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文化

船政文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雖因時代局限,福州馬尾福建船政的輝煌只延續了40多年。但在歷史的彈指揮間,卻展現了近代中國先進科技、高等教育、工業製造、西方經典文化翻譯傳播等豐碩成果,孕育了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進思想,折射出中華民族特有的礪志進取、虛心好學、博採眾長、勇於創新、忠心報國的傳統文化神韻,為此,我們將之稱為“船政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船政文化
  • 歷史意義:二戰時期以富兵強國為核心價值
概況,文化內涵,精神財富,民族自強,崇尚科學,對外開放,改革創新,學以致用,追求卓越,愛國忘我,當好表率,禮讚,歷史名人,畢業名錄,

概況

蒼蒼鼓山,泱泱閩水。依山傍水的福州馬尾便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和近代海軍的搖籃
船政文化
1842年,西方列強的炮火轟開了福州大門。一個多世紀以來,面對血與火的洗鍊,福州人沉思、探索、追求、吶喊、拼搏。
1866年(清同治五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了福建船政,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建船廠、造兵艦、制飛機、辦學堂、引人才、派學童出洋留學等一系列“富國強兵”活動,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中國近代工業技術人才和傑出的海軍將士。他們曾先後活躍在近代中國的軍事、文化、科技、外交、經濟等各個領域,緊跟當時世界先進國家的步伐,推動了中國造船、電燈、電信、鐵路交通、飛機製造等近代工業的誕生與發展。他們引進西方先進科技,傳播中西文化,促進了中國近代化進程。他們直面強敵,談判桌上據理力爭,疆場上浴血奮戰,慷慨捐軀。林則徐嚴復詹天佑鄧世昌沈葆楨等一代民族精英和愛國志士第一次讓世界了解了福州人的骨氣、智慧和力量。
它是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歷史驕傲,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瑰寶。今日挖掘、整理、研究船政文化,發揚光大船政文化精華,營造再掀閩江開放潮、推動福州大發展的良好文化氛圍,有著深遠的意義。

文化內涵

文化通常指人民民眾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福建船政事業歷時近百年,成效卓著、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福建船政文化既是特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同時又給予巨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並隨著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有其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個性。
中國近代史上洋務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福建船政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第一次引進西方科學技術的嘗試,也是中國學校以西方現代科學知識教育學生的開始。堪稱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與工業企業、科技文化相結合的有機體
中國官僚機構與近代工業企業、科技文化教育相結合的有機體。是中國最早最大的官辦船廠和船政學堂
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先驅
福建船政是當時遠東規模最大、影響最深、設備最完整的造船基地。
近代中國培養科技隊伍的基地
船政學堂是中國人自己辦的第一所近代性質的高等學校,也是中國第一所科技海軍學校,培養了大批造船和航海以及其它相關人才。船政局產生了中國早期無產階級和一批熟練的技術工人。
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
福建船政局製造出一艘艘兵商輪船,組建起中國近代第一支艦隊;船政學堂培養了許許多多海軍人才,成為北洋、南洋、福建、廣東水師各級將領的供應基地,直接推動了中國近代海軍的創建與發展。
中國航空業的搖籃
福建船政創建了中國第一家正規的飛機製造廠,自行設計製造出中國首批達到當時國際水平的飛機;創辦了中國第一所飛潛學校,培養了第一批航空工程人才。
中國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
船政文化所體現的自立自強、開放革新、學習進取等等精神,世代傳承,永放光芒。
以上僅是船政文化豐富內涵的主要體現。至於船政文化外延,更是涵蓋社會政治經濟方方面面,聯繫廣泛。此次船政文化研討會已徵集海內外專家學者不少論文。還有許多問題需要不斷研究、深入探討,傳承創新,更好為現實發展服務。船政文化名稱,可根據不同場合和需要,冠以馬尾福州、福建或中國馬尾,以區別於滬、津。

