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興盛村地處西彌公路神禾塬段皇甫大坡之上,解放前屬皇甫村,系鹹寧縣管轄。故當地流傳“七家半”之說。這七家半即指:鏵角堡(埝灣)、郭什坊、興盛坊、三牌坊、梨園坊(關老門)、羅家灣、高家灣、魚包頭王堡子(半家)(因魚包頭村中王堡子以東有一條南北向的溝,1914年前為鹹寧、長安兩縣的界畔,長安治西,鹹寧治東。故這王堡子便歸皇甫村,稱其為半家)。解放前幾十年來,一直視為一家人一般。耍社火,必要游轉。若要問責起來,視為理屈。
興盛村西鄰皇甫村,順十字路西行村邊有著名作家柳青之墓,再行1000米,即是常寧宮(蔣介石到西北三次下榻的行宮)。王曲、馬廠、皇甫等村去西安的人都喜歡到常寧宮乘車,這兒是“323”路公車始發站,既便宜,又快當。北與小江村、岳村、西樊村接壤。北望少陵塬,航天城的高樓歷歷在目。東與皇甫村接壤。村南坡下是皇甫村,佇立塬頭,終南山猶如一條無比寬大的屏,諸峪名山手指可點,石砭峪的淌出的滈水從腳底下西流。軍營操場(昔日黃埔七分校駐地,今日四〇一部隊教導隊、修理所駐地)、綠野魚塘、村落果園盡收眼底。戶縣電廠的大煙囪、大學城的高樓房與綠樹大道相映成趣,四時風景如畫。
據《鹹寧長安縣誌》載:該村建於隋。有三社之說,即指皇甫村三大坊,興盛坊屬三大坊之一。興盛村共有370戶,人口1370人,耕地1310畝。其中,河下410畝,塬上900畝。有三個村民小組。原興盛坊自東向西由北村、小堡子(後歸皇甫三組)、下場、堡子、砭里,五個自然村組成。北村東邊有一深溝,稱“死娃溝”。解放前,由於醫療、經濟條件極差,婦女生娃十有八九不成,這條溝就成了村里人葬埋親生骨肉的場所。
傳說興盛坊因古時作坊興盛而得名。這村並不大,廟宇卻不少。解放前堡子有老爺廟,北門外有馬王廟,下場有菩薩廟,北村有土地廟、石佛廟、天帝廟,村西有湯房廟,四時香火不斷。石佛廟1943年七分校拆木料被毀,正如長安流傳的民謠“第七分校,白天睡覺,黑咧拆廟,磚瓦不要,光要木料”。兩尊石佛分別被皇甫村和岳村人拉走。皇甫石佛幾經輾轉,上世紀九十年代現供於柳青墓南半塬新蓋的“石婆廟”,其餘各廟或毀於戰火,或毀於文革“破四舊”時期。這堡子原居董、張、馮三大姓戶,以董姓戶最大,其輩份排字為璽、志、文、宗、良、及、廷、士、增、正、大、光、明。“良”字輩前已作古,及字輩僅北村2人,堡子人“增”字輩只有四、五位老者皆已七十有餘,“正”字輩大多已五十開外,由於七十年代流行一姓一字取名方式,“大”字輩已開始自取其字不論字排輩。下場的張、馮、董戶均為堡子遷居戶,北村董姓幾乎占90%以上,且在董戶中輩分居高。現皇甫村、勝利村、石砭峪的董姓均是興盛人。2013年,還能找出他們興盛的根。堡子有東北兩道城牆和堡門,西、南為崖,無以交通。堡子里面的井,大都有通向村外的高窯,以防土匪搶劫傷人。西彌公路村西而南是終南山至西安城的交通要道,而村南之大坡實要塞之地。僅一輒之路,驅車上下必吆喝呼應,方可通行。1935年,東北軍將領張學良退駐王曲,建軍官訓練團,為方便交通,擴修此路,西邊植洋槐樹。後胡宗南改建為“黃埔軍校第七分校” (簡稱第七分校),興盛村便是七分校的門戶,並在西彌路興盛村口十字路南兩邊建有八九米高的磚灰結構的四樽門墩,兩大兩小,粉白一色,十分氣魄。中間兩墩上橫跨一拱形門楣,上塑金色楷書“黃埔軍校第七分校”八個大字(1964年,本村三隊遷湯房廟馬房於北門外時,因磚料不足才被三隊拆除)。馮家原有染坊、油坊,董姓開有粉坊、豆腐坊、香坊、酒坊。至今仍有人稱北門外東北角為“油坊殼朗子”。
堡子東邊有大小兩個澇池,是堡子與下場的分界,相傳為打城牆起土而成。堡子、下場的雨水盡匯於此,大澇池終年不乾。農業社時二、三兩個隊的餵牲口的水皆從此擔取,澇池水飲牲口不得病,比井水溫和。村中人洗衣、染布都用澇池水。夏日人們揚場,掮裝子滿身是土,汗流浹背,“撲通”一下跳到澇池中,就可洗去滿身的泥土和熱汗,頓生爽氣。這興盛坊真可謂風水寶地、人傑地靈。
關中奇景---馮家山
興盛坊堡子,光是馮家就占了巷西半邊,其實這馮家與原居的馮家並非一族,相傳這馮家為明時山西人,在西安做生意,發了財,欲置田產於城南,幾經訪查相中了興盛坊這堡子,在神禾塬、王曲川置田產二千餘畝,堡子西邊建南北二院,南為花苑,北建宅居,十分氣派。至今,誰若坐享清福,就有人說“你咋坐北院了!”
