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任務自主性需求工程》是2017年12月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愛爾蘭]Emil、Vassev、[愛爾蘭]Mike、Hinehey。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航天任務自主性需求工程
- 作者:[愛爾蘭]Emil、Vassev、[愛爾蘭]Mike、Hinehey
-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
- 頁數:222 頁
- 定價:7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18114065
《航天任務自主性需求工程》是2017年12月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愛爾蘭]Emil、Vassev、[愛爾蘭]Mike、Hinehey。
《航天任務自主性需求工程》是2017年12月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愛爾蘭]Emil、Vassev、[愛爾蘭]Mike、Hinehey。內容簡介高級的空間探測是通過無人任務完成的,其飛行器和地面系統中均集成了自...
《航天軟體需求工程》是2016年中國宇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姝、程勝。內容簡介 軟體需求工程是軟體工程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對軟體組織改進軟體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有重要影響,已經成為各行業和學術界重要的研究領域。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系統越來越複雜,軟體承擔的任務越來越重,航天軟體需求工程對...
民用航天技術是以民事套用為目的、開發和利用太空的一門綜合性工程技術。民用航天是指使用各類太空飛行器從事除了國防、軍事等國家航天活動以外的用於民用的航天活動。執行科學研究、經濟開發、工業生產等民用任務(具有非軍事目的)的航天活動,稱為民用航天活動。蘇聯的軍事航天技術是與民用航天技術結合在一起發展的。蘇聯軍用...
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黃河流域航空航天先進省市交流合作,深化與國內外航空航天企業戰略合作。暢通產業創新資源對接渠道,加速匯聚人才、資本、技術、數據等高端要素,持續提升國家戰略服務保障能力,拓展延伸全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空間。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創新能力提升工程。1.打造高能級科技創新平台。強化航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寧波、台州、溫州創新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寧波研究院已建成運營。中法航空大學(籌)、天津大學浙江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台州研究院、北航金華北斗套用研究院等大院名校建設穩步推進。萬豐航空輕型通用飛機、五洲新春航空滾動軸承、寶旌碳纖維產業化等工程研究中心創建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我省已培育、...
2011年5月7日7時整,“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發射成功。2012年10月23日,子午工程通過國家驗收,為載人航天等提供空間環境保障 。2023年2月訊息,子午工程二期預計2023年投入使用。2024年5月10日,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行星際閃爍監測望遠鏡正式建成。立項背景 隨著中國航天和空間技術的發展,對自主空間環境保障提出了...
艙外服務任務包括載人太空飛行器的在軌裝配與維修,空間有效載荷的布放、收回與照料,航天員營救,以及在星體(月球及火星等行星)表面的探測與建站。這些工作大都需要通過以航天員為中心的艙外活動才能有效完成。因此,艙外活動是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關鍵技術之一。1965年人類邁開了進入入外太空(真空環境)的第一步。1965...
此外,落點的精度也是大問題,前蘇聯的一艘飛船返回時出現落點偏差,結果營救人員找不到太空人,而太空人卻被困在冰天雪地的森林裡差點凍死。航天系統 是指由太空飛行器、航天運輸系統、航天發射場、航天測控網、套用系統組成的完成特定航天任務的工程系統。其中套用系統指太空飛行器的用戶系統,一般是地面套用系統,如各類衛星...
載人航天的GNC技術促進了這些相關技術的發展。而現代控制理論、現代光學、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的發展也為載人太空飛行器制導、導航和控制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技術基礎.促進了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概念 載人飛船的制導、導航和控制任務可以由船載GNC系統自主完成,有的任務也可由地面測控中心通過遙控完成。例如飛船...
《自主系統及其在NASA智慧型太空飛行器操作和探測系統中的套用》總結了NASA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多年的任務經驗以及人工智慧在航天任務中套用的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括:飛行和地面軟體概述、飛行控制自主化的演進、自主與自治系統開發的關鍵技術等。除了提高自主系統、基於智慧型體的自主技術、自主協作、星座任務以及空間群任務的技...
神舟十七號(Shenzhou XVII [10],簡稱:神十七),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十七艘飛船。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迎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 [7]。神舟十七號飛船對接於空間站核心艙前向連線埠,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 [8]。 2023年10月24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組織全區合練 [...
嫦娥四號任務的立項實施是黨中央對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落實總書記“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套用全面發展”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備受世界矚目的中國航天重大工程,是航天領域開放合作的示範工程,是月球探測領域承上啟下的標誌性工程,具有重大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時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成功。該次發射是長征八號運載火箭不帶助推器的新構型首飛。2024年3月20日8時31分,中國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系列型號 長征八號A 長征八號A型火箭(代號:CZ-8A),是不帶助推器的構型,該型又根據發射任務需要可...
