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畏,白族僧人,元初反抗蒙古貴族的起義領袖。公元1253年,蒙古貴族平大理後,大將兀良合台改變忽必烈的“止殺之令”,“川谷為之一空”,雲南各族人民受盡了壓迫...
雲南舍利畏起事,蒙古至元元年(1264),雲南部落首領舍利畏不滿朝廷控制,聯絡威楚(今楚雄)、善闡(今昆明)及37部諸爨(今彝族)起事反叛,各殺守將占領城寨。蒙古...
宋末元初以舍利畏為首的今雲南省中、東部各族人民反對蒙古貴族統治的鬥爭。南宋景定五年(忽必烈至元元年、1264年),不堪忍受雲南蒙古貴族統治者殘酷統治和民族壓迫的...
佛陀舍利是指佛陀火化後的遺物,其骨舍利,其色白;發舍利,其色黑;肉舍利,其色赤。《金光明經》卷四〈捨身品〉說:“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
又稱法身舍利、法頌舍利。(一)指佛所說之經典。佛說之經,旨在闡明實相中道之理,不變不易,性相常爾,故稱法身舍利。能代替佛舍利,供奉於塔中。法華經法師品(...
佛牙舍利:一般指釋迦牟尼佛的牙齒舍利,屬於佛舍利(牙和指等)之一。據記載,公元前486年,釋迦牟尼80歲涅槃時共留下八萬餘顆舍利,其中的佛牙舍利、佛指舍利最...
概述佛學高人的屍身的一部分稱為真身舍利。如:寶雞法門寺的佛祖真身舍利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手指骨,是釋氏佛祖真正的手指骨,所以稱為真身,所以佛骨都稱為舍利,因此...
釋迦牟尼佛舍利是佛教祖師釋迦牟尼佛祖,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據傳,大約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槃,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
據佛教言,骨舍利為白色,主要是骨火化後形成的;發舍利為黑色,是頭髮火化後形成的;而肉舍利則為紅色,是血肉火化後凝結而成的。舍利子都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結晶而...
肉身舍利是指佛教一個特有的現象,是指修行到一定境界後,身體會與世不朽,永存世間,在佛教中認為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而現代科學往往認為其也是藉助了一些材料,由...
骨舍利 舍利子指佛祖火化後留下的像寶石一樣滴物質。但骨舍利與他有一丁點區別。骨舍利指的是佛祖骨頭中的舍利。在我國的白馬寺就有一塊佛骨舍利。雷峰塔下的...
佛頂骨舍利(佛頂真骨)指的是釋迦牟尼的頭頂骨,全世界上僅存一塊,是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為一塊周長35厘米、直徑10厘米、顏色黃黑、有清晰發孔的完整頭骨。...
《血舍利》是東方圖騰寫的網路小說連載於起點中文網。...... 《血舍利》是東方圖騰寫的網路小說連載於起點中文網。中文名 血舍利 作者 東方圖騰 小說進度 連載...
法身舍利,出自《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是佛教用語。...... 法身舍利,出自《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是佛教用語。【 法身舍利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在重達100公斤的鐵函內,夢寐以求的人們終於見到裝有佛螺髻發舍利的金塗塔。據《鹹淳臨安志》卷八十二等文獻記載,雷峰塔的形制、結構與杭州六和塔、蘇州雲岩寺...
6月12日是世界文化遺產日,南京將舉行大報恩寺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系列活動。密藏千年的“佛頂真骨”和“感應舍利”會大白真容於天下,為世界文化遺產日獻上一份來自...
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寺內,存有一枚釋迦摩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在歷史上,曾經先後有四位皇帝發動過毀佛、滅佛的事件,分別是韓愈諫佛骨之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佛骨舍利》是神秘文化典藏系列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大陸橋文化傳媒。舍利為梵語Sara的音譯,又譯“設利羅”,意為“身骨”指火葬後的殘餘物。 ...
佛指骨舍利是指佛陀火化後的遺物,其骨舍利,其色白;發舍利,其色黑;肉舍利,其色赤。因為象徵著“遺教不滅”,並具有靈驗性,佛陀舍利就成為佛門傳世的聖物。佛教...
《指骨舍利》是起點中文網連載的小說,作者是十月王。...... 圖集 指骨舍利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5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