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體徵
大多數感染者是無症狀的,但可長期隨糞便排出包囊.因組織受侵犯而發生的症狀包括間歇性腹瀉和便秘,胃腸脹氣和痙攣性腹痛.肝區和升結腸區可能有觸痛,大便含有粘液和血.
阿米巴痢疾在熱帶地區常見,但在溫帶地區不常見.其特徵為頻繁發作的液狀或半液狀腹瀉,糞中常含有血液,粘液和活的滋養體.腹部體徵從輕度觸痛直至伴有高熱和全身中毒症狀的明顯腹痛.觸痛腫大的肝臟常伴有阿米巴結腸炎.復發之間,症狀可減輕到反覆發生的腹部痙攣和腹瀉或軟便,但虛弱和貧血仍繼續存在.也可能出現亞急性闌尾炎的症狀,若對這類病人作外科手術可能引致腹膜炎.
慢性感染的症狀與炎症性腸病相似,表現為間歇性非痢疾樣腹瀉伴有腹痛,粘液便,腹部脹氣和體重減輕.慢性感染還可在升結腸和盲腸區出現觸痛的可捫及類似於癌腫的塊狀或環狀病變(阿米巴瘤).
轉移性阿米巴病起源於結腸,可累及任何器官,但肝右葉的單個肝膿腫最為常見.它可發生在以前無症狀的病人,男性比女性多見(7:1~9:1),可不知不覺地發展加劇.症狀包括肝區疼痛或不適,可隨活動而加劇,有時可痛及右肩;間歇熱,出汗,寒戰;噁心,嘔吐,虛弱和體重減輕.黃疸不常見,若有也僅僅是輕度黃疸.膿腫可穿破到膈下間隙,右胸膜腔,右肺和其他附近器官.有時可見滋養體直接感染所致的皮膚病變,好發於肛周和臀部以及外傷或手術的創口.
用藥治療
多數的腦部和脊索棘阿米巴(肉芽腫阿米巴腦炎)患者預後較差。
對自由生活阿米巴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用二性黴素B靜脈給藥,可緩解臨床症狀,但死亡率仍在95%以上。
酮康唑對原發性阿米巴性腦膜腦炎有時有效,劑量與用法同隱球菌性腦膜炎。四環素、利福平、磺胺嘧啶也有一定效果。一般抗阿米巴藥無效。肉芽腫性阿米巴腦炎可試用雙脒類衍生物如丙烷脒、戊烷脒等。
也有報告利福平可以治療病人。戊雙脒(pentamidine)合併口服磺胺藥有望治癒病人。
阿米巴性角膜炎需局部清創,1%硝基咪康唑、0.1%乙羧基巴龍黴素眼藥水或丙烷脒局部套用3~4周。
其他抗真菌和抗阿米巴的眼藥諸如洗必泰、聚六甲基雙胍、新黴素、多粘菌素B、克霉唑等。
藥物治療無效者可考慮角膜成形術或角膜移植。
皮膚阿米巴病患者則應保持皮膚清潔,同時以戊雙脒治療。
飲食保健
根據不同的症狀,有不同情況的飲食要求,具體詢問醫生,針對具體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飲食標準。
預防護理
本病預防在於加強衛生宣教和公共泳池管理,推薦用苯甲烴胺防腐的鹽水和含硫柳汞及EDTA的溶液清洗和保存隱形眼鏡,游泳時不應佩帶隱形鏡。
病理病因
在自然界存在著多種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其中有些是潛在的致病原,可侵入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眼部和皮膚,引起嚴重損害甚至死亡,以雙鞭毛阿米巴科的耐格里屬(Naegleria)和棘阿米巴屬(Acanthamoeba)多見。
疾病診斷
肝阿米巴病和阿米巴膿腫必須與細菌性肝膿腫和感染性肝棘球蚴囊腫等其他肝臟感染鑑別.
檢查方法
詢問病史結合病原學檢查為主,通過腦脊液或病變組織塗片可見中性粒細胞數增加,濕片中可見活動的滋養體,也可取腦脊液,眼的排泄物,角膜刮取物或活檢的病變角膜塗布在有大腸桿菌的瓊脂平板上進行培養,一般3-7天可見滋養體或包囊。
血清學診斷可用間接血凝試驗,間接螢光抗體試驗等,但一般無法作出早期診斷,近年來也有人開始套用PCR技術檢測病人分泌物中的阿米巴DNA或用DNA探針進行診斷。
併發症
肉芽腫性改變為其病理特徵,棘阿米巴引起的阿米巴性皮膚損害主要是慢性潰瘍,75%的AIDS病人有此併發症,由於棘阿米巴包囊耐乾燥,可隨塵埃飄起,通過污染角膜而致慢性或亞急性角膜炎和潰瘍,患者眼部有異物感,畏光,流淚,視力模糊等症狀,反覆發作可致角膜潰瘍甚至角膜穿孔,近年來隨著隱型眼鏡的使用,阿米巴角膜炎的發病率逐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