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境緣集

般若境緣集

《 般若境緣集》是一部集大乘佛教成就者的經典教言集粹的書籍 。此書是諸多物質環境和人事環境匯集起來的最高智慧的結晶,故書名為——般若——境——緣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般若境緣集
  • 簡稱:般(bo)若(re)
  • :一種大成佛教的佛
  • :指人事環境
作品簡介,作品賞析,作品評價,相關作品,

作品簡介

般(bo)若(re)是“般若波羅多”的簡稱,是指一種大成佛教的佛、菩薩所具有的不同於凡俗人的智慧。它既是大成佛教修行所要達到的目的,也是觀察一切事物的準則。“境”指物質環境,“緣”指人事環境。

作品賞析

傳心法要”:我們的佛法裡,將佛的教誨歸納出來,就是十句話:真誠、清靜、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十句話是對治現代人病的。
第一個:真誠。現代人作假,虛偽。真誠這兩個字,真是一付良藥啊。整個世界對我們都作假,我們對一切人要真誠。我們要以真誠待人,不要怕吃虧,不要怕上當。一百年是很短的時間,你脫離六道輪迴,那你的福報太大了,這一百年吃的虧值得,何況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真看清楚了,那有什麼吃虧上當,誰真的吃虧,誰真的上當?虛假的人才真的吃虧,真的上當。他不但入六道,還要墮三途。所以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從真誠。一分真誠,得一分利益。不但在佛法,在世法也是如此。一定要以真誠待人,一定要記住。
真誠從哪裡修起?從不自欺修起,從不妄語修起。今天,全世界連法律上都講隱私權,如果人人都大公無私,光明磊落,還有什麼私可隱的。要想在這一生有成就,就要把我們這個毛病,習氣,連根拔除。我們待人、處事、接物真誠,首先要記住不怕吃虧,不怕上當。而實際上你決不吃虧,決不上當。這五句真誠、清靜、平等、正覺(即正義感)、慈悲,也就是佛法講的菩提心。真誠是菩提心的體。下面四條清靜、平等、正覺、慈悲是它的起用。
真誠、清靜、平等、正覺、慈悲,從那裡表現呢?從生活上。從生活上的表現是“看破”,看破之後沒有放不下的。所以要有膽量舍,放下啊。果然能夠看破放下了,你的生活就自在了。自在的生活是真正的幸福 。諸位要曉得自在的境界深廣無限,不可思議。自己生活處事待人接物,隨緣而不攀緣,所以他永遠是大自在。凡是損人利己的,不可能得到大自在。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是看破放下的人。捨己為人,為人啊,利益眾生才能真正利益自己,自己得大自在。
再說隨緣。隨緣才好啊!決不是事先去規劃。事先規劃是攀緣,不是隨緣。你在那裡攀緣,你動腦筋想辦法找錢,這個心多累啊!多苦啊!這哪來的自在?哪來的安樂?苦從哪來?自找苦吃,沒有人給你苦吃。
最後念佛。佛在哪裡呢?前面幾句都是佛。真誠是佛,清靜是佛,平等是佛,正覺是佛,慈悲是佛,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都是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好人不怕吃虧、不怕上當,好人不怕被人欺負,好人不怕被人誤會,也不在乎別人的毀謗陷害,一味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決定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我們這一生才有意義、有價值、有收穫(這就是共產主義人生觀)。

作品評價

《般若境緣集》是佛學最高修行,大成就的寶書,當然也是最好的教材。此書全是大成就者的教言,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反覆閱讀就能楔入佛境界!此書是加油站充電器,越看越精神,越看越有力量,真正能成就一尊佛的寶典。此書實是三藏十二部的精華解讀,非佛力加持而不可得。反覆閱讀,讀的遍數越多,受益越大。生活中遇到大起大落、磨難困惑、苦悶煩惱時,請馬上任意翻看幾頁,甚至於一頁半頁,心中一亮,解決問題了。

相關作品

《般若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陲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 礙 無 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娑婆訶
