,傾角為 51 度 52 分。塔的四周原鋪設著一條長約 1 公里的石灰石道路,如今在塔的東、西兩側尚有遺蹟可尋。整個金字塔建在一塊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約 5.29 萬平方米,體積約 260 萬立方米,是由約 230 萬塊石塊砌成。外層石塊約 11.5 萬塊,平均每塊重 2.5 噸,最大的一塊重約 16 噸,全部石塊總重量為 684.8 萬噸。其地理位置為東經 31°07'北緯 29°58'。
令人吃驚的是,這些石塊之間沒有任何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直接疊在另一塊石頭上,完全靠石頭自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的,表面接縫處嚴密精確,連一個薄刀片都插不進去。而塔的東南角與西北角的高度誤差也僅 1.27 厘米。這是當時徵召了 10 萬勞力、前後歷時 30 年才建成的。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位於塔的北壁第十三石級,距地面約 20 米高。入口處四塊巨大的石板構成“人”字形拱門,往裡是 100 余米長的坡狀隧道直達墓室。墓室長 10.43 米,寬 5.21 米,高 5.82 米,與地面的垂直距離為 42.28米。室內僅有一具深褐色磨光的大理石石棺,棺內空空,棺蓋去向不明。墓室上方有 5 層房間,最高的一層頂蓋是三角形的,為的是把上面壓下的重量均勻地分布在兩邊。同時,墓室還有砌築在石塊中的通風道。胡夫大金字塔外形莊嚴、雄偉、樸素、穩重,與周圍無垠的高地、沙漠渾然一體,十分和諧。它的內部構造複雜多變,匠心獨具,自成風格,凝聚著非凡的智慧。該金字塔歷經數千年滄桑,地震搖撼,不倒塌,不變形,顯示了古代不可思議的高度科技水平與精湛的建築藝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此把它列為全世界重點保護文物之一,成為古埃及文明的象徵。
吉薩的第二座金字塔,即卡夫勒所造的金字塔,位置居中。它比胡夫金字塔略小,但其藝術風格與工程設計的精確,則均可與之媲美。而且由於其建在一塊較高的台地上,乍看上去,仿佛比前者還雄偉。塔基底長 215.7 米,高 143.6 米,也是用石灰岩和花崗石砌築的。它所遺存的附屬建築較為完整壯觀,包括以巨石建成的兩座廟宇:上廟和下廟。
孟考勒建造的第三座金字塔位於南端,體積最小,但十分精緻。它的底邊長 108.7 米,高 66.5 米。吉薩的這 3 座金字塔都曾被盜,墓中財寶已基本流失,但它們所體現的古代埃及人民爐火純青的工程技術,每天都吸引著千千萬萬的各國遊客。
埃 及 金 字 塔
金字塔外觀
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年的歷史,由於它形似漢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稱為“金字塔”,金字塔本身是一座王陵建築。它規模宏偉,結構精密,塔內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實心,定部呈錐角。金字塔歷經多次地震都巋然不動,完好無損。它被譽為當今最高的古代建築物和世界八大奇蹟之首。
金字塔前有座獅身人面像,是古國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兒子哈沸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高20米,長57米,僅一隻耳朵就有兩米高。除獅爪是用石頭砌成之外,整個獅身人面像是一塊天然的大岩石鑿成的。鼻部有損傷,據說是在一次戰爭中被拿破崙的士兵用大炮轟掉的。斯芬克斯象徵著法老的權利至高無上,威不可侵。
金字塔內部的法老墓室
法老墓室延伸到地平線以下30米處,墓室左側,放置著法老出遊時乘坐的寶車,使用的寶床。位於墓室中央部位的是法老胡夫的棺槨,是用鑲有金邊和貼有金塊的大型木料精雕細刻而成,十分華麗精美,棺槨分為兩層,上層是法老的全身木製雕像,下層放置著法老的木乃伊。陪葬品有法老心愛的寶劍、寶刀、古埃及式寶船、寶瓶、寶箱,最吸引人的是四個巨大的百寶盆,內裝有奇珍異寶,價值連城,棺木前方有兩位手持神器的守護神,四角有四位美麗的侍女。
王后墓室
王后的墓室比法老的墓室規模略小一些,她的棺槨為一巨大的整體石料雕刻而成,工藝精細,十分華麗,裡面陳放的是王后的木乃伊。她的陪葬物也很豐富,左側角落有神鷹像、百寶箱及獅身人面像。右側角落放置著王后使用的梳妝檯。
如何建造
如果說關於金字塔大膽而奇妙的設計的傳說還能為現代人所接受,那么它的規模如此巨大的建造過程就難以令人想像了。胡夫的金字塔是用上百萬塊巨石壘起來的,每塊石頭平均有2000多公斤重,最大的有100多噸重。這些巨石是從尼羅河東岸開採出來,即無吊車裝卸,也無輪車運送。
被稱為“西方史學之父”的希羅多德曾記載,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頭是從“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島)開採來的。不過我們如今知道,石頭多半是本地開採的,修飾其表面的石灰石,是從河東的圖拉開採運來。在那時開採石頭並不容易,因為當時人們並沒有炸藥,也無鋼釺。埃及人當時是用銅或青銅的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後插進木楔,灌上水,當木楔子被水泡脹時,岩石便被脹裂。這樣的方法在今天看來也許很笨拙,但在4000多年前,卻是很了不起的技術。從採石場運往金字塔工地也極為困難。古代埃及人是將石頭裝在雪橇上,用人和牲畜拉。為此需要寬闊而平坦的道路。修建運輸石料的路和金字塔的地下墓室就用了10年的時間。
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時,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被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勞動3個月。這些勞動者中有奴隸,但也有許多普通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古埃及奴隸是藉助畜力和滾木,把巨石運到建築地點的,他們又將場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著斜坡拉上金字塔。就這樣,堆一層坡,砌一層石,逐漸加高金字塔。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