任務規劃 工程目標 鵲橋二號作為中繼通信衛星,是探月四期後續工程的“關鍵一環”,將架設地月新“鵲橋”,主要用於轉發月面航天器與地球之間的通信,它首次任務為嫦娥六號服務。嫦娥六號任務完成後,鵲橋二號將會擇機調整軌道,從而為嫦娥七號、嫦娥八號以及後續月球探測任務提供服務。此外,鵲橋二號還要接力鵲橋號,...
嫦娥四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務,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繼通信,並與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了具有重大意義的國際合作。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航天戰線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中國由...
長征九號運載火箭研製的目標,首先是滿足未來載人登月任務的需求,此外規劃中的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和(帶)外行星探測任務也需要這樣的重型運載火箭的參與。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錢學森實驗室熱衷的空間太陽能電站,同樣需要使用長征九號這樣的重型運載火箭才能發射和組建。設計參數 研發動態 動力試車 2021年3月5日,由中國航天...
神舟十一號於2016年10月17日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於2016年10月19日與天宮二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工作,形成組合體;於2016年11月18日進入返回程式,返回艙降落主著陸場,完成載人任務。神舟十一號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從第二步到第三步的過程,為中國空間站建造運營和航天員長期駐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運行...
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總的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入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務,形成獨立自主的載人月球探測能力,將推動載人航天技術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發展,深化人類對月球...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公布天舟五號貨運飛船飛行任務標。總體評價 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入軌後順利完成狀態設定,採取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於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向連線埠。在飛行任務中,首次實現了兩小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創造了世界紀錄。兩小時的快速交會對接對於中國空間站的長期在軌運營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可以極大...
實現了多箇中國航天史及太空飛行器的“第一”:第一次研製並成功發射中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第一次實現了繞月飛行和科學探測;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測任務的總體設計思路和研製流程,這些都充分體現出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國家航天局 評)
1、基本型:以滿足載人航天工程後續任務要求的長征七號為基本型,論證中型火箭其他構型的方案。2、系列化:以基本型為基礎,通過調整助推器個數或種類和增加上面級三子級實現中型火箭的系列化。如:後續型號從二級半發展成三級半(CZ-734型),從全煤發動機發展成上面級為氫氧級(CZ-720-HO型)等等。3、繼承性:...
天舟七號貨運飛船是2024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發任務。基於貨運飛船運載能力的提升和“精準補貨”的原則,貨運飛船的發射頻次將由1年2次最佳化為2年3次,進一步節約了天地運輸的成本。研製歷程 歷史背景 第一艘貨運飛船 1978年1月20日,蘇聯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人類第一艘貨運飛船——進步1號。發射兩天后,進步...
2022年,中國空間站已全面建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已從構想成為現實。空間站組合體在軌穩定運行,天舟貨運飛船任務進入正常飛行階段。研製進程 2012年7月,天舟貨運飛船系統進入初樣研製工作。在歷經兩年的研製試驗中,按照初樣研製技術流程,完成了電性船、結構熱控船、初樣船研製和半密封貨物艙結構生產...
。6月16日,中國國家航天局與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聯合發布國際月球科研站路線圖1.0版和合作夥伴指南1.0版。2023年4月25日,中國探月工程總師吳偉仁表示,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計畫2028年前建成。2024年4月5日,泰國加入國際月球科研站計畫。嫦娥七號任務計畫於2026年前後發射。簡介概要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中國聯合多...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4次飛行任務。後續,問天實驗艙將按照預定程式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進入問天實驗艙開展工作。在軌2個月後,問天實驗艙將實施轉位,與天和核心艙形成“L”構型,靜待夢天實驗艙的到來。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運載火箭及問天實驗艙,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
2018年7月4日,中國科學院重大任務局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持召開了“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啟動會暨EP、ASO-S衛星工程啟動會。2019年4月28日,ASO-S衛星通過方案階段研製總結暨初樣設計評審。2021年3月,ASO-S完成初樣研製階段,進入正樣研製與分系統集成測試階段。10月,航天科技集團“羲和...
快舟系列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製的小型運載火箭。2024年5月21日12時15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十一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武漢一號衛星、超低軌技術試驗衛星發射升空。這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天雁22星、靈鵲三號01星。發展沿革 研發背景 美國空軍最早提出“太空快速回響”概念,主要用於軍事應急,...
根據不同項目實施的需要設立,主要職責是:統籌項目的總體技術方案、任務分解、技術對接、綜合實驗等技術性工作。 日地空間探測預研分中心 牽頭單位:北京大學 參與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1總體設計部等 分中心由北京大學牽頭建設,將充分發揮相關科研單位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方面的特色和優勢,整合空間物理...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承擔了我國96.4%的發射任務,發射太空飛行器總質量占中國發射總質量的99.2%。從1970年首飛至今,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先後有17型基礎級火箭和5型上面級投入使用,成功將500多個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