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境域分屬萬安、興國縣轄。民國三十年(1941年),將分屬萬安縣轄地劃歸興國縣,為精誠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均村區的東山、坪源、中坊、均村、茂塅、泮溪、三坑等鄉。1957年,為均村、長竹鄉。1958年,設立均村公社。1961年,均村公社分為均村公社、長竹公社、章貢公社。1965年,均村公社、長竹公社、章貢公社合併為均村公社。1984年5月,均村公社改為均村鄉。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均村鄉位於興國縣境西部山區,東連
隆坪鄉,東北毗
茶園鄉,東南接
永豐鎮,西界萬安縣,西北靠泰和縣。轄區總面積19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均村鄉地勢是西北高而東南低,四面環山,尤其西北崇山峻岭、蔚為壯觀。鳥瞰均村,是個典型的大盆地,而大盆地又套著十個小盆地:羅田段、章貢、坪源、東方、石溪、東山、茂段、中坊、中洽、橫柏。境內最高點位於西洋山十八排,海拔1170米,是興國的第二高山。
氣候
均村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季節明顯,四季分明,春季濕潤多雨,夏季炎熱多東南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少雪。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7月最多。
水文
均村鄉境內有三條支流:三坑至泮溪河流,中洽至橫柏河流,黃田至均村河流,三條支流匯入均村主流,形成均村河,流入萬安縣境內。
自然資源
均村鄉有耕地1.6萬畝,山地20.6萬畝。境內礦產資源有大量的花崗岩、砂金、螢石等,中洽村的園木坑藏有大量砂金。
自然災害
均村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低溫、連陰雨等。
人口
2011年末,均村鄉轄區總人口4168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05人,城鎮化率1.21%;另有流動人口7834人。總人口中,男性22091人,占53%;女性19592人,占47%;14歲以下12236人,占29%。2011年,均村鄉人口出生率13.25‰,人口死亡率6.34‰,人口自然增長率6.91‰。
2017年末,均村鄉轄區有常住人口45752人。
2018年末,均村鄉轄區有戶籍人口47907人。
2019年末,均村鄉轄區有戶籍人口48307人。
2020年末,均村鄉轄區有戶籍人口4833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均村鄉完成財政總收入127萬元。
2017年末,均村鄉有企業83個,企業從業人員257人。
第一產業
均村鄉以農為主,農林兼作。農業主種水稻,菸葉次之;林業以油茶為主,次為臍橙。
2011年,均村鄉生豬飼養量7400頭,年末存欄2700頭;家禽飼養量1.65萬羽,上市家禽0.93萬羽。
2019年末,均村鄉果園面積達8000多畝,年臍橙產量達200多萬斤。
第二產業
2020年末,均村鄉有工業企業7個。
第三產業
2018年末,均村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16個。
2019年末,均村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46個。
2020年末,均村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69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均村鄉共9所幼稚園,在園幼兒1191人;完小16所,村小1所,教學點16個,在校學生6397人,專任教師231人;國中1所,教職員工81人,在校學生1600多人。
2014年末,均村鄉境內共有中國小34所,在校學生8097人,其中:國中1所,完小16所,村小1所,一師一校教學點16所。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均村鄉醫療機構53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所(室)52所。2011年,均村鄉門診人次達18000人。
社會保障
2011年,均村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2戶,人數1557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4人,支出20.9萬元。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全面實施。
交通運輸
興(國)萬(安)公路穿境而過。
風景名勝
五里隘位於均村鄉西部,海拔520米,保留有完好的古茶亭、古戲台、古驛道等建築和參天古樹。山腰保存著一座始建於宋神宗元豐時期(1078—1085年)的古墓—狀元家山。山腳有貫通興國與萬安的三級公路—興萬公路穿隘而過。過隘不遠,有獅子岩溶洞1處。
著名人物
雷永通(1918—1969年),均村鄉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前敵指揮部電台報務主任,軍委二局電台台長、股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軍委二局整理科副科長、科長,軍委第三處處長。解放戰爭時期,任熱河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冀熱察軍區獨立第13旅政治部主任,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9縱隊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部部長,第四野戰軍46軍政治部副主任,第12兵團兼湖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海軍幹部部部長,海軍軍事學院副政治委員,海軍學院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