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全市防震減災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雲南省防震減災條例》、《國家防震減災規劃(2006—2020)》、《雲南省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制定本規劃。
一、防震減災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一)地震災害概況和防震減災現狀
受印度板塊沿滇緬弧向東俯衝和青藏地塊側向擠壓雙重動力作用的影響,雲南是全球現代地殼運動和強震活動最劇烈的地區之一。臨滄市地處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帶東側,具體構造部位處在瀾滄江西部和青藏斷塊地區的川滇隆起部,緊靠瀾滄江、南汀河等深大斷裂帶上,區域內分布有許多次生斷裂,地理位置特殊,地質構造複雜,孕震能力強,地震發生具有震級高、震源淺、裂度大、餘震多、波及廣、損失重等特點。自1900年以來的100多年時間裡,全市共發生3.0級以上地震300多次,5.0級以上破壞性地震8次,其中7級以上大地震2次,死亡人數300多人,5000多人受傷,造成了較為嚴重的財產損失。2014年10月以來,我市及周邊地區發生了“10.7”景谷6.6級、“12.6”景谷5.8級、5.9級和2015年“3.01”滄源5.5級地震。
臨滄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基本方針,科學決策、及時部署,帶領全市各族人民採取強有力措施,與地震災害進行了頑強的鬥爭。經過40多年持續不懈的努力,我市防震減災能力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十二五”期間,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和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基礎建設有了明顯進展,防震減災事業在保障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中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當前,全市防震減災整體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還不相適應,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仍然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地震監測台網運行維護能力不足,地震烈度速報和地震預警建設相對滯後,地震預測方法研究及數據深度挖掘能力有待加強;抗震設防要求管理沒有完全到位,城市老舊建築地震安全隱患仍然存在,農村民居建築抗震能力薄弱;地震災情初步判別和獲取能力有待提高,地震應急救援裝備、物資儲備條件等應急保障建設有待加強,應急救援能力需進一步提升等。
(二)面臨的形勢與需求
對歷史地震活動時空演變規律的研究表明,雲南已經進入新一輪強震活躍期。加之我市所處的歐亞板塊地震帶近期大震活動頻繁,更加劇了臨滄日趨嚴峻的震情形勢:
1.臨滄未來地震形勢嚴峻。隨著上個世紀瀾滄—耿馬兩次7級以上大地震的發生,我國地震活動進入了第五個活躍期。近年來,市內又先後發生了“3.01”滄源5.5級和“11.24”永德3.5、4.2級等中小地震。在今後一個時期,全市面臨的地震形勢嚴峻,防震減災工作任務非常艱巨,加強防震減災工作顯得尤為緊迫。
2.大型水電樞紐、高速公路網路等,歷來是震災預防的重中之重。做好支撐我市未來長遠經濟發展的瀾滄江流域水電開發建設中的防震減災工作,不僅涉及國家能源安全,而且關係到下游區域的安全。尤其是那些規模日趨龐大、功能複雜、經濟運行和人類生存高度依賴的生命線工程系統又往往是遭受強震襲擊的薄弱環節,必須加強地震災害的綜合防禦工作。
3.由於經濟水平和傳統習俗等原因,城郊結合部和廣大農村地區的民居多數處於抗震設防標準很低的狀態,在歷次地震中都是人員傷亡最嚴重的區域,是防震減災工作的又一主要薄弱環節。
面對嚴峻的地震形勢和防震減災工作任務,全省防震減災十年規劃目標要求我市防震減災工作要達到或超過各州(市)中等水平,其任務繁重,工作艱巨,需要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加快建立和完善防震減災工作法規體系;加強地震應急快速反應能力;全面系統地加強地震監測預報技術系統建設;開展地震科學技術攻關研究;開展抗震設防和工程結構抗震工作;普及公眾地震科普知識;全面建設防震救災工作體系等。
二、指導思想及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考察雲南省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預)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常態減災與非常態救災相統一的方針,推進防震減災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完善和發展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禦、應急救援、科普宣教等工作體系,提升防震減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推動防震減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臨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防震減災安全保障。
(二)總體目標
到2020年,初步建成與國家、省規劃相銜接,與臨滄市震情災情形勢及防震減災任務相適應的防震減災現代治理體系,提供惠及全民的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臨滄市區和7縣城基本具備綜合抗禦6.0級左右地震的能力;農村等薄弱地區的防震減災能力得到提升;提高重大工程地震突發事件緊急處置技術水平;防震減災知識普及率有較大提高;地震速報能力由30分鐘縮短到10分鐘,建成覆蓋全市的地震監測網路和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全市地震監控能力達到2.0級。
三、規劃布局及主要任務
(一)規劃布局