《金剛般若經》
胡吉藏法師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者。斯乃是三觀之虛明。一實之淵致。昔仙人苑內未耀此摩尼。今長者園中方灑茲甘露。良由小志先開故早馳羊鹿。大心始發方駕此白牛。斯乃正教之供范薩埵明訓。非雲非雨德潤四生。非日非月照明三界。統萬行若滄海之納眾流。盪紛異若冬霜之凋百草。若具存梵本應雲跋闍羅般若波羅蜜修多羅。此土翻譯金剛智慧彼岸到經。明無累不摧稱曰金剛。無境不照目為般若。永勉彼此名波羅蜜。經者訓法常也 。
金剛般若疏卷第一
胡吉藏法師撰
玄意十重。一序說經意。二明部儻多少。三辨開合。四明前後。五辨經宗。六辨經題。七明傳譯。八明應驗。九章段十正辨文
問佛以種種因緣說摩訶般若。今有何等義故演說是經。答摩訶般若廣為菩薩說菩薩行。此經為諸大人略說大法。如經雲。佛告須菩提。此經為發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故。問曰云何為諸大人略說大法。答曰佛法無量。略說因果則總攝一切。因者所謂菩薩真實大願真實大行。言大願者如經。菩薩住般若心中欲遍度一切眾生令入無餘涅盤。而實無所度。言大行者如經。菩薩不住於法而行布施等一切諸行。而無所行。若不以般若心發願則願不成願。若不以般若心修行則行不成行。是故菩薩欲修願行要須般若。是名因義。所言果者。菩薩以行無所得因故得無所得果。無所得果即是如來實相法身。如經。不可以諸相得見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無為法身。今欲為諸大人說此因果故說是經。複次為現在未來一切眾生。真實分別利益功德故說此經。如經雲。佛滅度後後五百歲。般若中能生一念淨信。外為諸佛護念。內得無邊功德。勝舍大千珍寶亦勝舍恆沙身命。複次為欲說第一義悉檀故說是經。第一義悉檀者所謂諸法實相。滅一切戲論過一切言語。亦無所過亦無所滅。譬如火炎四不可觸的無所依止。如經。不可取不可說。謂不可取心行斷。不可說言語滅。即是第一義悉檀。複次以大悲心受請說法。故說是經。如法華雲。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眾生諸根鈍著樂痴所盲。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盤。爾時梵王稽首勸請。眾生根性為上中下。願開甘露門為演說法。是以如來便趣鹿苑說乎四諦。乃至祇園演於般若。問曰昔鹿苑說四諦可為梵王。今祇園演於般若。何闕受請。答曰梵王所請非止小法。如來受請本為大事。大事者所謂般若波羅蜜是。複次佛欲集諸法藥愈難愈病。故說是經。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有二種病。一者身病。謂老病死。二者心病。謂貪嗔痴。自有生死已來不得般若藥故。無人能治此病。佛以般若金剛摧破二病。故說是經複次欲增諸菩薩念佛三昧,故說此經。一切眾生雖慾念佛不識如來多墮邪觀。如經。以色見我音聲求我則墮邪道不能見法身。法身者以正法為身。故秤法身。故華嚴經雲。正法性遠離一切言語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滅相。正法性者則是實相。斯經盛明實相。即是盛明法身。故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為斯觀者名為正觀。異斯觀者名為邪觀。複次欲顯示中道拔二邊見故說是經。如經。發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菩提心者即是道心。道謂正道。發正道心。豈墮斷常。若墮斷常。即發斷常心。是則不名發正道心。今欲令諸菩薩發正道心斷常觀息故說此經。複次欲說異法門異念處故。故說此經。昔說善門不善門記門無記門常無常苦樂等念處。今欲說非善門非不善門非記門非無記門非常非無常念處。如經。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複次欲轉眾生深重鄣故說此經。下雲。應墮惡道以受持經故。三惡道消滅當得三菩提。如是種種因緣。並是依經文及影龍樹大論故說般若因緣。問曰為何等位人說是經耶。答曰有人言。般若是高位所行。我等凡夫豈預斯事。故望岸自絕。今謂不然。此人乃是無礙法中自作障礙。可不悲乎。若言般若必在高位。高位之人本自不墮惡道。何俟習行方得離耶。今經言。欲不墮惡道不生卑賤家。欲世世人天淨土受樂乃至究竟大般涅盤。須學般若。此意乃明應墮惡道者行般若故不墮。故從薄地凡夫已上乃至十地已還。皆須學般若也。複次有婆藪盤豆弟子金剛仙論師。菩提之所傳。述亦說般若緣起。所以說般若者為斷眾生十種障故。言十種障者。一無物相障。二有物相障。三非有似有相障。