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分類:
自然道德分廣義的自然道德以及狹義的自然道德。廣義的自然道德是指法國霍爾巴赫用語。指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上的道德。他認為人是自然的產物,自愛自保是人的永恆不變的本性。道德世界中人的一切感情、行動均服從這一本性,即服從自然的必...
《自然道德》是2023年8月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美) 黃百銳 (David B. Wong) 。內容簡介 本書系“比較哲學翻譯與研究”叢書之一,本書辯護了多元相對主義視野下,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在核心觀念上的差異。在本書中,作者提出了...
自然道德法是托馬斯主義法學中的概念,最早由托馬斯,阿奎那提出,意指純粹存在於人類良心中的自然法。奧地利新托馬斯主義學家J.麥斯納在《自然法》(1949)一書中,承襲並發揮了這一概念,他說,自然道德法論的最高原則是“要行善,要...
道德律是倫理學術語,指根據人類共同本體所確定的適合一切社會和時代的道德生活的基本定律。在西方,智者安提卡、西塞羅以及托馬斯,阿奎那等對此都作過探討。早期稱為“未寫出的法律”,主要表現為“黃金定律”,即《聖經》中耶穌的箴言:“...
《大自然道德:環境倫理學案例》是對環境倫理進行研討的一本書,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葉平。內容簡介 20世紀人類社會在科學技術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燦爛文明。然而,在進入新世紀之際,人類社會面臨著控制...
《自然與道德:道家倫理道德精粹》是2003年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澤應。內容簡介 編者從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主要構成成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學說中,選取了一些在歷史上對於我們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過重要作用,...
生態道德教育是一種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動,是指教育工作者從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處和互惠共生的生態道德觀出發,啟發引導人們為了人類長遠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覺養成愛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生態保護意識、思想覺悟和相應的...
《道德與自然的統一:康德至善論研究》是一本2022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曉明。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關於康德哲學理論研究的學術專著。至善在康德倫理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但飽受爭議的概念。從黑格爾到新康德主義者,都把至善當成形...
《人與自然的道德話語:環境倫理學的進展與反思》是2004年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湘溶。內容簡介 所謂一個出發點,即作者們究竟應當以什麼東西作為根本標準去判斷人類與自然交往活動的合理性,只能是人類的整體利益;所謂兩...
《自然與道德 : 氣候變化的倫理追問》是201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史軍。內容簡介 本書對氣候倫理的研究現狀進行了梳理,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進行了理性的思考,對氣候變化的主流經濟學路徑進行了深刻的倫理批判,找出了確定應對...
一方面,人們可以運用新的科學技術,大大節約生產中的自然資源消耗,創造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發展,能為人類探尋發展生產和文明生活所必須的新的自然資源。節儉資源消費,生活方式實現生態化。現代環境道德要求人們在日常...
大道無形,大德無德.萬物資始,人為統天.世無對錯,.世無道德,世無之為.大同之形,人為之形.群龍無首,師法自然,羽林怡然.自然之道,神道之始.軟體 自然之道V3.7,自然之道4.0漢化墨石,都是專業規則五子棋軟體比較強的軟體,最...
《哲人的自然與道德》由列奧·施特勞斯撰寫的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尼采似乎是標籤最多的哲學家:生機主義者、後現代主義者、啟蒙主義者、反形上學主義者、虛無主義者、古典主義者、敵基督論者、法西斯主義者……問題在於,形形色色的標籤...
尼采所謂的“反道德”,並非是“反德性”或“反倫理”,而是“反道德形上學”。尼采試圖通過反“道德形上學”來回歸“德性”與“自然”。因此,“德性主義”和“自然主義”是尼采“未來哲學”的兩大面相。尼采的“未來哲學”不僅...
倫理自然主義,moral naturalism,倫理學中論證道德的一種方法論原則,也指現代西方倫理學中流行的一種思潮。歷史淵源 在古代西方倫理學中 一般來說,倫理自然主義從自然規律和人的生理、心理特徵中引伸出道德要求,在人的自然本性中尋找...
《人類道德自然史》是2017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麥可·托馬塞洛。內容簡介 《人類道德自然史》對人類道德心理的演變進行了迄今為止詳盡的論述。基於對類人猿和人類兒童進行比較研究的大量實驗數據,麥可·托馬塞洛重構了早期...
生態道德準則是指從道德的角度規範人類有關生態活動的行為原則。它包括:①應當尊重生命和自然界。這就是生態倫理學的命令性原則,生態絕對命令是:愛並從而尊重生命和自然界。②不應當損害生命和自然界。這是它的禁止性原則,主要表述為...
《自然法與道德哲學:從格老秀斯到蘇格蘭啟蒙運動》是2010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哈孔森。內容簡介 十八世紀道德哲學中不少重要成分受自然法理論的影響非常大,自雨果·格老秀斯(Hugo Grotius)之後,新教主義內部發展出了...
在《尊重自然:一種環境倫理學理論》中,作者以職業哲學家的眼光,在借鑑入際倫理學的理論成果和吸收當代生態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建構了一套完整的生物中心主義倫理學體系。他的基本理論主要圍繞三部分展開:一是尊重自然的道德態度;二是...
作為課題負責人,曾經承擔過國家基金項目《當代大學生道德理想研究》等多項課題研究。主要代表著作有《人生哲學論》、《人生美學導論》等10餘部,並在《哲學研究》、《學術月刊》、《中國教育報》等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迄今為止已在海...
自然主義教育是指近代西方資產階級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潮,主張遵循兒童的自然發展順序進行教育。早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已提出教育要與兒童自然發展相適應的思想。自文藝復興起,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才成為一種思潮和理論。人文主義者以人為中心...
《自然的倫理尊嚴》是2001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培超。本書作者指出,生態危機意味著人類的文化危機和觀念的缺失。任何生命都有它的內在價值和固有權利,要用人倫道德善待自然,實現人同自然的和解與和諧。內容簡介 千百年...
當人類以此為出發點來處理人與自然關係時,生態倫理就有了現實的根據,生態倫理便成為了人的倫理最終也成了人的內在自覺了。生態倫理學 簡單地說就是研究人與自然之間道德關係的科學,其研究對象包括人與自然的道德關係及受人與自然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