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收益管理中的柔性艙位控制研究

《航空收益管理中的柔性艙位控制研究》是依託北京理工大學,由李金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航空收益管理中的柔性艙位控制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理工大學
  • 項目負責人:李金林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擬在實證調研的基礎上,對各種柔性艙位控制機制在特定情形和環境下的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包括:競爭環境下的多航班超訂策略研究;基於逆向物流思想的可召回機制研究;不定期機票的艙位控制模型及其超訂風險研究;多環境下的等待票機制中等待表的長度及乘客等待期內航班指派的最佳化控制研究;最後一分鐘折扣機制中機票出售的時機、數量、具體折扣價格的制定,以及在這種機制中策略型顧客的跨期選擇和跨航段選擇行為對航空公司收益的影響研究;驅趕策略中的航空公司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均衡研究等。在上述研究基礎上,對在這些柔性控制機制下的顧客的不公平厭噁心理進行分析,研究顧客行為與航空公司艙位控制機制間博弈的公平均衡問題,最終為航空公司實施這些柔性艙位控制機制的產品設計及行銷策略提供建議。本項目的研究成果將極大的豐富現有的收益管理理論體系,而且對提高我國民航客運的收益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結題摘要

隨著航空運輸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乘客對收益管理操作的逐漸適應,傳統收益管理的作用被弱化。因此,航空運輸業開始探索和實踐新的艙位控制方法——柔性艙位控制方法。目前,已有基於“柔性”思想的艙位控制方法被提出並用於航空公司的收益管理中,例如艙位控制的可召回機制、不定期機票機制、等待票機制等。但是現有的定量模型討論的情形都比較單一,在深度和廣度上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另外,這些柔性艙位控制機制之間既有區別,也有相通和互補之處,但現有的柔性艙位控制文獻大多是針對單一的控制機制來展開研究,這些柔性艙位控制機制之間的比較以及如何綜合運用才能獲得最大收益亟待研究。基於此,本項目重點研究了下列問題: (1)基於逆向物流思想的可召回機制。把兩票價等級的可召回機制與乘客選擇行為結合起來,建立基於乘客選擇行為的可召回機制最佳化模型。進一步將模型推廣到三個票價等級的情況,建立了可召回機制下的動態規劃模型,並對模型進行求解,得出各票價等級訂座階段的最優訂座限制、可用艙位容量、執行召回的票數以及期望收益。同時考慮超訂以及No-show這種更為複雜的情況,以此建立超訂下的可召回機制模型,並對模型進行最佳化和求解。 (2)不定期機票的艙位控制模型及其超訂風險研究。在Gallego和Phillips的不定期機票模型的基礎上,採用EMSR法,建立了考慮超訂的不定期機票艙位控制模型。然後針對機票超訂可能造成的風險,利用VaR和CVaR方法建立雙航班多艙位等級的機票超訂決策模型並進行求解。 (3)等待票機制下的柔性艙位控制研究。建立了以單航班等待票收益最優為目標的等待表長度最佳化模型,分析了等待表長度,即等待票的銷售數量對航班總收益的影響。進一步研究收益管理中乘客選擇行為對等待票銷售的影響,構建了基於乘客選擇行為的等待票機制最佳化模型,採用 MNL 模型進行求解,分析等待票的銷售時機,得到相應的控制策略。 (4)柔性艙位控制機制中的公平均衡研究。藉助於離散選擇模型,將價格公平感的影響引入到乘客的機票選擇過程中,並對其建模。結合調查數據,分別從定價信息、參考價格以及對賣方的信任程度三個維度對乘客的價格公平感以及機票選擇行為進行了檢驗。 本項目的研究成果將豐富現有的收益管理理論體系,而且對提高我國民航客運的收益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