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興國寺站
興國寺站是位於韓國全羅南道麗水市三日洞的一座鐵路站,屬於麗川線。車站歷史1969年5月1日 - 落成使用。車站信息興國寺站車站站舍◄德陽(6.2km)(5.4km)積良►諺文흥국사역漢字興國寺驛文觀部式Heungguks...
- 秦安興國寺
秦安興國寺位於秦安縣城北街,是一組風格古樸,造型奇特,保存較好的元代建築群。經過六百多年的變遷,其它建築大多癱塌,只有山門、鐘樓、鼓樓、般若殿安穩如磐,迄今完好。般若殿坐東向西,單檐歇山頂,上布灰筒板瓦,正脊兩端各安一條龍吻,二龍怒目卷尾,張口吞脊,活龍活現。正中部飾以琉璃獸面,上置一火...
- 興國寺(西和興國寺)
興國寺(又名象龜寺)位於隴南市西和縣興隆鎮馬家莊(崔馬莊村)村東50米,季陽村東450米處,(今興隆國小所在地)。中華民國13年 (1924)《重建象龜寺碑》稱,該寺為唐代佛家喇嘛教派寺院,現存為民國初年的建築體。山門牌坊為穿斗式結構。目錄 1 寺廟簡介1.2 地圖導航1.3 寺內勝景1.4 恢復原貌1.5 布局...
- 興國寺(江蘇省阜寧縣興國寺)
興國寺,原名真武廟,位於鹽城市阜寧縣城以東,射陽河大轉彎的北岸,是阜寧最古老的廟宇。阜寧古稱"廟灣",是因為射陽河流經此處拐了一個大彎,彎北有座真武廟而得名。寺廟簡介 真武廟始建於北宋景德年間,為四合院古建築,進山門有正殿3間,進深5米,樓高3.5米,供奉真武大帝銅像一尊,金心銀膽,身高7尺余...
- 大興國寺(位於陝西西安市興隆鄉禪寺)
大興國禪寺(原大興國寺),位於陝西西安市長安區西部興隆鄉,東甘河村東一華里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門外。據《鹹寧志卷七詞》記載,大興國寺始建前曾是唐太宗的練馬場,唐貞觀元年(公元六二七年)建成興國寺。寺南是堰渡村,北至側坡村,全長五華里,有殿36座,僧人百餘位,屬皇家寺院。大興國寺,繼...
- 興國寺(河南鄢陵縣興國寺)
興國寺,是鄢陵縣佛教教徒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 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7年),故名興國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占地30畝。興國寺,元朝時期被毀,明朝洪武年間(公元1383年)僧人園廣重建,距今620年。興國寺,西南側有保留完好的宋建6角9層的佛塔。1986年,被省級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寺廟...
- 長安興國寺
據《長安縣誌》載,興國寺位於西安市杜曲街道辦事處和東西楊萬坡之間。歷史沿革 《鹹寧縣誌》載:"興國寺在夏侯村西,離城30里。唐三藏香火院。"宋代更名"延興寺"。寺前有古柏兩株,約三四抱有餘,估計為唐柏。寺內有清代大殿三間、東西廊房各三間。l939年,陝西教育廳在興國寺遺址上,建立了一所規模宏大的...
- 江陰興國公園
興國塔位於市區南街,建於北宋太平興國(976—983)年間,原為太平興國教寺之7級浮屠,樓閣式磚木結構。元至正年間遭戰火毀壞。明正統年間修復,塔身增為9級。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塔內架木及頂毀於火災。民國14年(1925)1月26日,直奉軍閥混戰時,奉軍發炮中殘塔之巔,遂成鋼筆尖形。解放後數次維修,...
- 盧氏興國寺
河南省盧氏縣興國寺位於盧氏縣文峪鄉南窯村內,該寺院是盧氏縣內唯一一所正規佛教寺院;無論一年四季,何時何刻都有縣內縣外的香客和旅客到此來進香拜佛。站在寺院的院子裡,可觀盧氏縣城內全景。寺院發展 興國寺俗稱“南寺”。據世代相傳,始建於北魏,取名‘定林寺’。據《佛學大辭典》2473頁載:[熊耳山](...
