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縣民俗文化》從臨縣社會民俗、生產生活方式、方言俗語、節日禮儀等方面,對臨縣的各類民風民俗作了翔實的記載,突出地方特色,彰顯地域文化精華,是一部內容全面、特色鮮明、圖文並荗的民俗專著,對臨縣地方文化的傳承具有積極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臨縣民俗文化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頁數:391頁
- 開本:16
- 作者:郭丕漢 姜玉生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臨縣民俗文化》從臨縣社會民俗、生產生活方式、方言俗語、節日禮儀等方面,對臨縣的各類民風民俗作了翔實的記載,突出地方特色,彰顯地域文化精華,是一部內容全面、特色鮮明、圖文並荗的民俗專著,對臨縣地方文化的傳承具有積極作用。
《臨縣民俗文化》從臨縣社會民俗、生產生活方式、方言俗語、節日禮儀等方面,對臨縣的各類民風民俗作了翔實的記載,突出地方特色,彰顯地域文化精華,是一部內容全面、特色鮮明、圖文並荗的民俗專著,對臨縣地方文化的傳承具有積極作用。...
卷一 臨縣老照片 一、臨縣攝影概況 二、縣城舊貌 三、教育與商賈 四、“晉西事變”前後遺影 五、1950~1977年間臨縣經濟文化圖片選粹 六、中共臨縣黨的創始人 七、臨縣歷屆黨政領導留影 八、臨縣民俗文化拾趣 附:老年美術作品選 臨縣...
文化民俗 道情:臨縣的一種地方戲曲劇種,它是集文學、表演、音樂、唱腔、歌舞、美術等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形式。由音樂和劇目兩大部分組成。由五聲音階組成,輕快、活潑、開朗、優美。嗩吶:臨縣黃河大嗩吶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
09.端午食粽風俗 10.六月曝(曬)衣今何在 11.山西七夕風俗 12.和順牛郎織女傳說 13.河曲河燈會 14.山西中元節風俗 15.山西中秋風俗 16.山西重陽節風俗 飲食起居 17.獨特的山藥蛋文化 18.山西人愛吃醋 19.鄉村的飯場 20.太原...
2019年11月12日,入選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歷史淵源 連綿的群山封閉了臨縣的對外交通,封閉了臨縣的文化交流,也因而使當地的傳統民俗文化、民間音樂、還保留著原有的風韻,特別是“臨縣大嗩吶”吹打樂,...
漫長的歷史孕育了臨縣傘頭秧歌,使得傘頭秧歌與臨縣緊緊聯繫在一起,成為對臨縣人民影響至深的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作為一項民間藝術活動,臨縣傘頭秧歌由原先的祭祀活動發展成一門供大眾欣賞的民間藝術,在幾千年的傳承中紮根於臨縣老百姓...
臨縣志是對本縣的歷史、地理、政教、民風、習俗、大事等進行詳細介紹的書籍。臨縣志的編修由來已久。明清時期每次編撰均由縣令作為總撰牽頭經領,事先還得成立志局,由縣內的進士、舉人作為主編進行實際的編寫工作。聘請鄉耆里老等地方...
53 Ⅷ-53 傳統棉紡織技藝(襄子老粗布織造技藝)(平順手工紡織技藝)(丁村民間傳統棉紡技藝) 長治市襄垣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長治市平順縣石城鎮白楊坡村、丁村民俗文化開發有限公司 54 Ⅷ-57 賈得手工麻紙技藝 堯都區賈得鄉賈得...
x-2 堯王傳統祭祀文化 X-3 舜王傳統祭祀文化 x-4 禹王傳統祭祀文化 x-5 關公文化 x-6 河東鹽池文化 x-7 寒食節 x-8 洪洞大槐樹根祖文化 X-9 后土文化 x-10 騾馱轎 x-11 晉祠廟會 X-12 走親習俗 x-13 河曲河燈會 X...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磧口鎮因境域的黃河大同磧而得名。民俗風情 每年的農曆正月和七月初一的黑龍廟會,磧口鎮會有古風白韻的“社戲”活動,千古一絕的《獅子啃繡球》等地方小戲、磧口腰鼓,以及陝北皮影、剪紙、八音會、民間說唱等,都是...
民俗文化,有臨縣道情,孝義皮影、木偶戲,孝義碗碗腔等地方戲曲,有中陽剪紙、文水鈲子、柳林盤子、臨縣傘頭秧歌等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呂梁山區曾是紅軍東征的主戰場,革命聖地延安的東部屏障,晉綏邊區首府,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在呂梁...
因此,今天的一些臨縣文化也是孟門文化的延續和傳承。一個經歷了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古郡縣城,一個曾經是重要的軍事渡口,又是連線東西南北商業大流通的水旱碼頭,是何等的繁華富貴,不難想像。
2014年8月23日,山西省呂梁市民歌學會成立。9月12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電影廠資深編導、記者郭嶺梅女士一行5人在呂梁廣播電視台廣電大樓就關於山西呂梁民歌那些往事和呂梁市民歌學會的成立歷程進行專題片《臨縣人之劉桂連》的錄製活動。...
前後長達1400多年,一直是地跨柳林、中陽、臨縣(臨縣三交以南大部分,包括今天著名的磧口古鎮在內) 以及陝西省吳堡縣全境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孟門道院 西周穆王時代(前1009—前954年在位),山西呂梁武當山玄武道場,為了祭祀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