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是2019年6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審定分委員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
- 作者: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審定分委員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06
- 頁數:108 頁
- 定價:6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圓脊精裝
- ISBN:9787030616319
《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是2019年6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審定分委員會。
腸外腸內營養學(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出自《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研究腸外腸內營養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的學科。出處 《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
《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是2019年6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審定分委員會。內容簡介 本書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基本名詞,內容包括:總論、基礎營養、代謝...
營養風險指數(nutritional risk index)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一種在國內未進行臨床驗證的營養篩查工具。尚無重要學術機構推薦。計算公式為:NRI = [1.489×血清白蛋白濃度( g/L)] + [...
循證營養支持(evidence-based nutrition support)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基於最新的臨床研究證據、醫務人員臨床經驗、患者的實際狀況和意願三個方面,以患者受益為目標指導下的營養支持。包括...
半必需營養素(semiessential nutrient)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人體自身可以充分合成,但特殊情況下需外源性補給的營養素。如谷氨醯胺等。出處 《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第一版 ...
是2019年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置管於外周靜脈實施的腸外營養方法。建議選用有較好穿刺條件的上肢靜脈,適用於滲透濃度不很高的(<900 _tmplitem="46" mOsm/L)營養液短期治療。出處 《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第一版。
經中心靜脈腸外營養(central parenteral nutrition)是2019年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以微創手術將導管導入中心靜脈,利用較大血管輸注營養素的腸外營養方法。適用於長期無法由腸胃內營養途徑提供足夠營養,且經外周靜脈腸外營養...
全腸內營養 全腸內營養(total enteral nutrition)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通過管飼途徑為無法進食但胃腸道有功能的患者提供營養素的營養支持方法。出處 《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第一版 ...
中鏈脂肪酸 中鏈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碳鏈中碳原子數為6~12個的脂肪酸。出處 《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第一版 ...
腸內營養推注(bolus enteral nutrition)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用注射器(>50ml)緩慢推注實施腸內營養的方法。推注的速度不宜快於30ml/min,多用於能夠活動或允許不連續輸注腸內營養的一...
腸上皮屏障(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由腸黏膜上皮細胞、基底膜構成的屏障。各種物理、化學因素及病因造成其通透性增加、結構破壞,是細菌移位的基本原因。出處 《...
微型營養評定(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1994年由瑞士學者吉戈(Y.Guigoz)提出的一種營養量表化評定工具。其內容包括人體測量、整體評價、膳食評價及主觀評價4部分,...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是2019年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因蛋白質、糖類、脂肪等營養素缺乏或攝入不足、丟失過多、利用障礙等因素造成的營養不足狀態。從病因來說,其由飢餓相關營養不良、疾病相關...
營養素生理需要量(nutritional physiological requirement)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出自《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能保持人體健康、達到應有發育水平和能充分發揮效率完成各項體力和腦力活動...
慢性疾病相關營養不良(chronic disease-related malnutrition)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輕度、中度慢性炎症反應(如慢性器官功能不全、惡性腫瘤、風濕性關節炎等)引起的一種疾病相關營養不良。病理...
急性疾病相關營養不良(acute disease-related malnutrition)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嚴重的急性炎症反應(如嚴重感染、燒傷、創傷等)引起的一種疾病相關營養不良。病理生理特徵為靜息能量消耗升高,...
腸內營養製劑(enteral nutrition preparation)是2019年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用於臨床腸內營養支持的各種產品的統稱。分為三大類:胺基酸型、整蛋白型和組件型腸內營養製劑。進一步可分為平衡型、疾病特異型腸內營養製劑或其他...
基礎需要量(basal requirement)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預防臨床可察知的功能損傷所需要的營養素量。是人體正常生長和發育所必需的。人體組織內很少或沒有此種營養素儲存,短期膳食供給量不足...
代謝氮(metabolic nitrogen)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出自《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無氮(蛋白質)膳食條件下,人體由尿和糞便排出的氮量。包括尿內源氮和糞代謝氮。出處 《腸外腸內...
丙氨醯—谷氨醯胺雙肽(alanylgluta-mine dipeptide)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腸外營養配方的一個組成部分。可在體內分解為谷氨醯胺和丙氨酸的雙肽。入血後分解釋放出谷氨醯胺和丙氨酸作為營養...
需要量(requirement)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出自《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在最適宜環境條件下,正常、健康生長或達到理想狀態對各種營養物質種類和數量的最低要求。一個群體平均值,...
允許性低攝入(permissive underfeeding)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為減緩重症患者的代謝負荷,減少代謝併發症及降低對器官功能的損害,短期給予較低劑量營養素(每日能量15~20kcal/kg)的一種部分...
高代謝(hypermetabolism)是2019年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出自《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由嚴重創傷、感染等原因導致人體應激狀態,出現的以胰島素抵抗,蛋白質分解增加、合成減少等為主要代謝特點的一種異常人體代謝狀態。...
外周靜脈(peripheral vein)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出自《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體表解剖位置較為固定的淺靜脈。主要位於上肢或下肢,如貴要靜脈、頭靜脈、肘正中靜脈、大隱靜脈、頸...
胃促生長素(ghrelin)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由胃底黏膜分泌的一種含28個胺基酸殘基的多功能腦腸肽。對胃腸動力、胃酸分泌、能量攝入、食慾控制、心血管活動、睡眠與覺醒等都有一定的調節...
結構型中長鏈脂肪乳(structured MCT/LCT fat emulsion)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定義 通過化學或酶修飾的方法在同一甘油分子骨架上進行酯化、隨機結合中鏈和長鏈脂肪酸而形成的結構型甘油三酯為主要...
組織特需胺基酸(tissue specific amino acid)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出自《腸外腸內營養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為生長迅速的細胞所特需,人體血漿和細胞內外游離胺基酸代謝庫中最豐富的胺基酸。具有...