- 興國寺塔(江蘇省無錫市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國寺塔,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西橫街興國園內,占地面積約120平方米,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年—983年)。興國寺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現塔身共存八層,塔殘高42.83米,第六層殘毀東北角,第七層尚存三個殘面,第八層僅存殘壁一截。興國寺塔已成為江陰古城的標誌和江陰人民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徵。2013...
- 興國寺(河北省無極縣境內寺廟)
興國寺是位於無極縣科技北街與希望西路交口西行100米處的寺廟,占地面積30畝。興國寺處於溫帶季風氣候,據史料記載,興國寺(俗稱南大寺)始建於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年間(公元550-558年), 距今一千四百餘年,興國寺,工程建設有:山門殿、大雄寶殿、法雨樓、藥師殿、海會塔以及附屬設施。南鄰千年古剎柏林禪寺...
- 興國寺(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景點)
興國寺,也叫興國禪寺,位於濟南市歷下區經十一路18號千佛山風景名勝區內。興國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年),被稱為千佛山首剎。宋代時,興國禪寺又加擴建。明成化四年(1468年)重建,大雄寶殿、天王殿及僧寮、庫房等全部予以重修,殿內塑釋迦牟尼、地藏王菩薩、十八羅漢、四大天王等像。清朝嘉慶至鹹豐...
- 梁村鎮(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轄鎮)
梁村鎮境內有105國道、青銀高速2條公路幹線交會,交通運輸便利。2011年末,鎮區有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16班次,日均客運量500餘人次。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梁村鎮因鎮政府駐梁村村而得名。風景名勝 興國寺塔 興國寺塔又稱菩薩塔,位於梁村鎮梁村街東,為宋代建築風格,朱紅大門,其挑脊直而奔放,八條龍紋獸,...
- 鄢陵縣
8 興國寺塔:默默無聞的歷史見證者.印象河南網 [引用日期2020-02-12] 9 五彩大地 百花迎春:鄢陵鬱金香文化節圓滿落幕.中華網 [引用日期2020-02-12] 10 鶴鳴湖水利風景區 入選國家水利風景區名單.許昌市政府入口網站 [引用日期2019-11-18] 展開全部
- 丈八佛
丈八佛雕造於東魏天平元年(534年),位於興國寺內。明代,興國寺殿宇破敗,佛像漫漶,住持圓成廣化善緣,重修廟宇,並重塑丈八佛金身,這項工程於明景泰元年(1450年)完工,明成化元年(1464年)知縣胡珂刻碑紀念。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丈八佛被重塑金身。清末,興國寺基本廢棄。民國九年(1920年),興國寺大殿...
- 阜寧縣
阜寧縣興國寺高清大圖(79張) 巢城遺址高清大圖(31張) 停翅港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高清大圖(50張) 鹽阜區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高清大圖(56張) 阜寧縣烈士陵園高清大圖1(80張) 阜寧鐵軍紀念館高清大圖(41張) 阜寧民間傳說高清大圖(80張) 詞條圖片(18張) 1/10 分享你的世界查看更多 1 江蘇阜寧的七彩...
- 迴鑾寺
迴鑾寺,曾名靈溪寺、興國寺,位於山西省介休市綿山鎮興地村,因唐太宗登綿山禮佛未成在此處迴鑾得名,寺建於唐代,五代時期毀於戰亂。北宋建隆三年(962年)重建,後又毀。金天會、大定年間又重建。現存寺院保存完整,為元代建制。迴鑾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562平方米,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門、...
- 黃興武(土地革命時期革命烈士)
黃興武一到鹹豐,就豎起“一切權力屬於黨”的旗幟,把在外地讀書,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黃子全等組織起來,在興國寺建立了國民黨鹹三縣黨部,黃興武任黨部執行委員。同時秘密建立中共鹹豐支部,黃興武任書記。此外還成立了鹹豐縣農民協會(黃興武任會長)婦女協會,改組了舊商會,整飭了教育。縣黨部和農協會的辦公室設在興國寺...
- 靈谷寺
靈谷寺古名開善寺、開善道場、寶公院、太平興國寺、蔣山寺,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鐘山風景名勝區內中山陵東約一千米處的靈谷景區內。靈谷寺前身開善寺始建於南梁天監十四年(515年),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遷址重建並定名為靈谷寺,初始占地面積達500畝。靈谷寺現有照壁、山門、前殿、大雄寶殿、觀音閣、...
