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出山(歷史事件)

臥龍出山(歷史事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去南陽臥龍崗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本詞條收集整理了數百副撰述、稱頌臥龍出山之對句,現選錄部分以志紀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臥龍出山
  • 時間:公元207年
  • 距今:1800年
  • 別稱諸葛亮出山
龍臥深處篇,少年時,新野時,龍臥總括,躬耕苦讀篇,三顧茅廬篇,草廬對策篇,出山輔主篇,輔主比較,名垂宇宙篇,

龍臥深處篇

少年時

少年時,失雙親,流寓襄陽,苦讀;青年時,交遊士林,躬耕南陽;受任時,內困外亂,國中驚擾;託孤時,一身國任,君主誠信;臨終時,巧安排,死而後已;

新野時

新野時,燒博望,取信關張,眾服;赤壁時,出使東吳,運籌帷幄;取川時,東念北顧,天下知曉;南征時,七擒夷酋,孟獲悅服;北伐時,任指揮,鞠躬盡瘁。

龍臥總括

躬耕志未忘,終成霸業西川富;
三顧跡長存,贏得南陽草木香。
龍臥十年名淡泊;
謀成一對實情形。
亭勢凌雲,抱膝迥留千古勝;
台形麗雲,觀星總括萬年奇。

躬耕苦讀篇

文章西漢兩司馬;
抱負南陽一臥龍。
自來宇宙垂名,布衣有幾;
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
不識荊山貴璞,景升父子長遺笑;
若無玄德誠意,臥龍先生空抱膝。
鹿門乃沔南名士,水鏡知人,伏龍、鳳雛皆俊傑,崔、徐獨謂信然;魏何多士,屈石韜、孟建,為有同志才相酬;
豫州系漢室後裔,高祖風氣,雲長、翼德敵萬人,周、程嘗稱梟雄;軍無善計,奔袁紹劉表,不得臥龍難飛騰。
西畝躬耕,岩端神猶在;
嘉賓時來,余典歌未衰。

三顧茅廬篇

劉公欲往謁名士;
司馬閒談薦臥龍。
草堂留墨,玄德苦心昭日月;
承彥吟詩,龍岡風雪壯江山
如渴求賢,劉備茅廬三顧訪;
待天寄傲,孔明隴畝一鳴驚。
三顧頻煩天下計,
一番晤對古今情。
隆中對,出師表,壯志未遂,長使英雄淚;
三顧堂,梁父吟,遺址尚在,想見古人心。
問鼎三分三顧地;
出師兩表兩朝心。
可托六尺之軀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吾見其人。

草廬對策篇

智謀草廬對,三分天下;
壯烈出師表,一片丹心。
扇搖戰月三分鼎;
石黯陰雲八陣圖。
戰略先謀,曾繪地圖一幅;
茅廬未出,預知天下三分。
隆中決策三分定;
吳會招賢群傑歸。
三顧親躬,始得諸葛草廬對;
千言總計,初展鼎足西蜀圖。

出山輔主篇

取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平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用兵於帷幄,治國於掌心,鞠躬盡瘁,曾定據蜀三分策;
隆中之隱士,人間之臥龍,死而後已,每惜伐魏六出功。
前後出師表,千秋絕唱泣鬼神;
古今謨臣心,一樣精忠昭日月。

輔主比較

孟德同時,先後相漢,而行誼判若霄壤,大節凜孤忠,孟德能無死悔;
仲達所畏,進退視蜀,倘將星不隕渭濱,王師捷六出,仲達焉得生還。
能吟千秋史,臥龍豈唯一村夫?
堪為帝王師,諸葛原來兩世弼。
一生惟謹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
十倍荷褒榮,八陣名成,兩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銳,三分功定屬元勛。

名垂宇宙篇

諸葛大名垂宇宙;
隆中勝跡永清幽。
垂功劉氏業;
遺範漢家風。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布衣吟嘯足千古,草廬頻頻,收起潛龍,蜀丞相盡瘁鞠躬,非得已也;
竹帛勛名傳兩代,漢祚將終,霄沉羽鶇,杜少陵酸心嘔血,有由來哉。
出處媲耕莘,寄命託孤,卓爾臥龍誠國士;
忠勤昭伐魏,大星遽隕,咄哉司馬嘆奇才。
畫三分,燒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周瑜,辱司馬,擒孟獲,古今流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