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體,教義名詞。般若有很多分類,唯以“智慧”為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般若體
- 類型:教義名詞
般若體,教義名詞。般若有很多分類,唯以“智慧”為體。
般若體,教義名詞。般若有很多分類,唯以“智慧”為體。但“智慧”種類亦多。據《大乘義章》卷一○有六家說法:(1)“唯有漏慧是般若體”,以佛於道樹下方斷煩惱,自此以前所修智慧皆名“般若”。(2)“無漏聖慧是般若體”,以“見理...
一實相般若實相即般若體也。謂明了一切諸法皆空。離一切虛妄之相。故名實相般若。(梵語般若。華言智慧。)二觀照般若觀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謂因觀照明了法無相。悉皆空寂。以顯即體之用。故名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詮之文。般若是所詮之法。能所合成。以語言文字。性本空寂。故名文字般若。四境界般若...
【三般若】 [出金光明經玄義] 梵語般若。華言智慧。此三般若體。是圓常大覺也。即此一覺。有三種德。故名三般若。一實相般若謂本覺之體。非寂非照。離虛妄相。名為實相。即一切種智也。(非寂非照者。寂謂寂靜。照謂照明。寂照皆言非者。用遮二邊。以顯中道實相之德也。一切種智者。謂知一切諸佛之道...
星球屬般若球:般(bān)若(ruò),品種又稱:Astrophytum or natum科屬:仙人掌科、星球屬,拉丁名:Astrophytum or natum 產地分布:原產墨西哥高原的中部。長大後呈旋稜柱狀或長橢球狀。生長規律 目錄 簡介 生物學特徵 相關特點 習性 種類 管理 培養與繁殖 園藝價值 簡介 品種全稱:美麗星球般若球 品種又稱...
般若是一個詞語。(一)共般若與不共般若。(一)共般若,即天台宗之通教,通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三乘共修證,故稱共般若。(二)不共般若,天台宗之別、圓二教,唯對別、圓二菩薩說,而不共於聲聞、緣覺二乘,故稱不共般若。(二)菩薩般若有二,即世間般若與出世間般若。(一)世間般若為不行寂靜真實之...
般若(bān ruò),學名Astrophytum ornatum, 別名美麗星球。屬仙人掌科,星球屬。多年生草本多漿植物。原產墨西哥。我國引種,各地栽培普遍。為常見、非常美麗的室內盆栽仙人掌類球形種。可高達35cm。具6~10條較薄的銳棱。刺座著生於棱緣,具3~6枚較稀疏金黃色呈輻射狀針刺,白色絨毛狀小星點布滿植株。花頂...
前說一空字,是般若的體;此說一知字,是般若的用。所以表般若的至德,無可形容,無可言表;至此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惟有神會,惟有讚嘆,正是冷暖自知的時候。【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這六句是讚嘆的辭句。咒是密意,以決定如是曰咒,如軍令嚴速曰咒...
佛告下,第二廣答為三:初明般若體空無所有。次云何名下,二明名空無所有。後忍辱下,三明力用空無所有還。就國中,更為三段:初正明體相空,二信者行深,三信受福重。初體相中,降心約願,住心約行。皆無所有,為無相因。法身無色,為無得果。問何故?許中,前住後降;答中,先降次住。互前後者,...
真正的道體是不可思議的,是不可以用我們普通的知識意識去思想、討論、研究的。實相般若是屬於般若中最根本的。境界般若 境界般若是對實相般若的認證方式:清涼國師說“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照體朗然,即如如佛。”是說沒有妄念的現前一念心,是沒有想過去,也沒有想未來,只是當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心靈本體...
三 三種般若 實相般若 觀照般若 文字般若 四 不二法門 密宗法要 大圓滿要門部的理論和內容 念佛心要 證體啟用 五 四種抉擇 第一抉擇:阿賴耶與法身的抉擇 所依阿賴耶 四離 如何認識阿賴耶 第二種抉擇:心與智慧的抉擇 第三種抉擇:二諦的抉擇 第四種抉擇:勤修正念於無修自然安住在本覺的抉擇 見到不等於證到...
元趙孟頫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折頁版) 📖 【書名】元趙孟頫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折頁版) 💡 【圖書風格】佛經心經 💝 【簡要總結】 本書籍主要是一本元代著名詩人趙孟寫作的一本鈷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本書籍中蘊含多種人生哲理,同時列舉了一些佛學經典。 👍 【推薦指數】 🌟🌟🌟🌟🌟 🍀 ...
實相般若(shí xiāng bō rě)實相,佛教語。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狀態。般若,梵語的譯音。或譯為“波若”,意譯“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實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為表示有別於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譯。簡介 大乘佛教稱之為“諸佛之母”。實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體,是宇宙萬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見性...
般若是日本民間傳說中的一種鬼怪,更確切的說應該是一種怨靈,據說是因女人強烈的妒忌怨念而形成的惡靈。般若的本體是活人,但因強烈的嫉妒而導致生靈出竅,化為厲鬼害人。般若 由來 般若是日本傳說中的一種鬼怪,更確切的說應該是一種怨靈,據說是因女人強烈的妒忌怨念形成的惡靈。就是說,般若的本體是活人,但是...
如來所說之理即“般若”。般若乃諸佛如來所證之理體,其理殊勝微妙不可思議,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可言說,必須心領神會,方能有所悟處,所以說“道在心悟”。因為有言說、文字,即落入相對的“兩邊”。而兩邊即是邪知邪見,有好則相對的有一個壞,有善則有個惡,如此善惡、美醜、貧富、貴賤、...
還有些人引用科學剖析法來解釋般若的“空”。先從物質分析開始,至元素—分子—原子—中子,最後粒子就是“空”(見《內明》),這種解釋是不符合佛教“空”的本義的,完全違背了般若的空義。佛教的空不是同一法中,某部分空,某部分不空,而是當體即空、自性空、畢竟空。我們要更深刻地了解空義,須從三方面...
即法體融即,一法攝一切法為法身;離情明照理體為般若;應物而自在度眾生為解脫。《大般涅盤經疏》卷六謂(大正38·69b)︰‘舊伊可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般若修成,入無餘已方是解脫,無復身智,如豎點水縱而相離。又約身約智分得有餘解脫,橫一時有,三法各異,如橫列火,各不相關。新伊字者,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