四謗相障。五一有相障。六異有相障。七實有相障。八異異相障。九如名義相障。十如義名相障。此之十障障於般若。八障般若一一障中皆對十障。所言無物相障者。眾生久劫已來著我我所多滯有病。是以如來說一切法皆畢竟空。但稟教之徒聞畢竟空便起邪見。謂無因果則失二地此之斷見障於般若。為此障故佛說斯經。如經。菩薩不住一切法行於布施等一切諸行。故以萬行為因法身為果。所以雖畢竟空而因果無失也。所言有物相障者。前是斷見。今是常見。稟教之徒既聞菩薩行因得果。便謂因是能感果能酬有能行之人所行之行。是則無見雖泯有念還生。故名為障。為是障故說般若治之。如經。若菩薩有我相人相則非菩薩。見有法相非法相亦非菩薩。雖復行施三事恆空。因果宛然而未曾感應。類如空中種樹。亦同空里織羅。豈得聞有便起常見。所言非有似有相障者。稟教之徒聞上菩薩不著有無。而便生異見。若使有無皆不可得何得有萬用不同。故如六塵異對四大互反。以有萬用故知不無。問曰云何名為非有似有。答曰譬如陽炎非有似有。眾生所見萬用之有。此所見有非有似有故秤為障。云何治之。還以喻破。譬喻如陽炎雖復似有而實非有。所見之有亦本自非有。如經。一合相者則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下夢幻泡影亦是破之言謗相障者。或者聞上第二有物相障法體是空。次聞第三萬法用空。便謂生死涅盤眾生佛性一切皆空。作此空見便謗佛性。所以者何。今辨空者生死虛妄。可得是空。佛性非妄。是故不空。是以經言。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盤。此經下文雲亦非無相。非無相者。正明佛性非是無性相。問曰涅盤可明佛性。般若何有此說。答曰涅盤明佛性。般若未明佛性。此是訶梨門人作如此說。今婆藪弟子明般若佛性乃是眼目異名。是故般若亦明佛性次第五第六一有相障異有相障者。此即一異相對。斯之一異。通內外兩計備一切諸法如僧佉計一世師計異尼乾子計亦一亦異若提子計非一非異。斯之四執皆障般若。又如學佛教之徒。或言二諦一體異體。或言相續假故一。實法滅故為異。如此定執亦障般若。云何治之。如下文說。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亦應雲。如來說異散相則非異散相。但凡夫貪著見一合相亦凡夫貪著見異散相。故諸佛菩薩檢此一異。究竟無從名破一異。第七第八實有相障異異相障者。此之兩障執教執相。以為一雙。言教執者。上來六章事並皆空破除。惑者便雲。如其無者佛何故說。以佛說故則知不無。由如色法。如其是無不應說色。以說色故則知非無。以執佛說言法實有故名為障。云何治之。如下文說。菩薩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若有六塵云何不住。以不住故則知無六。如來雖說有六但假名字。云何執於假名便言實有。異異相障者。惑者雲。若諸法但有假名無實體者。云何諸法各各有相。如見鵠知池見煙知火。名為標相頸細唇粗底平腹大。是瓶體相。角[絳-糸]垂壺。是為牛體相。既有此諸相。不應但有假名。作此執者即名為障。云何治之。如經雲。離一切相即名諸佛。若實有相云何可離。以其離故則知無相。第九如名義相障。第十如義名相障。所言如名義相障者。惑者雲。若諸法無有相者云何有名。以有名故則知有相。如以火名召火則得火來不得水至。以水名召水則得水來不亦得火至。故知有名以表於法則法體不無。作此謂者即秤為障。然此第九與第七障不同者。第七則執於佛教以生迷著。今則直尋相名言有物體所以為異。云何治之。如下經雲。說微塵則非微塵。如聚微塵則成細色。如聚細色乃至成於世界。雖有世界之名而實無其體。乃至雖有微塵之名而實無其體。既無其體焉得有名。如肇公雲。名無得物之功。物無應名之實。名無得物之功則非名。物無應名之實則非物。非名非物名物安在。第十如義名相障者。惑者言。若諸法無體。云何眾生受用萬法。既其受用則有萬法之體。以有萬法之體則有萬法之名。以體證名故祥為障。云何治之。如下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內心外境悉無所有。云何言有法體以體證名耶。問曰此之十障般若治之。今為當用此釋。為當不用。答曰若必言有。惑是能障。解是能滅。還是生滅觀。義即是障也。便須破之。若言般若為能破障為所破。為見故破。不見故破。為獨故破。為伴故破。如此檢責即不見惑之可滅解之可生。此即非解非惑無生無滅。如此事了悟始名般若也 。
