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居作用與模仿
自居作用與模仿有區別,模仿是有意識和自願的。
含義及種類
自居作用這一概念最早見於的書信。
邁斯納(Meissner, 1970)總結出弗洛伊德提到五種類型的自居作用:
(1)夢認同。夢中凝縮機制的一種,主體的自我通過夢認同在顯夢中用他人的意象來表達自己;
(2)癔症性認同。主體同化客體的特性或表征,表達出源自潛意識中共同因素的相似性,這種同化是功能性的和病理性的;
(3)原始性認同(primary identification),在存在任何客體關係前,原始的、初級的對客體情感依附(emotional attachment)。例如嬰兒剛出生時還不能區分自己與外部世界,對父母依戀,把父母體驗為自己的一部分,在這一過程中無意識地接納父母的特徵;
(4)自戀(次級)認同(narcissistic (secondary) identification)。當拋棄客體或喪失客體後,通過內投射客體的方式退行性地替換被拋棄的客體,例如當嬰兒看不見母親時,將母親的形象內化並不斷幻想母親的形象,這種認同對自我與超我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5)
部分性(次級)認同(partial (secondary) identification)。這種認同基於對某一特質的知覺而不依賴客體關係,例如對鄰居的男孩具有強壯肌肉的認同,或者是由於某一群人喜歡同一種音樂,而對他人認同,由於人們能互相認同,促進了個體的社會生活。部分性認同是一種對集體的形成有重要意義的機制,有助於獨特個性的發展和自我的
形成。
其他精神分析家也描述了許多類型的認同,如與攻擊者的認同、反認同(counteridentification)、偽認同(pseudoidentification)、一致性認同和互補性認同(concordant and complementary identifications)、粘附性認同(adhesive identificatio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