精神財富

福建船政為後人留下諸多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有諸多傳統精神值得發揚光大。

民族自強

19世紀中葉,列強侵華勢力擴張使“神威遠震”的“天朝上國”向外國人屈膝妥協,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有識之士莫不為之痛心疾首,謀求富國強兵之道。“師夷長技以制夷”、“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治水師不可;欲整治水師,非設局監造輪船不可”、“買船有受外國支配之弊,只有造輪船才能奪彼族所恃”、“船政之興衰在於人才的培養”等主張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革新圖強的呼聲愈來愈高。福建船政正是在這樣歷史背景下創辦的。船政員工以其堅韌不拔的民族自強精神,艱苦創業,開拓革新,創造了許多曠古未有的光輝業績。不僅製造出中國近代海軍的第一批軍艦、組建了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艦隊,製造出中國第一批飛機,而且創辦了船政學堂,培養了一大批工程技術人才、社會科學人才,翻譯西方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西方學術著作《天演論》,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對外開放和中國近代化進程。

崇尚科學

在興建船政之前,左宗棠就考慮如何培養人才,以應需要,建議設立“藝局”。沈葆楨高瞻遠矚認為:船政根本在於學堂,船政前途的興衰在於人才的培養。建廠之初就創辦“求是堂藝局”,不久改稱船政學堂,分前學堂、後學堂。後又增設繪事院、藝圃,民國二年船政學堂分出福州海軍製造學校福州海軍學校、藝圃改稱福州海軍藝術學校,繪事院改稱繪算所。1917年設福州海軍飛潛學校、後藝術學校改為勤工學校,增設福建省林森高級商船職業學校。1946年勤工、商船二校合併,改稱福建省立高級航空機械商船職業學校,為中國近代的造船、航海、文化、天文、航空、鐵路、機械等培養大批科技人才。1867年建成船政衙門,沈葆楨特地寫了一副楹聯懸掛在大門:“且慢道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即此是格致關頭,認真下手處;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須從鬼神屋漏,仔細捫心來”,以此激勵廣大員工勤奮進取,認真刻苦學習格物致知的科學道理。船政引進西方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行政管理層層負責、處處把關,要求行政管理人員必須熟悉洋務。

對外開放

林則徐是我國近代史上“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左宗棠、沈葆楨等人更明白知夷才能制夷的道理,既重視社會經濟的改造,更重視近代西方最新科技成就的吸收,採取“請進來,送出去”的舉措,把開放意識化為紮實的行動。“請進來”就是以高價購買、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以高薪聘請洋教習,實行“拿來主義”。先後聘用日意格、德克碑為正、副監督,共81名洋師、洋匠。聘用過程始終在堅持“獨立自主、權操在我”原則的同時,注重發揮外籍專家的作用。對表現優秀的洋教習一再續聘,而不能勝任者則斷然解僱遣返。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注重與中國國情結合,有所繼承和創新。“送出去”即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從船政學堂畢業生中選出天資穎異、學有根柢者赴法、英等西方國家深究造船駛船、練兵制勝之理。學成而歸,報效國家。事實說明,“拿來主義”對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起到了事半而功倍的效用。據有關資料,從1877年船政派第一批留學生至今,全國先後派遣留學生已達100多萬名,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造就了一批批中華民族精英。

改革創新

福建船政創辦過程,在當時傳統封建制度和封閉鎖國思想禁錮下,來自各方面的阻力、壓力、困難可想而知。船政創業者堅持改革創新,義無反顧。“以一簣為始基,從古天下無難事;致九譯之新法,於今中國有聖人”,堅定自信,催人奮進。以新知識來教育學生,更派出大批優秀畢業生到西方汲取新知。注重實踐,背離傳統科舉制度之道,使學生學以致用,成為有用之才。以“生死以之”的決心,知難而上,排除來自統治階級內部及英、法列強等外部的種種非議、刁難、掣肘、阻撓、破壞,克服腐敗的官僚體制、經費匱乏、缺乏經驗等種種困難,使福建船政取得令世人矚目的績效。正如光緒元年左宗棠奉命議奏所陳:“中國輪船局分設閩、滬,閩局所設船、鐵諸廠,華匠能以機器造機器,華人能通西法作船主,滬局所不如”。

