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盛與挑戰——美國話語權研究

興盛與挑戰——美國話語權研究

《興盛與挑戰——美國話語權研究》是2015年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煥萍、賀明(責編)。

基本介紹

  • 書名:興盛與挑戰:美國話語權研究
  • 作者:張煥萍
  • ISBN:9787504374363
  • 類別:政治/軍事 > 世界政治
  • 頁數:278
  • 定價:43
  •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2-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2900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精彩書摘,

內容簡介

近年來,“國際話語權”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但現有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研究集中於固化研究和當代研究,缺乏歷史感與巨觀視野等。本書旨在通過分析美國國際話語權形成的內因與外力,為中國建構國際話語權提供理論佐證和現實參考。
本書運用傳播學國際關係學社會學等交叉學科的理論,以巨觀的、歷史的、傳播的多維視角,從國家硬實力、軟實力、話語權等多個層次,闡述美國國際話語權的確立及其運作,並分析其所面臨的挑戰。
國際話語權屬於跨學科領域,本書讀者範圍包括:傳播學、國際關係、社會學、語言學等專業的學生及研究人員,同時也包括對美國文化感興趣的人。

作者簡介

張煥萍,女,博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國際新聞專業,現為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新聞、對外傳播、國際移民、海外華文媒體等。曾在《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現代傳播》《對外傳播》《中國報業》《新聞傳播學前沿》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

目錄

緒論
國外相關研究現狀
國內相關研究
第一章 話語權概說
第一節 話語權溯源
第二節 相關理論
第三節 國際話語權的基礎
第四節 國際話語權的架構
第五節 國際話語權的特點
第二章 美國話語權的形成與確立
第一節 硬實力的發展
第二節 軟實力的累積
第三節 國際傳播力的提升
第四節 世界權力中心的轉移
第三章 美國話語權的凸顯
第一節 話語權基礎
第二節 戰略傳播體系
第三節 話語權的架構
第四節 話語權的踐行——基於伊拉克戰爭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 美國話語權的困局與挑戰
第一節 國際國內現實問題
第二節 世界規制變遷
第三節 權力中心的分散
第五章 美國話語權困局的根源
第一節 話語權基礎的動搖
第二節 媒介話語定勢
第三節 話語體系有悖世界發展
第四節 話語權力行使方式的歧途
第五節 合法性與權威性危機
第六節 認識與變革的滯後
餘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興盛與挑戰:美國話語權研究》:
第三節 國際話語權的基礎
不同於傳統權力,國際話語權來自於一切傳統和非傳統的硬權力和軟權力衍生出來的信息表現力。這種力量需要在多個領域上同時具有相當的實力,如經濟成長、科學領先和軍事優勢等,因此研究國際關係的話語權力,必須量度國家的綜合實力以及本身的國情。從話語權的實現要素來看,主要有三個:“作為話語權基礎的國家硬實力,表達話語的工具、渠道和方式以及獨特並被廣泛理解和接受的話語體系。”①這樣,單從表層來看,一個國家話語權的主要來源就是國家行為體的硬實力、軟實力、傳播力和這個國家的話語體系。
一、硬實力
硬實力“是指通過強迫或付出報酬等強制方法,強迫他人行動的力量”。②或者說,“是在擁有經濟能力、軍事能力、技術力量等國力的背景下,由當事者的行為能力所產生的各種能夠影響世界、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左右世界動向的實力。”③奈和他的同事R·基歐漢指出,Power④(力量)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態度和行動所醞釀的力量”,即通過各種態度和行動去說服、影響對方的一種力量。另一種是“由擁有資源而派生的力量”。那究竟什麼是“擁有資源而派生的力量”呢?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個人在某集團擁有遠多於其他人的股份,那么他在這個集團中就擁有更多的影響力。又如,一些擁有重要自然資源的國家及其領導者,僅靠這一資源就可以影響整個世界。朝鮮不聽國際社會勸導,引發世界不安,歸根結底是因為它暗示了自己擁有強大的軍事能力,擁有核武器,外人不知道朝鮮的核武器情況,他們又會如何使用,因此不得不慎重地關注其動向。這就是因擁有資源而派生的力量。由態度和行動所醞釀的力量是為達到期望目標而引發的行動能力,可以說若沒有這種行動能力就無法產生力量。因此,它是通過行動對國家、社會、個人產生影響的力量。由擁有資源而派生的力量則是指擁有可以幫助自己達到目標的資源,並由這種資源派生出來的力量,有時也稱作“原油力量”(Oil Power)。硬實力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衡量:
一是國家疆域和地理條件。國家疆域和地理條件是一國賴以生存的最為穩定的因素。人們往往用“地大物博”來形容那些版圖夠大、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美國的國土面積為916.2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國人口為3.087億,居世界第三位,美國的森林面積為303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巴西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3.1%,居世界中游;可耕地面積占其國土面積的18.6%,人均可耕地面積0.6公頃,居世界第五;可再生淡水資源為9199立方米,高於世界平均水平6511立方米。①早在1801年,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在就職演說中自豪地宣稱“我們天賜良邦,其幅員足以容納子孫萬代”,其實,美國當時的國土只有今天其版圖的三分之一。一百年後,當美國的版圖早已擴展定型,美國一名學者康馬傑在《美國精神》一書中更加自豪地宣布:“地球上沒有任何地方自然條件如此優越、資源如此豐富,每一個有進取心和運氣好的美國人都可以致富。”
在地理環境上,美國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位於北美洲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同歐洲和亞洲大陸遠隔重洋。優越的地理環境為美國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隆納·雷根說,按照一個“神的計畫”美洲北置於兩大洋之間,這也顯示了美國人對自身地理位置優勢的認識。自然資源和有利的地緣政治為美國的發展提供了優厚的前提條件。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