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震預警

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時或發生後,利用離震源最近的地震台快速確定地震的信息,在震波還未到達另一個地區時,告知當地人。“預警主要取決於社會的信息化程度,比如電視台怎么發布信息、大型的公共場所怎么發布信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震預警
  • 對應:提前10秒預告
  • 屬性:地區襲來之前
  • 對象:日本大地震
簡介,作用,

簡介

臨震預警
臨震預警:關鍵的“提前10秒預告”
“在地震向一個地區襲來之前,哪怕能提前10秒預警,對人們完成自我保護的工作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作為經歷過多次地震的日本科學家,中村洋光很清楚地知道,地震來臨之前的幾秒鐘對於震中求生的意義。由他根據日本政府計畫參與研發的“臨震預警”系統在本次日本大地震中再次發揮了威力。
此次日本大地震之前,震源外圍地區居民通過日本NTT、KDDI以及軟銀三大手機巨頭開通的“震災傳言板”免費服務,收到了地震的預警訊息。憑藉著多年受過的地震自救訓練,很多人在幾秒內拿起平時就常備的防災袋,迅速貓下腰躲到桌子等室內遮蔽物之下。
“一個地方發生地震,當地和周邊是來不及通知的,但外圍地區就來得及,日本人用的正是這種預警系統。”中國國家地震局局長陳建民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解釋,日本所採取的這種“臨震預警”和地震預測完全是兩種概念。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時或發生後,利用離震源最近的地震台快速確定地震的信息,在震波還未到達另一個地區時,告知當地人。“預警主要取決於社會的信息化程度,比如電視台怎么發布信息、大型的公共場所怎么發布信息。除了對社會和民眾發布,還得對重大事件工程和會造成嚴重性災害的工程發布,比方說核電站,這些工程要什麼時候關閉、怎么關閉,這都是屬於預警的範疇。”
在上世紀60年代,和很多已開發國家一樣,日本政府和科研機構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以地震預報為目標的研究計畫,曾經投入巨資來實施5個與地震預報有關的“五年計畫”。但是,其後,國際地震學界在多次討論中,完全否認了短期內精確預測地震的可能性,日本對地震的研究重點逐漸由地震預測轉向了地震預警。2005年,日本政府正式提出建立“全民危機警報系統”。雖然日本氣象廳不再試圖精準預測地震,但也始終沒有放棄“臨震預警”,為人們爭取自救的時間。
根據《百科知識》雜誌副主編張田勘的說法,日本現在套用的“臨震預警”系統,遵循的是“時間差原理”。“地震發生時,一般是破壞力較小但速度較快的地震波(簡稱P波,速度為每秒5~7公里)先活動,接著就是破壞力大但速度慢的地震波(簡稱S波,速度為每秒3~4公里)。兩種震波之間存在幾秒到幾十秒的時間差。日本研究人員正是利用這個時間差,用儀器測出P波後,迅速向外圍地區發出預警。”
本次地震中,獲知信息之後,在日本負責監控地震的主要機構——國家氣象廳,立即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把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警察機構、通信公司、電視媒體、海上保全廳、消防機構等部門,進一步向民宅、學校、船舶等地點傳播。“在S波來臨之前,通過各種媒介得到訊息後,人們得到了幾秒到幾十秒的寶貴逃生時間。利用這幾秒、幾十秒的預警時間,人們可以通過一鍵自動裝置,暫停煤氣、電、水、核電站、化工廠等的運行,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一名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通過微博描述了自己在地震當天的經歷。“我們在教室上課,老師在接到信息後,立即讓我們疏散,最後把教室的電源也切斷了”。

作用

“日本地震低死亡,很大原因是由於日本政府對防震體系的不斷完善。”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李同興認為:日本社會能夠有條不紊地緊急應對,迅速投入救災,與日本不斷追求防震技術的研究與套用,以及用包括每年多次大規模防災演習在內的種種方式持久強化民眾防災意識有著密切關係。“日本政府氣象廳的臨震預警的經驗,行政部門對待地震的科學、嚴謹的態度,對生命的尊重,對世界各國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啟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