第二重明般若多少。問曰般若波羅蜜凡有幾種。答曰備探南北遍撿經論。部數不同。第一有二種。出大智論。第四十一及九十九捲雲。般若有二種。一共聲聞說。二但為十地諸大菩薩說。下位之所不聞。今諸部般若多是共聲聞說也。第二有三種。三種者釋論第六十七捲雲般若部雲般若部儻有多有少有上中下。謂光贊放光道行也。舊雲。光贊有五百卷。此土零落唯有十卷。或分為十二卷。有三十七品。即是上品。次放光為中品。道行為下品也。放光有二十卷。是古大品。道安法師所講者。今新定本有二十七卷。或為二十四卷。對小品為大品。於前三部實應是中品也。道行即是小品。有十卷。即有新定本。有七卷。釋論七十九捲雲。般若義乃無邊卷數有限。謂小品放光光贊既前列。餘二同前。而以小品名代道行也。故知道行即是小品也。第三明四種般若者。長安睿法師小品序雲。斯經正文凡有四種。多則十萬偈。少則六百偈。此之大品猶是外國中品耳。隨宜之言復何足計其多少。雖習四名而不列數。有人云。當以金剛足前三部以為四也。然金剛止有三百許偈。睿公雲。少則六百偈。故知未必用金剛足之。次明五時般若者。出仁王經。初雲釋迦入大寂定眾相謂言。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天王問波若光贊波若。今復放光斯作何事。既列四種於前。第五最後說仁王護國般若。又大悲比丘尼本願經末記。或在仁王末記雲。五時波若者是佛三十年中通化三乘人也。第一佛在王舍城說大品般若。小品從中出。第二佛在舍衛祇洹精舍說金剛波若。本有八卷。淮南零落唯有格量功德一品。別為一卷存其本名亦云金剛。第三佛在祇洹說天王問波若。大本不來漢地。此土唯有須真天子問波若七卷。法才王子問波若三卷。四天王問波若一卷。並出其中。第四佛在王舍城說光贊般若。成具道行廣淨。此三部從光贊中出。第五佛在王舍城說護國波若。次流支三藏雲波若應有八部。第一部有十萬偈。第二部有二萬五千偈。此之二部猶在外國。第三部有二萬二千偈。即是大品。第四部有八千偈。即是小品。第五部有四千偈。第六部有二千五百偈。此之二部亦未傳漢地。第七部有六百偈。即是文殊師利波若。第八部三百偈。即是此金剛波若。又言。有光贊大空道行等流支三藏雲。此皆十萬偈波若中一品。非是別部。今以釋論驗之。不同流支所說。釋論雲。波若部儻有多有少有上中下。云何言光贊道行非是別部耶。又大論第百捲雲。如此中波若或有二萬二千偈。大波若有十萬偈。諸龍天宮有千億萬偈。以其壽命長遠念力堅強故堪聞多說。人中壽命短促憶識力弱止有少許文字。若爾豈局在五時限現於八部耶。
第三辨開合。問余經曾無再說。何故波若諸部無量。答佛經無量。來漢地者蓋不足言。但今唯見波若多部未見余經多耳。而今且論波若多部者。眾生入道要由波若。所以者何。一切凡夫未得道者皆由有所依著。波若正破眾生有所依著。故說無依著之法。波若是真實懺悔故。諸大乘經辨真實懺悔皆依般若。如普賢經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大涅盤亦云。若聞無作無受。王之重罪必得除滅。問諸經各說無所得法各滅重罪。云何獨言諸經滅罪皆依波若。答諸大乘經雖並是無依無得。但波若多作無依無得之說正破眾生依得之病。余經不爾。至如涅盤正明常無常。法華明會三歸一之法。華嚴廣明菩薩因果德行。不正辨無依無得。為是義故眾經說得道之與滅罪要須波若。是以般若有多部不同。取其大要。眾生常有依得之病。是以如來常說無依得法。如二夜經雲。佛從得道夜訖至泥洹夜常說波若。五時之與八部何足為多。問般若五時為五部。華嚴八會何故不為八部。八會既合為一部。五時何不合為一部。答通而為論皆得相類。今不爾者。華嚴八會此義則前後相成。如前說。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大小相海。此即淺深次第因果相成。故得合為一部。五時般若非是淺深次第前後相成。故各開五部。
第四重明二經前後。問摩訶般若金剛般若何者前說。答雲開善法師。會稽基法師。姑蘇華山顏法師。大領師等。皆雲。如仁王所列前說摩訶次說金剛。更以兩義證之。一者大智論雲。前未說菩薩行。今始欲為彌勒等說菩薩行故說波若。若前已說金剛波若。則是已說菩薩行。不應言未說也。二者金剛波若經初雲。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屬諸菩薩。未說摩訶般若。則未有菩薩。云何付屬護念耶。今說摩訶竟方有菩薩。故後說金剛般若始得明護念付屬菩薩也。次有人言。前說金剛後說大品。何以知之有三義三文往證。三義。一金剛是破相之名。十二年中名有相教。受字之徒生分別相。封執難祛。佛初開此經明無相深理破彼相著心。故假金剛強喻空解。二者說此經。止集千二百五十比丘等不廣集天人菩薩。正為將明甚深空理化著相眾生。欲令親近弟子在前悟解。因此得便傳教義成。便聲聞助佛揚化。菩薩理中近佛事跡更遠。又欲令菩薩轉教。聲聞望岸而退故。前為常隨佛者說於此經。三者形小故有大。前說此經甚略。未廣明菩薩萬行。名為小。後演放光般若。此始復廣明無相解萬行差別。名為摩訶般若。以此義往推故知。金剛般若是第一時說。摩訶般若次在第二。次文證亦有三。一者此經下文須菩提問佛雲。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若爾前已說大品。無量眾生得信悟解。轉教說法。善吉於大品教門曾無此疑。今至此經方復致問。