對於希羅多德的說法,後人提出了許多的疑問。但是到今天仍然是一個沒有人能做出完滿答案的難題。人們怎能不佩服埃及人民的偉大力量和智慧!
本世紀來,隨著飛碟觀察和研究活動越來越廣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變幻莫測的飛碟上的外星人聯繫起來。他們認為,在幾千年前,人類是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這樣的能力,只有外星人才能有。他們經過計算還發現,通過開羅近郊胡夫金字塔的經線把地球分成東、西兩個半球,它們的陸地面積是相等的。這種“巧合”大概是外星人選擇金字塔建造地點的用意。
然而,一位叫戴維杜維斯法國化學家,提出了一個關於金字塔建造的全新見解,他認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澆築的。他從一位考古學家那裡,得到5塊從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塊,對它們逐個加以化驗。出乎意料的是,化驗結果證明,這些石塊由貝殼石灰石組成。儘管考古證明,人類在幾千年前就已掌握混凝土製作技術,但這些貝殼石灰石澆築得如此堅如磐石,以至很難將它們與花崗岩區別開來,實在使人難以相信。
戴維杜維斯由此推測,當時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採用“化整為零”的辦法,即將攪拌好的混凝土裝進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這樣,只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就能澆築出一塊一塊的巨石,將塔一層一層加高,這種做法既“省力”又省工,據他估計,當時在工地上勞動的人僅有1500人,而不是象希羅多德所說的那樣每批都有10萬人。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這位法國科學家還在石塊中發現了一縷一英寸長的人頭髮。這縷頭髮可能就是他們辛勤勞動和燦爛智慧的見證。但上述這些說法都還是一些推測。
但無論如何,修建金字塔,一定是集中了當時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聰明才智,因為它需要解決的難題肯定是很多的。但是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金字塔修起來了,而且屹立了4000多年,這本身就是一大奇蹟。所以,可以說,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徵。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如今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左塞王之後的埃及法老紛紛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為自己修建墳墓,從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營造金字塔之風。由於金字塔起源於古王國時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時期內,因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代
古代埃及的法老們為什麼要將墳墓修成角錐體的形式,即修成漢字中的金字形呢? 原來,在最早的時候,埃及的法老是準備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後的永久性住所的。後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
“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啦”的標誌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破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稜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後來古代埃及人對方尖碑的崇拜也有這樣意義,因為方尖碑也表示太陽的光芒。
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
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經過幾千年來的風吹雨打,頂端已經剝蝕了將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築起艾菲爾鐵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邊長230多米,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胡夫的金字塔,除了以其規模的巨大而令人驚嘆以外,還以其高度的建築技巧而著名。
