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縣大嗩吶是山西省的傳統民俗音樂。臨縣位於晉西呂梁山西麓,境內黃土覆地,溝壑縱橫,是典型的黃土溝壑區。大嗩吶是當地吹打行的主要樂器。因臨縣西隔黃河與陝北相望,東依呂梁和晉川連線,所以“臨縣大嗩吶”不僅傳承了陝北大嗩吶粗獷、豪放、音色激亢的一面,又吸納了晉川小嗩吶清秀、明快、委婉細膩的特徵。先後被入選為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臨縣大嗩吶
- 地理標誌:臨縣
- 批准時間:2014年12月3日
- 非遺級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歷史淵源,藝術特點,現狀,非遺信息,
歷史淵源
連綿的群山封閉了臨縣的對外交通,封閉了臨縣的文化交流,也因而使當地的傳統民俗文化、民間音樂、還保留著原有的風韻,特別是“臨縣大嗩吶”吹打樂,依然原汁原味,古風猶存。嗩吶源於何時,已難以考究。可追溯的有名姓的老張師,在清中晚期已負盛名,到21世紀初已傳徒至第八代。可見,臨縣的嗩吶歷史久遠,有上下南北川之分,但以三交派第五代傳人劉曉弘為臨縣大嗩吶之正宗傳人。“臨縣大嗩吶”吹打藝術和滋生在這塊古老黃土地上的其它傳統民風、民俗、民間藝術一樣,具有明顯的民間鄉土風采和突出的地域特徵。
藝術特點
大嗩吶是當地吹打行的主要樂器。因臨縣西隔黃河與陝北相望,東依呂梁和晉川連線,所以“臨縣大嗩吶”不僅傳承了陝北大嗩吶粗獷、豪放、音色激亢的一面,又吸納了晉川小嗩吶清秀、明快、委婉細膩的特徵。排街則威武雄壯,坐場則幽雅宛轉,哀則淒切纏綿,喜則喧鬧紅火。臨縣大嗩吶有傳統曲目100多首,這些曲目多系古曲牌傳承下來,是研究民族文化的珍貴資料,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臨縣大嗩吶師傳的“腮振音”、“氣哄音”與“死曲活吹”等吹奏技藝獨具特色,打擊樂鼓點“合愣則”、“大得勝”、“小得勝”等傳統配器合奏形式非常罕見,對研究中國音樂史和民族音樂結構有比較高的參考價值。
臨縣大嗩吶流傳在山西省臨縣及周邊市縣,其風格傳承了陝北大嗩吶粗獷豪放、激昂洪亮的特徵,又吸納了晉中平川小嗩吶細膩動聽、優雅婉轉的一面,深受當地民眾喜愛。近幾十年來,由於西洋樂器的流行及現代音樂的衝擊,傳統的臨縣大嗩吶日漸式微,面臨傳承危機。為保護和傳承臨縣大嗩吶這一藝術瑰寶,山西省臨縣積極開展傳承和保護工作,建立了大嗩吶培訓活動中心,通過老藝人“傳幫帶”喜愛嗩吶的年輕人,並積極向外拓展演出市場,使這項瀰漫著濃郁黃土氣息的吹打樂開始逐步走出困境,煥發生機。
現狀
2013年 5月28日至6月2日,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在山東濟寧市、菏澤市、棗莊市舉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臨縣大嗩吶贏得了專家評審和觀眾的好評,榮獲非專業組演奏獎,為呂梁乃至山西奪得文化部舉辦的民族器樂民間樂種比賽的第一個獎項。
2013年7月9日赴台灣參加交流表演,7月11日在臨縣電影院舉辦專場演出,7月18日,又將奔赴汾陽參加第七屆汾陽世界核桃大會。作為我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臨縣大嗩吶這種古老的藝術又煥發出了新的藝術生命。
2013年7月9日,臨縣大嗩吶藝術團受邀赴台灣新竹市參加“2013竹塹國樂節”。在台灣,他們做了專場交流演出。所表演的《春耕忙》、《農家樂》、《黃河源頭》等10多個曲目,曲調歡快激昂,氣勢粗獷豪放,散發著濃郁的黃河古風,嘹亮的大嗩吶曲震撼了現場萬餘台灣觀眾,現場氣氛十分熱烈。“臨縣大嗩吶”不僅傳承了陝北大嗩吶的粗獷、豪放、音色激亢,同時又吸納了晉川小嗩吶的清秀、明快、委婉細膩,是綻放在晉西北黃土高原、黃河兩岸的一朵藝術奇葩。所表演的曲目多由古曲牌傳承而來,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是研究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珍貴資料。2006年,“臨縣大嗩吶”被省政府正式公布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非遺信息
項目 | 內容 |
---|---|
項目名稱 | 臨縣大嗩吶 |
級別批次 | 山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批准文號 | 晉政發〔2006〕46號 |
批准時間 | 2006年12月18日 |
類別 | 民間音樂 |
申報單位 | 呂梁市臨縣 |
審批序號 | 19 |
項目編號 | Ⅱ-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