古有“女人足不出戶”之說,馮家故建南院,依塬壘土築山,為自家女人休閒遊玩。山上奇石林立、樹木蔥鬱、溪水小橋、廟宇石階、奇花修竹、鳥語花香、應有盡有,其布局景觀與南五台無異。明清時期能在八九丈高的神禾塬只用人工建起如此景致,不能不說是個奇蹟;山下水塘魚躍蝦跳、迴廊曲折、亭台牌坊呼應、石凳、石几散落院中。西安城方圓百里凡朝拜南五台的香客,路經此地,必要先看一番馮家的山。無不以登臨為快,拍手稱奇,驚嘆馮家山的奇巧天工。長安遂有“馮家的山(興盛坊),楊家的房(王曲)郭家的銀子拿斗量(馬廠),蘆家的騾子比車長(杜曲)”的民謠。興盛坊因此也有人叫“馮家堡子”。舊時八百里秦川馮堡子無人不知,興盛名坊知者稀奇。
只可惜此山與北院在 “跑白狼”(即民國初年的河南農民起義,其領袖為白朗,人稱白狼)時被燒了個精光,北院變成了瓦渣灘,馮家山也僅存幾垛土丘。這馮家世代單傳,後來再也無力重建此山。後來的馮家大院建築無論規模與檔次已難以與北院相比。解放時,馮家山成為兵家之爭之地,國共爭相搶占塬頭的制高點。地下黨領導的游擊隊曾在山上挖戰壕打擊南逃的胡宗南殘部。其中就有北村的機槍手董廷惠。解放後,馮家山被農業社取土殆盡。如今村南尚有二米見方,高近三米的巨型奇石矗立塬頭。堡子人家門首牆角,隨處可見馮家山的奇石。沿西彌公路興盛大坡北面崖畔,現在仍能看到馮家山建築的遺蹟。至今人們仍稱堡子南頭底下那一片地為“山下”。
興盛的秧歌進西安
相傳漢文帝時在王曲川建離宮“御宿苑”,此地為皇家狩獵遊玩之處,園內不得凡人入住。皇甫三大坊之一的興盛坊除供皇家部分御食之物外,還擔負為迎駕娛樂雜耍的秧歌表演。舊時有“興盛的秧歌,郭什坊的傢伙(敲鑼鼓),關老門的社樂”之說。據村上的老人講,興盛的耍秧歌源遠流長。民國年間多次進省城城隍廟表演,解放後又應邀到易俗社表演。易俗社社長還贈劇裝給秧歌隊。最後一次耍秧歌是在困難時期的一九六二年正月,那時雖是困難時期,興盛人仍不忘耍秧歌提提精神,熱鬧熱鬧。勝利大隊十個隊的民兵維持秩序,觀眾達萬人之多。主要有舞獅子、跑竹馬、耍海蚌、頂燈台、劃旱船、耍猴、鬼吹火等,一幕接一幕,一場接一場。四周還有稱為底渣子(用於節目轉換間隙,不作為正式節目)的胖婆娘(由男性裝扮)領著爭氣、淘氣,說著逗人樂的笑話,時不時還誇誇爭氣,或揪著淘氣的帽個,逗得滿場人哈哈大笑。有時還拉著觀眾的手噓寒問暖、挑逗觀眾,與民同樂。大頭娃也是人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他和“喜臉翠”搭肩勾手,搖搖晃晃,一會兒做親昵狀,一會兒又做以羞態,形象十分可愛。還有小放牛,唱著曲子“奇哉怪哉,楸樹上結的蒜苔,放牛的娃想吃,上去不得下來”、那個接“說一個謊,道一個謊,說謊道謊不算謊。牛犢兒緣在雞架上,想跑不敢跑,想走不得走。出門碰見個人咬狗,拾起狗來打磚頭,又怕磚頭咬了手。一下撂到澇子口,濺了一身乾黃土。這看那看沒啥擦,夏布衫子裡扯棉花。一下扯了二兩八,擦來擦去沒頂啥,顛倒把手擦了個黏哇哇”,又一個接“你說這話世上缺,誰見過六月下大雪,上河凍死了兩條魚,下河凍死了一個鱉。捺住鱉、拿刀切,捺住魚、拿刀刕,不知鱉肉有多少,光鱉油拉了兩汽車。要問鱉有多么大,我還是聽人家說的話”、走馬子,由馬牌子拿著馬鞭,挎著串鈴子帶著一群馬小跑著,不時變換動作、隊形,鈴聲伴著蹬蹬的腳步聲十分好看、好聽,四周轉來轉去的那十幾個火槍星表演者,輪番登場。他們在繩的兩端各系一個小鐵絲籠,裡面裝著紅木炭,一隻手背著,一隻手掄著,呈旋轉狀,還不時變換姿態以驅趕只顧看熱鬧,而侵占表演場地的觀眾。在那時照明並不發達的夜晚,非常好看。各種雜耍都有專門的師承,表演十分精湛。加上漂亮的服裝、化妝、道具、紙紮,其可謂是一道藝術大餐。秧歌表演,豐富多彩,樂而不膩。從黃昏直到夜深結束,人們才戀戀不捨地向四面八方散去,邊走邊回味著秧歌的曲牌,年青人還學著有些表演。雖寒意濃濃,人們一點也不知道冷。只要馮堡子耍秧歌的訊息一傳開,城南十里八鄉無不爭相觀看,以飽眼福。
