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月球科研站

國際月球科研站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中國聯合多國共同建設,將在月球表面和月球軌道長期自主運行、短期有人參與,可擴展、可維護的綜合性科學實驗設施。科研站由地月運輸系統、月面長期運行保障系統、月面運輸與作業系統、月球科研設施系統、地面支持及套用系統五大基礎設施構成,具備能源供應、中樞控制、通信導航、天地往返、月球科考和地面支持等保障能力,可支持開展科學探測研究、資源開發利用、前沿技術驗證等多學科、多目標、大規模科學和技術活動。

國際月球科研站將進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月基觀測、基礎科學實驗和技術驗證等多學科多目標科研活動。

依據“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邊建邊用”的原則,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按照三個階段分步實施。

2021年3月9日,中俄兩國簽署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諒解備忘錄。4月23日,中俄雙方發布《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關於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聯合聲明》。4月24日,在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上,航天領域重磅訊息密集發布:小天體探測、月球科研站、重型火箭。6月16日,中國國家航天局與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聯合發布國際月球科研站路線圖1.0版和合作夥伴指南1.0版。

2023年4月25日,中國探月工程總師吳偉仁表示,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計畫2028年前建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月球科研站
  • 建設國家中國俄羅斯 
  • 建設時間:2021年3月9日
  • 預建成時間:2028年
簡介概要,建設歷程,建設規劃,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建設目標,所獲榮譽,相關報導,

簡介概要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中國聯合多國共同建設,將在月球表面和月球軌道長期自主運行、短期有人參與,可擴展、可維護的綜合性科學實驗設施。
科研站由地月運輸系統、月面長期運行保障系統、月面運輸與作業系統、月球科研設施系統、地面支持及套用系統五大基礎設施構成,具備能源供應、中樞控制、通信導航、天地往返、月球科考和地面支持等保障能力,可支持開展科學探測研究、資源開發利用、前沿技術驗證等多學科、多目標、大規模科學和技術活動。

建設歷程

2020年7月,中國和俄羅斯兩國航天機構確定了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合作。
2020年11月25日,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在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表示,後續中國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任務,同時還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2021年3月9日,經兩國政府批准,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與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經理羅戈津通過視頻會議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諒解備忘錄》,啟動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合作。
2021年4月23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聯合主辦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宣介會在南京召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主持並致辭,聯合國外空司司長迪皮蓬髮表致辭。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第一副總經理烏里奇奇致辭並代表中俄雙方發布《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關於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聯合聲明》。
2021年4月24日,在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上,人民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作了題為《我國小天體探測任務的構想》的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作了題為《太陽系邊際探測關鍵科學問題》的報告,他透露,“中國已經啟動太陽系邊際探測工程論證工作。”
在2021年“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多項有關航天戰略願景與布局、前沿與關鍵技術領域發展的重要信息發布:
小天體探測任務已進入工程研製階段、嫦娥六號將在月背開展採樣返回和探測、2030年前將建成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重型運載火箭正在研製中、太陽系邊際探測工程論證工作已經啟動……
2021年6月16日,在全球空間探索大會期間,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通過線上和線下混合方式,共同舉辦了國際月球科研站路線圖全球網路論壇。在該論壇上,中俄聯合發布了《國際月球科研站路線圖(V1.0)》和《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夥伴指南(V1.0)》。
2021年9月27日,由中國國家航天局與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聯合主辦的國際月球科研站閉門研討會在珠海舉行。來自法國義大利荷蘭德國馬來西亞泰國以及聯合國外空司歐空局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的專家圍繞國際月球科研站宣言進行專題研討,部分國家駐華使節也應邀出席。
2023年4月25日,2023年“中國航天日”首屆深空探測(天都)國際會議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開幕式上,國家航天局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簽署關於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聯合聲明。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深空探測實驗室主任吳偉仁院士表示,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按照三個階段分步實施,計畫2028年前建成基本型,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2040年前建成完善型。
2023年8月11日,發射的俄羅斯“月球-25”號月球探測器,是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自1976年蘇聯月球-24號探測器成功實現月面採樣返回47年後重新啟動的新世紀月球探測任務,也是即將首個在月球南極著陸的月球探測器,是中方提出並聯合世界各國共同建設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大科學工程的重要任務組成之一。
2023年9月1日,中國駐南非大使館陳曉東代表中國國家航天局,與南非國家航天局穆道局長簽署《中國國家航天局與南非國家航天局關於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標誌著南非正式加入國際月球科研站計畫。
截至2023年10月2日,國際月球科研站大科學工程合作倡議已經得到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參與和回響。
2023年10月,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主席團主席古薩科夫共同簽署《中國國家航天局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關於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的聯合聲明》,標誌著白俄羅斯正式加入國際月球科研站計畫。
2023年10月18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與巴基斯坦駐華大使莫因·哈克簽署《中國國家航天局與巴基斯坦空間和外大氣層研究委員會關於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標誌著巴基斯坦正式加入國際月球科研站計畫。
2024年3月15日訊息,俄羅斯政府通過關於批准俄中合作建設和使用國際月球科研站協定的法律草案,並已提交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審議。

建設規劃

國際月球科研站依據“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邊建邊用”的原則,將按照三個階段分步實施。

第一階段

國際月球科研站計畫2028年前建成基本型,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

第二階段

國際月球科研站2040年前建成完善型,開展日地月空間環境探測及科學試驗,並建成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服務載人登月和火星、金星等深空探測。

第三階段

國際月球科研站之後建設套用型月球科研站,由科研型試驗站逐步升級到實用型、多功能的月球基地。

建設目標

2020年11月,據國家航天局方面透露,預計到2036年-2045年間,有望建成綜合型的月球基地,實現人類長期駐留,並完成全面、大規模的科學探測、技術試驗與月球資源開發利用。
2022年8月,中國正在論證載人登月方案,不遠的將來,中國航天員將有望登入月球,後續還將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 ,而為了滿足未來航天任務的需求,新一代載人火箭和重型火箭也正在研製當中。

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入選2021國際十大科技新聞。

相關報導

2022年11月21日下午,聯合國/中國空間探索與創新全球夥伴關係研討會在海南正式開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解答“嫦娥”攬月、“天問”探火、“羲和”逐日、空間站巡天,未來我國的深空探測將走向何方?月球科研站什麼時候能建成,具體長什麼樣等問題。
月球科研站為何選址月球南極?
吳偉仁院士:月球探測的四期工程就是嫦娥七號、嫦娥八號在月球上構建一個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這個基本型有著陸器、月球車、飛躍器,軌道上還有軌道器,隨時在那兒觀察。飛躍器要從月球上面起飛,它可以多次起飛。
它會分成哪幾個部分呢?
吳偉仁院士:首先是安全著陸。另外,有行走的月球車嫦娥三號嫦娥四號都釋放了月球車,但是車子很小,以後這個車子要比現在大了,因為我們火箭推力大了,而且也是可以坐人的。比如美國現在搞了一個月球車,裡面兩個人,一個人開車,一個人休息,還有床和衛生間。第三,還有能源供給,比如我們現在正在研製新的能源系統,把核能用在上面,就可以長時間大功率解決能源問題。還有通信設施,上面有網站、基站,實現和地面之間通信,比如和火星通信或者和其他行星通信,要有這種中轉通信的設施。
科研站選址月球南極,將於2028年左右建成基本型,以後逐步擴展成國際月球科研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