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辯證法基礎》是現代丁長青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書名:自然辯證法基礎
- 作者:丁長青
- 類別:哲學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ISBN:7505300156
- 創作年代:現代
《自然辯證法基礎》是現代丁長青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自然辯證法基礎》是現代丁長青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適合幹部教學和自學用的自然辯證法基礎讀物。它適合幹部的特點、興趣以及專業化、知識化的需要,在內容篩選上集中了自然辯證法科學的主要方面、最新資料和現有著作中的合理因素,並增加了“新三論方法”、“自然科學方法在管理和決策中的套用”...
恩格斯在這部著作中論述了自然科學史、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自然科學觀、自然科學和哲學的關係、自然界的辯證法規律和自然科學的辯證內容、自然研究中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問題。這部著作開闢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新領域,為自然辯證法這一學科奠定了理論基礎。恩格斯在《導言》和相關札記中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總結了歐洲文藝...
《自然辯證法概論》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出版、2018年修訂的圖書,作者是吳國林、肖峰、陶建文。圖書簡介 本書為自然辯證法概論,主要用於研究生相關課程的教學。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研究對象是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新的自然觀能否克服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和十九世紀初黑格爾的局限性,除了依賴於自然科學的發展以外,關鍵就在於能否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理論基礎。換句話說,自然觀上的革命只有在唯物辯證法的指導下才能完成。恩格斯正是首先抓住並解決了這個問題。早在1875年的一段自然辯證法札記中,恩格斯就指出唯物辯證法是...
本書是在對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後,結合國內自然辯證法研究狀況和高校教學實踐而寫成的一部新教材。全書內容除導論外共有十二章,一至二章為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內容,在回顧自然觀歷史發展的基礎上,從辯證唯物主義立場出發,對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發展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行了系統論述。三至九章為...
一、 技術認識的方法論基礎 二、 技術研究的一般過程 第二節技術活動的方法 一、 技術思維及其特點 二、 技術活動的一般方法 第三節技術解釋 一、 技術規則的解釋 二、 技術客體的解釋 閱讀材料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八章工程方法論 第一節工程方法的內涵和外延 一、 工程方法的含義 二、 工程方法的分類 第二...
《自然辯證法:科學技術哲學基礎》頭北京京師印務有限公司印刷,2014年9月第1版,2014年9月第1次印刷。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科學技術的歷史發展、自然觀、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技術方法論等。《自然辯證法:科學技術哲學基礎》適合對自然辯證法方面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內容簡介 《自然辯證法:科學技術哲學基礎》由北京師範...
《自然辯證法入門》是現代江蘇人民廣播電台理論組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同名廣播講座的基礎上編寫成的,作為入門書,與其它專著相比有自己的特色,表現在:在材料運用上既避開高深的自然科學專門知識,又儘量幫助讀者開闊視野,結合生產、生活實際講各方面的科學知識;在說理方法上,採取就實論虛。就事...
第一節自然辯證法的學科性質 第二節自然辯證法的學科歷史 第三節自然辯證法的學科功能 思考題與批判思維練習題 第一篇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 第一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第一節自然界的系統性 第二節自然系統的基本特徵 思考題與批判思維練習題 第二章自然界的演化發展 第一節自然界的歷史性 第二節自然界的自組織 ...
第二版)《自然辯證法(第二版)》是2016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該書是第二版,在原版的基礎上系統介紹了自然辯證法的基本理論、基本思想,結合科學技術發展的新進程、新成就,闡述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科技觀,以及學習和運用自然辯證法思想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意義。
《高等學校研究生基礎課程教材自然辯證法綱要》是2006年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哲學套用與自然辯證法 1.2自然辯證法與創新人才培養 1.3自然辯證法的創立與發展 思考題 第2章 歷史上的科學技術與自然觀的演進 2.1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與自然觀 2.2古希臘科學技術與自然觀 2.3中世紀...
知識的基礎 知識的基礎(foundation of knowledge)是2003年發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出自《自然辯證法名詞》第一版。公布時間 200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自然辯證法名詞》第一版。
第五篇現代自然科學中若干哲學問題探討,吏要是對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和地學等基礎學科一些前沿領域中的哲學問題,以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為指導,進行探索性分柝和討論。同時,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富有啟發性的哲學問題。上述五篇內容有內在聯繫,第一篇從歷史、縱向討論了自然辯證法學科產生與發展的基本過程...