學以致用

學習新法,注重理論聯繫實際,講求實效。首先是重視新知育才,船政學堂先後開辦製造(造船)、繪圖(設計)、藝圃(技工)、駕駛、輪機、電訊等專業,形成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學製造者學法文和造船需要的基礎數學、物理、解析幾何、微積分、機械學以及重學、水力學、材料力學、製造、制機等課程。學駕駛者學習英文和駕駛需要的算術、幾何、代數、三角、航海天文、航海理論、地理、駕駛學、御風、測量、演放魚雷等;學管輪者另授汽理、行船汽機、機器畫法、機器實習、修定魚雷等。藝圃是專門培養初級技術和管理人員的技工學校,藝徒半工半讀,主要學習語文、算術、幾何、機械作圖等。同時,重視實踐,如學駕駛者在理論學習三年後經考核轉入練船,實踐科目有航海術、炮術、指揮等航海技能。先後配置“福星”、“建威”、“揚武”號等練船專供學生實習,洋員教其駕駛,由海口、近洋而遠洋,“凡水火之分度、礁沙之夷險、風信之徵驗、桅柁之將迎,皆令即所習聞者,印之實境,熟極巧生”。學用結合使船政學生基本掌握了製造、航海技術,因而在大批洋師匠如約回國後,船政“可不用洋匠而能造,不用洋人而能駕”。

追求卓越

以育才為例,主要包括:(1)精選生員。每次招生採用“廣報精收”的辦法,考選十分嚴格。(2)嚴選教師。學堂開辦初期“延致熟習中外語言、文學洋師”,請了不少外籍語言、專業教師。1879年後逐漸改由最優秀的留學生如嚴復、鄭清濂、魏瀚等擔任。要求為師者不單在課堂上“授道解惑”,更在思想的品德、志向、學問、作風、儀表、體魄、奉獻等諸方面作出好榜樣。(3)嚴正風紀。對學生思想教育抓得很緊,管理極嚴。學生稍有違規,小則記過,大者斥革;每三月一考,成績一等賞銀,三等記惰,兩次三等責戒,三次斥出,學員淘汰率極高。(4)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鍛鍊相結合。對實習課的要求也十分嚴格。因此,船政學堂生員勤奮學習、刻苦鑽研蔚為風氣。一位參觀過船政學堂的法國工程師讚嘆:“他們把敏捷的思維、堅韌不拔的精神、永遠渴望成功的思想,全都用在學習上,這體現了中國人的特點”。即使到了國外留學也依然如此。如1877年首批12名留英海軍生,留學三年全都成績良好,令外國士官生吃驚。結業評結中:嚴宗光(嚴復)“考試屢優”,蔣超英“造詣最深”,劉步蟾、林曾泰“成績優異”,何心川、方伯謙、林永升、葉祖珪、薩鎮冰“於行軍布陣及一切戰法無不諳練”,黃建勛、林穎啟、江懋祉“專心學習”,1879年先後學成歸國,服務海軍建設。

