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是唐代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李白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潭在秋浦桃樹陂下,余新名此潭。
康樂上官去,永嘉游石門。
江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
我來游秋浦,三入桃陂源。
千峰照積雪,萬壑盡啼猿。
興與謝公合,文因周子論。
掃崖去落葉,席月開清樽。
溪當大樓南,溪水正南奔。
回作玉鏡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絕囂喧。
清夜方歸來,酣歌出平原。
別後經此地,為余謝蘭蓀。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南史》:謝靈運襲封康樂公,出為永嘉太守。《一統志》:石門山。在溫州府城北。薛方山《浙江通志》:溫州府北山,說者謂為郡主山,又曰石門山。有石崖懸瀑,高百餘丈,瀦為二潭,名曰水際。
(2)《太平寰宇記》:孤嶼,在溫州城北四里永嘉江中,諸長三百丈,闊七十步,嶼有二峰。謝康樂有《登石門最高頂》詩,又有《登江中孤嶼》詩。
(3)陶隱居《解官表》:“席月澗門,橫樑雲際。”
(4)《江南通志》:大樓山,在池州府城南六十里。
(5)《韻會》:“蓀,香草。”陶隱居云:“蓀,生溪惻,有名溪蓀者,極似石菖蒲,而葉無脊。”
作品譯文
康樂公謝靈運到永嘉出任太守時,喜歡去石門山遊樂。
江中孤島上有座雨亭,千年以後古蹟猶存。
今天我來秋浦遊樂,三次到桃花陂的源頭探幽。
只見千峰積雪明耀,萬壑猿猴啼鳴。
我與謝公一樣喜歡山水之態,因周子邀請,故寫文章記載這段雅興,並與周子共賞析。
我們在山崖上掃清落葉,席坐在青石的月光上舉杯歡飲。
溪水正對大樓山的南面,潺潺向南奔流而去。
在這裡匯流成玉境一樣的深潭,澄淨的潭水可以洗淨心婚。
看到如此靜謐的景色,那裡還會有人間的喧囂煩亂?
直到深夜,我們才趁著酒興,一路高歌回到平原的家。
我走了,周子你再來此地的時候,別忘了替我問候那溪邊的蘭花和石蓀草,謝謝她們的清香滿鼻。

作者簡介

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像李白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