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失業

自然失業是指由於經濟中某些難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業,現實中2%到3%的失業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然失業
  • 釋義:因經濟中難以避免原因引起的失業
  • 類型:五種
  • 原因:三種
概念,自然失業的類型,

概念

自然失業的原因:
摩擦性失業。摩擦性失業是指在經濟中由於正常的勞動力流動而引起的失業。也稱為工作轉換中的失業,或尋找工作性失業。
結構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是由於經濟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所引起的失業。這些制度上的原因主要包括:最低工資法、效率工資和工會的存在:
最低工資法:當存在這種立法時,勞動市場會出現供大於求,從而有失業。
效率工資:效率工資是企業支付給工人的高於市場均衡工資的工資。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企業採用效率工資制度可以提高效率,節省的成本高於向工人支付的工資,對企業是有利的。效率工資引起效率提高是由於企業能招到最好的工人,工人會勤勞工作,並減少流動性,採用效率工資對企業是有利的,但企業會減少所雇用的工人,從而引起失業。
工會:工會代表工人與企業進行工資談判決定工資。這時工會就成為勞動供給的壟斷者。企業迫於工會的壓力不得不提高工資,從而就減少雇用的工人,這也會引起失業。對於工會會員,工會必須保護他們的高工資,但這樣卻引起非會員的就業困難。
周期性失業。周期性失業是指經濟周期中的衰退或蕭條時,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這種失業是由整個經濟的支出和產出下降造成的。

自然失業的類型

(1)摩擦性失業
摩擦性失業是指勞動力在正常流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失業。在一個動態經濟中,各行業、各部門和各地區之間勞動需求的變動是經常發生的。即使在充分就業狀態下,由於人們從學校畢業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尋找工作,總是會有一些人的周轉。摩擦性失業量的大小取決於勞動力流動性的大小和尋找工作所需要的時間。由於在動態經濟中,勞動力的流動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業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2)結構性失業
結構性失業是在對勞動力供求不一致時產生的。供求之所以會不一致是因為對某種勞動的需求增加,而對另一種勞動的需求減少,與此同時,供給沒有迅速做出調整。因此,當某些部門相對於其他部門出現增長時,我們經常看到各種職業或地區之間供求不平衡。這種情況下,往往“失業與空位”並存,即一方面存在著有工作無人做的“空位”,而另一方面又存在著有人無工作的“失業”,這是勞動力市場的結構特點所造成的。
(3)臨時性或季節性失業
臨時性或季節性失業是由於某些行業生產的時間性或季節性變動所引起的失業。例如, 建築業或碼頭裝卸,遇到壞天氣或艙蓋打不開等等設施故障,這就使得建築施工不得不停下來,運輸裝卸也常常雇用臨時工。在農業、旅遊業、建築業中,這種失業最多。這些行業生產時間性或季節性是客觀條件或自然條件決定的,很難改變。因此,這種失業也是正常的。
(4)技術性失業
技術性失業是由於技術進步所引起的失業。在經濟成長過程中,技術進步的必然趨勢是生產中越來越廣泛地採用了資本、技術密集性技術,越來越先進的設備替代了工人的勞動,這樣,對勞動需求的相對減小就會使失業增加。此外,在經濟成長過程中,資本品相對價格下降和勞動力價格相對上升也加劇了機器取代工人的趨勢,從而也加重了這種失業。屬於這種失業的工人都是文化技術水平較低,不能適應現代化技術要求的工人。
(5)求職性失業:
求職性失業是指工人不滿意現有工作,離職去尋找更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業。這種失業的存在主要是因為勞動力市場不同,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工作也存在著工資及其他條件的差異,而且勞動力市場信息又是不充分的,並不是每個工人都可以得到完全的工作信息。工人在勞動力市場上得到的信息越充分,就越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工人在尋找理想工作期間的失業就是求職性失業。這種失業也是勞動力流動的結果,但它又不同於摩擦性失業。因為這種勞動力的流動,不是經濟中難以避免的原因引起的,而是工人自己造成的,屬於自願失業的性質。這種失業人口中青年人占的比例最大,因為青年人往往不滿於現狀,渴望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