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期望

自我期望

一種日漸具體的自我觀念,對自我行為表現及未來發展方向所持有的知覺與期望,故自我期望可以說是個人自我觀念的具體體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期望
  • 外文名:Self expectation
鏡中自我理論,期望價值理論,期望理論,

鏡中自我理論

Cooley 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是其他人關於自己看法的反映。人們總是在想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觀念。“一個人對於自我有了某種明確的想像—即他有了某種想法—湧現在自己心中,一個人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取決於別人思想的、別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所決定的。這種類型的社會我可以稱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鏡中我’。”Cooley 的鏡中我概念有三個階段或三重含義構成:
① 我們所想像的我們在別人面前的形象,這是感覺階段,是我們構想的、他人的感覺。
② 我們所想像的、別人對我們這種形象的評價,這是解釋或定義的階段,即我們想像的他人的判斷。
③ 由上述想像中產生的某種自我感覺,這是自我反映的階段。
依據鏡中自我理論,個體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會知覺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與期望,並會依照他人的期望來塑造其自我形象,樹立個人的自我期望,進而影響其行為。

期望價值理論

最早由 Atkinson(1957)提出,其基本主張是,行為的產生與否必須考慮個體對行為所持的主觀價值,以及個體對成功的期望。Atkinson 認為成就行為取決於成就驅力、成功期望以及誘因價值三個因素。他指出個體由兩種成就動機(Mach):追求成功的動機(Mas)和避免失敗的動機(Maf),這兩個基本動機與對成功或失敗的期望有密切關係。並以個體對特定任務的成功期望(Ps)與失敗期望(Pf)來定義期望,假定 Ps+Pf=1。還把誘因價值定義為對特定任務成功的相對吸引力,在他的模型中,包括了成功誘因(Is)與失敗誘因(If)。Atkinson
運用這些概念的數學關係來表示成就動機:Mach =(Mas×Ps×Is)-(Maf×Pf×If)。20 世紀 80 年代初,許多研究者分別對 Atkinson 的期望價值理論進行修正,提出了現代期望價值理論。以 Atkinson 的期望價值理論為基礎,現代期望價值理論直接把成就行為、堅持與選擇、個體的期望與任務價值聯繫起來,並且更廣泛的涉及心理與社會文化因素。本理論說明了工作價值與期望對個人行為表現的影響。因此,父母對子女所持的教育價值觀與期望,可能為子女知覺後影響子女的價值觀與自我期望,進而造成子女在抉擇、持續力、努力的程度、認知的投入,以及實際的表現等成就行為的改變。

期望理論

國著名心理學家 Vroom 於 1964 年提出“期望理論”。該理論重點研究人們從動機的產生到採取行動的心理過程,其主要內容是:人們採取某種行動積極性的高低,取決於這種行動結果能滿足其需要的程度及這種滿足得以實現的可能性大小的評價。Vroom 的期望理論用公式表示為:M=V×E,其中:M—激勵力,指激勵作用的大小;V—目標效價,指達成目標後對於滿足個人需要其價值的大小。它關係到某人對某一結果的主觀看法,這與某人個人的判斷力有關,而判斷力和他的學識、閱歷等過去的經驗程度有關;E—期望值,實現目標可能性的大小(概
率)。它與外界影響力有關,客觀上決定著行為結果的質量,奠定了行為者實現目標的可能性程度。Vroom 的期望理論辨證地提出了在進行激勵時要處理好三方面的關係:努力與目標的關係,成績與獎勵的關係及獎勵與滿足個人需要的關係。由此可知,期望理論的套用主要體現在激勵方面,父母在鼓勵子女時應採用子女認為效價最大的激勵措施,而且在設定某一激勵目標時儘可能加大其目標價值的綜合值,加大期望行為與非期望行為之間的目標價值差值。在激勵過程中,還應適當控制期望機率和實際機率,加強期望心理的疏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