臁,古代中國字,意思是小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臁
- 拼音:lián
- 部首:月
- 筆畫數:17
說明,字義,古籍解釋,
說明
五筆:EYUO
表碼字母:GJ22
結構:左右結構。右邊中間不要寫成彐。
數字碼:7601
造字法:形聲,從月、廉聲。
繁體:臁
字義
【名】
1.小腿 [shank]。
如:臁骨(小腿脛骨);臁肕(健壯的小腿);臁瘡(一種生在腿部的皮膚病);臁脛骨(膝下踝上的小腿骨);臁刃(猶臁肕)
瘡發於足脛骨傍,肉冷難合,色紫而癢者,北人謂之臁瘡,南人呼為骭瘡,其實一也。——宋·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
我說穢的:推豬水,臁瘡腿。——明·陳汝元《金蓮記·賦鶴》
年六歲,母患臁瘡。——《明史·列女傳一·徐孝女》
2.小腿的兩側。
如:臁瘡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離鹽切,音廉。《玉篇》穴臁也。《集韻》脛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