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面的。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已歷時數千年,人們也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所以能歷數千年而不倒,這不能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另外,在大金字塔身的北側離地面13米高處有一個用4塊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這個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邊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壓力將會把這個出入口壓塌。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壓力均勻地分散開了。在四千多年前對力學原理有這樣的理解和運用,能有這樣的構造,確實是十分了不起的。胡夫死後不久,在他的大金字塔不遠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金字塔。這是胡夫的兒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它比胡夫的金字塔低3米,但由於它的地勢稍高,因此看起來似乎比胡夫的金字塔還要高一些。塔的附近建有一個雕著哈夫拉的頭部而配著獅子身體的大雕像,即所謂“獅身人面像”,西方人稱它為“司芬克斯”。雕像高20米,長57米,一隻耳朵就有兩米高。除獅是用石塊砌成之外,整個獅身人面像是在一塊巨大的天然岩石上鑿成的。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歷史。為什麼刻成獅身呢?在古埃及神話里,獅子乃是各種神秘地方的守護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門的守護者。因為法老死後要成為成太陽神,所以就造了這樣一個獅身人面像
為法老守護門戶。第四王朝以後,其他法老雖然建造了許多金字塔,但規模和質量都不能和上述金字塔相比。第六王朝以後,隨著古王國的分裂和法老權力下降以及埃及人民的反抗和有些人的盜墓,常把法老的“木乃伊”從金字塔里拖出來,所以埃及的法老們也就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在深山裡開鑿秘密陵墓了。
有關大金字塔的神秘現象
史前遺址的長期定向作用,都會在其自身內部形成一個能量場。大金字塔處於地球上,時時刻刻受到宇宙射線的轟擊,堆壘所用的石塊在長年累月中逐漸扮演著儲存能量的角色。宇宙射線或電磁波穿透石塊的同時,能量也會隨著被穿透石塊的厚度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衰減。
大金字塔獨特的正四角錐體結構,其內部空間是一個很好的和諧共振腔體。來自宇宙的各種射線,人為的電磁波在其內部空間和諧共振,結合匯聚的地磁力,還有萬有引力的作用,形成一個內部能量場(匹熱迷能或金字塔能)。古老相傳“時間懼怕金字塔”,可能就是指大金字塔內部的能量場顯現阻礙自然進程的現象,即本應該自然而然發生的進程,當處於大金字塔內部的能量場中,則該進程被延緩了,甚至有的向相反方向進行。推薦看中國青年出版社的《匹熱迷能》中國物資出版社的《享受匹熱迷能》, 內容是關於埃及大金字塔和金字塔能的,建議同樣喜愛金字塔和金字塔能的人讀讀,真的很不錯! 放置在大金字塔內部能量場的有機物體如動物屍體,不會腐爛變質(這是自然進程),而是脫水乾化成木乃伊;而無機物例如金屬物體,則能長期保留其金屬光澤,從專業角度說,這就是自然進程的氧化作用延緩了,逆向的還原作用增強了。金屬晶體由無序排列又能回歸到原先的有規則排列。對於人體,匹熱迷能或金字塔能則可以快速消除疲勞,加速體力的恢復;增強自身免疫力,促進機體組織細胞自愈。對於微生物如病毒、真菌等,則抑制其繁殖
分布
金字塔分布在尼羅河兩岸,古上埃及和下埃及,今蘇丹和埃及境內。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寢,都大小不一,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37.2米,底長230米,共用230萬塊平均每塊2.5噸的石塊,占地52000平方公尺。
金字塔的數字之謎
有人對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測量和研究後,提出了許多蘊含在大金字塔中的數字之謎。譬如:
延伸胡夫大金字塔底面正方形的縱平分線至無窮則為地球的子午線;穿過胡夫大金字塔的子午線,正好把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分成均勻的兩半,而且塔的重心正好坐落在各大陸引力的中心。
把大金字塔底面正方形的對角線延長,恰好能將尼羅河口三角洲包括在內,而延伸正方形的縱平分線,則正好把尼羅河口三角洲平分。
大金字塔的底面周長230.36米,為362.31庫比特(古埃及一種度量單位),這個數字與一年中的天數相近。
大金字塔4個底邊長之和,除以高度的兩倍,即為3.14--圓周率。
大金字塔本身的重量乘上7×1015恰好是地球的重量。
大金字塔高度的平方,約為21520米,而其側面積為21481平方米,這兩個數字幾乎相等。
從大金字塔的方位來看,4個側面分別朝向正東、正南、正西、正北,誤差不超過0.5度。在朝向正北的塔的正面入口通路的延長線,放一盆水代替鏡子用,那么北極星便可以映到水盆上面來。
……
這些數字關係是一種偶然巧合,還是建造者的有意設計?
許多科學家指出,這些數字關係並不是那么神秘,除一些是巧合外,有些數字並不完全符合事實真相。譬如:以52度左右傾斜面建造的四方角錐,用其高h去除其底邊的兩倍,即2s/h,都得到接近π的值。據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德的記述,埃及人建造胡夫大金字塔時使角錐的每一面的面積等於錐高的平方,按這個方案設計確實可以得到這種數字關係。
此外,還有些數字反映了古埃及人民在數學和天文方面取得的傑出成績。比如,古埃及人已懂得用水面定位的方法(即先灌水,利用水平面平整地基),獲得精確的地平面;古埃及人選定一顆(或幾顆)恆星,藉助簡單器械仔細觀測,記錄恆星在地平線上的出沒位置,然後平分從觀察點到恆星出沒點形成的角就測出了子午線。
當然,也有些科學家提出不同看法。他們認為事情並非那么簡單,為什麼除大金字塔外,其它建築物不能提供那么多代表相當科技水平的數字?以古埃及人的科技知識水平能建造出奇蹟般的充滿謎的金字塔嗎?
看來,事情確實並不簡單,持不同觀點的科學家們仍在爭論……
註解:見劉家和《世界上古史》,38頁。

