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十九年是1282年四月 調揚州合必軍3000人鎮泉州。 是年 朝廷令各路府、州、縣設教授、學正、教諭。
至元十九年是1282年四月 調揚州合必軍3000人鎮泉州。 是年 朝廷令各路府、州、縣設教授、學正、教諭。
至元十九年是1282年四月 調揚州合必軍3000人鎮泉州。 是年 朝廷令各路府、州、縣設教授、學正、教諭。...
至元十九年(1282年),遣唆都從廣州渡海攻占城,連戰 元朝遠征日本 逾年。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至二十二年(1285年),鎮南王孛兒只斤·脫歡(忽必烈子)發兵侵...
程鉅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諱,改用字代名,號雪樓,...因受元世祖賞識,累遷至集賢直學士。至元十九年(1282年),奏陳五事,又請興建...
孔洙雖為前宋衍聖公,仍是元初朝野公認的孔子家族大宗之首。元世祖忽必烈許以高官厚祿,於元至元十九年(1282)春夏徵召孔洙載爵歸魯奉祀。七月,孔洙以“江南襲封...
元(公元一二八二年至一三六六年)字汝質,號去華山人,莆田人,洪岩虎之子。生於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卒於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年八十五歲。嘗官訓導。希文的詩...
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越南紹寶四年) 第二次元越戰爭 八月,元朝右丞相唆都領兵五十萬,以征占城為藉口,預備侵越,十月,陳仁宗來到平灘,在陳舍灣會見王侯百官...
劉因(1249—1293年),字夢吉,號靜修,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元朝著名理學家、詩人。世為金朝大臣,少有大志,熟習儒家經典,頗有名聲。至元十九年(1282年),...
張弘范卒後,其子張珪襲父職,於至元十九年(1282)迎鄧剡師事之二十三年(1286),程鉅夫以侍御史行台至金陵,鄧剡有《燭影搖紅》詞賀其得子。鄧光薦卒年 編輯 ...
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發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殺阿合馬事件。此後,忽必烈又先後任盧世榮、桑哥專理財政,都以失敗告終。同期,忽必烈接連派遣軍隊遠征日本、安南、...
(1268—1287)《元史》作答兒麻八刺乞列,亦作答耳麻八刺合吉塔。父恰那多傑·丹坎卓本。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任薩迦寺住持,至元十九年(1282年)至大都朝見...
隨著局面惡化,紅巾軍處於元軍包圍之中,至正十九年(1359年),汴梁城破,韓林兒突圍出走,劉福通壯烈犧牲,中原地區的紅巾軍政權結束了,紅巾軍起義至此也接近尾聲。 [4...
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右丞唆都遣人至占城,返回時報告占城王有內附意,元廷遂於至元十六年十二月,遣兵部侍郎教化的等與唆都出使占城。...
文天祥從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達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殺,一共被囚禁了三年兩個月。這段期間,元朝千方百計地對文天祥勸降、逼降、誘降,參與...
乾隆《泉州府志·卷24·軍制·元軍制·客兵》載:在泉州發生亦思巴奚戰亂的75年前,“至元十九年(1282年),調揚州合必軍三千人鎮泉州,戍列城。”同年,又以...
崔彧,字文卿,弘州人。元世祖器重的人,至元十九年為集賢侍讀學士,任為御史中丞。...... 元世祖器重的人,至元十九年為集賢侍讀學士,任為御史中丞。...
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以兵請冕為官。冕以出家相拒,並擴室為白雲寺。旋卒於蘭亭天章寺。 遊歷天下 王冕後來遊歷在北方,王冕看到了那些耀武揚威的...
元至元十九年六月至二十一年(1282—1284年),元軍攻占城(今越南中部)國的作戰。...... 元至元十九年六月至二十一年(1282—1284年),元軍攻占城(今越南中部)...
至元十九年,隨父居四川(時李唐當就任四川行省幕職),行省擬闢為掾,闢為晉原縣主簿,皆辭不就。時值權臣阿合馬被殺,主張行漢法的皇太子真金得以真正參決朝政...
元至元十四年(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至十九年,元中書右丞相伯顏率軍平息諸王昔里吉等叛亂的作戰。...
至元十九年,朝廷尋求南糧北調的運輸路線時,朱清、張瑄建議海運,被採納。兩人移居太倉,與上海總管羅壁造平底海船60艘,自劉家港運糧4萬石至京師,開創了元代海運。...
最大者高3米以上,小者亦有1.5米左右,造像題記始自至元十九年(1282)、止於二十九年,均為元代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真伽為首的僧侶與世俗官吏所造。其風格分漢、...
元朝統治者對他軟硬兼施,威逼利誘,許以高位,文天祥都誓死不屈,決心以身報國,絲毫不為所動,因而被囚三年,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年1月9日)慷慨就義。這首...
同時,元政府還增設驛站,以利別失八里到內地的交通。至元十九年(1282年),又設立別失八里宣慰司。大量元軍從內地通過這裡去增援天山以南的曲先(今新疆庫車)、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