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該書書名為《與朝陽同在》,一方面當然指的是船舶工業的朝陽特性,另一方面則是指知青這一群體。他們與共和國一起成長,“雖歷盡滄桑,卻痴心不改”(本書第二輯詩歌《情懷》),作者將此書定名為《與朝陽同在》,此乃書中第三輯首篇文章的篇名,該文寫的是廈船奮鬥史。《與朝陽同在》這個篇名,意在說明造船雖是古老的行業,但它總和當代先進科技與生產力同行,因而被譽為永遠的朝陽產業。廈船就因具備了行業的朝陽特性,才能歷155年而不衰,至今還走在福建省裝備製造業的前列。
作品導讀
家 父
家父汪三九先生,1896年出生於惠安縣洛陽鄉西方村。1905年僅10歲就隻身到廈門市橋亭周記雜貨店當學徒。12歲開始學造船工藝,由於生性機靈加之勤學苦練,幾年後成為名震泉州灣和廈門港的“造船小五虎將”之一。1920年在廈門市舊漁行口汪守地船廠,參與建造聞名遐邇的木質機動船“夏門號”的建造。該船取道朝鮮、日本,橫跨太平洋抵達美國,一時轟動國際造船界和航運界。1940年,鼓浪嶼英國領事建議,在鼓浪嶼升旗山腳(現皓月園)創立汪三幾造船廠,主要修造各國領事館的船隻和江浙一帶的“烏槽”貨船。由於產品質量上乘,生意日益興旺。其間,鼓浪嶼荷蘭領事館甚至把該廠製造的渡船運回荷蘭展覽。後因日軍強占升旗山腳,船廠被迫遷往廈門港沙坡尾一帶繼續經營。為了擴大企業知名度和便於業務聯繫,汪三九造船廠特別申請了“999”的電話號碼,這是廈門市電話用戶的第一次特別選號,也是廈門市少數擁有業務電話的私人企業之一。在此期間,往來於廈門至晉江、東石之間的“凱歌號”、“凱旋號”,穿行於台灣海峽的“英杭號”、“鷺江號”就是該廠的傑出產品。陳嘉庚先生所擁有的船隻全部由汪三九造船廠建造和維修,嘉庚先生曾兩次親臨汪三九造船廠。由於信用良好,嘉庚先生特例指示集友銀行對汪三九先生的信貸手續從簡。由於造船主業興隆,汪三九先生開始經營船舶配套業,由其長子汪錦泉先生在廈門市鎮邦路開辦錦豐五金店,為英國金屬鋸片在中國福建的總代理。
1949年10月17日,廈門解放。下旬,汪三九先生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兵團後勤部召集,親自帶領船廠員工前往漳州江東橋建造準備攻打金門的作戰船隻,其精湛技術受到部隊的高度評價。1950年汪三九先生成為廈門市工商聯合會的第一批會員。1955年11月,汪三九造船廠接受政府贖買後並人國營廈門造船廠,這是廈門市唯一接受政府贖買的私營船廠。汪三九先生也在59歲時成為國營船廠員工,一直工作到1978年,以82周歲的高齡退休。1988年l1月16日,汪三九先生無疾仙逝,享年92周歲。次日,廈門市工商聯合會在《廈門日報》上登出訃告,給予“我市著名造船企業家”的讚譽,這在改革開放初期實是一項殊榮。汪三九先生經商極重信譽,造船客戶多成長久朋友,其仙逝時,有許多往日的客戶來弔唁,連遠在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朋友都專程趕來。汪三九先生雖唯讀私塾二年,但對古詩詞和南音甚感興趣,頗有儒商風範,這電許也是化事業成功的原因之一。
2008年8月28日
作者簡介
汪錦星,男,1952年大雪節氣出生於廈門市沙坡尾汪三九造船廠。少年時先後就讀於廈門實驗國小和廈門雙十中學,1969年4月插隊上杭縣湖洋公社,1978年7月,頂替82歲高齡退休的父親補員到廈門造船廠。歷任該廠搬運工,倉管員,採購員,計畫員,物資部到經理、經理,總經濟師兼代總會計師。2002年3月,廈門造船廠改制為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其出任副總經理兼總經濟師。系高級經濟師,經濟管理刊授聯合大學廈門大學分校工業企業管理專業84級學員,在職大專學歷;廈門知青文學沙龍成員、上杭湖洋廈門知青聯誼會會長。退休後,於2013年元月受命籌建廈門市船舶出口基地企業協會,協會正式成立後任副會長兼秘書長。
出版社簡介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
水墨味》雜誌社、《藝術典藏》編輯部、《
中華翰墨》編輯部等。總社地址:中國·香港九龍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