圍繞規劃目標,到2020年,在推進全面防禦的基礎上,實施以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臨滄中心城市臨翔區和瀾滄江流域大型水電站、重大經濟基礎設施和重要生命線工程為重點,兼顧廣大農村地區,並輻射全市的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總體布局;瀾滄江流域大型水電站;各大中型工礦企業,交通幹線和通訊網路及城市供水、供電等生命系統。到2020年建立起較為完備的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全市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明顯增強,建成自動觸發的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技術系統;地震高風險區農村民居抗震改造地震安全示範工程全覆蓋;建成完備的地震應急救援體系和救助保障體系,防震減災社會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為貫徹國家、省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戰略要求,完成規劃任務,實現規劃目標,在《雲南省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十三五”重點項目框架內,結合臨滄震情形勢和防震減災任務的迫切需求,在“十三五”期間實施的防震減災重點項目。建設市級地震災害應急指揮中心和8縣(區)分中心,在全市建設14個數位化基準地震台、13個數位化基本台、18個地震烈度速報台和46個一般站,在南汀河流域建設溫泉數位化觀測台陣並建成市級區域數據處理中心,推進雲縣地震台升級為區域中心台站建設。初步建成覆蓋全市的地震監測預報體系、震災預防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覆蓋各縣(區)的防震減災基礎設施及應急指揮體系。
(二)主要任務
1.地震監測效能有效提升。在全市範圍內實現專業地震監測設施的“全覆蓋”,沿著南汀河斷裂帶開展溫泉台陣觀測,力爭到2020年全市8縣(區)基本建成每縣1個測震台、1個強震台、1-2個地震前兆觀測項目;地震群測群防“三網一員”體系更加健全。統籌社會地震監測資源,完善和發展地震信息共享平台,向重點地區和重點單位提供地震預警服務,地震速報信息獲取能力進一步提高。推動雲縣地震台區域中心台建設。
2.城市地震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全面落實《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提供活斷層分布、地震安全性評價、地震小區劃、抗震設防參數、震害預測等信息和減隔震、工程抗震性能鑑定、結構損傷探測等技術,服務於城鄉規劃、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設。提供地震年度重點危險區、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等信息,服務於地震應急準備。提供地震速報、災情速報、地震預警、地震烈度分布等信息,服務於民眾應急避險、工程緊急處置和抗震救災。
3.農村民居抗震措施得到落實。全面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全面推廣農村民居抗震技術。通過“十三五”期間的各種資源整合,基本消除不具備抗震防災能力的危舊民居。
4.地震應急救援能力顯著提升。健全和完善各級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在學校、醫院、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人員密集場所定期組織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實現地震應急演練常態化。發展和壯大地震專業救援隊伍、行業搶險救援隊伍和志願者隊伍三位一體的地震應急隊伍體系。組織實施市、縣(區)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建成1個市級、8個縣(區)級地震災害應急指揮中心,提升災情獲取與快速評估能力。
5.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全面提高。普及防震減災知識,社會公眾自救互救能力進一步提高。著力實施防震減災示範工程建設,加大國家級和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地震安全示範縣城和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地震安全示範社區的創建力度。
(三)重點工作
1.監測預報體系建設
(1)在全市8縣(區)範圍內組織實施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臨滄分項目。新建14個數位化基準地震台、13個數位化基本台、18個地震烈度速報台、46個一般站和1個市級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中心。
(2)在南汀河斷裂開展溫泉數位化地震觀測台陣建設,並建成數據處理中心。
(3)以現有觀測台站為基礎,升級改造和新建若干地震監測台站,初步實現地震綜合觀測的多手段、多學科、綜合化。
(4)建立完善臨滄市地震預報基礎資料庫。
(5)推進雲縣地震台升級為區域中心台站建設。
2.震災預防體系建設
(1)貫徹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建立和完善抗震設防要求的新型監管方式,加強對重大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的監督管理。
(2)開展活斷層探測及地震環境評價工作。
(3)加強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學校、醫院等生命線工程的抗震設防指導。
(4)建立一支覆蓋全市8縣(區)所有鄉、鎮、街道的地震巨觀聯絡員隊伍。
(5)推進地震安全示範縣城、示範社區,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創建。
(6)積極推廣減震、隔震等防震抗震新技術的套用。
3.地震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1)加強地震應急準備。完善防震減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地震應急預案管理,建立應急準備監督檢查制度,健全地震應急指揮協調和聯動機制。
(2)建設市級和8縣(區)地震災害應急指揮中心,與國家、省地震災害應急指揮中心實現功能對接,發揮好互聯互通工程的效能。