在義難解。二者善吉領解雲。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若爾前佛說大品。豈不能說經轉教耶。得言不聞深經。若聞而未悟。豈能轉教。三者善吉答佛。不應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若爾前已聞大品。云何執色相是佛。若生此執非謂解空。故知直執昔日相教故謂色身為佛。而開善舉兩義為證。今須釋之。一者大智論雲。說摩訶已前未明菩薩行者。此是未廣明菩薩行耳。非不已略說金剛。二者雲。未說大品故未有菩薩善付屬者。此事不然。今明。佛初成道以三乘度人。豈無菩薩付屬。彌勒即是其人。以文義往推故知前說金剛波若也。今明。此之二釋未可專判。隨宜之言復何可定其前後。或可一時具說多部。或可一部具經多時。至大品中更當委釋
第五辨經宗。問此經以何為宗。答釋者不同。有人言以無相境為宗。所以者何。明此經正遣盪萬相明無相理故以無相之理為此經宗。有人言。此經以智慧為宗。自有二說。一說雲。慧有二種。一者因中智慧。二者果中智慧。今正以因中智慧為此經宗。凡有四文為證。一者大品初雲。欲得一切種智當學般若。此意言。欲得佛地智慧當習因中智慧。二者勸學品通勸三乘學般若。此經未說二乘作佛而勸令學般若。證般若但在因中非是果也。三者釋論初雲。為彌勒等說菩薩行故說般若。故知是般若因中之行。至果則轉名萬德。四者釋論四十九捲雲。因中名般若。菩薩成佛時轉名一切種智。故般若不屬佛但屬菩薩。又雲。般若成佛時轉名薩般若。佛智窮堅極利。即是金剛薩波若。今既說波若。故知但明十地無漏。所以是因中般若為宗。有人言。從初地以上終乎佛果。皆平等悉為經體。此則因之與果並為經宗。即開善舊用因慧中。復有二說。有人言。但取無相實慧以為經宗。故勝鬘經雲。金剛喻者是第一義智。有人言。實智方便智悉為經宗。故大品二周之說具明二慧。有人言。境之與智合為經宗。故瑤法師雲。語經宗極則以實相為宗。明聖心則以妙智為主。是故境智合為經宗。問如斯等說何者是實。答有人言。皆有道理悉是佛語故。有人言。如此諸說並悉失般若意。又有人言。唯我一解是。余釋盡非。如莊嚴雲。因名金剛果非金剛。以因中斷惑果地不斷。開善雲。因果俱金剛。因果俱斷惑。故云佛智斷佛菩提智斷。今明般若無一定相。如大火炎四邊不可觸。豈得各定執。今當一一責之。若言境是波若。而今般若於汝正是智慧。云何辨於般若不以般若為宗遂取非般若為宗。次責問若以智慧為宗者。大智論雲。般若深重智慧輕薄。今既說深重般若。何故不取深重般若為宗而取輕薄智慧為宗。次問若取因中智慧以為般若。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經中有種種說。或雲因名般若。果稱薩般若。或因果悉稱般若。如大經。三德之中有般若德。故知般若亦是果名。不應偏執。次問若言始從初地終至佛果通取因果為宗者。是亦不然。釋論雲。有人言。漏無漏慧皆是般若。有人言。但無漏慧是般若。龍樹無的取捨。何因緣故而汝偏執。又問若言般若通因果者。何故釋論但云是因。斯則得通復失其別。次責若言境智合為宗者。亦應境智合為般若。於汝義中。智是正般若。境是相從般若。亦應智是正宗境是相從宗。此與前說更復何異。次問若言七家皆是者。此不識得失耳。如愚痴盲人不知道路通與不通皆言是道。故復為失也。次問若言莊嚴為是開善為非者。開善亦以開善為是。莊嚴為非。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竟誰是耶。如大品雲。是見實余妄語耳。問山門解釋與他為同為異。答若求由來眾解若得。可問與今義同異。求竟不可得。將誰同異耶能如此。不同不異不自不他無依無得。一無所住。即是般若之玄宗也。作上解有所依住。皆非般若宗也。今明般若無有定相。隨緣善巧。義無不通。而正般若未曾境與不境智與不智乃至因與不因果與不果。方便隨緣。在因名因。在果名果。在境名境。在智名智。故果因境智必得名悉得。如肇師雲。原夫能境智因果者豈境智因果之所能。良以非境非智慧型境能智。非因非果能因能果等耳。而今就文為論。一往方言。般若非因非果正以因果為宗。問以何義知因果為宗。答經及論文並作此說。經雲。發菩提心住般若乃至無住相布施。如此大願大行即是因義。次得如來無為法身。即是果義。論文至信者章中雲說因果深義。於彼惡世時不空必有實故知明因辨果事已究竟。然後方明信受。故知因果為此經正宗耳。