堡子有個“冷先生”
興盛村堡子曾出過十里八鄉難得的秀才,這就是城南有名的“冷先生”姓董,名廷廉。瘦高個兒,曾坐館皇甫里大廟教書,教書之餘還給人看病,但分文不取。把脈特別準。因說話耿直態度生硬故稱。如家人向他告狀,某人偷吃了你的點心,他眼一瞪,冷冷地說:“咋甭叫外吃,外肚子餓著呢么!你咋不偷吃?”誰家抱娃來看病,診脈之後,一般人都不敢問。有救他便開藥方,若要問,他會冷冷地說:“急啥!死不了,吃兩副藥就好了。”若無救,便直截了當地說:“沒相了!你咋把死娃抱來了!”
這村里人沒有人不怕這冷先生,連縣老爺也讓他三分。縣上的差人派差催稅都怕到皇甫來,稍不慎,威過了頭,先生喝一聲,就嚇得屁滾尿流地跑了。村里人分家、和事都愛請冷先生,先生說話無人敢不服。
人云“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先生在世時曾說過:“這大廟前頭以後房要蓋滿,這河灘灘的石頭也能賣錢。”當時人們不以為然,可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人們砸石子,撿石子時,村里老人想起冷先生的話,無不叫絕:“這先生咋就算得這么準的!幾十年前人家說的話都應了!”先生喜歡字,不光自己寫,民國20年,為紀念其母過世,還請了一位先生在自己家寫屏,半年多才寫完。傳說,先生的書作就裝了好幾箱子。只可惜後來家道敗落,這些書作也散失殆盡。至今村上的老人談及先生無不自豪地說:“這堡子,馮家地多,董家勢火,鹹寧出了個冷秀才,皇甫紅了半個村和寨” 。
長安土改第一村
興盛村有長安初解放時期第一批中共黨員董醒悟(別號“董政策”)、董廷儉和董及善、董及賢、董士余、張生讓、馮兆林等以及後來當選陝西省首屆婦女代表的郝貴俠。興盛村是解放初期長安土地改革的先鋒,成立了長安最早的農會,時任省主席馬明芳,縣上張才海、李浩都多次到農會指導興盛村的土地改革。後來的縣委副書記、著名作家柳青也經常到興盛村走訪。董醒悟為首任農會主任,後任第十鄉鄉長。還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任命為長安縣人民政府委員,當選為陝西省首屆農民代表。當時駐村工作隊的西北文藝工作團團長白龍,還將興盛村土改鬥爭的故事編成戲劇《保衛村政權》在西北公演,後又繪成連環畫發行影響廣泛。當時人們看到那蓋著“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四方朱紅大印和草書“周恩來”的任命通知書時,無不感到自豪。
興盛坊初小的始末
興盛人最重視教育,很早就有私塾。後來又於一九三五年建起了興盛坊初級國小,據統計,解放前至今先後有44人之多在各地任教。當時是村上出資建在東場。教師都由村上聘請,首任校長教師叫董益民,人稱“訓老爺”,是下場人,還有一名主任教師。設復工班,每人帶兩個級的課程。先後有李少文、馮列旭、高生華、王中升、趙雅仙、蔣峰祿、高春源、馮繼志、郭福俠等先生在校任教。這在方圓幾十里,乃至當時的王曲鄉,也算得上是成立最早的學校之一,比後來的“三完小”還早近二十年。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有學識的人才。諸如:
