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經說法的目的無非在幫助世人了解什麼是佛法?進而才能深入理解佛法勝義殊妙的功能,如此才會生出信心,認真地修學,最後才能有助於我們世人真正的了生脫死,離苦得樂,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人生之所以有苦,主要是因為有煩惱。人生在世,般般的不如意,種種的不現成,所以煩惱炙盛,如火中燒,所謂的心火炎炎,境風浩浩,能摧殘功德之林,可以燒盡菩提之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淨土與般若
- 作者:王朱心蓮摘錄
- 出版社:佛學印書局
- 出版時間:1977年
名詞解釋,相菩提論,相關文獻,相關書籍,
名詞解釋
然而這些所謂的煩惱、不如意、不現成的事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因為我們在“境”上作不了主宰,故而召來的苦果。當境界風吹起的時候,由於我們缺乏定力,沒有主見,看不清楚事實的真相,以致心生疑惑,因而起惑造業,由業感果,受報在三界六道之中有無盡的生死苦惱,如此惑業苦三,生生世世輪轉不息,這就是人生的可悲之處,苦的根本來源。
昔日禪宗大德,洞山祖師問僧:“世間什麼最苦”?僧回答道:“地獄最苦”!山曰:“不然!是不明大事最苦!”何謂大事?指的是人的“生死”大事。如果能明白生死大事,了解“生死”是怎么一回事,人因何而生?死後又回哪裡去?若能明白生死,就叫做“了生死”。能了生死,那么,就不會造地獄之因。所以說地獄不苦,而是不了自心最苦。
學佛的目的就在教我們“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了解自己的本來面目。當了解了“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認識了“誰”才是自己,如何才能做得了自己真正的主人,如此才不至於受外塵境界的影響,因而隨風披靡,應聲而倒。所以《法華》曰:“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佛說法四十九年,祖師判教為一代時教,五時說法。如來所說法,門開八萬四千,法法圓融,理事無礙。但未悟之人,見理不圓,所以處處有礙;已悟之人,契入中道,知道“實相”之理,故能左右逢源,頭頭是道。
如來所說之理即“般若”。般若乃諸佛如來所證之理體,其理殊勝微妙不可思議,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可言說,必須心領神會,方能有所悟處,所以說“道在心悟”。因為有言說、文字,即落入相對的“兩邊”。而兩邊即是邪知邪見,有好則相對的有一個壞,有善則有個惡,如此善惡、美醜、貧富、貴賤、得失、窮通等就相應而生。然這些相對的概念都是世人的“妄”見,屬“見仁見智”的事。既然是見仁見智,因人而異的事,何來具體的標準?所以人說紛紜,成了是非人我之見,煩惱的根源。
世人愚昧,不明事理,於是就在這種狹隘自我的觀念中,不能跳脫出來,因而作繭自縛,硬在其中強辨善惡,無端地非要分出一個是非人我不可,所以痛苦不堪。殊不知,“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自尋煩惱而已。
若能了解“般若實相”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空相,無非是“緣起性空”,沒有自體,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而世間的這一切相無非是“因果”的現象,是自己業力所感得的一種果報。換言之,眼前的境界相,只是一種緣;若能隨緣不變,不為境界所迷惑,就能自在無礙,清涼解脫了。故般若是一切諸佛之母,三世一切諸佛皆從般若而生。
講般若離不開淨土,因為般若是理體,而淨土是事相。所謂:理無事不顯,事無理不成,所以“理與事”是一體的兩面,相因而成,互為彼此,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如果說般若是諸佛的智慧莊嚴,那么,淨土就是諸佛的福德莊嚴;也可說是諸佛所感的妙用。般若是體,淨土是相用;體相用是而一而三,而三而一。
但世人愚昧無知,隨境攀緣,處處執著;不是著“有”,就是著“空”。故世尊應機說法,特開般若法門,為人說“空”,令人不執著於“有”。因為世間一切相,都是四大五蘊假合之相,霎那不住,無常變化,無非幻有,所以佛教眾生要離“相”;然又恐眾生執“空”,所以又開淨土法門,告訴世人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令人求生,以對治世人執空之病。
佛法說空,是“有之空”,即所謂的“真空妙有”;而說有,是“空之有”,即“妙有真空”。由此可知,佛法所說的“空”與“有”,是“空而不空是真空;有而非有是妙有”。事實上,空與有是一體的兩面,誠如《心經》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空、有”圓融,“性、相”不二的才是佛法所詮釋的般若正智,所以佛法又稱為“不二”之法。
今天我們研習佛法,修學佛法,無論修學禪、教、律、密、淨其中哪一個法門,我們都要明白佛法的教理、教義、教相,才不至於盲修瞎練,最後一事無成,終生遺憾,甚至還有落入魔道之虞!
