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至元通寶
- 所屬年代:元代
- 風格特色:遊牧民族特色
- 直徑:4.48cm
- 重量:19.4克
形制,歷史,現存,價值,
形制
“至元通寶”鑄造於元代至元年間,即公元1264-1294年。據史書記載,“至元通寶”版別眾多,大小不等,錢文有漢文和巴思巴文兩種,由於鑄期僅有數月,故而遺存不多。我的這枚“至元通寶”為漢文小平錢,直徑2.5厘米,郭細肉厚,穿孔適中,外觀古拙陳舊,銅質粗糙堅硬,風格質樸莊重,正面錢文為楷書“至元通寶”,字型工整挺拔、渾厚有力。此錢雖然在規格樣式上效仿宋代錢幣,但是遊牧民族的風格特色仍然顯露無遺,與外觀精緻典雅、銅質細膩光滑、錢文清麗娟秀且溫潤婉媚的宋錢形成鮮明對照,凸顯了蒙古民族粗獷豪放的精神氣質和講求自然實用的審美趨向。 中國古代的方孔銅錢,面和背的錢文絕大多數為單一的漢文,也有極少量的是契丹文、西夏文、蒙古文和滿文,在元代和清代,有較多的方孔銅錢面文為漢文,背文為漢文和蒙文或漢文和滿文。
而至元通寶四體文錢錢文則有四種:面文“至元通寶”4個字為漢文,背文穿上、穿下直讀為蒙文八思巴文,穿右為察哈台文,穿左為西夏文。因此,該錢被稱為“四體文錢”。在歷朝歷代的古錢幣中,面文和背文多達四體的,僅此一例,別無其他,可謂“空前絕後”。關於這種錢的用途,歷來錢幣學家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鎮庫錢,有人認為是供養錢,目前尚無定論
至元通寶四體文錢是元順帝至元年間(公元1335年至1340年)鑄造的。元世祖忽必烈於公元1285年至1294年也曾鑄造過至元通寶錢,但只有漢、蒙兩體小平至折三共六品。而元順帝所鑄造的至元通寶版式繁雜,變化無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異文及供養錢等。其四體文錢便是這一時期的傑作。該錢直徑45毫米、厚2.5毫米,重24克,歷經600多年仍保存完好,可見老舊包漿,遍體紅銹夾有綠銹,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歷史
元順帝妥懽帖睦爾至元年間(1335~1340年)所鑄。元朝有兩個至元年號,一是元世祖忽必烈,再就是元順帝,習慣上稱此為後至元。順帝登基時年僅13歲,元朝統治的興盛期早已過去,留給他的只是一副爛攤子。由於他年少無知,朝政完全由權臣伯顏專擅自恣。伯顏有著強烈的唯蒙古貴族獨尊意識,尤其是對漢人、南人充滿了鄙視和猜忌。至元改元後,伯顏蠱惑順帝下詔停止科舉取士,同時將供奉儒學貢士莊園的田租改為禁衛軍費用;不準漢人、南人等學習蒙古文字;禁止漢人、南人等持有兵器,也不準擁有馬匹。更為甚者,竟妄圖唆使順帝殺光漢人中張、王、劉、李、趙五大姓。由於伯顏自恃功高權重,一時聲威煊赫,其擅殺諸王大臣,大肆侵吞天下貢賦,引起順帝不滿,遂啟用伯顏侄子脫脫,並於至元六年(1340年)初,罷貶伯顏出朝,命其遷居南恩州(今廣東陽江),後病死於途中。順帝任命脫脫為中書右丞相,進行社會改革,為調和民族矛盾和籠絡漢族士大夫階層,恢復科舉制度,並派人去曲阜孔廟祭祀,以表示對正統儒學的尊崇,同時又大興國子監,選名儒雅士傳播孔孟之道,並下詔編修遼、金、宋史書。
“至元通寶”是隨著中世紀蒙古的崛起和元帝國的建立應運而生。在對外擴張的過程中,蒙古人雖然依仗強悍的騎兵軍團征服了一系列文明程度較高的封建王朝,但“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先進文明所征服”。在入主中原之後,漢文化的博大精深、高雅絢麗和輝煌燦爛使征服者深受震撼,稱羨不已。漢文化的強勢地位和獨特魅力以及統治漢地的實際需要使元朝統治者逐漸接受並採用了中原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體制。建立貨幣制度即是其中之一。當時,中原地區使用貨幣的歷史已達兩千餘年,到兩宋時貨幣制度漸趨成熟。元帝國疆域遼闊,海陸交通發達,中外貿易往來頻繁,江南地區的商業一度繁榮興盛。在這種經濟形勢的推動下,元朝政府仿效宋代幣制確立了不兌換的紙幣本位制。有元一代,政府因強制發行紙幣“寶鈔”,對金屬貨幣的鑄造嚴格限制,所以銅錢數量之少可謂空前絕後。元代銅錢分為“官鑄錢”和“供養錢”兩種。“供養錢”是佛教信徒向寺廟布施時專門用於供奉神靈的私人鑄幣。“官鑄錢”是由元朝政府監督鑄造的銅錢,種類較多,其中就包括“至元通寶”。雖然蒙古統治者多次頒布禁止使用金屬貨幣的法令,但在民間,“至元通寶”等銅錢仍有少量流通,為當時的商業貿易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現存
“至元通寶”四體文大錢,直徑4.48厘米,重19.4克,極有可能是順帝逐走伯顏推行新政時所鑄。一般認為是寺觀廟宇或供養錢,非流通貨幣,也有認為是紀念幣。其面文為漢字,真書直讀;背有4個異文,甚為獨特,泉家和學者對此有不同的解釋。有認為其“穿上為蒙文,穿下為女真文,穿右為回文,穿左為西夏文,按上下右左順序,也應該是‘至元通寶’四字”。有學者認為,背穿上下為八思巴文,是元世祖時國師八思巴根據藏文字母創造的一種文字;穿右是察合台文,也稱突厥文;穿左為西夏文,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榮創造的文字。總之,這種由幾種文字合而成文的錢幣,在中國古錢幣中絕無僅有。這也說明了各民族在文字、語言上有著相互影響和滲透。是錢存世甚少,目前所知真品不超過10枚,為非流通貨幣中的佼佼者,是元錢珍稀品之一。其級別為二級上,市場參考價人民幣8萬元左右。
價值
至元通寶楷書小平光背700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間鑄,錢文分蒙文,漢文兩大類版式,大小不一,蒙文以上下左右序讀,漢文楷書直讀,小平徑2.3厘米,重3克,折二徑2.7厘米,重6.2克,折三徑3.1厘米,重9克左右,蒙文錢類似漢文錢。蒙文錢鑄量不多,以蒙文小錢,漢文大錢為罕見,其它錢也難得。
至元通寶楷書折二光背1200元
至元通寶楷書折二大樣光背2500元
至元通寶楷書折三光背4200元
至元通寶蒙書小平光背2200元
至元通寶蒙書折二光背850元
至元通寶蒙書折三光背10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