(3)整合民政、地震、國土等系統群測群防與災情速報隊伍,建成現代信息技術支撐的災情速報共享平台。
(4)建設並不斷完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5)依託市公安消防支隊、通信、供電、交通、衛生等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組建市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按照“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統籌共建、協調配合”的原則加強地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培訓演練;依託市消防支隊應急救援訓練基地建成市級地震救援保障中心,在8縣(區)消防大隊成立縣(區)地震救援保障中心,逐步配齊配強應急裝備,提升隊伍應急救援能力。
4.防震減災宣傳體系建設
(1)建設臨滄市級地震科普宣傳示範基地。與教育、建設等部門密切配合,組織編印通俗易懂,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小冊子,農村民居工程抗震設防指導叢書。
(2)以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倡導科學防震避震方法、提高應急避險能力為宗旨,主動、慎重、科學、有效地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學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防震避震能力。
(3)充實“臨滄防震減災網站”內容,與中國地震信息網、雲南省防震減災網等互聯互通,依託國際網際網路資源廣泛宣傳地震科普知識。
5.強化信息化支撐和防震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1)實施地震信息服務系統工程、地震科學數據共享工程和地震網路計算套用系統建設,不斷完善臨滄地震信息共享網路平台、信息共享資料庫平台及地震網路計算套用系統平台,為防震減災工作和地球科學發展提供有力的服務支撐。
(2)持續培育和努力提升服務城鄉建設發展規劃、國土綜合開發利用和重大工程建設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地震小區劃、震害預測、減隔震、工程抗震性能鑑定、結構損失探測等技術的推廣套用能力,服務民眾應急避險、工程緊急處置和抗震救災決策指揮的地震速報、災情速報、地震預警、地震快速評定能力,服務地震基礎科學研究的地震觀測、探測與數據信息共享能力。
(3)建立健全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管理制度,提高公共服務的規範化、標準化和精準水平,擴大公共服務客群面。套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網際網路+防震減災公共服務體系”,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防震減災公共服務網路,建立健全公共服務機制,保障公共服務效能。
(4)升級改造地震行業信息網,更新現有信息節點設備,拓寬信道頻寬。建設防震減災信息服務平台,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防震減災工作中的套用。探索建立防震減災信息共享機制,強化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
(5)建立地震監測預警、震災預防、應急救援信息共享網路平台。構建地震監測和視頻分析會商、震情發布、災情獲取與速報、烈度調查圈定、災害損失調查評估、應急救援指揮決策服務體系,為社會公眾和政府部門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防震減災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作,落實規劃任務與重點項目,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問題,加強監督檢查,充分發揮各有關單位和部門在規劃實施中的作用。
(二)加強法制保障。貫徹落實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完善配套規章制度,提高防震減災法治化水平。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貫徹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探索和推進抗震設防要求監管,加大防震減災工作執法檢查。推進防震減災執法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執法能力與水平。
(三)完善投入機制。各縣(區)政府在“十三五”規劃中必須保障防震減災事業公益性基礎地位,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的多元化防震減災事業投入體系,統籌用好既有的財政資金。健全完善抗震救災資金物資應急撥付機制和監督檢查機制。推動地震災害保險工作。
(四)強化統籌銜接。做好本規劃與住建、民政、交通、通信、電力、水利、衛生、教育、文化、科技等部門相關領域專項規劃的銜接,確保全市規劃總體目標一致、各有側重、協調互補。各縣(區)制定本地區“十三五”防震減災規劃時,要結合當地實際,並做好與本規劃的銜接。全市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形成信息共享機制,共同推進規劃任務的落實。
(五)最佳化管理評估。各縣(區)政府要進一步強化防震減災社會管理職責,健全防震減災管理體制,發揮基層地震部門在防震減災工作一線的組織作用。通過體制、機制創新,逐步形成符合臨滄實際,科學高效的全市防震減災行政管理體系。強化市、縣(區)地震部門地震事權與支出責任,最佳化地震行業經費支出結構,加強防震減災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更新。開展規劃實施跟蹤評估,制定科學的規劃實施體系與評價標準,加強監督檢查,及時發現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推動規劃目標任務的全面實現。
(六)促進區域合作。加強滇西南地震預報協作區、滇南地震應急聯動區相關工作,促進與周邊區域州(市)、縣(市、區)信息資源共享和應急協作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