愛國忘我

這不僅表現在船政創業者恃“生死以之”精神開拓革新、艱苦創業,更表現在歷次抗擊外來侵略者戰鬥中以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奮勇殺敵、視死如歸。1874年沈葆楨親率福建艦隊赴台,在日軍武裝侵略面前以堅定的愛國精神與堅強的武裝實力,逼貪得無厭的日侵略軍退出台灣,保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並開始了台灣的近代化進程。1884年甲申中法海戰,船政學生參戰25人中捐軀18人;水師犧牲的6位艦長中有5位是船政學堂畢業的青年人;留學歸來的船政學堂畢業生楊兆楠、薛有福、黃季良等一批參戰青年也在戰鬥中獻身。1894年甲午中日海戰中船政學堂畢業生為國捐軀的不少,如鄧世昌林永升等管帶(艦長)。值得一提的是甲午戰敗,清廷李鴻章等為尋覓可以為已脫罪卸責之說詞,改寫戰報,捏造戰情,羅織在前方浴血奮戰之下屬以代罪。這方面已有不少史實記載及研究資料為含冤者辯誣,“官書多妄,野史多誣”之說法可謂入木三分。1938年抗日戰爭在保衛武漢大會戰中,中山艦(原名“永豐”)官兵與敵機奮戰到底,16名將士壯烈殉國。艦長薩師俊在指揮台中彈,在自己腿被炸斷、手臂重傷的情況下仍堅守崗位繼續指揮,高呼:全艦官兵努力殺敵,誓與本艦共存亡!他們大義凜然、浩氣長存,不愧為民族的脊樑,永遠值得後人懷念。

當好表率

福建船政的創辦者尤其是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精明幹練,處事果斷,以身作則,公正廉明,成為僚屬的楷模。他的過人之處在於:(1)具有強烈的愛國心和責任感。處處表現以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為重,堅定走民族開放和民族自強之路,沒有顧及個人寵辱得失。(2)在艱難的環境中埋頭苦幹。務實開拓,有膽有識,獎懲嚴明。(3)嚴守中華傳統美德,廉潔自律、光明磊落,令人景仰。左宗棠在後來致總理衙門書中稱:“閩局之有成,賴幼丹(沈葆楨,字幼丹)中丞清強忠實,能得華洋之心,總司其上,而朴乾之官紳員弁分效奔走於下”。語不驚人,卻道出了領導者當好表率的十分重要作用。

禮讚

(七言古詩)
中國船政文化禮讚
馬江文化本皇皇,
船政文化博物館船政文化博物館
船政於中獨擅場。
歲月駸駸世紀半,
仰觀俯察倍蒼涼。
鴉片戰爭受重創,
外夷狙伺日猖狂。
乘瑕蹈隙相脅迫,
國運式微雪加霜。
天降大任左文襄,
進言擘劃有主張:
設廠造船鑄槍炮,
莫斯為急固海疆。
沈公文肅國之器,
薦為大臣總其事。
鳩工庀材兩載余,
大功告竣規製備。
衙廨工房八十所,
設廠十三功能異。
開工不過三載經,
造船技藝已發硎。
“萬年青”號先下水,
繼有“湄雲”與“海星”。
後先統計四十艘,
木殼、鋼甲造不停。
仰藉外人終非智,
自培才彥方不匱。
藝局初名“求是堂”,
開課暫借定光寺。
旋改學堂分前後,
生徒逾千皆可冀。
出洋留學百餘人,
學成歸國志不易。
近代海軍此搖籃,
搖籃搖出無數中華好兒男。
譬如嚴復、詹天佑、
魏瀚、呂翰、楊兆楠,
儘是名家與名將,
名標青史國人諳。
海軍搖籃譽有加,
航空工業又萌芽。
方興遭際兩淪陷,
氣息奄奄抱恨賒。
一唱雄雞東方亮,
船政復興俱日上。
百年老廠煥青春,
加速發展迎開放。
特區舊貌換新顏,
追緬史跡詩心暢。
俚歌一曲說圖強,
民族精神是脊樑。
前事不忘後事師,
牢記船政文化遺產,
千秋萬代要宏揚!
(此詩為福州馬尾朏頭邵秀豪即朏山樵子新作,詳見“邵秀豪的部落格- 朏山樵子_新浪部落格 ”)