第六辨經名更開五句(一解佛說二釋金剛明解般若四釋波羅蜜五三經)。經曰金剛般若波羅蜜。釋曰。經題有二種。一者具足。二者不具足。具足應言佛說金剛般若。不具足但云金剛般若。問曰。余經何因緣故不題佛說。答一切諸經佛口自說。皆悉應題為佛說也。而不題者存略故。問曰。何故此經題為佛說耶。答曰。大智論雲。有五種人說。一者佛口自說。二者弟子說。三者諸天說。四者仙人說。五化人說。今此經是佛口自說非餘人說。是故題佛說也。問曰。余經亦是佛口自說非餘人說。何故不雲佛自說。答曰。已如前說理實應題。以存略故。複次如大品等經。命須菩提說。非佛自說。是故不得題為佛說。但云摩訶波若。波若具兼師弟子二說。此經不爾。雖對須菩提而佛自說非命說也。複次以理言之。應題佛說。所以者何。諸外道六師等輩亦皆說經。今恐墮邪見欲簡異六師故。題佛說使人信受法也。複次道不孤運。必由人弘。法雖佛師要由佛說法乃得弘。以是義故題能說之人所說之法。則於義具足也。二釋金剛。問曰。金剛為是譬名。為是法名。答曰。有人言。金剛是譬。如世間中金剛寶堅而且利。譬于波若體堅用利。今謂不然。所以者何。汝於法譬生二見故。謂金剛但譬而非法波若但法而非譬。則譬礙於法不得以譬為法。法礙於譬不得以法為譬。複次若言借世金剛喻般若者。亦應借世智慧以譬般若。若言般若自有智慧非世間智慧。亦應自有金剛非世間金剛也。複次若言金剛是譬喻者。摩訶之名亦應是譬喻。若言般若廣大體是摩訶。亦應般若堅利體是金剛。問汝今何故作如此難。答波若名為真實之法。無所依止。不可言大。不可言小。不可言法。不可言譬。過一切語言。滅一切觀行。今非小大嘆美為大。非金剛非不金剛嘆美為金剛。非小非大寄大以宣之。大既是法。非金剛非不金剛寄金剛以宣之。金剛亦得是法。借金剛以目之。金剛既是譬。寄大以目之。大亦是譬。故以譬言之一切皆是譬。以法言之一切皆是法。複次金剛是譬般若是法。金剛是喻非喻為喻。所喻之理非理為理。非理為理雖理而事。非喻為喻雖事而理。雖理而事故知非理。雖事而理故知非事。是以般若未曾理事。但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故金剛為事。般若為理。此是不二二義為眾生故假名相說二。豈定二耶問雲。何是金剛耶。答曰。大智論雲。外國名越闍。此言金剛。又華嚴經雲斫家羅。此翻金剛圍山。又舊相傳直雲跋闍羅。真諦三藏雲跋闍羅侈(台履反)迦(居伽反)問曰。舊翻跋闍羅為金剛出何處文。答賢愚經第二卷。波斯匿王醜女名跋闍羅。晉言金剛。問曰。汝以金剛喻般若者。此有何義。答曰。如世間寶金剛第一。出世間寶般若第一。複次如金剛寶一切世人不能秤價。般若法寶所有所生功德一切世人不能秤量。複次如金剛寶若置山頂及在平地。直過無礙。到金剛際同性乃住。般若金剛亦復如是。置福山頂若罪平地。直過無礙。到諸法實相非罪非福非有非無同性乃住。複次如世金剛寶照徹清淨。故羅什雲。方寸金剛照數十里物皆映現。般若亦爾。照實相水明了清淨。複次如金剛寶除那羅延一切眾生不能執持。般若亦爾。除信悟無依無得大力觀人。若樂小法及著見眾生不能信持。如經說。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樂小法者及著諸見不能信持。複次譬如丈夫食小金剛終身不銷。波若亦爾。若能了悟不可朽滅必得作佛。複次若有眾生。得金剛寶遠離一切貧窮困苦受諸安樂。若得般若離生死苦得大涅盤。複次如金剛寶所在之處能銷惡鬼及諸蠱毒。般若亦爾。所在之處天魔外道惡鬼不能得其便。複次如金剛寶悉摧破一切諸物。而是金剛無有折損。般若亦爾。悉能摧破一切煩惱而無折損。複次金剛一切諸物不能摧破。般若亦爾。一切論者及諸煩惱不能摧破。複次如金剛寶若在日中色則不定。般若亦爾。在大眾中亦復不定。或說名因。或說名果。在小心人中則名為小。在大心人中則名為大。在境名境。在智名智。而是般若無一定相。故偈雲。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力。為之立異字。複次如金剛寶雖有如此種種勝用。未嘗有心自言我勝。般若亦爾。雖有無量種種功德。而未當有心。是故般若不可思議。問金剛出何處。答毗婆沙雲。如從礦出金從金出金剛。故知金中之精名金剛。問金剛與天如意珠云何同異。答大智論雲。帝釋手執金剛與修羅斗。碎落閻浮提變成如意珠。毗婆沙雲金剛能破頗梨山及如意珠。故知異也。複次此明般若與金剛同。而是般若超絕金剛。非可譬喻。金剛是世間物。般若非間失之則憂之得之則喜。得般若者無憂無喜。金剛是無知之物。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量功德今略說而已。複次有人言。聲聞法中從假名空終至羅漢通名金剛。菩薩法中從三十心終至佛慧通名金剛。若別而為論。從初地以去終至佛慧始名真金剛。所以者何。而三十心人但是學妄未得真妄。但是伏惑未能斷惑。相由入體。所以未得秤真金剛也。亦得相從名金剛。初地以去得於真妄解正能斷惑。相不入體。是真金剛。舊以窮學之心喻金剛者。約開善義。伏惑既周。又無明元品之惑。此最難伏。唯是窮學之心而能伏之。故至佛果起佛智斷之。以是義故窮學之心名曰金剛。複次有人言。窮學之心正能斷惑。故名金剛。如此等說。並言有惑之可斷有解之能斷。以是義故名有所得。有所得故不能斷惑。無有金剛。如經中說。有所得者不從一地至一地。複次汝言未斷惑時有惑無解。斷惑之時有解無惑。此則惑是本有而今無。解是本無而今有。是生滅觀。如經中說。諸法本有今無。又言。