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IBS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被認為是胃腸動力異常、內臟感覺異常、腦腸調控異常、炎症和精神心理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胃腸道動力紊亂
腸道動力變化是IBS 症狀發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礎。以腹瀉為主的IBS患者呈腸道動力亢進的表現,小腸傳輸時間顯著縮短,結腸動力指數和高幅推進性收縮的均值和最大值均明顯提高。便秘型IBS則正好相反,表現為腸道動力不足。
2.內臟感覺異常
研究發現IBS患者多數具有對管腔(直腸)擴張感覺過敏的臨床特徵,其平均痛覺閾值下降,直腸擴張後的不適程度增強或有異常的內臟-軀體放射痛,提示脊髓水平對內臟感覺信號處理的異常。
3.中樞感覺異常
研究表明,IBS患者其內臟疼痛的中樞通路與正常人有所不同,且腹瀉型IBS與便秘型IBS之間的大腦反應區也有所不同。
4.腦-腸軸調節異常
IBS患者存在中樞神經系統對腸道傳入信號的處理及對腸神經系統的調節異常。
5.腸道感染與炎症反應
研究顯示,急性腸道感染後發生IBS的幾率大大增高,因此腸道急性感染被認為是誘發IBS的危險因素之一。腸道感染引起的黏膜炎症反應,通透性增加及免疫功能激活與IBS發病的關係值得進一步研究。
6.精神心理因素
IBS患者常有焦慮、緊張、抑鬱等心理異常。同時精神心理應激也可誘發或加重IBS症狀,說明精神心理因素與IBS有密切的關係。
臨床表現
IBS無特異性症狀,但相對於器質性胃腸疾病,具有一些特點:起病緩慢,間歇性發作;病程長但全身健康狀況不受影響;症狀的出現或加重常與精神因素或應激狀態有關;白天明顯,夜間睡眠後減輕。
1.症狀
(1)腹痛或腹部不適 是IBS的主要症狀,伴有大便次數或形狀的異常,腹痛多於排便後緩解,部分病人易在進食後出現,腹痛可發生於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性或瀰漫性,疼痛性質多樣。腹痛不會進行性加重,夜間睡眠後極少有痛醒者。
(2)腹瀉 ①持續性或間歇性腹瀉,糞量少,呈糊狀,含大量黏液;②禁食72小時後症狀消失;③夜間不出現,有別於器質性疾患;④部分患者可因進食誘發;⑤患者可有腹瀉與便秘交替現象。
(3)便秘 排便困難,大便乾結,量少,可帶較多黏液,便秘可間斷或與腹瀉相交替,常伴排便不盡感。
(4)腹脹 白天較重,尤其在午後,夜間睡眠後減輕。
(5)上胃腸道症狀 近半數患者有胃燒灼感、噁心、嘔吐等上胃腸道症狀。
(6)腸外症狀 背痛、頭痛、心悸、尿頻、尿急、性功能障礙等胃腸外表現較器質性腸病顯著多見,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異常表現,如焦慮、抑鬱、緊張等。
2.體徵
通常無陽性發現,或僅有腹部輕壓痛。部分患者有多汗,脈快,血壓高等自主神經失調錶現,有時可於腹部觸及乙狀結腸曲或痛性腸襻。直腸指檢可感到肛門痙攣、張力高,可有觸痛。
檢查
旨在排除器質性病變,多次(至少3次)大便常規培養均陰性,便隱血試驗陰性,血尿常規正常,血沉正常,甲狀腺、肝、膽、胰腺、腎功能正常。對於年齡40歲以上患者,除上述檢查外,尚需進行結腸鏡檢查並進行黏膜活檢以除外腸道感染性、腫瘤性疾病等。鋇劑灌腸X線檢查和腹部超聲檢查,也常用來進行排除診斷。
診斷
IBS診斷標準以症狀學為依據,診斷建立在排除器質性疾病的基礎上,推薦採用目前國際公認的IBS羅馬Ⅲ診斷標準:
反覆發作的腹痛或不適(不適意味著感覺不舒服而非疼痛),最近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天出現症狀,合併以下2條或多條:①排便後症狀緩解;②發作時伴有排便頻率改變;③發作時伴有大便性狀(外觀)改變。
診斷前症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符合以上標準。
以下症狀對診斷具有支持意義,包括①排便頻率異常(每周排便少於3次,或每日排便多於3次);②糞便性狀異常(乾糞球或硬糞,或糊狀糞/稀水糞);③排便費力;④排便急迫感、排便不盡、排黏液便以及腹脹。
治療
目前對IBS的治療只限於對症處理。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胃腸動力學組在《腸易激綜合徵診斷和治療的共識意見》中提出:“治療目的是消除患者顧慮,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治療原則是建立在良好醫患關係的基礎上,根據主要症狀類型進行症狀治療和根據症狀嚴重程度進行分級治療。注意治療措施的個體化和綜合運用。”
1.調整飲食
詳細了解病人的飲食習慣及其與症狀的關係,避免敏感食物,避免過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酒精等,並減少產氣食物(奶製品,大豆,扁豆等)的攝取。高纖維素食物(如麩糠)可刺激結腸運動,對改善便秘有明顯效果。
2.心理和行為治療
對病人進行耐心的解釋工作,具體包括心理治療,生物反饋療法等,對於有失眠,焦慮等症狀者,可適當予以鎮靜藥。
3.藥物治療
(1)解痙劑 目前使用較為普遍的是選擇性腸道平滑肌鈣離子通道拮抗劑,或離子通道調節劑。抗膽鹼能藥如阿托品、顛茄、莨菪鹼類也能改善腹痛症狀,但需注意不良反應。
(2)通便劑 便秘可使用導瀉藥,可試用容積性瀉劑如甲基纖維素和滲透性輕瀉劑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等。刺激性瀉劑應慎用。
(3)止瀉劑 如洛哌丁胺或複方苯乙哌啶等,可改善腹瀉,需注意便秘、腹脹等不良反應。輕症者可選用八面體蒙脫石等吸附劑。
(4)促動力劑 適用於有腹脹和便秘型患者。常用的有西沙比利或莫沙必利等。
(5)內臟止痛劑 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如奧曲肽,具有緩解軀體和內臟疼痛的作用。5-HT3受體阻滯劑如阿洛司瓊,能改善腹瀉型患者的腹痛及大便次數,可引起缺血性結腸炎等不良反應,使用時需注意。5-HT4受體的部分激動劑因其存在增加心血管缺血事件的風險,已被停止使用。
(6)抗精神病藥 對腹痛症狀重而上述治療無效,尤其是具有明顯精神症狀的患者,適當予以鎮靜劑,抗抑鬱藥,抗焦慮藥有一定幫助。
(7)益生菌 能調整宿主腸道微生物群生態平衡,適用於伴有腸道菌群失調的IBS患者。
4.中醫藥治療
中醫將IBS分為大腸燥熱證、寒熱夾雜證、脾胃虛弱證、肝氣乘脾證、肝鬱氣滯證等證型,通過辨證論治、針灸等方法,對IBS的治療取得了一定療效,仍有待於今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