歷史名人

由船政學堂畢業的部分歷史名人:
前學堂:魏翰(造船專家、民國時任海軍造船總監、福州船政局長)。
後學堂:劉步蟾;鄧世昌;嚴復;羅豐祿;詹天佑;林永升;林泰曾;葉祖珪;薩鎮冰。

畢業名錄

福州馬尾船政前學堂製造班歷屆畢業生
第一屆計二十一名
魏 瀚 陳兆翱 鄭清濂 林怡游 李壽田 吳德章 楊廉臣 陳林璋 羅臻祿 池貞銓 林慶升 梁炳年 張金生 林日章 陳季同 鄭 誠 汪喬年 遊學詩 林鐘璣 陳平國 蘇汝灼
第二屆計二十名
王慶端 李芳榮 魏 暹 陳才鍴 王福昌 王回瀾 陳伯璋 黃 庭 林鳴塤 黃成觀 胡維鐈 李聯奎 曾宗瀛 林介圭 陳功奎 古之誠 陳繼成 王 新 林桂昌 葉錫三
第三屆計十九名
王壽昌 陳慶平 高而謙 遊學楷 陳長齡 林 藩 李大受 鄭守箴 林振峰 盧守孟 葉薌寅 王維楨 李壽萱 王韶聰 楊濟成 林志榮 許壽仁 柯鴻年 葛紹綏
第四屆計三十一名
施恩孚 林福貞 黃德椿 盧學孟 曾仰東 李譯詩 李壽川 石 琛 陳振家 胡有文 林鐘欽 劉冠同 許贊周 陳錫周 陳海瑞 吳德潛 丁平瀾 鄭守欽 魏子京 王慶安 陳兆翥 孫慶芳 高莊凱 陳寶暄 董廷瑞 薛啟昌 陳心楷 林 蠡 蔣樹藩 林蓬春 林芬榮
第五屆計十九名
許尚堅 高開成 林兆炳 陳炳年 董朝鈺 高 講 方兆鼎 鄭以撰 周文郁 張發義 姚紹鏐 楊承襄 周錫昌 樂耀賢 姚濟川 陳常棣 黃步沄 盧則賢 陳伯成
第六屆計二十五名 (光緒三十一年冬畢業)
李世中 李孟實 李向瀗 沈靚扆 沈靚宸 蕭 寬 鄭鎔寬 鄭秉謙 王思斌 陳錫齡 陳挺元 曾廣昌 楊葆謙 陳貞海 王鴻金 張 沁 陳為乾 楊茂貞 黃曾溶 張大榕 王宜漢 蘇方傑 廖宗和 賈 勷 林紹亨
第七屆計八名 (光緒三十四年冬畢業)
周葆燊 鄭穎孚 陳德湜 林福臻 蘇寶崇 王愫昌 楊俶謙 陳大齡
第八屆計三十五名 (民國十年夏畢業)
郭仲錚 廖能容 方尚德 張 功 魏子琅 張寶騏 葉燕貽 陳立庠 鄭義瑩 林家鉞 林鏗然 丁振棨 何 健 阮兆鰲 吳仲森 吳奮圖 陳兆良 楊齊洛 陳世傑 汪繼泗 鄭壽彭 姚英華 金廷槐 黃 勛 汪培元 陳自奇 柯文琪 張士森 蔣弼莊 嚴文福 李毓英 王懷綱 張宗渠 何爾燧 陳聲芸
以上共八屆計一百七十八名。
福州馬尾船政後學堂駕駛班歷屆畢業生
第一屆計三十三名
羅豐祿 何心川 蔣超英 劉步蟾 葉伯鋆 方伯謙 林同書 鄭文成 林泰曾 李達璋 嚴 復 沈有恆 邱寶仁 陳毓淞 林永升 葉祖珪 陳錦榮 黃 煊 許壽山 林承謨 柴卓群 鄭溥泉 黃建勛 張 成 林國祥 葉 富 呂 翰 黎家本 鄧世昌 李 田 李 和 梁梓芳 卓關略