董士民:陝西省煤炭廳工程師
董正富: 陝西省神木縣副縣長,陝西省煤炭廳工程師
王覲鋒:筆名:峰淵,寧夏銀南地委秘書長,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副主席。
董增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且末縣公安局長,後任長安縣公安局副局長
董增武:《陝西農業》雜誌社社長
王朝貴:航天部工程師
王朝建:623部隊,新疆作訓處處長,正團級
董一鳴:廣電部722台總工程師
董 濤:廣電部724台台長、廣電部2005度“十佳青年”。
張旭耀:陝西省重型汽車製造廠副廠長
董立軍:西安泰升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增權:大慶油田某礦區黨委書記
董康田:水電部西安熱工研究院鍋爐研究所所長,全國熱工研究委員會委員
董正旭;長安客運公司治安股股長,西安市勞動模範
解放初期馮繼志先生坐館興盛初小曾掛牌“馮家堡初級國小”,牌子剛一掛出,便有堡子人質疑為何興盛坊的堡子就變成了馮家的堡子?第二天便以白紙覆蓋“馮家堡”改為“興盛坊”。七十年代,“教育革命”改國小學制為五年制。
學校增設了五年級成而為完全國小,新建校舍十餘間,在校學生也發展到一百多人,教師也增加到七八名,校長主任一應俱全。仍以本村教師居多。直至八十年代中期又改為六年制。到了二十一世紀,由於生源減少,長安區開始實行合校並點,這所古老的學校才完成了它的使命,學生劃歸皇甫國小就讀。
今日興盛村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興盛村同全國一樣也邁進了一個新時代。83年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鄉親們開始摸索掙錢的路子,尋找發財的渠道。二隊人做起了賣粽子的生意,家家戶戶做起了女的包粽子,男的賣粽子的生意。他們的叫賣聲,響遍了大半個長安。北村的瓦工,走漢中,闖西安,帶出了一大批手藝精湛、吃苦耐勞的建築隊伍。堡子人、砭里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搞裝修的,西安、韋曲打工的,買車跑旅遊的,搞運輸的等。
隨著黨的惠農政策的落實,2000年,興盛人也同全國農民一樣不但免去了昔日被人為天經地義的在中國行了兩千四百年的皇糧國稅,種地政府還補貼錢。有了錢家家都蓋起了新樓房,昔日氣派的堡子還有那熱鬧的十家院遂有點荒涼感覺。只有幾位老人仍住在這古老的巷子裡。昔日的北門,已成為新村的南頭了。下場曾任政協長安區委員董煥計之弟台灣台北民航局長董煥喜和擔任國際柔道、國術裁判的董煥功經常關心家鄉建設。
2006年,村中通往馬廠、常寧宮的那條東西主幹道一改昔日的爛泥路變成了水泥路。通往住戶的巷道也成了水泥路。2009年又進行了電網低壓改造,人們再也不用擔心過年跳閘停電了。傍晚街道路燈通明。在村北打了一眼二百多米深的井,只待埋管通水,千年旱塬吃水難將成為歷史。昔日的轆轤,井繩將成為難得的影視作品的鏡頭。2010又推行新農保,農民也和城裡工人一樣,老有所養。老人都高興地說:“共產黨就是好!這農村也和城裡一樣了,家家戶戶都是電燈電話、樓上樓下!這生活就像吃甘蔗,一節更比一節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