- 思源廣場
繼續往前就到了渠江公園。渠江公園自濱江路開始,由觀景平台、大型浮雕、休閒廣場及碑林,圓林等主要景點組成,公園向北下階梯就是廣安市城北 (廣安老城區)的濱江大道。這階梯是連線城北與城南的一條通道,下到濱江大道往東就到了小平同志的母校—廣安中學,往西約二三十米就是唐代建造,並由尉遲恭監造的興國寺。通...
- 南關街道(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轄街道)
截至2011年末,南關街道轄福康里、小西門、新勝里、平康里、興國寺、西後場、東後場、友誼、御河南路、柳航里、永昌里、府南街、永泰13個居民委員會。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30日,南關街道轄14個社區;南關街道辦事處駐南關西街86號。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南關街道地處大同市平城區中部,東與南郊區新旺鄉相連,...
- 社稷壇(北京市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金時期,此處為興國寺。元朝時期,興國寺擴入元大都城內,改稱萬壽興國寺。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在萬壽興國寺的基址上興建社稷壇。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社稷壇祭台四周內牆由青、赤、白、黑四種顏色的磚砌牆改為四色琉璃磚。民國三年(1914年)10月10日,社稷壇闢為中央...
- 大城山(河北省唐山市景點)
主要景點有:冀東人民抗日暴動紀念碑,國際卡丁車運動中心,野生動物園,野生植物園,鳥語林,遊樂場,機車賽車場,怪坡,十二生肖園,姜將軍斬蛟龍亭,興國寺遺址及興國寺(重建)。景點布局 大城山為多座山峰,公園設施穿插其中,主要景點有:冀東人民抗日暴動紀念碑,國際卡丁車運動中心,鳥語林,遊樂場,機車...
- 鎮南館
鎮南館,1599年建,作為當時的海軍總部駐地,興國寺大雄殿建於公元1194年(1560年重建),是麗水市最古老的建築,依山傍泉,風景優美。鎮南館是全羅左道水軍左水營本營。李舜臣將軍在此分析海況,並在此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應對敵人入侵。據說以前底下的階梯都被海水淹沒。站在鎮南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巨大的木製...
- 丈八佛石造像
丈八佛石造像是山東省博興縣城境內景點,占地面積7.29平方米。丈八佛石造像,因高度一丈八尺而被百姓稱作“丈八佛”,著名景點包括興國寺石造像。丈八佛石造像位於博興縣城東南10公里,今寨郝鄉寨高村西北角,佛像建造於東魏天平元年(公元543年),因原處興國寺內,亦名興國寺石造像:後因佛像高約一丈八尺,故名...
- 西安公交729路
因樊川路交通管制,線路終點臨時縮至長安汽車站。線路歷史 1965年前後,54路遠郊公共汽車線路開通,由南門汽車站至太乙宮。站點為:南門-韋曲-長安一中-紅旗表廠-興國寺-杜曲-興教寺-關家村-療養院-太乙宮。1971年,線路為前衛路(現西北三路)汽車站至太乙宮,站點為:前衛路汽車站-南門-韋曲-農機校-興國寺-杜曲...
- 西安公交920路
1965年,53路遠郊公共汽車線路開通,由南門汽車站經長安縣韋曲、引鎮至藍田縣湯峪公社。站點為:南門-韋曲-長安一中-紅旗表廠-興國寺-杜曲-興教寺-韋兆-引鎮-侯家村-聚慶-湯峪。1982年,53路公共汽車線路取消,轉制為縣際客運班線,由藍田縣方面負責運營。線路隨後進行若干次調整,先後在南門汽車站、西安市汽車站...
- 王瑤(高麗國末代國王)
十一月十四日,李成桂將判三司事沈德符、贊成事池湧奇、鄭夢周、政堂文學偰長壽、評理成石璘、知門下府事趙浚、判慈惠府事朴葳、密直副使鄭道傳八名大臣召集到興國寺議論此事,李成桂認為禑、昌父子皆非王氏,應當“廢假立真”,並提議擁立和恭愍王血緣最近的定昌府院君王瑤。趙浚提出反對意見,指出王瑤庸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