第二屆計十三名
薩鎮冰 葉 琛 鄧聰保 林穎啟 吳夢良 陳錫三 江懋三 鄭文郁 陳文慶 唐宸科 林國裕 盧華大 盧鴻傑
第三屆計八名
林履中 許濟川 林森林 戴伯康 陳英 藍建樞 韋振聲 史建中
第四屆計二十六名
許兆箕 楊則哲 黃裳治 陳伯涵 林占熊 唐 佑 鄺 聰 丁兆中 林文彬 劉冠雄 李鼎新 陳兆藝 黃倫蘇 曹廉正 關 景 丁沁波 陳善元 羅熙祿 何品璋 王培成 謝子勛 陳兆麟 梁祖勛 謝潤德 何金勝 吳松森
第五屆計九名
林幫光 程璧光 梁鴻春 陳恩燾 王 漣 張 珍 石文銘 陳宗器 丁澄瀾
第六屆計十名
翁祖年 劉 容 黃鳴球 葉大俊 鄭文超 翁守瑜 張哲溁 劉聯芳 沈叔齡 陳應謙
第七屆計十一名
溫桂漢 陳兆蘭 羅忠堯 李國圻 陳常綏 葉 琅 陳大懿 翁守恭 陳福烘 邱志范 羅忠溶
第八屆計十六名 (留美學生回華補習)
陳鉅庸 詹天佑 吳應科 歐陽庚 蘇銳釗 陸永泉 楊兆楠 鄧詠鐘 徐振鵬 容尚謙 黃季良 薛有福 鄧士聰 吳其藻 宋文翽 鄧桂廷
第九屆計十三名
賈凝禧 羅忠銘 周獻琛 朱聲岡 高承錫 鄭文英 林葆懌 許贊虞 曾瑞琪 林韻珂 林敬熥 張秉奎 陳懷羔
第十屆計七名
林文光 沈正增 羅忠清 游於藝 林鑒殷 林敬章 關慶祥
第十一屆計十一名
陳鏡瀾 黃以雲 林靖瀾 黃鐘瑛 林秉成 周敬熔 孫 筠 張海鰲 周兆瑞 卓大賓 蔡馨書
第十二屆計十三名
吳光宗 陳杰年 魏祖培 王宗香 許繼祥 江寶容 陳家濂 任幫鼎 曾慶沂 陳兆用 陳心蔚 陳文彬 陳大昭
第十三屆計九名
陳尚衍 黃 燮 林炳樞 陳旋樞 游福海 周思賢 林喬椿 鄭孝增 鄭大濂
第十四屆計十二名
沈希南 黃樹聲 李景曦 陳家鋆 林頌莊 林振瑩 張景南 余叔典 藍希雍 葉心存 黃郁章 葉 琦
第十五屆計五名
陳玉璋 王 麒 劉鳴岐 張哲培 林 熔
第十六屆計十三名 (光緒三十年冬畢業)
高幼欽 賴汝壽 常書誠 魏子榮 梁同懌 歐陽駒 許建廷 張增存 賈 勤 陳訓泳 王葆謙 李國堂 林鴻滋
第十七屆計七名 (光緒三十一年冬畢業)
李孟斌 李景灃 魏子浩 薩 夷 林 蟾 賈 理 陳爾燊
第十八屆計十六名 (光緒三十三年夏畢業)
林秉衡 林鏡寰 林元銓 楊雋聲 姚啟飛 周國鈞 劉熙德 陳毓澄 張哲訓 蘇學經 蔡傳泰 廖德星 林傳銘 張嘉麟 胡有年 黃年生
第十九屆計九名 (光緒三十四年冬畢業)
汪肇元 陳祖祺 陳孔耀 林舜藩 孫維城 沈 燮 葉心傳 葉寶琦 張同渠
以上共十九屆計二百四十一名。
福州馬尾船政後學堂管輪班歷屆畢業生
第一屆計二十二名