若諸法前有後無。諸佛菩薩則有罪過。今所明者。知惑本不有今亦不無。解本不無今亦不有。是故諸法不有不無。不生不滅。非縛非解。無觀無緣乃名般若。問曰。若如是者。云何經言一念相應慧斷煩惱及習。答若見有生滅。則不能斷。以了諸法不解不惑非斷不斷故煩惱斷也。問金剛但喻般若。亦喻余法。答借金剛種種喻。大經以喻法身雲金剛身。又喻三昧雲金剛三昧。此喻定為金剛也。今喻智慧名金剛也。問金剛是天上寶。是人中寶耶。答人天具有。如轉輪王金輪是金剛寶。故所擬皆碎。帝釋執金剛與修羅斗。即是天上寶也。第三釋般若。般若是外國語。釋論有二文。一者般若秦言智慧。開善用之。次文雲。般若深重智慧輕薄。不可以輕薄智慧秤量深重般若。莊嚴法師雲。般若名含五義。智慧但是一條。非正翻譯。但解智慧經論不同。淨名經分二字解之。知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于慧業。舊釋此文雲。智是有解。慧是空解。亦智是化他慧是自行。大品雲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此則智慧名通空有也。又因名慧。果秤智。如因名道慧道種慧。果秤一切智一切種智。又智名通因果。如三智義。聲聞一切智。菩薩道種智。佛一切種智。又慧名通因果。法華雲。諸佛平等大慧也。成論文合解智慧兩字雲。真慧名智。又雲。慧名智人。又雲。慧義經中說解脫智是慧義。故智猶慧也。又大智論亦有二文。般若者秦言慧也。又雲。秦言智慧也。問經論何故言語或出或沒。乍合乍開。不分明一途示人合分明得解耶。答聖人非不能一途分明示人。而今有出沒言者。此有深意。以眾生本來有取著之心。以是因緣系屬於魔。生死不絕。若輪常轉。不悟中道佛性正觀般若。今若復作一途實說。則更增其依著之心。所以不定出沒。動其生死根識令迥悟正法。故不定之說為益深矣。若學者定執經論一文以成一家之義者。皆是系屬魔人耳。又眾生非一國土一根性一善知識。是故諸佛種種說法也。問已知般若名。云何是般若體。答地論人說。有二種般若。一真修般若。即第八識。二緣修般若。即第七識。成論師言。緣真諦心忘懷絕相。以此解心為般若體。阿毗曇師雲。緣四諦理無漏慧相是般若體。此三解即世盛行。具須破洗。至大品玄中廣明。但即世多誦此經。今輒言其要句。冀參玄君子領其指外。問今以何為般若。答若行人了悟顛倒。豁然悟解假名般若。問此豁然悟解豈非心耶。答此解悟非心非離心。問云何非心非離心。答既言心悟解。豈離心耶。此悟心畢竟不起有心無心。豈即心耶。問若言心悟還是即心。若言悟此心不得心有無。便是離心。答猶言即離。還是不悟。如其得悟竟有何即離。問既不即離應不迷悟。答迷故言其即離。悟故了無即離。既不即離竟復何有迷悟耶。可取其意。勿著其言也。第四釋波羅蜜。波羅蜜此雲彼岸到。外國風俗法凡作一事究竟名波羅蜜。今悟道之人雖復積功累劫。若不得般若為行不成。若悟般若萬行周畢。故名波羅蜜般若問既有彼岸。云何為此岸及中流耶。答聖人直假名說彼岸。令其因此悟入。何必須作此岸彼岸中流耶。大經雲。雖無此岸而有彼岸。即其事也。必須作者。大智論雲。有無見為此岸。破有無見智慧為彼岸。檀為中流。第五釋經。經有三種。或文為經。或理為經。或文理合為經。地論師雲。三十心前人文為經。三十心文理合為經。初地已去用理為經。今明文理因緣故為經。因文悟道故。以能表之文為經也。
第七辨傳譯。問大悲比丘尼本願經末記雲。金剛般若本有八卷。今唯有格量功德一品。此事云何。答義不應爾。所以者何。此一卷經具有三人翻譯。一者羅什法師弘始四年於逍遙園正翻一卷。若有八卷何不翻譯之。二者流支三藏於此土重複翻譯。經之與論合有三卷。而經長有信者一章。論解釋始終。事義既畢。初則明經緣起歸敬之義。末則表隨喜讚嘆功德。若有八卷何因緣故止解一品。三者真諦三藏於嶺南重翻此經。文小意廣不雲有八卷。又且此經序正流通三分具足。何得止言一品。問大悲比丘尼本願經末記又雲。初說大品。小品出其中。後說光贊。道行出其中。此事云何。答是亦不然。道行由是小品之異名。大智論前列光贊放光道行。後複列雲小品放光光贊。故知小品即道行之異稱也。睿公小品序雲。此經三十章。貫之以道。故稱道行。當知道行由是小品。
第八明應驗。問誦持般若有何驗益。答此經流行漢地二百餘年。誦者得益不可稱記。昔在山僧誦之。空中彈指異香滿室。又開善法師誦得延壽七年。又朱仕衡行以大品投火。火為之滅而經不燒。廣益無量。不可具述 。