雖然我們修淨土法門,念的是“阿彌陀佛”,但對於事中之理,我們卻不能不知。知道了理,才能有助於修學更上層樓,真正達到念佛求生的宏願。
古人 以“水中月”,“鏡中物”來比喻空、有之間的關係。雖然水中之月,鏡中之物,所顯示出來的物相,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卻了不可得,故不能說它是“有”;雖然這些相了不可得,卻又歷歷在目,瞭然在前,也不能說它是“無”。這種“若有若無,非有非無”的現象,即是佛所說的“諸法實相”,亦即是宇宙人生的大道。明白了這個“大道”,而能於一切日常生活、起居作息動用之中,不執著於眼前一切事相的善惡、美醜、是非、人我、名利、權情,或者是窮通、貴賤、毀譽、得失、福禍、吉凶等事,知道這些境界相的存在無非是“性空緣起”的一種現象;然這種現象的存在,只不過是過眼雲煙、無常變化,霎那生滅而已,猶如雁過留聲、船過水無痕般的不著絲毫的痕跡,霎那間,一切都歸於寂淨,哪裡還有一事一物的存在?!
人生最多百年,而這百年也不過是彈指之間而已。死後連自己最寶貴的身體都保不住,還奢言想要得到其他所謂的身外之物,那不是迷惑顛倒、本末倒置、自尋煩惱嗎!
理解了這些實相的真諦,那么走在人生的旅途上,就不會迷惘而有所執著了。於是乎,一切境緣現前時,都能隨遇而安,待人處世、應對接物也都能泰然自若;凡事不貪、不求,不迎也不拒,當能做到“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即可心平氣和,氣定神閒,自在無礙,清涼解脫了。
能如此理解,有如此修為,則眼前即是西方淨土,所以說:淨土是般若的淨土,般若是的淨土的般若,兩者互為彼此,圓融無礙。否則談般若不明淨土,就是“著理廢事,偏於空”;或說淨土不明般若,便落於“執事昧理,著於有”,兩者都非中道,與佛法不能相應。
明了般若,即能幫助念佛人看破、放下。因為般若的宗旨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就是放下。看破,是了解事實的真相,真相即是“萬法皆空”了不可得;宇宙間的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空花水月,夢幻泡影,虛妄不實,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而已,所以要放下。能放下這一切的虛妄之相,就能見到實相的真諦。到那時,就真正的自在解脫,無憂無慮。故學佛就是要我們放下相對的兩邊;當空、有兩邊不著,即是“中道”。當下,一切境緣現前,無論是順逆、善惡、美醜,都能欣然接受,甘之如飴,不貪也不求,心中坦然。當煩惱起現行時,即能以一句佛號伏住,猶如石頭壓草般地不讓它繼續增長;同時還能“明因識果“,懂得人生是酬業而來,如此,才能逆來順受,做到“隨緣消業”。
念佛功夫若能念到“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一如,唯是一心”,遠離能念之佛,與所念之心,達到“能、所”兩忘,境智一如的境界時,就入了“理一心”不亂,則般若正智即顯現出來了,那時就能往生實報莊嚴土,與諸佛如來同一法身。所以念佛的目的也在修定開慧。
佛所說的一切其它的法門都要靠自力才能成功。但在末法之際,去佛日遠,法弱魔強,眾生根性日鈍,若單靠自力修行不能成就,所以佛特開方便之門,為末法眾生說淨土念佛法門,以佛慈悲願力的加持,攝受發願念佛求生淨土的行者,以佛力加上自力,合兩力於一身,心佛一如,感應道交,方能得度。
淨土念佛法門,就是要我們發願念佛求生。然念佛在心,不在口,必須口誦心惟才是真念佛。若只有口念,而心中無佛;口念之時,有念有妄,貪嗔痴三毒不減,人我是非不斷。雖口裡念念有詞,心裡所追求的仍然是世間的名聞利養、榮華富貴。那么,僅有念佛的樣子,念佛只是循聲空頌而已,哪裡是真正地念佛,而是在造口業。念佛必須心想、口念、耳聽,六根都攝,聲聲佛號歸於一心。若能守心攝身,使妄念不起,諸惡不作,能所俱滅,則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心與佛心若能相應,這一生業報身盡,便能往生淨土;往生則能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證般若菩提涅槃無上的法樂。
相菩提論
自序
淨土法門,原來有事有理。識者知其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事理融通,方圓無礙。何以故。其事雖方,其理極圓。圓中有方,方外有圓。圓不礙方,方不礙圓。不識者,只知有方,不知有圓。所言只知有方,不知有圓者,皆因只知有事,不知有理也。是故淨宗修持方便,亦略有分別不同。有事理圓修者,有專依事修者。但以專依事修,心不明了。只能信事,不能信理。逢著說理,多認為禪,心即放棄,實則而非禪也。何以故。般若理性,宗宗相同。在禪為禪。在淨為淨。識者知其淨宗理性,即般若理性。般若理性。即淨宗理性。故佛說文殊般若經。一行念佛三昧雲,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密,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拙按利根行人,多有般若氣分。