何朝先 陸麟清 郭成志 卓關邦 梁逸卿 李阿富 黎阿本 陳景康 黎晉駱 李亞文 林鶴齡 楊進寶 彭就勝 張永清 馮瑞金 周榮貴 陸三興 楊 光 余貞順 洪得意 胡金元 鄭官合
第二屆計三十一名
龐銘世 伍兆佳 劉蔭霖 林 泉 區賢燦 載慶濤 羅蔭皆 陳兆鏘 陳如璧 郭文進 龐廷楨 曾光時 潘錫基 劉昭亮 郭乃安 陳治安 李福齡 梁祖全 鄭守恆 黎弼良 馬應波 劉冠南 王齊辰 劉義寬 何林英 張玉明 盧鴻彬 葉大銀 梁祖群 梁福藻 黃顯章
第三屆計七名
王 桐 張茂福 黃履川 胡爾楷 劉善述 陳鶴潭 陳如衡
第四屆計十五名
王考鳴 吳保和 劉 康 陳伯祥 周敬讓 盧毓英 張斌元 任邦珍 陳翼宸 林亨豫 梁季愷 葛希顏 沈念祖 陳寶璋 林朝鼎
第五屆計十名
潘琮璋 林傅善 鄭華鐘 曾光世 周文祺 梁志柱 洪光安 王兆陶 陳忠捷 陳開鐮
第六屆計八名
梁 蓉 吳景泰 林以熔 江大榮 梁敬埏 陳 銓 黃本周 陳芳卿
第七屆計十名 (光緒二十二年畢業)
潘兆清 劉貽遠 唐德炘 陳承植 董朝鏞 陳翊汾 黃天鰲 李伯壬 林雲龍 陳大豫
第八屆計六名 (光緒二十九年冬畢業)
常朝乾 鄭 璣 高近宸 魏 懷 沈秉楷 陳忠鎡
第九屆計五名 (光緒三十一年冬畢業)
周光祖 林錫康 梁敬搓 葉宜彬 陳聲揚
第十屆計六名 (光緒三十三年夏畢業)
韓玉衡 楊 逾 李孟衍 葉天庚 鄭友益 陳培松
第十一屆計六名 (宣統三年冬畢業)
吳明觀 張嘉燨 王道斌 葉心衡 蘇學雍 陳詩濤
第十二屆計三十一名 (民國九年六月畢業)
邱景垣 邱思聰 蘇鏡潮 薩本炘 林學濂 陳奇謀 周瀾波 林惠平 張 岑 黃以燕 鄭鼎銘 陳兆俊 馬德建 呂文周 李孔榮 馮廷傑 魏子元 周 烜 姚法華 余 堃 方 倫 王振中 賈 劼 凌 棨 鐘 衍 蔡學琴 盧行健 鄭翔鸞 阮宣華 梁 煊 陳飛雄
第十三屆計二十四名 (民國十年冬畢業)
謝仲冰 唐擎霄 許孝焜 蔣松莊 黃貽慶 陳爾恭 林一梅 陳 瑜 唐兆淮 沈靚安 康 志 黃子堅 周謹崧 黃立瑩 張用遠 許桐蕃 傅春濱 林家晉 陳承志 方明淦 楊際舜 沈靚笏 曾 紀 歐陽昆
第十四屆計二十九名 (民國十三年冬畢業)
江守賢 何家澍 蔣 銑 陳 鼎 劉 潛 孟孝鈺 程 璟 曾貽謀 吳 鍔 王賢鑒 鮑鴻逵 林緝誠 林仲逵 林鏕民 楊 健 陳耀屏 傅宗祺 林克立 唐岱滎 方新承 林善騮 鄭英俊 梁永翔 張永綏 薛大丞 高憲參 鄭友寬 林 凱 林谷士
以上共十四屆計二百一十名。
馬尾船政前後兩學堂共畢業學生六百二十九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