第九釋章段。此經文約理玄。釋者鮮得其意。致使科段煙塵紛穢遂令般若日月翳而不明。今粗列眾師以示其得失。原夫大聖屬緣吐教意。令表筌悟實。其旨則不在文字。希得意之徒領其要歸。其所寄也。自北土相承流支三藏具開經作十二分釋。一者序分。二者護念付屬分。三者住分。四者修行分。五者法身非有為分。六者信者分。七者格量分。八者顯性分。九者利益分。十者斷疑分。十一者不住道分。十二者流通分。夫大聖說法必有由致。故有序分。將說大法必為諸菩薩。已悟之徒則須加被。未悟之者付屬已悟。故有第二護念付屬。既護念付屬令其住般若中。故有第三住分。雖得住立更進修諸行。故次有第四修行分也。以修無得之因故得無為之果。故次明法身非有為分。說此因果必有信受之人。故次須明信者分。信持則功德無邊。故須明格量分。持說之人所以功德無邊必由佛性。若不識於佛性則無此功德。故有顯性分也。以依佛性所修功德利益無窮。故須明利益分也。上來一周說法。利根已悟。中下未了。更復生疑。故有第十斷疑分。疑心既除則無所依住。故有第十一不住道分。此之大法非止益現在。亦利益未來。故有第十二流通分也。然分雖十二不出因果。統其始末凡有四周。護念付屬至修行分此則明因。法身非有為分斯則辨果益。是一周明因果也。次從信者分至於格量此則為因感得顯性之果。此則次周明因果也。既明佛性。依性之修行即因義。有因故得果。即利益分。謂三周明因果也。斷疑為因。不住道為果。則四周明因果也。然此之解釋盛行北地。世代相承多歷年序。而稟學之徒莫不承信。余鑽仰累年載。意謂不然。今請問之。此十二分為出般若經文。為是婆藪論釋。今所觀經論悉無斯意。蓋是人情自穿鑿耳。渾沌之絞絡良弊於此也。問作此分文有何過失而汝非之。答其妨甚多。不可具載。今略題數過以示其通塞也。一者作此分文則不識經之通別。所以者何。至如序分則通序一經。如護念付屬等十分此是正說中之別段。云何取經之通文以例正說之別段斯則失之大矣。又且汝雲從大千珍寶至舍恆沙身命名格量分。此則未識經始終故有斯謬耳。所以者何。此中格量凡舉內外兩施。外施則有三千之與恆沙。內施之中亦有二種。一者直舍恆沙身施。二者次舉日三時舍恆沙身施。此方盡格量之極。汝何故但取前三種為格量分。而不取三時捨身為格量分。是以為失。又且論雲從法身非有為分已來並是斷疑。汝云何獨取須菩提重問已去為斷疑分。又且此經有兩周之說。經論並作斯判。汝何故取前周之說以開多分。取後周之說合為一分。抑大為小患之甚也。又流通實是大章。還依小段之例。亦所不可。其間碎分章句。爰至異言語目於經論並穢。至文當具顯之。復有人言。十二分開之既其難解。取其易見裁為六章。六章者。一序分。二護念付屬分。三住分。四修行分。五斷疑分。六流通分。此之分別蓋是學之劣者。過還同前而患復更甚。所以者何。若言後同是斷疑分。就斷疑中不復更開。附前亦是同非斷疑。不斷疑中亦應不開。不斷疑中有種種義。既開多分。斷疑之中何因緣故取為分。若爾塗行乞食應是一分。若使塗行乞食既屬序分而不開者。護念付屬屬正說亦應不開。又元前解之與後釋都不識論文之大體。所以者何。論主直是釋其難文略其易句。云何後人見論解釋便取為科段。復有人注金剛般若開三門。從如是我聞至願樂欲聞。是因緣門。謂具此因緣故得說般若。從佛告應如是降伏至見諸相非相。明般若體門。從白佛頗有眾生下。明功德門。然此解釋義亦不盡。流通復屬何門。又復後周重說又屬何門。有人言。開為三段。一者序說。二者正說。三者流通說。大聖說法必有由漸。故有序說。序說既竟正宗宜開。故有正說。非唯近益當時。亦乃遠被來葉。故有流通說。今謂三說開經於理無妨。但開善之流不識三說起盡。故復為失。所以者何。至如序文取善吉之問為嘆請序。如來之答始屬正經。此事為謬。然一切經若問若答皆悉是正。云何以問為序以答為正。大涅盤經。時會獻供為序。純陀請受問難即以為正。此經塗行乞食以之為序。善吉發問即應是正。大品亦然。如來廣現神變以之為序。告舍利弗即以為正。斯事易明不應濫也。又且三說無定。雖序說不妨有正。雖正說不妨有序。流通亦爾。何者。以序於正故名為序。以正於序故名為正。正說悟道既得是正。序說悟道亦得是正。今但約一往方言故開三不同耳。就此三中各開二段。序有二者。一通序。二者別序。正文有二。第一周廣說。第二周略說。流通有二。一序佛說經究竟。二者明時眾歡喜奉行。序中二段凡有四雙。一者通。二者別。通以同為義。眾經六事悉同故名通序。別以異為義。眾經各異。或父母送書。或長者獻蓋。或天雨四華。或塗行乞食。故名別序。次雙證信序發起序者。安此六事令人生信。故名證信序。塗行乞食發起正經名發起序。次雙遺教序與現前序。明如來將入泥曰。阿難心沒憂海不能自喻。阿泥樓馳雲。汝是持佛法藏人。所應問者須及時問。於是阿難作於四問。最後問雲。一切經初置何等語。佛言。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遺言令安此六事。故名遺教序。現說經時即有乞食等事名現前序。次雙經前序經後序。說經竟後方有如是六事名經後序。說經之前有乞食之事名經前序。問曰。佛何因緣故一切經初令安六事。答曰。為證信故。大智論雲。說時方人令人生信故。複次一切外道皆以吉法貫在經初。故百論雲。諸師作經簡初皆說吉。今欲簡異外道故。故貫以六事。問曰。若安六事異外道者。外道亦言安此六事。何以簡耶。答曰。明此是般若六事。故以證信簡異外道。般若信者此是無依無得之信。故大品雲。不信一切法名為信般若。一切法不生故名為般若生。不信一切法故名信般若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