性好深入。皆能入佛果覺,住佛正定。既得入佛果覺,住佛正定。即入一行三昧。從此安心念佛,念念觀照,自能了知如來菩提果中,定慧圓明。非但了知如來菩提果中,定慧圓明。復能了知如來菩提果中。西方淨土。七寶莊嚴,全體具足。[如來菩提果覺即是法界藏身]雖能了知如來菩提果中,西方淨土七寶莊嚴全體具足。而究竟求生西方之願依舊殷殷不息。若能如是熏修。所謂事理圓修。凡念佛時,一念圓觀頓覺身在如來菩提圓滿果中。本來不出不入,安居正定。如是入者,稱為頓入。非但不失往生正因。生則品位亦高。何以故,皆因心與如來菩提果覺相合。已得佛果薰染氣分。故品位亦高。倘或不能如上事理圓修。但當專依事修,不必深入理性。若肯念念至誠。持佛名號。亦能漸漸深入如來菩提圓滿果覺也。如是入者。稱為漸入。雖則品位次之,而同歸西方一也。有維居士宿植慧根,深信淨土。編讀拙論,感覺契機。深加愛護。欲久保存。擬發刊後。付梓流通。普結淨緣。居士發是心已,蒙各善信,捐資助成。拙復思淨土法門。本無大小偏圓。皆由行人根機不一。故此聊陳數語。分別說明。俾閱是論者,各獲其利,功不唐捐。若欲詳知,請閱論文。此不繁述。普願見聞翻讀,不拘或贊或謗,若信若疑,同歸西方淨土,共證無上菩提。
民國三十八年六月十九日 觀音大士成道日寄食靈岩粥飯僧瞭然和南敬序於佛海泉珍桃不退關房
相關文獻
△ 淨土與般若,語別而義無別,淨土由有門入,一般人以為淨土著相,般若講空,似相對又似矛盾,實在是相輔相成,正好兩門合修,則道業日進。
△ 般若與淨土同修,關係非常重要。淨土是一切法的歸宿,任何法門均與淨土脫不了關係。研習興趣專於那一宗盡可由之,而捨棄淨土則其所學不過世間學問而已。
△ 念佛是生心,離相是無住,心中空空洞洞卻能提起一句佛號,正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生無所住心。
△ 念佛人聽到不住一切法,覺得有一點不大合乎心意,因為念佛,心中即有阿彌陀佛,豈不是心亦住在阿彌陀佛嗎?須知大勢至菩薩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其意義是心中乾乾淨淨,六字弘名清清楚楚,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不但念佛,無論什麼事都應如此。江味農居士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教理圓融;不要執著,執著是往生的障礙。六度代表萬行,亦即代表一切法,大乘並未舍一切法,一切法不離般若。學佛善學的即應把力量放在“看破、放下”一語上,華藏世界也是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六凡不能住,四聖也不能住,有住即是治產業了,有了家即不自在。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得法之後就馬上換個新境界,若是常在一處不動,就是有所住了。
△ 在打佛七的時候,偶爾妄念少了一點,以為是得到一心,須辨別清楚。理一心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佛現前心裡還是如如不動,心中如如不動的時候見到佛才是真的佛現前。慧遠大師一生見到三次淨土相現,到臨終時才告知徒眾。般若講無相無不相,念佛也講無相無不相,明白此理,才能身心清淨與佛淨土相應。江味農居士說:“念佛須念至一心不亂,至此則念而不念,尚何心土染淨之可說,無相也。而正當此際,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便現在其前,無不相也。由此可悟念佛義趣與般若毫無異致。
△ 修淨土不能離開般若。真正能老實念佛,可以不必聽經研教,念佛時心裡還打妄想就不老實,千萬人中難得有兩三個老實的。欲想在淨土門中有成就,即不能不留心般若。般若即離相,無論著我相、著法相,稍有分別計較,便是住塵生心;心有塵染,那得清淨?修行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把一切事看淡,心裡不執著,一有分別計較即是煩惱起現行,有煩惱有染污即不是菩提心。千萬不要以為淨土法門不談般若,無論什麼法門,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
△ 一切染幻皆應空有不著,娑婆是染虛妄,西方是淨虛妄,西方極樂世界以及華藏世界均是唯心所現,不是外面來的。知道西方佛全是心中變現出來的,即不著有,而求見佛生西即不著空。非仗他佛之力,自佛不易現前也。
△ 對於一切莊嚴境界不發生愛好之心,才能遍往十方世界佛剎,若有樂著之心即是凡夫。佛法是圓融的,大徹大悟之人決無門戶之見,謗禪謗淨均屬不通之人。學佛人心中一定自在,自在、般若、解脫是三位一體的,不能分家。真學佛的是了生死、成佛道,假學佛的是求名聞利養、求享受,能知此理即可明辨是非。
相關書籍
書名:淨土法門與般若法門是一非二
作者:王朱心蓮摘錄
其他作者:
ISBN號:
價格:
發行地:香港
出版社:佛學印書局
出版時間:1977.5
頁數:41頁
開本:1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