神的文化

埃及文明最令人興起興趣和困惑的,恐怕就是宗教信仰了。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便是神明。埃及人信仰哪些神?這些神又具有哪些特質?簡單的說,埃及的神明大致可分成三大類。
一種就是所謂的動物神。他的長相就是一種動物的外型。如

阿努比斯

Anubis 外型幻化成山犬的死神,也就是墓地的守護神。賽特與奈芙緹絲之子,木乃伊的創造者。他引導死者的靈魂到審判的地方,同時監督審判,使死者免於第二次的死亡。

荷魯斯

Horus 鷹神,王權的守護者,外型幻化成為鷹;為歐塞里斯與艾西絲之子。法老即為人間的荷魯斯。

哈托爾

Hathor(Het-Heru,Het-Hert) 愛與豐饒的女神,是古埃及所有女神中最美的,外型幻化成母牛。埃及最古老的女神之一,希臘文提及其為天空女神。他經常被視予和艾西絲相同,主要崇拜地在Edfu,以為是荷魯斯之妻,在底比斯他曾經認為是死神,但是一般均認為他是愛,舞,酒及外國之神。

托特

Thoth 計算學問與智慧之神,外型或作紅鷺,或作狒狒,帶著筆及捲軸,亦為文字發明者。

索貝克

Sodek 鱷魚神崇拜地在Arsinoe,希臘名之為Crocoldilopolis意指鱷魚;據說他具有四倍的神性,因為他具有四種元素:拉的火,蘇的空氣,給布的地球及歐塞里斯的水。在死之書中,他保護荷魯斯的出身,並幫助艾西絲及奈芙緹絲消滅賽特。
依一些學者的說法,這些動物形象的神明的起源,是由於古人們看到自然界的動物有一些為人所驚異且不能理解的能力,因此把動物成一種信仰的對象,即所謂的動物崇拜。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這並不是因為對動物的實體崇拜而來,而是動物背後所代表的力量。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些神明的形像是獸頭人身,可能是動物擬人化的結果。
第二種神的型態是人形,如
卜塔Ptah 萬物的創造者,除了為國王與職工的守護神之外,亦為孟斐斯的主神。通常以一有鬍子且戴著無邊帽的男人木乃伊形象出現,手握著Uas(phoenix-headed)權杖,安卡(Ankh)和Djed(安定的象徵)。常以Ptah-seker-ausar的名字和塞克,歐塞里斯一起被崇拜;塞克荷邁特之夫,奈夫圖之父。
歐塞里斯Osiris 豐饒之神,文明的賜予者。冥界之王,執行人死後是否可得永生的審判。一般在壁畫中,若臉上突有綠色顏料,則表示在復活中或已經復活。他的崇拜儀式起於阿拜多斯(Abydos),因此那裡有許多他的神廟。他變得受歡迎是在中王國以後,十八王朝時他可能是最廣泛被崇拜的神祇,同時,持續到晚期埃及。
艾西絲Isis(Auset) 守護死者的女神,亦為生命與健康之神。歐塞里斯之妻,荷魯斯之母,奈芙緹絲的姊妹。她可以說是埃及神話中最重要亦最受歡迎的女神之一,古埃及人相信她是宇宙間最有魔力的魔術師,因為她知道太陽神的秘密名字。她保護荷魯斯的兒子艾謝特;幫助歐塞里斯復生,且幫助他管理冥城。
奈芙緹絲Nephthys 守護死者的女神。賽特之妻,阿努比斯之母。給布和努特最小的小孩,當賽特殺了歐塞里斯時,他背棄丈夫賽特,並協助艾西絲照顧荷魯斯。荷魯斯四子中,她保護的是哈碧。
此外,第三種型態的神明,是由抽象的概念擬人化之後所產生的,最主要的就是
瑪特Maat 正義、整理、秩序之神,唯一配帶羽毛(上刻有其名)的年輕女神。在冥府執行審判時,是將死者的心臟和他的羽毛一起放在天秤的兩邊稱重。托特的妻子,拉的女兒,其名暗示真實及正義、秩序。
因此“瑪特”就成為了埃及社會中宗教和倫理道德觀念的橋樑,對埃及人來說,人的行為應該要符合“瑪特”,因為那是神的旨意。瑪特的形象是一位女神頭上有一隻羽毛,或者僅僅以羽毛的形象出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