(3)自然科學論。涉及現代科學技術中幾個語言方法論問題、科學研究方法與科學方法論關係、爭論對科學發展的意義等。(4)科學技術觀問題。涉及技術的本質、在科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識發展等。(5)自然辯證法基礎理論、對象、內容、性質等。(6)國外科學哲學思想、評價莫諾《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生命觀、海森伯《原子...
第四節 自然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機制 一、科學發展的內在機制 二、技術發展的內在機制 三、科學技術發展的模式 第四章 科學技術與社會 第一節 科學技術發展的社會條件 一、社會經濟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作用 二、社會政治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保障作用 三、社會文化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導向作用 第二節 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 ...
《自然辨證法原理》是1997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德勝。內容簡介 早在上個世紀,馬克思就曾說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今後將是一門科學。作為一名哲學家和社會科學家,他諄諄告誡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學習自然科學,因為“自然科學是一切知識的基礎”。恩格斯也說過,“要樹立辯證的同時又是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三、19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與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 中醫問題與思考:元氣論與原子論的差異及其對中西醫學發展的影響 第二章 現代科學技術與系統自然觀 第一節 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與系統自然觀的形成 一、系統自然觀產生的現代自然科學基礎 二、系統自然觀的基本思想 三、系統自然觀確立的意義 第二節 自然界的系統...
過分茂密的唯心主義體系窒息了他的辯證法。馬克思 19世紀中葉,自然科學的發展愈益揭露出自然界的辯證性質,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也使社會歷史運動的辯證法更加顯露出來。馬克思、恩格斯在概括革命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新成果的基礎上,在德國古典哲學的基礎上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創立了唯物辯證法。他們把...
《自然辨證法概論》是200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培林、王學彥、張雅春。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鄧小平教育和科技思想指導下,根據國家教育部確定的課程名稱和教學改革的精神,以唯物辯證法、特別是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和體系結構為依據,吸取了中外科學技術哲學中的成果編寫的。全書除緒論外,共13章...
內容包括:導言:自然辯證的學科性質和功能;自然辯證法前史;自然辯證法本史;自然辯證法的傳播和發展。第一篇“自然觀”:自然界物質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物質系統的演化;自然界物質系統存在與演化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界;科學發展觀及其哲學基礎。第二篇“自然科學方法論”:科學方法論的研究對象及其意義;科學問題和...
第二章自然觀 第
本書是在對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後,結合國內自然辯證法研究狀況和高校教學實踐而寫成的一部新教材。全書內容除導論外共有十二章,一至二章為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內容,在回顧自然觀歷史發展的基礎上,從辯證唯物主義立場出發,對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發展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行了系統論述。三至九章為...
他們正確地解決了自然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指出自然科學是唯物主義哲學的基礎,辯證唯物主義是指導自然科學發展的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自然科學觀是自然辯證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學的理論基礎。它主要有兩方面內容:①對自然科學作認識論和方法論方面的研究,形成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哲學;②把自然科學...
第一章 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對象和學科體系 第一節 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 自然辯證法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自然辯證法的學科體系 第二章 自然辯證法創立的哲學淵源與科學基礎(上)第一節 古希臘羅馬的科學成就和自然哲學思想 第二節 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與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 第三章 自然辯證法創立的哲學淵源與...
《自然辯證法新編》針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標定位,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基礎,將恩格斯自然辯證法原理進行套用研究,以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為主線,以觀念、理論、方法與技巧為主要內容,闡述哲學對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更高層面上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同時,提高知識、技術創新能力,以及...
5. 林德宏等 《自然辯證法基礎教程》 1990 蘭州大學出版社 6. 林德宏 張彥 《系統自組織概論》 1990 南京大學出版社 7. 林德宏等 《科學認識論導論》 1990 吉林人民出版社 8. 林德宏副主編 《科學認識發生論》 1990 吉林人民出版社 9. 《偉大而平凡的人—科學家剖析》 1992.09 南京大學出版社 10. 《高...
研究領域遍及自然哲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工程哲學和科技方法論等基礎研究,數學哲學、物理哲學、天文哲學、化學哲學、地學哲學、醫學哲學(主要包括醫學辯證法和醫學倫理學兩方面的內容)、生物哲學等套用研究。科學社會學、科學與宗教、科學技術與社會(STS)、科學思想史及傳播學、科學倫理學、生態哲學、環境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