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阿米亞昌德拉·查克巴迪的信

《致阿米亞昌德拉·查克巴迪的信》是印度現代詩人泰戈爾所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致阿米亞昌德拉·查克巴迪的信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泰戈爾
  • 作品出處:《泰戈爾文集》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致阿米亞昌德拉·查克巴迪的信
阿米亞昌德拉·查克巴迪先生:
維沙克月二十五日泛舟生辰之川流,向死日飄浮而去。生死的微茫界線上,是哪個藝人坐在移行的座位上,以參差不齊的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編著一個神奇的花環?歲月乘車飛逝。徒步的旅人取出容器,乞施些許飲水。飲畢,落伍在黑暗中,車輪壓破的容器落在塵土裡。他身後又來了個旅人,用新杯臼飲新釀的酒漿,他與前者姓名相同,卻分明是另一個人。
我曾是個孩童。寥寥幾個生辰的模具鑄造的那個孩童的偶像,你們誰也不認識。熟稔他形體真實的,俱已作古。他不復存在於現在的外殼和他人的記憶里。他與他小小的世界遠去了。清風徐來,不聞他當年的嬉笑和啼哭的回聲。塵埃中,我不曾發現他玩具的碎片。坐在昔年生活的窄小的窗前,他向外凝望。他的天地局限於有孔隙的宅院。他稚嫩的視線被花園高牆和一行行椰子樹擋回。童話的甘汁調稠的黃昏,相信和懷疑之間並無太高的牆壁,遐思輕易地從這邊飛到那邊。朦朦朧朧的暮色里,暗影擁抱著物體,兩者歸屬了同一種姓。區區幾個生辰是一座孤島,一度浴著陽光,不久便沉入流年的海底,落潮的時候,有時望得見島上的山巔,望得見珊瑚的紅色輪廓。
此後的維沙克月二十五日出現於一個階段之末的春曉紅霞的淡雅里:少年這個遊方僧,調試好年華的單弦琴,雲遊著呼喊著迷茫的心中的人兒,彈奏無可言傳的感情狂想曲。靜聽的吉祥天女的寶座搖晃起來,在一個忘卻工作的日子,她遣差女使者下凡,在被石棉花的色彩陶醉的陰徑上款款而行。我傾聽她們的柔聲細語,似懂非懂;我瞧見她們黛黑的眼睫掛著淚花,微顫的朱唇沁出鬱結的悵愁;我聽見她們華貴的金銀首飾發出熱烈、焦灼、惶惑的呼聲。維沙克月二十五日睡眠中方醒的黎明,她們不讓我知道,暗自留下新綻的白素馨串連的花環,幽香迷醉了我的曉夢。
少年時代生辰的世界與神話的疆域毗鄰,充斥著穎悟與無知引發的狐疑。那裡,光臨的公主披著柔潤的亂髮,時而閒睡,時而因點金棒的碰觸驟然甦醒。光陰荏苒,春光明媚、奼紫嫣紅的維沙克月二十五日的牆垣坍塌了。那綠草如茵的小徑...昔日,素馨花葉搖影移,風兒低聲細語,杜鵑相思的哀鳴中正午淒清蒼涼,花香的無形誘惑下,蜜蜂嚶嗡翩飛...如今延伸到了通衢大道。當初少年練習的單弦琴,繫上了一條條新弦。
以後,維沙克月二十五日召喚我沿著坎坷的道路,行罕波濤轟n向的人海邊。適合、不合適的時刻,我將樂音織成的網撒向人海,有的心靈甘願投網,有的從破網中逃遁。
有的日子疲憊不堪,沮喪闖入開拓之中,詩思被沉承的苦惱壓彎疏懶的下午,獨辟的蹊徑上,時常出入意料地駕臨天同的樂師:他們使我的服務臻於完美,為倦乏的探求送來滿斟瓊漿的金杯,以笑聲的豪放爽朗制服憂懼,以灰燼覆蓋的焦炭重新點燃膽略的火焰,把天籟揉入探索中的表達方式,點燃我熄滅了的路燈;使鬆弛的弦索再奏新曲;親手給維沙克月二十五日戴上熱烈歡迎的花環...他們的點金石的點觸迄今留在我的歌聲、我的詩章里。
然而生活的戰場雷聲隆隆,處處進行著殊死的搏鬥。我有時只得放下詩琴舉起號角,,頭頂正午的炎炎烈日四出奔走,經受交替的勝利和失敗:腳掌扎滿蒺藜,受傷的胸膛血流如注。狂暴兇猛的惡浪衝擊我人牛的船舷,企圖將我生活的用品沉入誹謗的泥海。我領略了憎恨、嫉妒、刺耳的喧囂,也領略了情愛、友誼、悅耳的歌聲,通過滾動的熱淚和嗟嘆,我人生的星球進入了軌道。歷盡曲折、艱辛、衝突,已屆暮年的維沙克月二十五日,你們簇擁在我身邊,可是你們是否知道,我作品表現的許多內容是不完整的、零亂的、被忽略的?內外的是非曲直、清晰模糊、榮譽惡名、成功挫折糅合著塑造成的我的形象,今日在你們的敬慕、愛戴、寬和中栩栩呈現。我欣然承認你們奉獻的花環是我生辰的最後的容貌。同時,我為你們祝福。臨行的時候,願此心靈的形象長存你們心間,而不因遺留在時代之手而感到驕傲。
爾後,人生的光影織成的一切旅歷的盡頭,讓我怡然歇息。那無名的幽寂的去處,讓各種樂器的各種曲調匯成深沉的“終極”的交響曲。

作者簡介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