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刺激

自我刺激

自我刺激(self-stimulation)是一種研究與某些功能有關的腦區的實驗方法。即將電極埋藏在腦內某一部位,電源開關是安裝於實驗箱內的一個槓桿,動物只要一按槓桿,電極所在部位的腦組織就受到一次電刺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刺激
  • 外文名:self-stimulation
  • 發現者:J.Olds & P.Milner
  • 發現時間:1954年
自我刺激實驗,自我刺激的產生部位,

自我刺激實驗

實驗結果發現,當電極安放在某些部位,動物會主動地不斷按壓槓桿以獲得電刺激。似乎動物由此可產生某種“愉快的體驗”或“滿足”,因而被刺激的部位可以稱之為與情緒有關的“愉快中樞”;也有另外一些部位受到電刺激時,動 物便立即按壓槓桿來終止刺激 。這叫自我 終止刺激。自我刺激和自我終止刺激的方法為研究與愉快和不愉快、獎勵和懲罰有關的腦區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途徑。
自我刺激 self-stimulation 將電極埋於鼠腦的某部,使鼠自己一按開關便通電流,這時鼠將不斷地按開關,進行自我刺激。這是J.Olds & P.Milner(1954)發現的現象。按開關的頻率可達每小時5000次。在鼠之外,哺乳類不用說,在鳥類和魚類也可見到這種現象。

自我刺激的產生部位

自我刺激的產生部位為以丘腦下部為中心擴展到大腦邊緣系統及中腦頂蓋,大腦新皮質、丘腦和小腦全無這個作用。通過按開關所引起的對腦的刺激作為報酬可使動物學習。一般有效果的學習可能是與自我刺激有效部位得到報酬有聯繫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將能產生自我刺激的部位稱為報酬系統,與此相對的將動物會躲避按開關的刺激部位稱懲罰系統,在報酬系統中有含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纖維通過,並指出自我刺激與這些纖維間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